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蝉类昆虫属同翅目(Homoptera)、蝉总科(Cicadoidea),是我国分布较广的昆虫类群。蝉的幼虫生活在地下,为害植物的根部,成虫生活在地上为害植物的茎和枝。它们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营养汁液,致使植物受害部分轻者褪色、变黄、造成营养不良、器官萎焉或卷缩畸形,重者则导致根、茎或整个植株枯黄而死,因此它们是我国重要害虫之一。但是,蝉对人类也具有益处,在我国中医学中,蝉的幼虫羽化为成虫时所弃下的皮壳称为蝉蜕、枯蝉、蝉衣或蝉壳可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全国搜集的角蝉科标本中,鉴定出耀光三刺角蝉及两近缘种,组成耀光三刺角蝉物种群Tricentrus fulgidus group,识别的特点是:头和前胸背板光滑,有闪光,无毛和刻点;额唇基侧瓣不伸出头顶下缘,同头顶下缘在一条直线上,中瓣1/2伸出头顶下缘,侧瓣与中瓣几乎融合在一起。 这三种角蝉均为害榕树,主要为害垂叶榕(也叫小叶榕)Ficus benjamina L.和高山榕(也叫大叶榕)Ficus altissima BL。  相似文献   

3.
张润志  梁爱萍 《昆虫知识》2005,42(4):457-457
沫蝉总科Cercopoidea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包括沫蝉科Cercopidae、尖胸沫蝉科Aphrophoridae、巢沫蝉科Machaerotidae及长盾沫蝉科Clastopteridae4个科,我国只有前3个科的种类。沫蝉总科目前全世界记录约30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已知的种类300余种。沫蝉的若虫第七、八腹节具有发达的泡沫腺,能分泌胶质,与呼出的气体相混,形成泡沫状液体盖住身体以作保护,因而得名沫蝉。本期封面照片拍摄于安徽宣城。  相似文献   

4.
青叶蝉(大叶蝉)Cicadella viridis L.,俗名大浮尘子,属于同翅目叶蝉科,食性复杂,是玉米、高粱等杂粮作物的主要害虫,亦危害水稻,在北方特别严重。青叶蝉虫体小,又是刺吸式口器,很难饲养。我们下放到浙江嘉兴南堰县委试验田以后,摸索出一套简单的饲养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 (Motshulsky)是在南北各稻区分布较广泛的水稻害虫,我省以沿江双季稻区发生较多。据国内外报道,电光叶蝉除刺吸稻叶及叶鞘的汁液,影响水稻的生长外,还能传播水稻普通矮缩病和橙叶病、东格鲁病等病毒病。我省沿江稻区七十年代以来,水稻普通矮缩病逐年扩展,为害加重。笔者在参与安徽农学院植保系对该病的主要传毒媒介黑尾叶蝉的研究的同时,还对电光叶蝉的生物学及其传毒特性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红脊长蝽Tropidothorax elegans(Distant)属半翅目长蝽科,是为害萝藦科药用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虫和若虫刺吸茎、叶汁液,致使枝叶干枯,长势受到严重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稻白翅叶蝉Empoasca subrufa(Motschulsky)为浙江省中、南部的主要水稻害虫,并为害小麦。它利用刺吸式口器刺进水稻叶片组织内吸取汁液,被害部位呈现白色伤斑,许多白斑沿叶脉连成直线或不规则片状,日久逐渐变为锈褐色,重者可使稻苗枯死,轻者影响水稻迟发而减产。在麦田中为害,往往造成麦苗萎黄枯死,影响亦很大。  相似文献   

8.
<正> 膜肩网蝽Hegesidemus habrus Drake属半翅目,网蝽科,又名军配虫。过去记载为害毛白杨、垂柳,1980年林业病虫普查期间发现该虫严重为害河柳,后来也看到它在垂柳上为害的情况。据1981年本县城关附近调查108棵河柳,虫株率达100%,侵害较重者,一面叶片竟有虫16只之多。成虫和若虫皆栖居叶背面刺吸叶汁,叶背面被刺,正面形成苍白斑点,后整个叶片失绿变黄。由于营养大量消耗,造成顶  相似文献   

