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辛贵  杜材林 《蛇志》1989,1(4):29-31
一个地区性的蛇伤发病情况,目前国内未见报告。我们对广西河池地区所辖的河池市及九县1973~1985年13年间蛇伤流行病学情况作了一次全面的回顾性调查,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广西河池地区位于中国的南方,广西西北部,与贵州省相毗邻,地处云贵高源的余脉地带,属岩容地貌。金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区。山坡草木茂盛,适合蛇类生长繁殖,所以蛇之种类多,密度大,蛇伤发病率高。它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影响工农业生产。河池地区由一市九县、158个乡镇、1523个村、31361个自然屯组成,1973~1985年间人口总累计数是38611052人。年均人口是2970081人,每平方公里88.8人。  相似文献   

2.
蛇,作为“电影演员”则是银幕上的常客。国内、国外的影片中,屡见不鲜。我国影片中,以蛇为“第一主角”、左右全片情节的,当首推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白蛇传》。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就拍摄过彩色戏曲故事片《白蛇传》。此片由田汉编剧、傅超武导演。剧中人白蛇由李炳淑饰演,青蛇由方小亚饰演。于当年11月25日完成,向国内外发行。故事说,在峨嵋山修炼了千余年的白蛇、青蛇,由于羡慕人间的美好生活,双双化成美女白素贞与小青,来到了西子湖畔。她俩巧遇扫墓归来的潇洒青年许仙(陆柏平饰)。之后以  相似文献   

3.
"吱呀——",门开了,阳光涌进印度密林里的一座小木屋,灰尘在光线里雀跃。在桌子上缠绕成一团的眼镜蛇"呼啦"一下立起前半截身子,床上盘着两条粗壮的大蟒蛇,"嘶嘶"地吐着火红的芯子。这不是《狂蟒之灾》里的恐怖镜头,这是蛇人部落的小姑娘桑吉娜的家。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蛇,许多人怕它,且不说人被毒蛇咬伤后会致命,光是它的形态就够令人生畏的啦.而我,却喜欢它.我把它当作一种虫.可不是嘛,古人就称虎为大虫,蛇为长虫.孩提时,我不知捉过多少次蛇.小伙伴对我又喜又怕.喜欢我捉蛇给他们看,可又怕我把蛇弄到他们身上.捉蛇,是我的一种乐趣.捉蛇并不容易.发现了蛇,不一定能捉住它.蛇行动利索,横行或上坡有时可追捕,下坡滑行速度很快,你想捉它很不易,就是打它也难.它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一旦发现人追,它会拼命就近进洞或利用隐蔽物掩蔽.有一次,我发现一条三尺多长的花蛇,当我追上抓住尾部时,它的头部已进洞,怎么拉也拉不出来,反而给它拉进  相似文献   

5.
1968年到1973年,我在西乡塘社会主义学院受批斗审查,即所谓“牛鬼蛇神”。在四年半的牛棚生活中,说不上“同类相残”,反正是与蛇打交道的次数很多,因此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回忆,现整理数则,算是对浩劫的苦笑的回忆。也许会有同好之人罢。一、关于蛇的妙联当时的“牛鬼蛇神”,在接受批斗之余,为了“改造思想”,要从事半天体力劳动。在那准荒野的环境中,主要的劳动项目只能是种菜。一次,附近农民的耕牛来到我们的菜地边,放  相似文献   

6.
脚跟;蚂蝗过水无脚印,大蛇走过草会崩。 蛇谚 蛇成语 △牛鬼蛇神么龙蛇飞动么龙蛇馄杂么佛口蛇心么杯弓蛇影、画蛇添足△虎头蛇尾么春酬秋蛇么封泵长蛇 蛇谜 入草中一根绳,弯弯曲曲行.猴子看见就躲开,青蛙看见没性命。 蛇盘歌 什么走路横又横?什么走路无脚跟?什么过水无脚印?什么走过草会崩? 螃蟹走路横又横,大船走路无么蛇有蛇窿,鳖有鳖洞。△蛇有蛇径,鳖有鳖途。八蛇有蛇路,鳖有鳖路。△蛇大窿大。么蛇过霸篱,不死也脱层皮。△短脚鸡有肉.短尾蛇有毒。△一朝踩着蛇.三朝怕草绳。 蛇的歇后语 △跺草自出蛇-一细察自然出 八蛇过打田埂一一已…  相似文献   

