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可以引起易感患者发生脑膜脑炎的真菌。最近的体内研究认为,新生隐球菌是一兼性的细胞内致病病原苗,这与体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对新生隐球菌在巨噬细胞内寄生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它的致病机制,包括对其休眠和持续感染机制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研究宿主有效防御反应和评价治疗药物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6.
7.
新生隐球菌感染是全世界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发病率最高[1]。新生隐球菌除了容易感染HIV个体外,还易感染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如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及免疫缺陷病患者。格特隐球菌主要侵犯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但也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合并艾滋病毒的患者[2]。 相似文献
9.
新生隐球菌( Cn) 是临床上重要的病原真菌, 树突细胞( DC) 则是最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作为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联系枢纽,DC 对于识别病原、呈递抗原、诱导宿主免疫应答十分重要。许多研究证明,DC 可通过细胞表面的多种受体有效识别新生隐球菌抗原( CnAg) , 诱导宿主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DC 本身也有一定的杀菌能力, 但DC 的不同亚群以及成熟状态对宿主的免疫防御功能有重要影响。另外, 隐球菌除具有甘露糖蛋白等主要免疫显性抗原外, 还有多种抑制机体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毒性因子。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两者之间复杂机制的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构建靶向新生隐球菌MIS1基因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质粒,并进行鉴定.方法 根据GenBank的MIS1基因序列,按照载体要求设计单链引物,克隆到空载体psilencer4.I-CMV neo中,经过LiAc化学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到新生隐球菌细胞中并用G418筛选,利用real time PCR鉴定阳性细胞的MIS1基因水平.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Psilencer4,1-CMV-si-MIS1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证明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其能在mRNA水平显著抑制MIS1的表达.结论 已成功构建新生隐球菌MIS1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为深入研究MIsl在隐球菌相关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COP9信号传导体和26S蛋白酶体的调节盖子复合体皆为含有8个亚基的蛋白复合体,在真核生物体中普遍存在,它们的相应亚基在大小和氨基酸序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从NCBI站点的所有数据库中获得了裂殖酵母、酿酒酵母、线虫、果蝇、哺乳动物和拟南芥等多种生物的复合体的亚基序列共8组.COP9信号传导体与调节盖子复合体相应亚基之间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大于12%,它们均具有一些保守的区域,而且保守位点分布均匀,表明它们来自于同一祖先.在基于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各组序列分别形成两个分支:一个分支由COP9信号传导体亚基和相似蛋白组成,另一分支由相应的调节盖子复合体亚基和相似蛋白构成.各个分支中单细胞生物的序列位于动、植物序列的根部,表明COP9信号传导体与调节盖子复合体的基因重复发生在真核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分化以前,并且二者的亚基基因沿各自的方向独立进化.几乎所有编码两个蛋白复合体的基因在基因组中均为单拷贝,第Ⅴ、Ⅵ组的亚基保守程度最高,暗示着它们在复合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COP9信号传导体和调节盖子复合体的相应亚基基因两两之间进行dN/dS的相关性分析,分别鉴定出21和15对亚基编码序列间具有显著的Pearson相关关系,推测其相应亚基间可能通过承担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而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13.
孟云芳法振宗方伟周兆婧伊九顾菊林廖万清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5,(2):92-95
目的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检测隐球菌不同菌株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方法本研究应用商品化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 END.3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应用于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机制研究的可行性。通过构建模型,以非致病性的酿酒酵母作为阴性对照,比较新生隐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株及基因缺陷株穿越体外血脑屏障能力的差异。结果跨膜电阻值(TEER)检测提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构建成功。检测结果显示酿酒酵母作为阴性对照穿越血脑屏障效率最低,新生隐球菌血清A型标准株H99穿越细胞屏障效率最强,血清D型标准株JEC21穿越细胞屏障效率显著低于H99。较之H99,黑色素酶缺陷株lac1裣穿越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效率没有显著差异;尿素酶缺陷株ure1裣效率显著下降(P<0.05),约为标准株H99通过率的59.9%;荚膜缺陷株cap59裣突破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效率最低,约为标准株H99的18%(P<0.001)。结论隐球菌中枢系统感染体外模型成功构建。新生隐球菌突破血脑屏障的能力与其血清型以及荚膜、尿素酶等毒力因子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新生隐球菌是一重要的致病真菌,其细胞壁外层的多糖荚膜是第1个被公认的新生隐球菌毒性因子。本文总结了在荚膜生理和生化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研究新生隐球菌荚膜合成的常用方法以及在新生隐球菌的荚膜代谢途径、生化合成酶、分泌、组装和调节这些广泛的研究领域存在的许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酵母类真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HIV感染是导致隐球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近年来关于非HIV患者隐球菌感染的报道不断增加。体外药敏试验证实大部分新生隐球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具有内在抗性。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是用于隐球菌感染治疗的一线药物,而长期广泛用药引起新生隐球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逐年升高,患者临床治疗失败率居高不下。为进一步加深对新生隐球菌的认识,本文结合国内外流行病学报道及相关研究,从感染现状、生物学特征、诊治方法和耐药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从鸽粪标本中分离出的一株尿素酶试验阴性、咖啡酸玉米吐温琼脂培养呈棕色菌落的酵母样真菌。根据该菌袜的生理、生化特性及致病力,认为是尿素酶阴性的新生隐球菌。此外,应注意这种菌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对人类造成感染的可能。这是关于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尿素酶阴性新生隐球菌的首次发现和报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AFLP-DNA指纹技术在新生隐球菌分类中应用情况。方法新生隐球菌基因组DNA用双酶酶切,双链接头连于其酶切末端,用与接头和酶切位点互补的引物扩增DNA片段,其产物在高分辨的变性聚丙酰胺凝胶上电泳分离,然后进行银染。结果分析来自5种血清型和临床分离株的18株新生隐球菌,可见有30多条大小在30~500bp的DNA-AFLP指纹,相同的血清型有不同的指纹图谱,来自同一患者不同病期的两株分离株和来自同一患者患者的不同部位的两株分离株都显示出相同的带型。结论显示了AFLP的高分辨率,是适用于新生隐球菌流行病学调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9.
新生隐球菌的酚氧化酶及用于菌种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4%玉米浸汁咖啡酸琼脂(CACA)培养基。观察了具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新生隐球菌的酚氧化酶活性,并对临床常见的多种酵母和酵母样真菌作了该酶的检测。结果,受试的3个变种、5种血清型和尿素酶阴性新生隐球菌均呈明确的阳性反应;150株常见酵母和酵母样真菌中43株新生隐球菌全部呈酚氧化酶阳性。107株其它酵母和酵母样真菌全部阴性。具各种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新生隐球菌均特异性地产生酚氧化酶,用检测该酶的方法作该菌鉴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且可于72小时内得到结果。此外,结合尿素酶试验可以准确的鉴定出尿素酶阴性的新生隐球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