9.
<正> 1977—1979年我们在海拔2,400—2,600米,地处横断山脉中段山系的四川省盐源县内,对漫绿刺蛾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 一、为害和分布 漫绿刺蛾Latoia ostia(Swinhoe)属鳞翅目(Lepdoptera)、刺蛾科(Limacodidae)。在四川省盐源县,除为害梨、苹、桃、李、杏、柿、花红、核桃、樱桃、柑桔、山定子、海棠、棠梨、板栗等多种果树外,还为害杨、柳、刺槐、桤木、核枣等树木。它主要以幼虫咬食寄主的叶片为害,轻的形成许多缺刻,严重时只剩主脉和叶柄,有的甚至把全枝或全株的叶片吃光。据统计一株7—10年生的梨、苹果树上,少则有二、三十头,多的有一、二百头幼虫为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广翅蜡蝉科附八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尧  路进生 《昆虫学报》1977,(3):314-322
广翅蜡蝉科的种类,多数为害木本植物,少数为害禾本科草本植物,有的是果树、森林和农作物的害虫。但关于广翅蜡蝉科的研究,过去很不充分,我国的种类、分布与寄主关系,至今还不清楚。1935年胡经甫的昆虫名录中列入11种(包括3种同物异名),1959年《中国果树病虫志》中列了5种。 我们根据三十年来在全国各地的采集调查,和全国兄弟单位提供的标本,共鉴定出26种。本文着重记录它们的分布及其为害植物,并记载新种8种。  相似文献   

11.
脊角蝉属Machaerotypus属角蝉科Membracidae露盾角蝉亚科Centrotinae露盾角蝉族Centrotini。属的特征过去不够明确,因之和近缘属很难区别,有些种类是否归入本属,学者意见分歧。 本属分布于亚洲,我国记载的只3种。 本文对属的特征作了讨论与订正;记述了中国种7种,其中3种为新种;1种从近缘属移来。并发现3种为害果树、花卉等经济植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了我国为害园林树种的二个蚧虫新种,其中一个新种取名为刺蜡链蚧,它属于链蚧科(Asterolecaniidae)的蜡链蚧属(Cerococcus Comstock),为害八角枫。另一新种取名贵盘蚧,它属于盘蚧科(Lecanodiaspididae)的盘蚧属(Lecanodiaspis Targioni-Tozzetti),为害枹栎树。新种的正模和副模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板栗瘿蜂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板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Yasumatsu)是我国板栗的重要害虫。邹钟琳于1956年在江苏望亭发现为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近年来河北、陕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等省均有发生,在江苏已遍及各板栗产区,东进林场1962年因此虫为害板栗产量较1960年减80%。 此虫在日本已作过研究(鸟居,1956;Kajiura,1955;田村,1961;Nakamura,1964,等),我国尚少见报导,笔者将二年来观察所得整理于后,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传播水稻病毒病的介体黑尾叶蝉发生动态及化学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 Uhler是我国长江流域稻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作为病毒及类菌原体病原的介体,传播水稻矮缩病、黄矮病和黄萎病所造成的损失,远比吸汁为害严重。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其为害,我们先后在浙江省4个县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为研究基点,进行黑尾叶蝉传染水稻病毒病的研究。本文着重讨论黑尾叶蝉作为传病介体,在稻田的种群动态与病毒病的关系,及其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5.
黄瓢蜡蝉属分类研究(半翅目,蜡蝉总科,瓢蜡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洋区黄瓢蜡蝉属Flavina Stal(半翅目,蜡蝉总科,瓢蜡蝉科)的种类进行了分类研究,描记2新种,即尖胸黄瓢蜡蝉Flavina acuta sp nov.(Laos,Vietnam)和四刺黄瓢蜡蝉Flavina quadrispina sp.nov.(Thailand).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Bernice P.Bishop Museum,Honolulu,Hawaii,USA.  相似文献   

