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透明骨骼双色法对挂榜山小鲵(Hynobius guabangshanensis)成体和亚成体舌器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详细描述。结果表明,在成体中,下舌软骨中部交叉;角舌软骨末端被第一下鳃骨和第一角鳃骨的愈合体遮盖;具有基鳃软骨角状突;第二角鳃骨骨化;尾舌骨骨化,呈"一"字形。在亚成体中,下舌软骨中部未交叉;第一下鳃骨和第一角鳃骨单独存在;无基鳃软骨角状突;第二角鳃骨未骨化;具有第三、第四对角鳃骨,且均为软骨;尾舌骨未骨化,成"1"字形。这些形态特征的改变可能由舌器在成体和亚成体阶段的功能所引起。  相似文献   

2.
花鼠外部形态及部分内脏器官的测量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捕捉的花鼠进行了外部形态和内脏器官的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外部形态和内脏器官的变异系数较大,各器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年龄组间外部形态和内脏器官的大小存在着显著差异,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的春季生境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5~6月和2007年5~6月,我们在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开展了蒙原羚春季生境选择研究.我们设置样线20条,共记录到蒙原羚64群次、453只次和蒙原羚活动痕迹243处.我们选择了20个与蒙原羚生境选择相关的生境因子,运用信息理论方法和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了蒙原羚出现与否与各生境因子之间的预测模型.运用资源选择函数和资源选择指数,揭示蒙原羚对各生境因子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家畜干扰是影响蒙原羚春季生境选择的首要因子(β=10.898);坡位、水源距离、坡度、隐蔽条件、围栏距离和植被类型对蒙原羚春季生境选择有重要作用(β>1.000);道路距离、地上生物量、植被高度、植物种类数、植被盖度等因子对蒙原羚春季生境选择影响不显著(β<1.000).蒙原羚对牲畜距离<2 000 m和>4 000 m,中下坡位及平地,水源距离4 000~8 000 m,坡度<10°,隐蔽条件(可视距离)<3 000 m,离围栏距离1000~2000m的针茅和杂草植被类型生境有一定偏好.因此,春季蒙原羚保护的关键是降低放牧强度,应在边境地区控制牲畜数量和人口迁入,在离边境线较远地区进行草场科学管理和制定合理的放牧制度.在植被生长状况较差和水源缺乏年份,应适当进行食物和水源人工补给.另外,进行草场封育,加强打草监管并建立合理的围栏管理制度,也是蒙原羚保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A dead whale was found by local fishermen on the coast of Zhangzi Island, Changhai County, Dalian, Liaoning on April 16, 2019.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1) discovery location, (2) prominent ridges on head, 256 pairs of white baleen in the mouth and the white transverse band on the fin limb, (3) characteristics of Cytochrome b (Cyt b) gene sequence, the whale was identified as the North Pacific minke whale (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 acutorostrata). It was found that the whale was in pregnanc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ody length of minke whale was 640.0 cm and the body weight was 3350.0 kg. The fetus was a 7-8 months old male, with its body length 123.0 cm and body weight 26.3 kg. The body length of dead minke whale was less than 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previous recorded pregnant minke whale. Our study is to recor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ad minke whale samples and enrich the basic biological data of large cetaceans in China.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和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的夏季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丙万  张博  钱执强  金崑  刘松涛 《生态学报》2010,30(13):3536-3544
2008年7—8月,收集了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和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的新鲜粪便,采用粪样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研究了蒙原羚的夏季食性。