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密粘褶菌(Gloeophyllumtrabeum)、洁丽香菇(Lentinuslepideus)等8株褐腐菌在滤纸上进行固体培养时,在培养初期,纤维素的聚合度均呈现大幅度下降,但不表现失重。培养过程中也未能检测出滤纸酶活力,只有少量内切葡聚糖酶活力。而且这8株菌都具有络合Fd3+和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由降解和解聚能力最强的密粘语菌的胞外酶液在SephadexLH-20上分离得到一可络合Fe3+的低分子多肽组分,它与H2O2具有协同降解纤维素的作用,其机制与Fenton's试剂作用相似。Fe2+与H2O2反应生成的·OH可使纤维素氧化断裂,使之成为短小纤维,从而大幅度降低聚合度。  相似文献   

2.
酸性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150株真菌中筛选到8株产木聚糖酶活力在100U/mL以上的菌株,其中活力最高的为黑曲霉(编号149)(Aspergilusniger)。该菌株产酶较适培养基为:麸皮半纤维素4%,NaNO31%,麸皮1%,用不加(NH4)2SO4和尿素的Mandels氏营养盐液配制。28℃~30℃振荡培养60h,酶活力最高可达375.2U/mL。该酶最适作用pH为46,在pH3~11之间基本稳定。该菌株发酵液中含有木聚糖酶(相对活力100)外还有淀粉酶(18),甘露聚糖酶(098),β木糖苷酶(094)和纤维素酶(017)。  相似文献   

3.
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酶活力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测定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酶活力。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粗选,得到7株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将这7株菌株液体发酵培养6d,再分别用滤纸分解度观察、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法(CMC)、滤纸酶活法(FPA)和天然纤维素酶活法测定其酶活力。结果:在7株菌株中,F-1、F-2、F-3、F-5的酶活力测定结果与其溶解圈的测定结果、滤纸分解结果基本相同。且天然纤维素酶活力高的菌株,其CMC酶活、FPA酶活也高,滤纸分解效果也比较明显。结论:CMC法、FPA法和天然纤维素酶活法适于测定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4.
添加蜗牛酶对纤维素酶产生菌发酵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上海市郊农村草堆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分解纤维素的菌,经初步鉴定为绿色木霉。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在本实验条件下,该菌的产酶高峰在96h左右;对木薯渣的水解能力最强,滤纸的水解活力(Filter Paper Activity,FPA)为10.8u/ml发酵液。其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4.8。用添加蜗牛酶的方法进行绿色木霉菌发酵,结果显示,分泌纤维素酶的能力提高12%左右。  相似文献   

5.
合成己酸乙酯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27株脂肪酶产生菌中筛选到能由乙醇和己酸合成己酸乙酯的菌株8株。其中Rhizopussp.H-3菌株脂肪酶活力为50-60u/ml,全细胞在有机溶剂中的酯化率可达己酸的91%。H3产酶的最适碳源为淀粉或葡萄糖。6%黄豆饼粉加4%蛋白陈复合氮源有利于酶活力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黑翅土白蚁是一种重要的培菌白蚁,采食工蚁取食菌圃物质,采集树皮等植物材料作为菌圃的培养基。本文研究了菌圃、林间采集材料(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对采食工蚁的引诱活性,并与常用的白蚁饵料基质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进行了比较。利用Y形嗅觉仪分别测定上、中、下层主巢菌圃、副巢菌圃、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对采食工蚁的引诱活性;比较了主巢下层菌圃与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主巢下层菌圃与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副巢菌圃与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副巢菌圃与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与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的引诱活性。结果显示,(1)空白对照条件下,不同测定材料趋性反应率大小顺序: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副巢菌圃主巢下层菌圃主巢中层菌圃主巢上层菌圃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不同材料的趋性反应率显著性检验: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与副巢菌圃、副巢菌圃与主巢下层菌圃、主巢下层菌圃与主巢中层菌圃、主巢中层菌圃与主巢上层菌圃、主巢上层菌圃与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不同测定材料趋势反应率两两比较测定: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高于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P0.01);副巢菌圃高于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P0.01);主巢下层菌圃高于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P0.05);副巢菌圃与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主巢下层菌圃与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差异不显著。(3)黑翅土白蚁共生菌圃对采食工蚁具有明显的引诱活性,引诱活性强度与菌圃的类型、部位有关。(4)主巢下层菌圃、副巢菌圃有较高的引诱活性,引诱活性强度与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相近。相比之下,主巢中层菌圃、主巢上层菌圃以及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引诱活性较低。菌圃物质对采食工蚁的引诱活性比林间采集材料的引诱活性更高。共生菌圃中引诱活性组分的理化性质、组成特点、来源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合成乙酸乙酯酯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7株脂肪酶产生菌中筛选到能由乙醇和己酸合成己酸乙酯的菌株8侏。其中Rhizopus sp.H-3菌株脂肪酶活力为50-60u/ml,全细胞在有机溶剂中的酯化率可达己酸的91%。H-3产酶的最适碳源为淀偻或葡萄糖。6%黄豆饼粉加4%蛋白胨复合氮源有利于酶活力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越南热带原始森林环境中可培养粘细菌的多样性,以原始森林的土壤、腐木及树皮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大肠杆菌法和滤纸法从中分离纯化粘细菌,将形态鉴定与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相结合,对分离到的纯培养物进行分类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显示,从越南16个土样和22个腐木、树皮样品中共分离到70株粘细菌,经纯化后获得了32株。这些菌株分属于6个属,分别是粘球菌属(Myxococcus)14株、珊瑚球菌属(Corallococcus)7株、侏囊菌属(Nanncystis)6株、蜂窝囊菌属(Melittangium)3株、原囊菌属(Archangium)1株、软骨霉状菌属(Chondromyces)1株。这表明粘细菌在越南原始森林环境中分布广泛,并存在较为罕见的粘细菌类群。  相似文献   

