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窃棺头蟋雌雄嵌体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鳞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的雌雄嵌体已有一些报道 ,前人也曾就不同问题做过许多研究工作 ,但蟋蟀科 Gryllidae棺头蟋属 Loxoblemmus(Saussure)中雌雄嵌体尚未见报道。本文就1 999年 8月采自甘肃文县碧口镇的窃棺头蟋 L . detectus (Serville 1 839)雌雄嵌体 (图 1 ,2 )的性征畸形之处描述如下 :体色与正常体相同 ,体长 1 5mm,头部兼有两性特征 ,头部颜面呈典型雄性特征为斜截状 ;额突前缘左半侧呈雌性状较平 ,右半侧为雄性状较突出 ;左前翅为正常雄性翅 ,具镜膜 ,长 8mm,右前翅为正常雌性翅 ,长 9mm,右前翅覆盖左前翅 ;腹…  相似文献   

2.
棺头蟋属六种常见蟋蟀鸣声特征分析与种类鉴定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对蟋蟀科Gryllidae棺头蟋属Loxoblemmus6种常见种类的鸣声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从其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上明显地显示了种间差异,并将其鸣声特征用于分类。  相似文献   

3.
棺头蟋属四种蟋蟀音锉形态的比较(直翅目:蟋蟀科)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并描述了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棺头蟋属Loxoblemmus 4种常见昆虫即石首棺头蟋Loxoblemmus equestris尖角棺头蟋,L.angulatus,哈尼棺头蟋L.haani,多伊棺头蟋L.doenitzi的音锉和音齿形态特征,观察描述中,首次使用拐角,音齿分布,音齿左,右端等形态特征,并详细地给予了描述,为头蟋属乃至蟋蟀科种类鉴定提供了新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蟋蟀科Grylidae棺头蟋属Loxoblemmus6种常见种类的鸣声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从其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上明显地显示了种间差异,并将其鸣声特征用于分类。  相似文献   

5.
中国哑蟋属昆虫三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军  郑哲民 《动物学研究》1995,16(3):213-217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四川、江西等地哑蟋属Goniogryllus昆虫3新种:重庆哑蟋G.chongqingensis sp.n八刺哑蟋G.octospinatus sp.n以及庐山哑蟋G.lushanensis sp.n。  相似文献   

6.
郑彦芬  吴福桢 《昆虫学报》1992,35(2):208-210
甲蟋属Acanthoplistus Saussure,1877隶属于蟋蟀总科、蟋蟀科。以前Chopard等蟋蟀分类专家曾根据此属的外部形态特征将其归于铁蟋科,1983年Gorochov l研究其外生殖器后认为Acanthoplistus属应属于蟋蟀科更为合理。其属征是前胸背板方形,盘区前缘向后凹星缓弧形,后缘平直,盘区和侧叶之间具明显纵隆线;足短,侧扁,后胫节具刺  相似文献   

7.
中国铁蟋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蟋蟀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整理了铁蟋属Sclerogryllus已知种的检索表,描述了采自海南省尖峰岭的铁蟋属1新种;单耳铁蟋S.tympanalis,sp.n.。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采自中国福建省蟋蟀总科长须蟋属的1个新种:武夷长须蟋Aphonoides wuyiensis Yin。同时列出中国长须蟋属已知种类的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9.
五种棺头蟋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尤平  郑哲民 《昆虫学报》2001,44(1):40-45
报道了中国5种棺头蟋的核型:石首棺头蟋Loxoblemmus equestris, 2n=17, XO();小棺头蟋L. aomoriensis, 2n=11, XO(); 哈尼棺头蟋L. haani, 2n=11, XO();多伊棺头蟋L. doenitzi, 2n=11, XO()和窃棺头蟋L. detectus, 2n=11,XO()。并应用核型似近系数及进化距离对这5种蟋蟀作了聚类分析,得出5种蟋蟀的演化方向为石首棺头蟋→小棺头蟋→哈尼棺头蟋→多伊棺头蟋→窃棺头蟋。  相似文献   

10.
哑蟋属两新种及峨眉哑蟋雌虫的发现(直翅目:蟋蟀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军  郑哲民 《昆虫学报》1996,39(3):289-293
The present paper reports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Goniogryllus from Shaanxi, China, and a new record of the female G. emeicus Wu et Wang from Emeishan, Sichuan, China. All type specimens are deposited in the Institute of Zoology,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1.
七种蟋蟀基因组DNA的RAPD多态性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应用10种随机引物,对西北地区常见的3属7种蟋蟀进行RAPD多态性检测,共筛选出2种引物S142,S8可以对7个种扩增出清晰稳定的多态性片段,多态性片段共计58条,相对分子质量在320bp-2400bp之间。应用UPGMA(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对多态性片段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状图,推测系统发生关系。每一种蟋蟀均先各自聚为一类,棺头蟋属与油葫芦属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近,斗蟋属4个种间的亲缘关系较为复杂,明显分为2个支系,与传统分类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三种蟋蟀鸣声结构分析(直翅目:蟋蟀总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点对湖北省3种蟋蟀的鸣声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从频域特征和时域特征明显地显示了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3.
蟋蟀音齿的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蟋蟀总科中3科5属10种蟋蟀的音齿形态结构。研究采用沿着音锉伸展方向的正面观察和横着音锉伸展方向的侧面观察2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蟋蟀类昆虫音齿形态结构在种间、属间都存在明显差异,而种内差异极小,据此可以作为蟋蟀分类的一项重要特征。同时对音齿特征给予了详细描述,并从分类角度进行了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用RAPD技术研究了我国油葫芦属Teleogryllus 5种蟋蟀的系统发生关系。研究中使用了15个标本,在所试用的54种随机引物中,有9种引物能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多态性片断,多态性片断共计167条。应用UPGMA法对多态性片断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状图,推测其系统发生关系。每一种蟋蟀先各自聚为一类,聚类结果所呈现的属内种间关系与传统分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支持黑脸油葫芦与黄脸油葫芦为独立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记述蟋蟀总科、蛉蟋科、异针蟋属1新种:太白异针蟋Pteronemobius taibaiensis Xu et Deng,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采自中国福建省蟋蟀总科长须蟋属的1个新种武夷长须蟋Aphonoideswuyiensis Yin.同时列出中国长须蟋属已知种类的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7.
卵翅哑蟋和纹股秦蟋雄性的记述(直翅目:蟋蟀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卵翅哑蟋Goniogryllus ovalatus Chen et Zheng和纹股秦蟋Qingryllus stri-ofemorus Chen et Zheng的雄性进行首次记述,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用RAPD技术对中国蔗蝗属3种蝗虫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用12个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179条清晰稳定的多态性片段,片段长度为200—2000bp。统计这些片段,根据扩增片段的共享度计算出相对遗传距离指数,然后用NJ和UPGMA聚类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构建系统树,以确定这3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等歧蔗蝗与异歧蔗蝗二者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斑角蔗蝗的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