研究结果如下:(1)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夏季植物群落在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植物种数方面与蒙古国东方省差异均不显著;在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和蒙古国东方省共采集常见植物18科43属63种;(2)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共采食10科19属22种植物,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共采食11科24属29种植物;(3)禾本科植物是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和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夏季主要食物,分别占蒙原羚食物组成的79.1%和73.2%;禾本科植物中的羊草、针茅是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和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的主要食物,分别占蒙原羚食物组成的63.6?和57.7%;(4)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夏季食物组成生态位宽度Bj=2.0,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夏季食物组成生态位宽度Bj=2.3;(5)内蒙古达赉湖地区与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的食物相似性指数PS=0.7;(6)内蒙古达赉湖蒙原羚与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主要食物秩相关性检验显著相关(P0.05),相关性系数0.6。研究表明尽管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主要在草原围栏内活动,但与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的夏季食性显著相似,这表明有限的活动范围没有对蒙原羚夏季食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12月和2008年3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地区,采用扫描取样法对雌雄蒙原羚繁殖期及其前后昼间行为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1)繁殖期前、繁殖期和繁殖期后,雌性蒙原羚采食时间,占昼间活动时间的比例分别为(44.9±3.8)%、(43.5±4.0)% 和 (46.2±3.1)%;卧息时间,占昼间活动时间的比例分别 为(32.3±4.8)%、(29.2±2.9)% 和 (28.0±4.8)%;雌性蒙原羚在繁殖期及其前后采食、移动和卧息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不显著(P>0.05),站立、繁殖、“其他”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性显著(P<0.05)。(2)繁殖期前、繁殖期和繁殖期后, 雄性蒙原羚采食时间,占昼间活动时间的比例分别为 (52.6±3.8)%、(17.5±2.8)% 和 (29.8±4.8)%;卧息时间,占昼间活动时间的比例分别为 (13.4±6.4)%、(24.2±4.1)% 和 (44.2±4.7)%。雄性蒙原羚在繁殖期及其前后采食、卧息、站立、移动、繁殖、“其他”时间分配均有显著差异(P<0.05)。动物采食卧息的行为时间分配反映动物的能量平衡策略。雌性蒙原羚的时间分配表明,雌性蒙原羚的能量平衡策略在繁殖期前、繁殖期和繁殖期后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均为能量摄入最优化策略,尽可能多的时间分配在采食上;雄性蒙原羚的时间分配表明,在繁殖期前,其能量平衡策略为能量摄入最优化策略,尽可能多的时间分配在采食上;雄性蒙原羚繁殖期及繁殖期后其能量平衡策略转变为能量支出优化策略,尽可能少的支出能量,尽可能多的时间分配在卧息上。  相似文献   

7.
亚成体中华蟾蜍端脑形态学与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亚成体端脑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点,充实比较发育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资料,本文采用脊椎动物神经标本制作技术和常规HE染色法,初步研究了亚成体中华蟾蜍端脑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嗅球位于大脑半球的腹前外侧,细胞从外到内大致可分为7层结构;大脑半球内原始海马较原始梨状区发达;隔区位于原始海马的下方,有外侧隔核和内侧隔核之分;侧脑室的侧壁有内侧界沟区将始海马和隔区分开,也有外侧界沟作为原始梨状区和纹状体的分界;少量脉络丛伸入侧脑室;杏仁核是位于第三脑室两侧的两个细胞核团;纹状体是位于原始梨状区下方和侧脑室底部的细胞团,在两个侧脑室连通时较明显.此外,亚成体端脑内细胞形态和大小分化较为单一.本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有关无尾两柄类神经系统资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因子交叉分组 (2× 2 )试验设计方案 ,选用 2只亚成体大熊猫进行 5期 (第 5期用常规日粮 )消化试验 ,考察精料的蛋白质水平与能量浓度对亚成体大熊猫日粮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精料蛋白质水平对粗蛋白、半纤维素、能量的消化率均产生显著影响 (P <0 0 5 ) ,对粗脂肪消化率产生极显著影响 (P <0 0 1)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830、 0 76 18、 0 5 5 0 4、 0 6 72 3) ;精料能量浓度对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能量的消化率产生显著影响 (P <0 0 5 ) ,对粗脂肪消化率产生极显著影响 (P <0 0 1)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5 6 9、0 6 0 4 7、0 5 0 5 2、 0 74 11)。对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能量的消化率而言 ,该 2个因素互作效应显著 (P <0 0 5 )。1~ 4试验期 ,粗脂肪、半纤维素 ,1~ 5试验期 ,粗脂肪、半纤维素、中性洗涤纤维、纤维素、总能量等项消化率与 2个因素线性回归达到显著性水平 (α =0 0 5 ) (其中粗脂肪及 1~ 5期半纤维素达到极显著 ,α =0 0 1)。从多重比较结果看 ,除木质素外 ,各项消化率均以第 1期为最高 ,因此 ,日粮配方 1(CP2×GE2即CP 2 0 6 1%×GE 19 5 3MJ/kg)是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9.