7.
《化石》1985,(4)
33原始部落一瞥~~  相似文献   

8.
蛇饕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嗜好.有的人吸烟上瘾,有的人嗜酒不要命……而河南省叶县辛店乡东房庄退休闲居的71岁的村民——马根,则爱吃毒蛇胜过了一切.马根吃毒蛇,由来已久,而且又偏爱生吞活剥.乍道来,人们并不相信.然而,这位目光炯炯、牙齿锐利、肤如古铜、精神矍铄的老人,早在60年前,就已开始了他生食活蛇的历史了——。那年,马根才11岁.他同其他的孩子一样,并没有奇异之处,常常因为没饭吃,饿得嚎啕大哭。不幸,村里流行伤寒病,他也染疾常流鼻血.一天,妈妈去河边洗衣裳,小马根跟着在河边玩.突然,一条黄色的小蛇从妈妈脚下石头缝里钻出,吓得妈妈魂飞魄散。小马根见状,赶忙用石头将蛇的三角头砸个稀巴烂,妈妈这才神魂安定,并让他将躯体尚曲动的死蛇扔得远远的,他却拿到一旁去玩。就在他把玩小蛇之时,奇迹出现了:他嗅到了一股发自蛇身的清香,直窜鼻孔,沁入肺腑,使马根馋涎欲滴。趁妈妈不注意,他情不自禁地大嚼起  相似文献   

9.
蛇女     
妮歌·韦露桃是法国的一传奇女子。她虽是个少女,却已去非洲和南美的森林探过险,还在澳洲野外呆过三年;她敢徒手捕捉蛇类,尤其擅长捉蟒蛇和响尾蛇,因此被誉为“蛇女”。“蛇女”曾写了好几本书,把她多年来穴居野外和探索蛇类奥秘的经历公诸于世,其作品十分风行,被译成多国文字。  相似文献   

10.
蛇饭     
《蛇志》1989,(4)
坦桑尼尼亚垣葛喀的壳拉依族人常用“蛇饭”招待客人。这种饭是用一条只去五脏,不去头尾,不剥皮的红色花蛇放在谷粉里蒸煮而成的客。人必须把“蛇饭”一次吃完,而且一定要把蛇皮一起吃下去,不能吐掉。在主人看来红色蛇是一种幸福的象征。甩红色蛇招待客人就表示主人对客人的真诚友谊。客人不吃“蛇饭”,或把蛇吐掉,则表示客人对主  相似文献   

11.
郭鹏  陈跃英 《四川动物》2000,19(2):79-80
温泉蛇Thermophisbaileyi (Wall)隶属游蛇科Colubridae,是我国垂直分布最高的 ( 43 50m)唯一蛇种 ,为我国西藏高原独有。该种由Wall于 1 90 7年根据西藏标本描述为Tropidonofusbaileyi ( =Natrixbaileyi) ,之后Malnate ( 1 953 )根据骨骼等形态特征将其从Natrix属中分出 ,另立温泉蛇属Thermophis,该属仅有温泉蛇一种。温泉蛇分布局限 ,生境独特 ,种群和个体数量较少 ,标本不易获得 ,因而自新种发表后有关该种的研究报道不多。现将中科院成都生…  相似文献   

