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柱色谱技术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果实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 3-吲哚甲酸(1)、6-羟基-2-[2-(4-羟基苯基)乙基]色原酮(2)、芫花素(3)、4', 5-二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4)、洋芹素-7,4'-二甲醚(5)、 β-谷甾醇(6)和胡萝卜苷(7)。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瑞香科沉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白木香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木香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而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其中广东茂名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白木香居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遗传分化系数G_(ST)=0.4425,表明居群内遗传分化大于居群间的分化.UPGMA聚类分析表明白木香分化为两个谱系,其中谱系Ⅰ由广东、福建、海南的5居群组成,谱系Ⅱ由广西、云南的3个居群组成.居群间的基因交流受到阻碍(Nm=0.6633<1),阻碍主要产生于两个谱系间,而谱系内部的居群间在较近的历史时期基因交流频繁(Nm分别为1.4382和1.2333),谱系分化的原因主要是地理因素,两谱系交界处有云开山脉等形成的天然屏障,阻碍物种的扩展和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3.
白木香叶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石蜡切片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白木香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白木香叶为典型的异面叶,但同时还表现出许多旱生形态。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组成,细胞外壁角质膜较厚。上表皮角质膜一般较下表皮角质膜厚1μm,下表皮上零星分布着单细胞表皮毛。气孔仅分布在下表皮上,微下陷,气孔类型为无规则型。叶肉组织发达,其间分布着较多的长方晶体,其细胞长轴与表皮垂直。栅栏组织由1—2层排列整齐的圆柱形细胞组成。栅栏组织的外层细胞转化为异细胞,海绵组织内具有一层由异细胞组成的下皮层;横切面上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为1:3。主脉发达,有异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具双生韧皮部。叶内具有发达的木质部外纤维。这些特征与旱生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不同居群白木香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和改良BSG法对3个居群白木香的染色体核型及Giemsa C-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居群白木香的核型均属2B类型,其中广西居群白木香的核型公式为2n=16=4m+8sm+4st;其他两个居群白木香的核型公式为2n=16=6m+6sm+4st,居群间核型变异不明显。白木香的C带带型为CIT型,具有着丝粒带、中间带、端带和全带。3个居群白木香C带的分布、数目和类型不完全一样,出现了带型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5.
水培条件下烟草根、茎、叶中的草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光照条件下用^14CO2饲喂烟草叶片后,叶中很快有大量^13C-草酸形成,随后分别在茎、根中检测到^14C-草酸,时间上相差约1h。这表明烟草叶片通过光合固定CO2,其光合产物可很快转化为草酸,部分草酸可通过茎向根部运输。  相似文献   

6.
采用GC-MS对白木香内生真菌菌株Botryosphaeria rhodina A13接种于离体白木香树枝后产生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寻找沉香组分从而建立一种离体实验方法。将菌株B.rhodina A13接种于已表面消毒的离体白木香枝条中,将接种后的枝条放入已灭菌的、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在黑暗、27℃环境中放置20 d,长满菌丝的白木香枝条用溶剂浸提处理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菌株A13+树枝)、沉香对照组能检测到萜类化合物,两者都含有大根香叶烷类倍半萜5,9-二甲基-2-(1-甲基亚乙基)-环癸醇,而树枝对照组和菌株A13对照组中未能检测到沉香组成成分。内生真菌B.rhodina A13能诱导离体白木香树枝产生沉香倍半萜组分5,9-二甲基-2-(1-甲基亚乙基)-环癸醇,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离体实验方法,能用于真菌诱导白木香形成沉香组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白木香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对白木香SRAP-PCR反应体系的影响因素(模板DNA,Taq 酶,Mg2+,dNTP,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筛选出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白木香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0 μL):模板DNA 50 ng、引物0.30 μmol/L、Mg2+ 1.5 mmol/L、dNTP 0.4 mmol/L和Taq DNA聚合酶1.0 U.适用于白木香的SRAP-PCR反应体系迄今未见报道,这一优化系统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白木香进行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程序.  相似文献   

8.
