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被膜状态的霍乱弧菌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超高的感染性,生物被膜的发育调控研究对霍乱弧菌的宿主感染和环境适应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霍乱弧菌生物被膜研究结果,包括霍乱弧菌生物被膜的组成、发育和环境调控,尤其着重阐述了各种环境因子对霍乱弧菌生物被膜发育的影响,包括细菌自体信号分子、自然环境因子和宿主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2.
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荒漠化土壤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结皮现象 ,导致结皮的产生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因素 ,其中由不同种类的苔藓、地衣、藻类、真菌以及细菌等生物组成成分与其下层很薄的土壤共同形成的一个复合的生物土壤层 ,也就是所谓的生物土壤结皮在荒漠地区最具生态意义。组成生物土壤结皮的藻类、苔藓和地衣是常见的先锋拓殖植物 ,不仅能在严重干旱缺水、营养贫瘠、生境条件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并且能通过其生活代谢方式影响并改变环境 ,在防风固沙、防止土壤侵蚀、改变水分分布状况等方面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土壤的生态演替过程 ,往往是组成物种由低等…  相似文献   

3.
环境、资源与植物资源学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涉及的问题很多,现仅就有关环境、资源及植物资源学等概念问题谈谈看法。 环境与资源 以人为主体,人类生存的周围空间及空间介质称为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由许多环境要素组成,如大地圈、岩石圈、水  相似文献   

4.
微核技术监测环境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勇 《生物学杂志》1994,6(5):37-37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环境。工业生产中“三废”的大量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有毒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地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的污杂物将使生物和人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因而监测和防治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多种监测方法中,生物学方法的优越性就在于能直接监测污染物对生物危害程度的生物效应。微核技术监测法就是近十年来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监测法。  相似文献   

5.
细菌依其生存的环境不同能够在生物薄膜和浮游细菌两种生存形式之间转换。细菌生物薄膜的形成导致对抗生素治疗的低敏感性,是慢性感染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细菌生物薄膜形成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相当部分已被证实为抑制生物薄膜形成的潜在靶点。本文主要就近几年抑制生物薄膜形成的靶点筛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蒋德仁 《生命世界》2009,(4):99-10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编排了“种群和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三节内容。教材编写是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中心,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结构层次为线索展开,主要内容有种群和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基因工程生物的生态影响及其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工程产生的生物将被广泛地应用于非受控的自然环境中,这将带来诸多的环境和生态方面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基因工程生物在非受控环境下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提出了“基因工程生态学”这一新的应用生态学分支领域,探讨了该分支学科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当前应采取的研究策略,并就发展基因工程生态学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洋  唐书恒  陈健  陈萍 《微生物学报》2022,62(6):2328-2339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传统化石能源将逐渐被取代。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多、分布广,将不可开采的煤炭资源生物气化可作为天然气资源的重要补充。因此,研究生物成因煤层气的增产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煤生物气化的发展前景广阔,但难点在其缓慢的动力学特征。为揭示生物煤层气的生成潜力和内部因素,本文就煤的物理化学特征对生物气化的影响、煤的物化性质对生物作用的响应以及预处理煤提高其生物有效利用性进行系统论述。生物作用降解煤的内部因素和环境条件已通过室内研究查明,发现低阶煤比高阶煤更具生物气增产潜力。产甲烷微生物群落对煤的生物转化过程势必引起煤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为产甲烷菌持续提供可用底物是煤生物气化的主要限制因素,研究多以化学预处理手段提高煤生物气化的效率和产量,而超临界CO2萃取以物理方式溶解大分子网格中小分子有机物用于生物气化。生物成因煤层气的增产潜力巨大,但室内实验条件与储层环境差异明显,原位增产有待深入研究,煤层有机物生物转化的微生物学研究亦有待完善。不同煤阶、不同储层环境对生物气化影响的主控因素研究是实现煤的生物气化商业化开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物种在一定区域内共同生活,就构成了生物群落。动态变化是群落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环境本身以及生物生活所引起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生物群落中就会发生一些物种移入(侵入),另一些物种移出(消失),从而使群落的组成以及它所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灰色系统理论在种群增长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广义地讲,客观系统都是物质的系统,能量的系统。对于生物种群的增长来说,其本质是生物种群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传递过程,所以生物种群系统也是广义的能量系统。作为能量系统,必有储能、放能、吸能等功能。具有这种功能的系统,一般都可用微分方程予以描述。生物种群的增长是反映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之间进行生存竞争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兼受自然因素、环境条件、营养状况的制约和影响,是各种不同性质的影响因素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1.
大家知道,自然界的气候是千变万化的,而一切生物都是生存在这种不可控制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对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直接影响。能使它们的生产量降低直至死亡。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要把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  相似文献   

