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名刊封面     
《植物杂志》2010,(2):52-53
脂肪炎症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有Ⅰ型与Ⅱ型之分,其中Ⅱ型糖尿病又称为成年型糖尿病,病理特点为胰岛素抵抗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机制一直都是糖尿病研究的重点,最近研究者提出脂肪组织炎症可能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Tanis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nis是新发现的由18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在肝脏、脂肪和骨骼肌等组织都有其基因表达.可能作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受体参与糖代谢,并与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Tanis在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肝脏中表达水平与血糖及胰岛素浓度呈负相关.与血浆甘油三酯浓度呈正相关。Tanis的基因表达在禁食24h后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中显增加,说明受葡萄糖调节。从目前的研究资料看,Tanis有可能成为治疗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的新靶点而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在Ⅱ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中的细胞因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众多研究成果表明,胰岛素抵抗是系统的慢性炎症反应。从胰岛素抵抗中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作用及因素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础之一,近年来已成为Ⅱ型糖尿病研究的关键和热点.众多研究发现,机体内鞘脂类物质水平的改变直接影响胰岛素信号的强弱.神经酰胺和神经节苷脂GM3对胰岛素信号具有负向调控作用,介导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该调节效应依赖于细胞膜上微囊蛋白.1-磷酸鞘氨醇则通过氧化还原途径增强胰岛素信号.微囊蛋白功能性活动和1-磷酸鞘氨醇的介导作用均与钙信号相关,因此,可通过实时检测细胞外钙内流和细胞内钙瞬间变化,从离子通道水平进一步探索鞘脂类调节胰岛素信号的相关机制.本文综述了鞘脂类物质调控胰岛素信号的机制,干预鞘脂类水平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策略,将为鞘脂类物质在Ⅱ型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AMPK)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能量状态的中心环节,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在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强胰岛素(Insulins,Ins)敏感性、增加脂肪酸氧化以及调节基因转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整体水平,AMPK通过激素和脂肪细胞因子如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等调节能量的摄入和消耗.多种脂肪源性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密切相关,而胰岛素抵抗又是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基础,并贯穿于Ⅱ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研究AMPK及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将为AMPK作为防治肥胖和Ⅱ型糖尿病提供新的药理学靶点.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早已被人们认识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它除糖代谢紊乱外,还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应激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与环境中的砷密切相关,尤其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其发病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尤其是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的损害.砷是毒性很强的类金属元素,现已明确,砷会严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以及胰岛素在周围靶器官的利用,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因此砷是2型糖尿病重要的危险因子之一,本文就砷元素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这个名词,我们在生活中听到的太多了,它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就是血糖高了。但事实上,糖尿病在临床具发为两型,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缺管,必须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而Ⅱ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但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肥胖是糖尿病患病的高危因素,肥胖人群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大大增加,本研究选取体重正常、单纯肥胖、Ⅱ型糖尿病肥胖人群,通过比较其血糖、血脂、胰岛素、血浆组胺等水平,观察肥胖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探讨组胺等因素的致病机理。研究结果显示,Ⅱ型糖尿病肥胖组机体体内血糖、血脂、胰岛素、组胺水平都高于其他组,血脂升高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血浆组胺可能通过诱导炎症、应激等反应加重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9.
