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3月,我们去鄂南野外采集,在通山县三界乡金村咀头二组的山谷路边渗水的沼泽处,看到生长着一片开淡红色花的报春花,当时我们采集了标本和种苗。回园后鉴定为安徽羽叶报春(Primula merrilliana Schlter)。后又将标本寄给华南植物研究所的胡启明先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羽叶楸上的羽叶楸假尾孢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物学报》2017,(3):275-277
报道生于羽叶楸Stereospermum tetragonum上的一个假尾孢新种,羽叶楸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stereospermi sp.nov.。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显微绘图及与近似种的区别。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3.
椭圆斜羽叶的解剖研究及斜羽叶的系统分类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对椭圆斜羽叶(Plagiozamites oblongifolius)钙质石化化石的研究,认为其主要特征如下:羽状复叶,叶肉无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分化。羽片叶脉维管束外韧式,木质部外始式,与现代苏铁属叶脉特征相近。羽轴维管束为“U”形,外始式木质部、梯状纹孔管胞,与现代苏铁属的羽轴维管束相似。根据上述特征,目前可将斜羽叶属归入原始苏铁类植物。但是,如果斜羽叶的生殖器官同 Noeggerathia 一样,为异孢型孢子囊穗,则斜羽叶可能为一种与苏铁类起源有关的原裸子植物。  相似文献   

4.
1植物名称羽叶南洋参(Polyscias fruticosa var.plumata Bailey),别名南洋森和福禄桐。2材料类别茎段。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芽诱导培养基:(1)MS 6-BA2mg·L-1(单位下同) NAA0.5。芽增殖  相似文献   

5.
首次从中国特有的单属单种植物羽叶点地梅(Pomatosace filicula Maxim.)分离到13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技术(尤其是2D-NMR:TOCSY,HMQC,HMBC)及化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3为一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结构为13β,28-epoxy-16-oleananone-3-O-[α-L-rhamn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命名为羽叶点地梅甲苷(pomatoside A).  相似文献   

6.
首次从中国特有的单属单种植物羽叶点地梅(Pomatosace filicula Maxim.)分离到13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技术(尤其是2D—NMR:TOCSY,HMQC,HMBC)及化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3为一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结构为13β,28-epoxy-16-oleananone-3-O-[α-L-rhamn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命名为羽叶点地梅甲苷(pomatoside A)。  相似文献   

7.
陕西羽叶报春是百年绝迹、曾被植物界视为已经灭绝或可能灭绝的植物,开展人工栽培研究,对于保护这一极危物种,实现园林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陕西羽叶报春人工栽培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羽叶薰衣草(Lavandula pinnata L.)雄性不育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羽叶薰衣草花药4枚,每枚花药通常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从外向内分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为四面体及十字交叉型.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可分为造孢细胞期、减数分裂时期、小孢子发育早期、小孢子发育晚期.未观察到二胞花粉期和成熟花粉期.羽叶薰衣草花粉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花粉时期,细胞内物质解体并逐渐消失变成空壳花粉或花粉皱缩变形成为各种畸形的败育花粉.在此之前小孢子的发育正常.羽叶薰衣草小孢子不育机制体现在绒毡层过早解体、四分体时期以后各细胞中线粒体结构不正常、胼胝质壁与小孢子母细胞脱离、花药壁细胞中淀粉出现时间异常等. 壁发育为双子叶型,从外向内分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为四面体及十字交叉型.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可分为造孢细胞期、减数分裂时期、小孢子发育早期、小孢子发育晚期.未观察到二胞花粉期和成熟花粉期.羽叶薰衣草花粉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花粉时期,细胞内物质解体并逐渐消失变成空壳花粉或花粉皱缩变形成为各种畸形的败育花粉.在此 前小孢子的发育正常.羽叶薰衣草小孢子不育机制体现在绒毡层过早解体、四分体时期以后各细胞中线粒体结构不正常、胼胝质壁与小孢子母细胞脱离、花药壁细胞中淀粉出现时间异常等. 壁发育为双子叶型,从外向内分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为四  相似文献   

10.
香溪耳羽叶表皮构造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异。上表皮较厚,无气孔器,无乳状突起和毛状体基。表皮细胞较规则,矩形,可分为脉路和脉间带。下表皮略薄,具气孔器,乳突状突起密集分布。气孔带上的细胞排列不规则,脉路由2—3行略呈矩形的细胞组成。气孔合唇式,微下限,大小多变,多数整齐排列成或长或短的形状,少数散生。保卫细胞略低于副卫细胞,角质化程度较邻近的表皮细胞强。  相似文献   

11.
12.
羽叶薰衣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植物名称羽叶薰衣草(Lavandula pinnata L.)。2材料类别茎尖或腋芽的茎段。3培养条件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1)MS 6- BA 0.5 mg·L~(-1)(单位下同);(2)MS 6-BA 1.0。生根培养基:(3)MS NAA 0.2 0.1%的活性碳;(4) 1/2MS IBA 0.2 0.1%的活性碳。以上培养基均加入3%的蔗糖和0.6%的琼脂,pH 5.8。培养温度25~28℃,光照强度27~36μmol·m~(-2)·s~(-1),光照时间12h·d~(-1)。  相似文献   

