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砂根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岩白菜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取朱砂根(Ardisia crenota Sims.)幼苗不同部位作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利用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愈伤组织中岩白菜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朱砂根幼苗的不同部位(胚根、下胚轴、茎及叶)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最高诱导率都在45%以上,以MS基本培养基添加2,4—D0.5mg L^-1和KT0.01mg L^-1时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最好。这些愈伤组织均有合成岩白菜素的能力,其中以胚根诱导的愈伤组织中岩白菜素含量最高,为干重的0.076%,相当于原植物根中含量的1/9。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法精密度高,专一性好,能准确检测朱砂根愈伤组织中岩白菜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在正常分化芽和根、诱导芽或恨定向发生的白百利烟草(Nico-tiana tabacum Baibaili)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DNA、RNA和蛋白质变化的结果。MS+0.2mg/1NAA+0.2mg/1 KT诱导白百利烟草愈伤组织正常分化出芽和根,MS+0.05mg/1NAA+2mg/1KT诱导愈防组织定向地芽发生,MS+0.5mg/1NAA+0.05mg/1KT诱导愈伤组织定向地根发生。在定向诱导芽或根发生愈伤组织里的RNA和蛋白质合成的第一个高峰出现,比正常发生芽和根的愈伤组织里DNA、RNA和蛋白质的第一个高峰迟5天,在芽发生的愈伤组织里DNA峰出现也迟5天,在根发生的愈伤组织里DNA蜂,则相同于正常分化的愈伤组织DNA峰出现。外源的植物生长物质诱导器官定向发生的作用表现在RNA水平上。在三种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里,蛋白质组成在第8天表现出明显的差异。41KD和46KD蛋白质在器官的定向发生中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检测一年生、四年生、六年生、八年生及四十年生白桦树各器官以及白桦组培苗诱导的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中齐墩果酸和白桦酯醇的分布和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树龄白桦的叶、茎外皮和根皮中都能检测出齐墩果酸和白桦酯醇,但主要集中在茎外皮,叶片和根皮中含量极低,齐墩果酸和白桦酯醇含量分别以四年生和八年生白桦茎外皮中最高。由白桦组培苗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及其悬浮培养细胞和组培苗根诱导的愈伤组织中都能测出白桦酯醇,其含量以茎段诱导的悬浮培养细胞中为最高。组培苗、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及其悬浮培养细胞、叶片和根诱导愈伤组织中均可以检测出齐墩果酸,其含量以悬浮培养细胞中的为最高。  相似文献   

4.
大花萱草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取4个萱草品种(H.hybrida Stella D'Oro,H.hybrida pink Charm,H.hybrida Bayley Hay,H.hybrida Frans Hal)进行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接种萱草叶片、根段、茎尖和子房花药几种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发现: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叶片取材方便但是诱导率相对较低;根段较难诱导愈伤组织;子房和花药受取材时间限制且污染率较高,但是愈伤组织诱导率较叶片和根段高.激素的筛选试验表明,MS+2mg/L 6-BA+0.2 mg/L NAA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良好.对不同萱草品种的相同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发现其诱导效率也不同:萱草品种H.hybrida Stella D'Oro生长愈伤组织数量最多,80%以上的茎尖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再生出芽;H.hybrida Pink Charm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约50%的无菌苗获得愈伤组织;H.hybrida Bayley Hay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经过1个月的诱导,即可产生愈伤组织,其诱导成功率为30%~40%;H.hybrida Frans Hal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频率较低,为20%~30%.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睫毛萼凤仙花无菌苗的叶片、茎和根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并对两种具有不同再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进行电镜超微观察.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NAA 0.5 mg/L+6-BA 0.5 mg/L上愈伤组织诱导率达最高,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100%,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7%,而根却没有愈伤组织的发生;叶片愈伤组织在MS+...  相似文献   

6.
除虫菊发状根的诱导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 Trey.)无菌苗为外植体,研究除虫菊发状根的诱导、培养条件优化,并对发状根中的除虫菊素进行检测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乙酰丁香酮能促进除虫菊下胚轴和子叶发状根的诱导,当乙酰丁香酮浓度为150 μmol/L时除虫菊下胚轴和子叶的诱导率为对照的2.29倍和2.66倍,预培养6 d时,下胚轴发状根诱导率为对照的2.25倍,发根农杆菌A4的诱导率均高于ATCC15834,愈伤组织较适合发状根的诱导,愈伤组织侵染后适合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发状根诱导,250 mL三角瓶中添加50 mL MS培养基较适合发状根的生长。对除虫菊发状根进行PCR检测发现,发根农杆菌含有的Ri T-DNA的rolB基因已整合进入发状根基因组中。通过GCMS检测发现,愈伤组织中除虫菊素的6种成分均未检测到,而发状根中检测到瓜菊素Ⅰ、茉酮菊素Ⅰ和茉酮菊素Ⅱ 3种成分,发状根对粘虫的拒食作用明显优于愈伤组织。本研究为通过组织培养方式生产除虫菊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紫锥菊愈伤组织诱导及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条件下不同外值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所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的主要成分多糖和总酚,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根愈伤组织提取物与紫锥菊根提取物中的酚酸类物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紫锥菊不同部位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宜激素配比不同,其中根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配比为0.5 mg/L 2,4-D 0.5 mg/L 6-BA.叶、茎、根诱导愈伤组织的多糖含量分别为10.15、11.84、14.49 mg/g干重;总酚含量分别为52.16、28.144、7.99 mg/g干重.根愈伤组织总酚和多糖含量均较高,其提取物的酚酸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与紫锥菊根提取物图谱主峰一致,且生长速度快、质地疏松,是细胞培养获取紫锥菊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适宜材料.  相似文献   

