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藏山溪鲵精子的形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了西藏山溪鲵 (Batrachuperustibetanus)精子 ,结果表明 ,该物种精子具有小鲵科科精子的共同特征 :由头、颈和尾组成。头部细直 ,颈部短而不显 ,尾部长曲 ;波动膜螺旋盘绕尾部轴棒 ,轴丝游离 ;顶体包括顶体鞘和穿孔器 ;颈部短。西藏山溪鲵精子种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量度方面 :其全长为 (2 89. 85± 1 3 0 2 ) μm ,顶体长为 (1 7. 96± 3. 69) μm ,头长为 (90 . 84± 8 .3 3 ) μm ,尾长 (1 81 .0 6±1 1. 5 3 ) μm ,头宽 (2. 75± 0. 3 7) μm ,其头部在已知精子形态的小鲵科物种中最宽。本文为该科物种的生态适应进化和系统学研究提供精子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藏山溪鲵生殖腺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徐剑 《动物学杂志》1995,30(3):47-49
关于有尾两栖类性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仅见有关东方蝾螈的报道,本文通过对西藏山溪鲵生殖腺季节变化的研究,发现该鲵每年的生殖期集中在3,4月份,4种不同发育阶段卵的数量,也有与之相应的季节性变化。输卵重量也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西藏山溪鲵是一种分布于高海拔地区冷水溪流中的有尾两栖动物,但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砍伐和开垦活动使其栖息地严重丧失,同时掠夺式的抓捕使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渐显濒危之势。因此,加强其保护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秦岭地区西藏山溪鲵种群结构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秦岭地区西藏山溪鲵种群的统计学参数,包括年龄锥体、现时生命表、存活曲线,并对各年龄的存活及死亡原因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年生幼体及三龄变态期个体死亡率升高,这主要与当年生幼体适应急流冲击的能力弱以及三龄变态期个体更换栖息生境有关。径流涵养林的无计划采伐及破坏流溪河道是造成种群数量下降的人为因素。种群保护措施应以保护径流量的稳定为主。  相似文献   

5.
大鲵和山溪鲵甲状腺和肾上腺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鲵和山溪鲵都有一对甲状腺,腺体结构相似而分布位置不同。大鲵的甲状腺位于颏舌骨肌的前端背面、山溪鲵的甲状腺位于颏舌骨肌的后部外侧。二种动物的肾上腺由许多分布手肾脏腹面的一肾上腺小体组成,小体呈斑状,由类固醇分泌细胞群和嗜铬细胞群构成。另外,在大鲵的生殖系膜等处可见到肾上腺小体。  相似文献   

6.
山溪鲵的骨骼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硬骨-软骨双色染色技术对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骨骼系统做了较全面观察,对各骨块的形状、位置及与邻近骨块的关系作了较详细描述,并与小鲵科中其它5个种骨骼特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山溪鲵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山溪鲵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山溪鲵的犁骨齿排列方式变异较大,有呈′‵型、ˋˊ型、--型和⌒⌒型;消化道可以分为口腔、咽、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直肠;消化腺有肝脏和胰腺,肝脏前方约80%完整不分叶,后方约20%分为三叶;喉部没有软骨,气管直接连接两肺,无支气管.  相似文献   

8.
通过染色、解剖、观察和绘图对山溪鲵头部肌肉做了详细描述.山溪鲵头部肌肉包括头侧肌肉、头腹肌肉、眼部肌肉及喉部肌肉.其肌肉组成与有尾类头部肌肉的一般构成基本一致.从第二鳃弓游离端内侧发出一细条状肌纤维,附着在三角骨外侧末端,此种情况在以前其他有尾类肌肉系统研究中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山溪鲵卵黄发生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育辉  贾林芝 《动物学报》2002,48(4):534-542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不同发育时期卵母细胞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特别注意了与卵黄发生相关的细胞器变化。结果表明,类核周体为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膜性细胞器聚集的场所;线粒体自身也可演变成卵黄前颗粒,参与构成卵黄小板的成分;吞饮泡和髓样小体是卵母细胞利用外源卵黄物质的中间媒介。经过与其他动物卵黄发生过程相比较,认为非哺乳脊椎动物卵黄发生是卵母细胞在多种细胞器参与下整体活动的结果,不是经由单一的模式或途径形成,因此呈现发生上的多元化;不同物种在卵黄发生中分别采取与各自相适应的模式或途径。  相似文献   