16.
二刺角蝉属HemicentursMelichar的分类地位历来有很大的争议,不同的作者往往把该属放在不同的亚科甚至不同的科中。该属全世界已知5种,均分布于东洋区,我国已记载有二种,即:H.cornutusFunkh.和H.atenuatusFunkh.。作者研究了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的二刺角蝉属标本50余件,鉴定出6种,其中有5新种:宽二刺角蝉H.latus,褐二刺角蝉H.brunneus,细二刺角蝉H.tenuis,短二刺角蝉H.brevis,斜二刺角蝉H.obliquus。并基于详细的形态学、细胞学、幼期形态特征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该属的分类地位,认为应放到角蝉科Membracidae露盾角蝉亚科Centrotinae弧角蝉族Leptocentrini.。  相似文献   

17.
蝉科昆虫在自然界具有重要作用,是果树等林木的刺吸性害虫,同时蝉与真菌组成的虫菌共生体也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近十年来,通过对我国昆虫病原真菌资源的调查,共采集获得102株蝉科昆虫罹患病原真菌标本,并保存于安徽农业大学昆虫病原真菌研究中心(RCEF)。本研究从蝉科罹患病原真菌标本中分离得到81株菌株,并对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基于不同培养基的形态特征观察并结合ITS、SSU、LSU、TEF、RPB1和RPB2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寄生蝉科的菌株属于3科6属15种。本研究重点描述了一个中国新记录种——高水紫孢菌;此外,一些类棒束孢属菌株被修订为蝙蝠蛾萨姆森菌;除上述物种外,还鉴定出球孢白僵菌、绿色绿僵菌、蝉花虫草、柱孢绿僵菌、环链虫草、玫烟色虫草、澳洲白僵菌、布氏白僵菌、细脚虫草、棕色绿僵菌和长座细虫草。其中球孢白僵菌、蝉花虫草和绿色绿僵菌是优势种,多度达总数的58%。而其他12个物种分离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柳牡蛎蚧(Lepidosaphes salicina Bersch)(同翅目:盾蚧科)是一种以为害杨树为主的刺吸式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三北”防护林区,该蚧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入树皮内,吸取树木养分和水分,并使树木表皮栓化。同时,由于枝干被蚧壳所覆盖,对呼吸及光合作用也有影响,特别是幼树被害后,一般  相似文献   

19.
袁飞敏  魏琮 《昆虫学报》2021,64(10):1205-12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无鼓膜发音器的华蝉族(Sinosenini)昆虫在蝉总科(Cicadoidea)的系统发育地位。【方法】依据在陕西宁陕采集的合哑蝉Karenia caelatata成虫标本,对华蝉族的合哑蝉K. caelatata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与蝉总科其他类群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然后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分别构建了蝉总科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合哑蝉线粒体基因组长14 960 bp (GenBank登录号: MN922304),其基因组成、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等,与蝉总科其他类群具相似特征。核苷酸多样性分析表明,atp8, nad6和nad2为易变基因,而cox1比较保守。非同义替换率和同义替换率比表明,蝉总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处于高水平的纯化选择下。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支持蝉次目(Cicadomorpha)的单系性,该次目3个总科的关系为:角蝉总科Membraciodea+(蝉总科Cicadoidea+沫蝉总科Cercopodidea)。无鼓膜发音器的哑蝉属与蝉亚科(Cicadinae)的蜩蝉族(Dundubiini)相关类群聚在一起,且与寒蝉属Meimuna关系最近;黑蝉族(Cicadatrini)的草蝉属Mogannia和音蝉属Vagitanus则与姬蝉亚科(Cicadettinae)相关类群聚在一起;日宁蝉属Yezoterpnosia并非一个单系群。【结论】华蝉族应从姬蝉亚科转移至蝉亚科并与蜩蝉族(Dundubiini)合并,而黑蝉族应从蝉亚科转移至姬蝉亚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具有不同发声机制的蝉科昆虫系统演化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20.
淡娇异蝽的生活习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淡娇异蝽Urostylis yangi Maa属半翅目,异蝽科,主要为害板栗、茅栗。近年来在信阳、新县、罗山等板栗产区成灾为害板栗嫩头幼叶。据1979—1980年在信阳县东双河、狮河港公社调查,有1,000余亩幼树被害死亡。为了掌握此虫的生活习性,开展防治,我们于1979—1981年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