8.
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大花金挖耳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和根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研究。结果表明:大花金挖耳无菌苗的根是诱导愈伤组织的理想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B5 3.0mg/L NAA 0.2mg/L6-BA,诱导率可达100%;愈伤组织的增殖在45g/L的蔗糖、pH5.7、光照12h/d培养条件下可延迟愈伤组织褐化出现的时间,并维持其良好的组织结构,愈伤组织的最适继代周期为30~40d。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激素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影响,以银杏优良品种"佛手"无菌苗的叶片和根段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5种不同激素配比和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及长期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激素配比都能诱导两种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完全黑暗培养条件不利于愈伤组织继代培养;NAA和KT及2,4-D和KT两种激素组合分别有利于叶片和根愈伤组织诱导.在激素配比为3.0 mg/L 2,4-D 5.0mg/L KT中生长的两种愈伤组织鲜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NAA和KT组合适合愈伤组织长期继代保存,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最佳继代培养基为NAA 1.0 mg/L KT 1.0 mg/L,根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则为NAA 1.0 mg/L KT1.0 mg/L,分别在这两种激素组合下继代的愈伤组织始终为绿色,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魔芋属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云南魔芋(Amorphophallus yunnanensis)、白魔芋(A.albus)、花魔芋(A.revieri)和勐海魔芋(A.bannaensis)等四个种的叶、鳞叶、花序、匍匐茎、块茎和茎尖为外植体,诱导产生小植物。可通过三种途径获得魔芋再生植株:(1)由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小植株:在添加0.5—1.0mg/1 NAA和BA或KT、ZT的MS培养基上,高频率地诱导瘤状愈伤组织形成,发现NAA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是必不可少的,而细胞分裂素与之组合,促进瘤状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发育,在无激素或低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瘤状愈伤组织分化出小植物;(2)茎尖和鳞叶、块茎切块培养,诱导形成多芽苗,产生再生植株;(3)块茎切块诱导产生微型小块茎,然后分化芽和根,长成小植物。本研究为魔芋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油菜幼苗下胚轴、根和子叶愈伤组织器官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器官分化是植物生理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油菜幼苗子叶、下胚轴和根外植体,培养在附加适当浓度的一种生长素的培养基上,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至除去生长素的基本培养基上,能从子叶和下胚轴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苗),进而从不定芽(苗)形成的茎的基部长根而形成完整小植株,但频率不高。如果在附加一种生长素的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再加入适当浓度的一种细胞分裂素,不仅能加速下胚轴和根愈伤组织的产生,而  相似文献   

12.
以茶树‘福云6号’和‘铁观音’成熟种子下胚轴、未成熟种子下胚轴和愈伤组织为材料,以发状根诱导率为指标,探究菌液浓度、农杆菌菌株、外植体类型和预培养时间对发状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菌液浓度OD600在0.4~1.2范围内,‘福云6号’成熟种子下胚轴发状根诱导率先升高后降低,ATCC15834在OD600为0.6时发状根诱导率最高为23.96%,A4和K599在OD600为0.8时,发状根诱导率最高,分别为10.51%和13.11%。(2)3种发根农杆菌致根能力不同,ATCC15834侵染力最强,致根能力大小依次为ATCC15834>K599>A4。(3)发状根诱导率与外植体有关,茶树成熟种子下胚轴可被诱导产生发状根,诱导率‘福云6号’大于‘铁观音’,未成熟种子下胚轴和愈伤组织难以产生发状根。(4)不经预培养和预培养时间为1~2 d的愈伤组织易褐变,无法产生发状根;预培养3 d的愈伤组织经侵染可产生发状根,诱导率为1.85%(‘福云6号’)和0.59%(‘铁观音’)。(5)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GUS组织化学染色证实GUS基因已被整合进‘福云6号’和‘铁观音’愈伤组织和成熟种子下胚轴发状根基因组中并表达。研究发现,发根农杆菌ATCC15834在OD600为0.6时,对茶树‘福云6号’成熟种子下胚轴发状根诱导率最高。该研究结果对改进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茶树遗传转化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对茶树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和新型受体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三分三种子萌发的根、茎、叶和花药、种皮诱导的愈伤组织,均含有莨菪碱、东莨菪碱。其含量和生长速度均以茎、叶愈伤组织为最高。根、茎、叶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各种植物激素,培养时表明:BA(6-苄基嘌呤)促进芽的分化,NAA促进根的分化,2,4-D则抑制根的分化,GA_3(赤霉酸)影响很小。获得了三种愈伤组织只分化根不分化芽(加NAA 1毫克/升)和只分化芽不分化根(每升中加BA0.2毫克和2,4-D 0.2毫克)的良好结果。分化的这些芽或根的诱导频率,以茎、叶愈伤组织为高。分化的芽或根中均含有莨菪碱及东莨菪碱,但其含量相应地比它们的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约低1~4倍。薄层层析结果表明,愈伤组织中有6种生物碱,茎、叶愈伤组织中,还有一种在紫外光下显蓝色荧光的物质,而分化的根或芽及花药愈伤组织中只有4种生物碱。看来,在离体培养下的三分三愈伤组织是有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合成的全能性。这两种生物碱似乎并非最终的代谢产物,它们可能参与了器官建成中的代谢过程。文中还讨论了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合成部位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归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改良的 B_5、MS、KU、NT、1/2 MS 培养基,从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叶片、叶柄、子叶、下胚轴等器官诱导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试验证明:1.根的愈伤组织产生最快,生长旺盛,分化率高;2.植物激素在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中起主导作用,且细胞分裂素(6-BA)与生长素(2,4-D,NAA)的适当配合有增效作用;3.培养基的种类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影响差别不大,而对分化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以改良的 B_5和 MS 培养基较好;4.由胚状体和愈伤组织分化芽。  相似文献   