12.
陈海滨  唐海萍 《生态学报》2013,33(10):3177-3184
Lovelock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盖娅假说,认为地球是一个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超级有机体”,有能力调节自身的气候和化学组成,使之适合于生物的生存.盖娅假说遭到了生物学家,尤其是新达尔文主义者的强烈批评,认为它是目的论;随后,Lovelock通过雏菊世界模型论证了该假说.模型中的黑雏菊和白雏菊通过反射较少或较多的太阳光来调节地球的温度.基于雏菊世界模型,通过假设不同的初始条件——不同初始面积分配和不同的太阳光反射率组合,运用系统动力学对雏菊世界的温度调节能力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证明,既使初始条件有差异,雏菊世界仍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机制调节系统稳定时的星球温度,达到最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雏菊世界模型对于初始面积分配、光照反射率组合条件不敏感.最后,雏菊世界模型的优点在于系统分析思想和以及对地球系统的简化,但是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影响的日益显著,建议模型应包含更多的环境、生物变量以及反馈关系和人类活动因素,将盖娅系统融入到自然-人类耦合的大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全球环境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全球环境变化将对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循环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多重影响.就全球环境变化如全球变暖、大气CO2浓度升高、UV-B辐射增强、氮沉降等对凋落物分解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述评.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内部因素为凋落物基质质量,外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微生物和动物)和非生物因素(温度、水分和土壤性质等).全球变暖对凋落物分解的非生物作用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全球变暖对凋落物化学组成虽然只有轻微的影响,但可以通过影响植被的物种组成来间接改变凋落物的产量、化学性质和分解.全球变暖对凋落物分解生物作用的主要影响是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加速凋落物的分解.CO2浓度上升将增加凋落物产量,并通过影响凋落物质量(提高C/N比、木质素/N比等)和生物环境(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而影响分解过程.UV-B辐射和大气N沉降的增加亦对凋落物分解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但影响效果尚不很清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总起来看,全球环境变化将通过影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而对全球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但由于气候变化和凋落物分解响应的复杂性以及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对凋落物分解的总效应尚需更深入的研究来定量化.  相似文献   

14.
韩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2,(1):后插1-后插2
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和环境互相作用组成的层次复杂、功能多样的立体体系.森林生态系统不但能给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及林业产品,在生态方面还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重要作用.林下经济是我国林业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和必然结果.林下经济坚持以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为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因地因时...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城市环境在一定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人类活动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处处受着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组成城市环境的社会、人工和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研究城市环境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常利用生态观点和方法,采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兽药的生态毒理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药物在环境中的转归和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兽药以原形或代谢产物形式经畜禽粪尿排出体外,沿不同的路径进入环境.在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通过不同的方式发生转归.环境中的兽药不仅可以影响不同的生物种群,而且通过不同生物间的关系,影响生态系统.就兽药在环境中的染毒线路、转归、兽药对环境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过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简述了药物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农田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农田生态系统的概念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要 ,积极干预自然生态系统 ,依靠土地资源 ,利用农作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物质而形成的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 ;是由农作物及其周围环境构成的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系统 ,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 ,“迭加”了人类的经济活动而形成的更高层次上的自然与经济的统一体 ,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2 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农田生态系统的内部组成 ,也可分为非生物的环境部分——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 (包括电力、机械、肥料、农药、除草剂、防护林和水利设施等 )和生物部分——生产者…  相似文献   

18.
拟态种种     
什么是拟态?通常指的是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的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拟态包括三方面:模仿者、被模仿者和受骗者。生物的拟态是一种很有趣的自然现象,被认为是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必然结果。有了它,生物可以逃避敌害、捕捉猎物、帮助传粉和繁殖后代等。更有利它们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生物的拟态种类多种多样,有些生物会模仿环境中的非生物,如枯叶蝶(仿枯叶),负泥虫幼虫(仿鸟的粪便),南美鲈鱼(仿漂浮于水面上的败叶),藻屑蟹(仿海底岩石)。也有一些生物模仿环境中的生物。如…  相似文献   

19.
马嘉   《生物信息学》2019,26(10):60-65
20世纪60年代,环境教育作为公害问题和自然环境破坏的解决对策被日本社会接受,经过60年的发展环境教育的内容已涵盖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范畴。以日本山原国立公园为例,从政策制度、生态旅游和生物保护3方面出发,对国立公园的环境教育和自然体验活动进行解读。总结得出山原国立公园以居民团体和企业为中心,在当地政府和保护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展自然观察体验等基于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以日本环境省直属山原野生生物保护中心为主导,开展外来物种驱除、珍稀动植物保护等生物保护工作,面向当地居民、学生和游客开展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森林植物为主体,并与其它生物一起和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森林植物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其它生物和非生物,则处于从属的地位。即森林的存在与否,决定着其它因素质和量上的变化。森林生态系统各组成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地形成一个网络结构。森林生态系统的网络结构可概括为如下三大方面: 一、森林生物系统包括森林群落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内的全部生物因素。在这些生物中间,它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