9.
曲霉木聚糖酶发酵条件与性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实验室培养污染物上分离出一株产木聚糖酶活力高的曲霉(AspergillusSp.)A3菌株。研究了其发酵过程,该菌经30℃,培养96小时,酶活力可达320IU/ml,研究了碳源,氮源,发酵起始pH值及通风量对产酶的影响。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4.4。在不同温度下保温1小时,测得该酶的半失活温度为51℃。  相似文献   

10.
从海洋细菌中筛选到一株产3-脱氧葡糖醛酮代谢酶活力较高的菌株Fs-4—C-3,并对其进行了最适产酶条件的研究。实验证明:以鱼肉蛋白胨为氮源、蔗糖为碳源,在培养基起始pH值为7.8~8.0,温度为28℃,盐度为5%的情况下,培养96h,产酶最高。3-DG可以诱导产酶。  相似文献   

11.
细菌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碳源、氮源以及其他因子对木聚糖酶高产菌WLUN024(Pseudomonas sp.)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麸皮6g/L、(NH4)2SO4 0.8g/L、K2HPO4 0.4g/L、接种量5%-10%的条件下,37℃培养36h,其木聚糖酶活力可达600IU/mL。同时研究了在较优条件下该菌的摇瓶产酶曲线。  相似文献   

12.
高活力纤维素酶菌株康氏木霉B—7的选育与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景林  尹清强 《生物技术》1996,6(6):14-17,20
野生型康氏木霉854-B_2分别经物理化学诱变因子,TDP辐射器和空间微重力辐射等因素的多级处理,得到1株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的变异株B—7,其固体培养物的纤维素酶各组分酶活力,如滤纸糖酶活力(FPA)为34u/g,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ase)为29.0u/g,β-葡萄糖苷酶活力(β-Glase)为29.0u/g,与854-β2相比,分别提高5.9倍,7.6倍和4.2倍。其固体培养的最佳条件是:pH6.0,28~30℃,96小时,最适培养基成分为:青草粉:麸皮=7:3,1.5~2.0倍水和(NH4)2SO41.5~2.0%(均以固体料计)。  相似文献   

13.
从海洋细菌中筛选到一株产3-脱氧葡糖醛酮代谢酶活力较高的菌株Fs-4-C-3,并对其进行了最适产酶条件的研究。实验证明:以鱼肉蛋白胨为氮源、蔗糖为碳源,在培养基起始pH值为7.8~8.0,温度为28℃,盐度为5%的情况下,培养96h,产酶最高,3-DG可以诱导产酶。  相似文献   