15.
GFP基因转化香樟胚性愈伤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香樟胚性愈伤组织作为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遗传转化研究。经农杆菌侵染后的胚性愈伤组织通过共培养、选择培养后获得抗性愈伤组织和体胚,对抗性愈伤组织及体胚的诱导过程进行了GFP荧光检测。结果表明,GFP基因能在抗性愈伤组织和体胚中强烈表达,证明GFP基因能够在香樟遗传转化中得到应用。对抗性愈伤组织的PCR检测初步证实外源GFP基因已整合到香樟胚性愈伤组织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6.
3年来通过对籼稻(Oryza sativa subsp.hsien)花药培养的研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从0.2%提高到平均为2.85%,最高达18.75%;绿苗分化率从5%以下提高到平均为13.1%最高达到45.5%。在6个籼稻品种、38个籼×籼杂种中成功地诱导出了绿苗。本文着重研究了提高诱导率的有关因素。以单核晚期花粉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最高。籼稻花粉去分化过程相对地要求较低浓度的培养基,籼稻花药对高浓度的改良 RM-1964培养基完全没反应。用杂种的诱导率较亲本材料为高。以易于诱导愈伤组织或易于分化绿苗的品种作亲本的杂种后代,诱导率与绿苗分化率亦较高。籼稻形成愈伤组织的高峰是在接种后的50—60天之间。愈伤组织分化的高潮是在转移后10—30天之间。籼稻愈伤组织的分化以先分化根的类型最多,在先分化根的愈伤组织中有36.74%能再分化出芽来。  相似文献   

17.
三分三愈伤组织细胞的悬浮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使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应用于工业生产,通常的研究步骤之一是: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细胞深层培养。经由中间试验过渡到工业生产。我们已报道了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1,2,4〕。现在报道三分三根愈伤组织细胞的悬浮培养。  相似文献   

18.
普通小麦单体的花药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玲  李德森 《遗传》1984,6(3):7-10
近年来小麦花药培养研究资料表明,愈伤 组织诱导率与材料的遗传基础有很大关系[[1-3,8] Shimad:等〔7]用普通小麦中国春的A组染色体 的非整倍体类型进行花药培养,结果形成的愈 伤组织几乎全是由花丝产生的,并发现愈伤组 织诱导率最高的是双端体4A,其次是缺体4A, 其它材料的频率均较低。从而认为4A染色体 与愈伤组织诱导率有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小麦花药培养研究资料表明,愈伤 组织诱导率与材料的遗传基础有很大关系[[1-3,8] Shimad:等〔7]用普通小麦中国春的A组染色体 的非整倍体类型进行花药培养,结果形成的愈 伤组织几乎全是由花丝产生的,并发现愈伤组 织诱导率最高的是双端体4A,其次是缺体4A, 其它材料的频率均较低。从而认为4A染色体 与愈伤组织诱导率有关。  相似文献   

20.
发根土壤杆菌Ri质粒对黄瓜进行遗传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伟华  任如意 《植物研究》1997,17(4):436-440
以发根土壤杆菌Ri质粒介导,对载体pBTC-8上的T-DNA转化黄瓜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黄瓜的各种不同外植体片断与土壤直菌共培养的方法,诱导出具有典型毛状根特性的转化根,转化根经诱导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冠瘿碱检测表明,转化根及愈伤组织含有农杆碱和甘露碱。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培养再生出完整植株。再生植株表现卡那霉素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