12.
灰鼠蛇     
灰鼠蛇又名过树龙、过树榕。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无毒蛇,为浸制三蛇酒、五蛇酒、蛇胆酒的原料之一,常用来治疗风湿等症,也是较普遍的一种食用蛇。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福建、台湾、江西、浙江、湖南等省,国外分布于印度北部、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头长、眼犬,瞳孔园形,体圆柱形,尾长,全长一米左右,头及体背棕灰色,每鳞的中央黑褐色,各鳞前后缀连呈黑褐色的细纵纹。唇缘及腹部淡黄色,腹鳞两端与体色同。  相似文献   

13.
蛇崇拜     
蛇崇拜莫克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无足而行的蛇,曾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古老的中国文化中,蛇首先被视为民族的始祖而受到供奉。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有一对人面蛇身交尾状的蛇,这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和女祸。《列子》中各氏族,蛇身人面、牛头虎鼻,《山海经》里,...  相似文献   

14.
威严的冬神降临了。它道貌岸然,脸色灰暗,步履铿锵,声音粗厉。万物又面临一年一度的凌厉考验。一些能飞善跑的鸟兽,纷纷高飞远走,逃避它的淫威与囹圄,变温动物蛇蛙之辈,只好躲进地洞,长久处在不吃不喝的昏睡状态,直待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科学上将动物这种动物行为,叫冬眠。蛇的冬眠是一种充满奇趣的生物学现象。  相似文献   

15.
我国特有珍稀蛇——温泉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我不是旅行家,甚至也不是真正的旅游爱好者。只因多年从事地衣的研究,收集标本到过一些自然保护区和名山胜地。领略过那里的奇山怪石、湖光山色等别具一格的佳境,但在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同时兼备多种景观生境的是我最近到过的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北部,离赤峰市300公里,距北京约600公里,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的典型地段,处在东亚阔叶林向岭北针叶林、森林向草原双重交汇的过渡地域。保护区集森  相似文献   

17.
蛇角     
牛羊有角是尽人皆知的。要是说蛇也会长角,那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大家惯见的蛇均无这玩意儿。不过,确有长角的蛇,且看刊在学术专著《南非洲蛇类》上的这两帧图片。为了强调某些蛇长角的特点,一些蛇的正规名称上就特地加个“角”字点出这一特色,如北非产的角蝰、北美产的角响尾蛇、西南非洲产的角咝蝰等等。和牛羊角相比,蛇角是小巫见大巫,但从生发的机理而言,这些“角”均为皮肤的衍生物,因蛇角实际上是种棘状的大鳞片。  相似文献   

18.
说蛇     
郭建崴 《化石》2013,(1):7-12
蛇年了,说说蛇的事儿. 动物园里,许多小朋友甚至是他们的家长到了"蛇馆"都望而却步.的确,所有的蛇长得都挺吓人的,它们通常躲在各种阴暗的角落里,吞吐着尖头分叉的信子(舌头),蠕动着没有腿的细长的软软的身躯,身上的色彩和花纹显现着各种诡异惊悚的图案,那形象很难让人联想到"美"、"可爱"等词汇.这样的感觉显然古来有之,至少在我们中国流传几千年的各种成语、寓言里,基本上都把蛇描绘得邪恶、狠毒、阴险;即使说到"美女蛇",除了我们的先祖女娲以及白娘子和小青之外,基本上也都是贬义的.  相似文献   

19.
金花蛇     
金花蛇[Chrysopelea ornata(Shaw)],又名美丽金花蛇.是我国罕见的轻毒性后沟牙毒蛇.  相似文献   

20.
东瀛一瞥     
邓涛 《化石》2012,(1):30-40
总听说日本民众对恐龙有特别大的兴趣,直到去了日本才发现果然所言不虚。200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日本举行恐龙展览,将要结束前我们去参加撤展的工作。时光已过了近8年,但所见所感仍常萦脑海。 飞机从北京起飞,穿越朝鲜半岛南部,又拐到东南方向,在横跨本州岛后,从东海岸折回,降落在东京郊外的成田机场。飞临日本时天已经黑下来,看得见地面的灯火,向东面望还可以分辨出富士山高耸入云的身影,像云层上方的一座金字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