14.
球孢白僵菌的紫外诱变及几丁质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1316为出发菌株,通过20min和30min的紫外线交替诱变分生孢子,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的方法,得到一突变株CH-1316。和原始菌株相比,该突变株的几丁质酶活力提高了近3倍,经传代培养,该菌株的几丁质酶高产特性能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5.
枯草芽孢杆菌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产生及性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由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产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编号BM9602。该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中性β甘露聚糖酶。多糖能作为碳源,而单糖不能作为碳源;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源。产酶最适培养基组成:魔芋粉4%,牛肉蛋白胨和酵母膏各1%。产酶最适培养条件:培养基起始pH85,35℃,振荡培养36h。以槐豆胶为底物,培养滤液中性β甘露聚糖酶活力为96IU/mL。酶在pH50~100和50℃下稳定;作用最适条件为pH60和50℃;水解魔芋粉和槐豆胶均产生寡聚糖。  相似文献   

16.
彩绒革盖菌CV—8漆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绒革盖菌(Corilusversicolor)是一种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白腐菌,其降解木素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多酚氧化酶和愈创木酚氧化酶的活力高低,所以研究其活力和分泌情况对木质素的生物降解、生物制浆和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已有彩绒革盖菌漆酶的报道[1,2],但主要集中在漆酶对木质素作用后所造成的木质素结构上的变化,有关漆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分析报道较少[3];国内有关的研究报道更少[4,5],至今未见彩绒革盖菌漆酶和多酚氧化酶的研究报道。本文主要测定了彩绒革盖菌…  相似文献   

17.
野生型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854-B2经多种理化诱变因子及空间微重力辐射等因素的处理,选育到1株高活力纤维素酶变异株B-7。其固体培养物的纤维素酶,以滤纸为底物酶活力为34μ/g,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底物酶力为1472μ/g。与野生菌854-B2相比,产酶活力水平分别提高5倍和7倍多。酶在滤纸上作用的最适条件为pH4.5—5.0,温度55—60°C;25°C,保温24h,pH稳定范围为pH4.0—6.5;70°C保温30分钟,剩余酶活力34.4%。  相似文献   

18.
康宁木霉液体深层发酵生产纤维素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康宁木霉( Trichoderma koningii) T215为生产菌,在 30t气升式发酵罐中进行了液体深层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扩大试验。一、二级罐种子培养基由8%麦麸组成,种龄24h。产酶培养基由6%稻草粉,1%麦麸和1%蛋白胨组成,起始pH5.0。每罐装22t培养基,10%接种量,通气量0.4vvm,罐压0.08MPa,29℃±1℃培养 96h。连续试验 5批,平均发酵液酶活力: CMC-Na活力 78.3IU/mL,脱脂棉活力 1.3IU/mL,水杨苷活力1.4IU/mL,滤纸活力  相似文献   

19.
广东两种决明属(Cassia)植物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广东地区10种Cassia植物结瘤状况,仅山扁豆(C.mimosoides)和圆叶决明(C.rotundifolia)结瘤,从山扁豆和圆叶决明各分离到1株根瘤菌并鉴定为慢生型.在所试的10种Cassia植物中,2株Cassia植物根瘤菌除了与山扁豆和圆叶决明结瘤外,均不与其余8种Cassia植物结瘤;同样,3株蝶形花科植物根瘤菌和3株含羞草科植物根瘤菌除了与山扁豆和圆叶决明结瘤外,也均不与其余8种Cassia植物结瘤.此外,2株Cassia植物根瘤菌均能与所试5种蝶形花科和4种含羞草科植物结瘤.2株Cassia植物根瘤菌在碳源利用、耐盐性、耐酸碱度及5种酶的活性等特性方面,与3株蝶形花科植物根瘤菌和3株含羞草科植物根瘤菌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20.
青海高原降解纤维素微生物的调查、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青海高原林区分离筛选 3 0 0余株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及 3 1株降解纤维素的真菌。测定纤维素分解菌含量土样为 2 6× 1 0 5 g。对纤维素酶水解圈较大的 1 1株真菌 ,根据其滤纸酶活筛选出一株分离自互助北山森林的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No 0 1 43菌株 ,根据其形态学及培养特征鉴定为康氏木霉 (TrichodermakoningiiQudem) ,该菌湿固体发酵物含滤纸酶活力(FPA)为 1 5u g。该菌无毒副作用 ,可用于饲料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