黄羊消化道形态和结构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51副黄羊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征。腮腺(g)占体重(kg)的比率为1.035,整个胃组织重占体重的比率为2.74%~2.89% , 瘤胃最大,占整个胃组织重量的72%~76%,其次是网胃(9%~10%)、皱胃(8%~10%)和瓣胃(5%~6%),除瘤胃与体重呈线性正相关外,其它3个分胃与体重呈线性负相关,瘤胃表面扩张系数(SEF)值为8.52,瘤胃粘膜乳突密度为89,整个肠道长度是体长的17.8倍,肠重占体重的比率为4.96%,从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征分析,黄羊属于混饲者。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爪鲵端脑的发育特点,充实比较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资料,本文采用常规HE染色法,初步研究了成体和亚成体爪鲵端脑的组织学结构特征.结果 表明:爪鲵嗅球内细胞从外到内大致可分为6层结构,亚成体的细胞数量少于成体;成体爪鲵的侧脑室所占空间较大,脉络丛更为丰富,原始大脑皮层和原始海马都比亚成体发达,后者大脑内原始梨状区较为发达;隔区位于原始海马的下方,成体和亚成体都没有外侧隔核和内侧隔核之分,也没有外侧界沟作为原始梨状区和纹状体的分界,而在亚成体的侧脑室壁有内侧界沟区分原始海马和隔区,成体则没有;此外,爪鲵的纹状体属于古纹状体,杏仁核是位于第三脑室两侧的两个细胞团,端脑内细胞形态和大小分化较为单一.这些都表明亚成体爪鲵的端脑已大致具备了成体所具有的结构,并且也说明了爪鲵在两栖纲动物中属于较原始的种类,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有关有尾两栖类神经系统资料以及神经发育资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11.
12.
布氏田鼠社会行为对光周期的适应格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伟  房继明 《兽类学报》2001,21(3):199-205
对实验室内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的布氏田鼠陌生成体—亚成体间社会行为模式的初步研究显示:不同光周期下成体对亚成体(特别是对雄性亚成体)的行为反应具性二型特征,长光照周期下(light:dark,14L:10D)成体与亚成体同性组合间的争斗较异性组合间的明显,容忍性低,其中成体雄对亚成体雄尤甚。短光照周期下(light:dark,10L:14D)成体雄对亚成体雄、成体雌对亚成体雌及亚成体雄的相容性均较成体雄对亚成体雌的容忍性低,尤成体雌对亚成体雄的排斥表现更为突出,其容忍性也较长光照条件下对应组的低。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布氏田鼠成体与亚成体间的社会行为模式不同。在自然条件下,这些行为模式是其对环境季节变化的一种有效适应,它影响种群中未成年个体存活、补充、扩散重组以及社群结构、种群空间格局季节变化,对该鼠的生存和繁殖有利。  相似文献   

13.