13.
皖南奇葩—安徽羽叶报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春花科植物安徽羽叶报春(Primula merrilliana)是安徽特有种。1910年3月15日,我国 植物学界老前辈钟观光先生在皖南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区)郭村乡首次采集到该种植物标本; 1924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谢尔(F.R.R.Schlechter)定名发表。山回路转,90年过去了,由于生存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安徽羽叶报春的分布范围越来越窄,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现已被列为安徽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并作为珍稀濒危物种被将要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二卷收载。据调查,目前该种仅在黄山桃花峰,黄山区的谭家桥镇、郭村乡、贤村乡,石台县六都乡,宁国市板桥…  相似文献   

14.
羽叶薰衣草表皮毛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羽叶薰衣草(LavandulapinnataL.)茎和叶上两种表皮毛(腺毛和非腺毛)发育的解剖学观察表明,两者的发生都源于茎或叶的原表皮细胞,但外部形态、发育过程及功能明显不同。腺毛有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两种类型,均由1个基细胞、1个柄细胞和头部细胞构成。头状腺毛的头部只有1个或2个分泌细胞,盾状腺毛由8个分泌细胞构成头部。非腺毛由3-20个细胞组成,可分为三种类型:单列不分枝、二叉分枝和三叉及三叉以上多分枝的树状分枝。非腺毛的顶部细胞由基部到顶部逐渐变细,先端成尖形。腺毛发育由原表皮细胞经两次平周分裂形成,由于柄细胞和头部细胞所处的分化状态不同而发育成两类腺毛。非腺毛由非腺毛原始细胞经二次或多次平周分裂和不均等分裂,再发育成数个至二十多个子细胞。  相似文献   

15.
正陕西羽叶报春(Primula filchnerae Knuth)隶属于报春花科报春花属,一年生草本,株高8~40cm,全株被多细胞柔毛。地上茎短或者近于无,须根少数或多数。叶多枚簇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带叶柄长3.5~15cm,宽2~5cm,先端圆钝,羽状全裂,羽片3~4对,长8~25mm,小裂片再不整齐浅裂;裂片两面均密生灰白色短茸毛;叶柄长2.5~5.5cm,被腺毛,基部宽扁。花葶高8~40cm,常1~多数自叶丛中抽出,中  相似文献   

16.
高洁  李巧明 《生物多样性》2008,16(3):271-278
羽叶金合欢(Acacia pennata)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植物。本研究使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7个羽叶金合欢自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的研究,旨在从分子水平探讨其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为今后的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用筛选出的6对SSR引物对采自7个自然居群的124个个体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到23个等位基因。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3.38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460,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73,Nei’s多样性指数(h)为0.567。其中景洪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曼腊居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遗传分化系数FST仅为0.113。结果表明羽叶金合欢的自然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居群间分化较小,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羽叶金合欢为多年生植物,分布范围广泛,这可能是其具有较高水平遗传多样性的原因;同时其繁育系统可能为异交,种子可远距离传播,这些特性也可能导致其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较低的居群遗传分化。我们建议在对羽叶金合欢进行迁地保护时,要在遗传多样性较高的居群内进行大量取样,同时也要对不同居群进行取样。  相似文献   

17.
羽叶蔓绿绒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 羽叶蔓绿绒(Philodendron pittieri Engl.)。 2材料名称 顶芽和新生侧芽。 3培养条件(1)启动培养基:1/2MS+6-BA2.0mg.L^-1(单位下同)+NAA0.02;(2)增殖培养基:1/2MS+6-BA1.0+KT0.2+NAA0.05;(3)壮苗和生根培养基:1/2MS+6.BA0.4+KT0.2+NAA0.1。  相似文献   

18.
羽叶千里光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羽叶千里光根、茎、叶和花四个部位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索式提取法分别对羽叶千里光根、茎、叶和花进行甲醇提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及其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羽叶千里光叶甲醇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为茎、花、根.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中,羽叶千里光抗氧化作用强弱依次为叶、茎、根、花.结论:羽叶千里光四个部位甲醇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叶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9.
羽叶金合欢的DNA提取和SSR引物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羽叶金合欢( Acacia pennata )的野生种和栽培种进行了分析,利用改良的CTAB方法优化了其总DNA的提取方法,并优化了PCR扩增条件.从已有的金合欢属植物的8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12对引物作为羽叶金合欢的SSR分析引物,为进一步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SSR 分子标记对羽叶金合欢( Acacia pennata) 的野生种和栽培种进行了分析, 利用改良的CTAB方法优化了其总DNA 的提取方法, 并优化了PCR 扩增条件。从已有的金合欢属植物的82 对SSR 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高, 稳定性好的12 对引物作为羽叶金合欢的SSR 分析引物, 为进一步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