10.
龙洞山溪鲵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中华  江建平  谢锋 《动物学报》2005,51(4):703-709
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龙洞山溪鲵(Batrachuperuslongdongensis)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研究,探讨山溪鲵属以及小鲵科物种精子的结构特征,并探讨有尾两栖类精子结构特征的演化及其与生殖进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龙洞山溪鲵的精子具小鲵科物种精子的共同特征,即精子无顶体钩,顶体呈三叶草状,尾部无线粒体,轴纤维粗大呈圆柱状等特征;2)龙洞山溪鲵精子核脊的形态结构与小鲵科其它属物种以及有尾类其它科物种精子的核脊存在明显的差别,由此可见核脊形态结构具有属或种的特异性。此外,与已有报道的有尾两栖类物种精子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表明:1)有尾类精子特征的分化与其受精方式的变化是一致的;2)精子结构特征支持隐鳃鲵超科为单系的推测  相似文献   

11.
山溪鲵卵巢滤泡细胞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两栖类卵巢滤泡细胞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Thornton等 ( 1973)用电镜观察比较了蟾蜍 (Bufobufo)的成熟滤泡细胞和排卵后滤泡细胞 ,认为两栖类没有膜细胞和颗粒细胞的分化。Dumont等 ( 1978)较为系统地观察并描述了光滑爪蟾 (Xenopuslaevis)卵泡壁的超微结构。Kwon等( 1994)对黑斑蛙 (Rananigromaculata)卵巢组织细胞的离体培养研究表明 ,其类固醇激素的生成是在卵泡壁上完成的 ,并提出了两栖类卵泡类固醇生成的两类细胞模型。但目前有关有尾两栖类滤泡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仍少见…  相似文献   

12.
山溪鲵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山溪鲵的咽、食管、胃、怕和大肠粘膜上皮表面细微结构及断面的结构特征。发现咽和食道上皮表面有比较宾微脊;胃粘膜上皮表面有微绒毛,周转的长 密集,顶部的短而稀少;胃粘膜上皮表面的微绒毛似苔葡状覆盖在细胞的表面;杯状细胞分布在上皮细胞之间。同时,还讨论了这些结构与机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极北鲵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7-1991年4-10月对极北鲵的调查,试验结果表明,每年4月中,下旬出蛰,繁殖后休眠在5月上旬结束,9月中旬开始入蛰。孵化期15-20天,孵化率95.20%,孵化起点温度为1.53℃,孵化有效积温为263.16日度。变态期80-90天,人工饲养下的变态率为87.5%。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发现两栖纲小鲵科无斑山溪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2年8月,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采集到小鲵科山溪鲵属标本2尾,经形态鉴定并和山溪鲵属近缘种进行线粒体Cyt b及COⅠ基因序列比较分析,鉴定为无斑山溪鲵(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为该物种在青海省内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有尾目脊椎的划分,本文以小鲵科的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为例,运用透明骨骼双色法对其脊柱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各部分椎骨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和绘图.结果显示,山溪鲵的脊椎根据椎骨是否具前关节突、横突、肋骨、肋软骨和脉弓等形态特征可分5部分;同时结合小鲵科其他20种94号标本和蝾螈科6种27号标本的脊柱特征及文献资料,讨论了有尾目脊椎的划分,认为将有尾目脊柱划分为5部分(颈椎、躯椎、荐椎、尾荐椎和尾椎)的观点较将其划分为4部分(颈椎、躯椎、荐椎和尾椎)的观点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山斑鸠繁殖生态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斑鸠在湖南长沙每年5月建巢。6月和8月产卵。每窝2卵。孵卵期平均16.5天,孵化率为67%,18日龄离巢。雏鸟巢期各器官生长情况符合Logistic方程,同窝个体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普雄原鲵Pseudohynobius puxiongensis是依据1965年获得的单号标本描述订立的新种,目前仅见于我国大凉山极狭窄区域,是该高寒地区唯一的五趾小鲵科动物。调查小组根据相似分布区及访问线索,于2007—2014年间相继发现普雄原鲵个体(包括成体、幼体和卵袋)和3处栖息地。实地调查面积超过60 km2,其中潜在分布区约400 000 m2,发现普雄原鲵实际生存面积仅3425 m2。3处栖息地海拔2770~3000 m,地处彝族聚集区和牧区草场,主要生境是高山草甸和灌丛、高原山涧、小浸沟及其水坑、小水潭。栖息地分布有茂密的箭竹林、杜鹃丛和草丛等,较好地提供了荫蔽的环境。本次调查发现普雄原鲵成体20尾,幼体157尾,卵袋16对;3处栖息地的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相差较大。各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和牲畜干扰。较之其他同类动物,普雄原鲵野外种群数量极其稀少。  相似文献   