蒙原羚是欧亚大陆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特有物种和数量最多的有蹄类动物。2010年11月—2011年1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开展了蒙原羚冬季采食生境选择研究。结果表明:蒙原羚冬季选择利用雪深<6cm,地上生物量>50g.m-2,距围栏1000~2000m,植被高度>20cm,植被盖度>40%,隐蔽条件(可视距离)3000~4000m,到居民点距离>2000m,距家畜>2000m,坡度<20°,中上坡位,针茅(Stipa spp.)和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nenses)等植被类型的生境采食;生境因子综合影响蒙原羚的冬季采食生境选择,依照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到围栏距离、地上生物量、雪深和隐蔽条件。逐步判别分析表明,由这4个变量构成的判别方程在对蒙原羚采食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为82.1%。因此,建立合理的围栏管理制度、提高可利用食物量等是蒙原羚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藏原羚产仔期社群结构与昼间行为规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鲁庆彬  王小明 《兽类学报》2004,24(3):193-199
在1996年、1999年和2003年夏季,对四川省西北部石渠县的藏原羚社群结构和昼间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藏原羚的社群规模主要表现为集成2—8头的小群体(占77.9%),很少集成9头以上的大群。藏原羚的社群类型可分为3类,即雄性群(43.3%)、雌性群(33.3%)和母子群(23.3%)。藏原羚的雌雄性比为100:174,雌幼数量比是100:44,成幼数量比是100:16。在藏原羚的各种行为中,用于取食的时间最多(37%),其次为移动行为(25%)、站立凝视行为(19%)和卧息行为(18%)。藏原羚产仔期的昼间行为规律以上午(08:00.10:00)和下午(14:00~17:00)活动为主,中午(11:00~14:00)主要是休息,有两个取食和移动高峰、一个卧息高峰。取食与移动呈显的正相关,反映了藏原羚边走边吃的特性;取食和移动与卧息之间则表现极显的负相关。站立凝视行为没有明显的高峰期,整个观察时间内,藏原羚表现出高度的警惕性。他们通常在山的中上坡取食和移动,在中下坡卧息,且雌雄性间行为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Jolly - Seber 法估算长爪沙鼠种群参数的适用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2000 年6 月~10 月群居性长爪沙鼠野生种群的标志重捕资料为依据, 采用Jolly - Seber 模型估算了该鼠种群参数, 结果表明, 长爪沙鼠个体间具等捕性(Leslie 法检验) , 研究期间取样个体的重捕率平均为89.7 %(77.4 % ~ 100 %) ; 参数估计结果具有合理的生物学意义, 认为采用该模型估算长爪沙鼠种群参数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6.
蜡皮蜥消化系统组织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石蜡常规切片,HE染色,对蜡皮蜥的消化系统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消化道管壁除口咽腔外,其余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不同部位的消化道管壁厚度各不相同,其中胃壁最厚,幽门胃壁厚达658.0μm,其次为大肠和食道,分别为393.3μm和215.9μm,小肠壁最薄,约为126.8μm;皱襞的发达程度也随消化道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十二指肠皱襞数量最多,约为27~42个,平均高度为733.2μm,其次分别为回肠、口咽腔和食道,大肠皱襞数量最少约为3~11个,平均高度为484.2μm;食道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口咽腔、胃、小肠和大肠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食道和大肠上皮的杯状细胞较多,密度分别为927个/mm2、899个/mm2;肝脏中色素细胞发达并含大量深色颗粒,胰脏泡心细胞较少且胰岛不发达,肝脏小叶和胰脏小叶界限不清晰。这充分说明了蜡皮蜥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征与其食性和生态习性相适应,与鸟类和哺乳动物相比,具有一定的不完善性和低等性。  相似文献   

17.
版纳鱼螈消化道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的消化道进行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版纳鱼螈消化道呈直管状,无盘曲;胃、肠分化明显,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大肠和直肠;黏膜上皮食管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胃后段为单层柱状上皮,直肠为复层扁平上皮,其余均为复层柱状上皮;口咽腔黏膜含大量巨型杯状细胞,有单泡状颌间腺;食道中下段有团泡状食道腺;胃体部含大量单管状胃腺;十二指肠和空肠有单泡状肠腺,绒毛发达;口咽腔的黏膜下层不明显,食道和直肠的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其余均为细密的结缔组织;肌层除口咽腔为骨骼肌外,其余均为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其中,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两肌层间有细密的结缔组织连接.  相似文献   

18.
饥饿驯化对树麻雀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鸟类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与能量摄入密切相关.本文以相同环境中进食量充足的树麻雀(Passer montanus)为对照组,与4种处于相同饥饿环境但不同饥饿天数(1D、3D、5D、7D组)树麻雀的各消化器官的长度及重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饥饿驯化各组树麻雀的体重和体脂含量均低于对照组;1D组树麻雀的消化器官胃、小肠、直肠长度显著增长,重量显著增加;3D、5D、7D组各消化器官的长度和重量表现出波动的变化趋势,摄食量的限制是胃干重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结论是,摄能需求的不同引起树麻雀消化器官长度和重量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可对摄食量及消化吸收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这种适应性变化应当是快速、可逆和可重复的,是消化器官形态结构与功能能力及器官自身能耗之间能量预算的结果,也是个体与环境及适合度之间能量预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