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滇重楼地上部分的配糖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滇重楼ParispolyphyllaSm.var.yunnanensis(Fr.)H-M,地上部分,分离出4个微量的配糖体,经光谱分析和化学降解证明其化学结构分别为25S-异钮替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甙(A),26-β-D-葡萄吡喃糖基-纽替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甙(B),山奈酚-3-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甙(C),7-O-α-L-鼠李吡喃糖基-山奈酚-3-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糖甙(D)。  相似文献   

2.
山西甘草中两种新化学物质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西甘草中分离出八种化合物(1-Ⅷ)^[6]。本文报道两种新化合物(Ⅶ);3β-羟基-11-氧化-齐墩果-12-烯-30-羧基-3-O-β-D-葡萄吡喃糖醛酸正丁酯(1-2)-β-D-葡萄吡喃糖醛酸乙酯甙,被命名为乌拉尔甘草皂甙甲乙基正丁酯(Ethyl-n-butyl-Uralsaponin A esters)。化合物(Ⅷ):3β-羟基-11-氧化-齐墩果-12-烯-30-羧基-3-O-β-D-葡萄吡喃糖醛酸正丁酯(1-2)-β-D-葡萄吡喃糖醛酸甲酯甙,被命名为乌拉尔甘草皂甙甲甲基正丁酯(Methyl-n-butyl Uralsponin A esters)。  相似文献   

3.
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从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Spreng)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3-(2′-β-O-吡喃葡萄糖)-苯基-2-反式丙烯酸为一新化合物,其余为槲皮万寿菊素-7-β-O-葡萄糖甙,6-甲氧基山奈酚-7-甲基醚-3-β-O-吡喃葡萄糖甙,槲皮万寿菊素-4′-甲基醚-7-β-O-葡萄糖甙,6-羟基山奈酚-7-β-O-葡萄糖甙,6-甲氧基芜花素,伞形花内酯及正三十二醇。  相似文献   

4.
北五味子的水溶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从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果实的水溶性部位得到8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1),奎尼酸(quinic acid),柠檬酸单甲酯(2-methyl citrate,3),5-羟甲基-2-糠醛(5-hydroxymethyl-2-furancarboxaldehyde 4),4-(3′-甲氮基-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0吡喃葡萄糖甙(zingerone glucoside 5),2-异丙基-5-甲基-1,4-苯二酚1-O-β-D-吡喃葡萄糖甙(thymoquinol 2-glu-coside 6),2-甲基-5-异丙基-1,4-苯二酚1-O-β-D-吡喃葡萄糖甙(thymoquinol 5-glu-coside 7)和胡萝卜甙(daucosterol 8)。  相似文献   

5.
圆穗蓼中的新黄酮甙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圆穗蓼(Polygonum sphaerostachyum Meisn.)中分离得到2个新黄酮甙,经光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为:3'-羟基-5,4'-二甲氧基-6,7-二氧亚甲基黄酮-3-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⑴和5,4'-二甲氧基-3'-异丙烯基乙酰基-6,7-二氧亚甲基黄酮-3-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⑵,分别命名为圆穗蓼素A  相似文献   

6.
婆婆针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佳  杨辉 《云南植物研究》1997,19(3):313-315
婆婆针(BidensbipinnataLinn)是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民间药用植物,从婆婆针的地上部分分离鉴定了3个苯丙素甙类化合物,4-O-(6″-O-对香豆酰基-β-吡喃葡萄糖)-对-香豆酸(1),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对-香豆酸(2)及4-O-(2″,4″-O-二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对-香豆酸(3),其中(3  相似文献   

7.
圆果雪胆中的皂甙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圆果雪胆(Hemsleya amabilis)的块茎中分离到10个化合物,其中3个雪胆皂甙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它们的结构通过光谱和化学的方法鉴定为齐墩果酸-3-O-α-吡喃阿拉伯糖(1→3)-β-葡萄糖醛酸甙,28-O-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3-O-α-吡喃阿拉伯糖(1→3)-β-D-葡萄糖醛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α-吡喃阿  相似文献   

8.
香港坚木中的达玛烷型三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楝科植物香港坚木的树吉中分得了4个新的达玛烷型三萜,基于详细的光谱分析及与同类化合物的光谱数据比较鉴定了其结构,分别命名为:20R,24R-表-25-达玛烷烯-3-酮,16β-羟基达玛烷-20,25-二烯-3-酮,26-羟基达玛烷-20,24-二烯-3-酮和3β-乙酰基-7α,21S,25-三羟基-21S,23R-表-1(11)-达玛烷烯。  相似文献   

9.
紫茎泽兰花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紫茎泽兰( Eupatorium adenophorum ) 的花中分离得到12 个化合物, 其中紫茎泽兰内酯为一新的杜松烯类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其它为2 - 乙酰氧基- 3 , 4 , 6 , 11 - 四去氢杜松烷- 7 - 酮, 7 - 羰基泽兰酮, 克拉维醇, 丁香酚- O- β- 吡喃葡萄糖甙, 5 , 4′- 二羟基- 3 ,6 - 二甲氧基- 7 - O- β- 吡喃葡萄糖基黄酮, 5 , 4′- 二羟基- 6 ,7 - 二甲氧基- 3 - O- β- 吡喃葡萄糖基黄酮,3 , 5 , 4′- 三羟基- 6 ,7 - 二甲氧基黄酮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从石竹科植物多荚草(Polycarpon prostratum(Forssk)Aschers.et Schwein.ex Aschers)的全草中分离得到了2个新的柴胡皂甙类化合物:prostratoside D和E。它们的结构过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3-O-{β-D-xylpoyranosy-(1→2)-β-D-glucopyransoyl-(1→4)-[β-D-gluc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saikogeninD和3-O-{β-D-xylpoyranosy-(1→2)-β-D-glucopyransoyl-(1→4)-[β-D-gluc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saikogeninG。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5.
16.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7.
18.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9.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