18.
黑水鸡繁殖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1年至1983年的5—10月,在太原市南郊区(东经112°40'—112°60'、北纬37°10'—37°40'、海拔700—800米)对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的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报道如下。 (一)迁徙和数量 黑水鸡在本区为夏候鸟,每年5月中旬迁来。迁来时多为单个在香蒲(Typha latifoli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丛生的退水渠或沼泽水塘活动,偶见在近水的农田地边觅食。迁离本区时在10月下旬,居留时间为160天左右。 对黑水鸡的数量分布调查见表1: (二)繁殖生态 黑水鸡迁来繁殖地5—7天前开始求偶。配偶后发情交尾,交尾期最早见于5月18日。在水面游荡中或水边地面交尾。交尾活动从营巢期开始至产卵末期结束。 营巢最早见于5月23日。筑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巢呈塔形,较简陋,结构疏松。巢材多为香蒲,次有芦苇及三棱草(Scirpus yagara),少有稻草。巢间最近距离15米左右。巢材多在5—15米处衔得。巢通常筑于高大茂密的香蒲丛基部,巢底部沉入水  相似文献   

19.
血液学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动物生理和病理变化,也能体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本文利用血液学方法检测了27尾龙洞山溪鲵(Batrachuperus londongensis)个体的血细胞组成和血红蛋白含量,龙洞山溪鲵血红蛋白平均含量为4.16×10~(-2) g/ml;红细胞卵圆形,细胞核椭圆形位于中央或亚中央,红细胞平均含量为6.04×10~4个/mm3;白细胞数量较少,多为圆形或近圆形,平均含量为2.90×10~3个/mm3;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最多,其次为单核细胞、嗜碱性细胞和中性细胞,嗜酸性细胞最少。血液参数中仅中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百分比在雌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头体长、体重和各血液参数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同时,将研究结果与其他小鲵科动物的数据进行了比较。本文报道的龙洞山溪鲵血细胞组成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基础数据为其后续的健康监测和诊断以及适应进化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黑鹳繁殖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化龙  刘焕金 《动物学报》1989,35(4):444-446
1984—1987 年,在山西省吕梁山系的管涔山地区和五台山系的太白山地区,对珍稀鸟类黑鹳(Cico-nia nigr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发现山西省目前尚存有相对稳定但范围不大的黑鹳繁殖地,分布有一定数量的繁殖种群,现报道如下。 一、栖息地多位于森林外缘的灌丛草坡山地和耕种丘陵地,营巢生境必备的主要条件为:陡峭的山体,长年不涸的清浅水域,以及较少的人为干扰。河流中五项毒物(酚、氰、铬、砷、汞)污染指标达到 Ⅱ级(最高Ⅴ级)以上,有机物综合污染达到 Ⅲ级(最高Ⅴ级)以上,黑鹳将不能在河流经过的地带营巢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