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多种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共同的危险因素,是滋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土壤。脂联素(adiponectin)是一种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激素。近年来研究表明:脂联素具有促进血浆游离脂肪酸氧化、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糖输出和葡萄糖再生、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该介绍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讨论其在治疗胰岛素抵抗和Ⅱ型糖尿病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受体底物家族与Ⅱ型糖尿病关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受体底物分子(IRS)是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物质,在维持细胞生长,分裂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的家族成员有四个(IRS-1、IRS-2、IRS-3、IRS-4)。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生与之密切相关:胰岛素信号通路与其他信号通路发生交叉发生干扰,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引发Ⅱ型糖尿病;IRS蛋白的结构、表达水平异常导致胰岛素信号的中断或减弱,并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四种IRS分子表达的不平衡,致使胰岛素分泌调节的稳态被破坏也可能是糖尿病发病的原因之一。Fox蛋白家族是动物细胞内的一类转录因子,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Fox蛋白靶点有可能作为研究治疗糖尿病方法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正成为日益突出的世界性健康问题。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与胰岛素抵抗具有密切的联系。内质网应激不仅是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直接负调节因素,还可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不同靶组织促进胰岛素抵抗。该文就内质网应激与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可能的靶向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紧密相关。肥胖和2型糖尿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说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影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重要因素。胰岛素能够抑制叉头盒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FOXO1)表达;而胰岛素抵抗状态下,FOXO1活性增加,且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因此,本文将综述FOXO1在糖代谢和脂代谢及高甘油三酯血症中的作用,为治疗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脂肪酸代谢紊乱是Ⅱ型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棕榈酸是血液中含量最高的游离脂肪酸。我们建立了大鼠颈静脉置管输注棕榈酸的模型,发现血液中的大部分棕榈酸被骨骼肌组织所吸收。以棕榈酸处理的C2C12骨骼肌细胞为实验模型发现,棕榈酸进入骨骼肌细胞后的中间代谢产物(磷脂和甘油二酯)的累积,会造成内质网应激及胰岛素抵抗。提示血液中棕榈酸含量的升高可能通过骨骼肌的胰岛素抵抗机制,影响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on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纳入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Irisin水平;同时测定糖尿病患者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血清Irisin水平的因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间BMI、腰围、血清Irisin、低密度脂蛋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risin水平和BMI、腰围、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r=-0.73,-0.68,-0.56,-079,-0.65,-0.73,均P0.05)。血清Irisin水平和C肽成正相关(r=0.62,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尿病病程是影响血清Irisin水平的独立负影响因子。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明显降低,和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动力学是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的动态平衡,它调节着线粒体的形态和数目,进而影响到线粒体的功能。近年来线粒体动力学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文献报道线粒体的动力学改变与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有关,2型糖尿病的线粒体的分裂增强,而提高线粒体的融合可以促进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本文仅就线粒体动力学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糖皮质激素与脂肪代谢和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源性和外源性糖皮质激素过多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发展为糖尿病.糖皮质激素增加循环中葡萄糖、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循环中FFA增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其主要来源于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水解.糖皮质激素刺激脂肪分解、增加FFA构成了激素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或许会在某一天通过口服药片来控制病情,Zhang等发现了一种可能使这种药片成为现实的化合物。糖尿病患者体内或是不生成胰岛素(Ⅰ型糖尿病)或者是抵抗胰岛素的作用(Ⅱ型)。Zhang等筛选了5万种以上的化合物,想从中找到胰岛素的替代品。最有希望的侯选是源自一种真菌的化合物L783,281(该真菌生长在一个从刚果收集的树叶上)。这种小分子化合物能在各种试验如培养细胞和标准的小鼠糖尿病模型中模拟比它大得多的胰岛素分子的行为。模拟胰岛素的化合物给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带来希望@车笛  相似文献   

18.
王方  孟雁 《生理通讯》2007,26(5):121-126
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高血糖、高血脂导致在代谢过程中,线粒体产生大量活性氧,其可损坏线粒体功能,引起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可以激活细胞内的一系列应激信号通路,如JNK/SAPK、p38MAPK、IKKβ/NF-kβ和氨基己醣通路等。这些应激通路的激活可以产生以下结果:(1)阻断胰岛素作用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2)降低胰岛素基因表达水平;(3)抑制胰岛素分泌;(4)促进β细胞凋亡等。本文主要针对活性氧的产生、氧化应激诱导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等机制加以综述,以便进一步阐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抵抗作为诱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可能早在糖尿病发病十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及早发现胰岛素抵抗对于糖尿病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人类小腿肌肉细胞内脂质(intramyocellular lipid, IMCL)的含量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障碍有着密切而又复杂的关联.因此,准确测量IMCL对于Ⅱ型糖尿病乃至多种精神疾病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目前测量IMCL的"金标准"是创伤性的活检技术,不适于大规模的基础研究和长期的临床应用.基于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ocpic imaging,1H MRSI)的IMCL测量技术提供了一种无辐射、无创伤、高精度的检测方法,有望成为明晰IMCL含量与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素抵抗与Ⅱ型糖尿病关系的重要技术并在临床上应用.本文基于1H MRSI的IMCL含量测量技术,阐述并总结了其发展历程,从小腿内部生理结构特征、肌纤维方向、脂肪分布、精确量化IMCL含量等方面指出目前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最新的解决思路.本文特别探讨了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技术以及面向参数估计的磁共振指纹技术MRF(magnetic resonance fingerprinting)等新技术与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的结合,希望为IMCL高精度测量提供更加多样化、多维度、多尺度的可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代谢性疾病,而胰岛素抵抗作为2型糖尿病显著特征和发病机制的基本环节之一,贯穿于 疾病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传统中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难完全阐明,因此,明确其中 活性单体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十分重要,并能为此类中药的现代化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分类综述主要中药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胰岛 素抵抗的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