白木香内生真菌抗肿瘤抗菌活性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本香[Aquilariasinensis(Lour.)Gilg]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对已分离得到的白木香内生真菌的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肿瘤抗菌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对肿瘤细胞SF-268增殖的抑制率在90%以上的菌株有6株,占总菌株数的31.6%。其中有16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占总菌株教的84.2%,有9株表现较强的抑菌活性。另外有1株时白色念珠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活性;有2株对黑曲霉表现一定的抑菌活性。所有菌株对大肠埃希菌都没有表现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白木香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苯甲酮、木脂素、苯丙素、萜类、生物碱、甾体以及其他酚性化合物,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利泄、降糖等生物活性。对近年来从白木香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以及部分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为白木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刘闯  周国英  刘君昂 《菌物学报》2022,41(10):1558-1571
以海南省澄迈县海南科大林业公司所有的白木香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前期已分离的菌株对白木香白木进行固体催化,利用GC-MS技术对具有催化效果(白木化学成分在催化前后变化显著)的菌株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菌株接种至白木香树体中,6个月后对沉香物质挥发油以及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对白木固体催化产物的提取物分析,鉴定出其乙醚提取物共24种化学成分,其中共有成分5种、芳香族类化合物6种、其他类化合物18种。Trichoderma sp.、Neurospora sp.和Melanotus flavolivens这3种菌株使白木香白木的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对结香处理6个月后已结香木材的提取物分析,鉴定出其乙醚提取物共84种化学成分,其中共有成分30种,芳香族类化合物17种、倍半萜类化合物34种和其他类化合物33种。Trichoderma sp.、Neurospora sp.、Melanotus flavolivens和CK样品乙醚提取物得率分别为3.62%、4.04%、3.97%和1.94%。其中芳香族类成分相对含量之和分别为15.15%、17.29%、12.13%和7.95%。倍半萜类成分相对含量之和分别为10.61%、11.19%、11.4%和0%。在6个月内Trichoderma sp.、Neurospora sp.和Melanotus flavolivens这3种经过白木香白木固体催化筛选所得的菌株能够有效诱导白木香结香。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品种燕大1817麦穗各部位小穗内源玉米赤霉烯酮含量随着发育进程而上升,开花当天达到最高值,中部高于基部,基部高于顶部,与各部位小稳籽粒的最终粒重顺序一致。各部位小花在开花前及开花当日,雄蕊中内源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总是高于雌蕊。在籽粒生长过程中,籽粒内源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3.
白木香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广东省信宜市的白木香进行了内生真菌分离培养,共获得50个菌株,通过rDNA中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鉴定其为20个种,其中确定至种名的有7属8种,仅确定至属名的有8种,不能确定种属的有4种,其中A20菌株(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为国内首次报道。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共分离到17株,占分离总数的34%,为白木香优势种群;镰刀菌(Fusarium)共分离到11株,是结香部位的优势种群。白木香内生真菌分布部位的专一性不明显,茎中分离的数量及种类最多,叶中最少;5年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较好,10月龄的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4.
家蚕醛氧化酶基因(BmAOXs)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醛氧化酶(aldehyde oxidases, AO, EC 1.2.3.1)是属于钼-黄素酶(molybdo-flavoenzymes, MFEs)家族的一类蛋白酶。为了探讨该酶在家蚕Bombyx mori中的功能, 本研究对家蚕醛氧化酶基因(BmAOXs)家族进行了鉴定和分析。以其他物种AO基因序列检索家蚕全基因组数据库, 获得了8个BmAOX候选基因, 均具有醛氧化酶保守的功能域。进化分析表明, BmAOX与其他昆虫AO聚为一簇。RT-PCR分析结果显示: BmAOX1, BmAOX2, BmAOX3, BmAOX5具有很强的组织特异性; 而BmAOX4, BmAOX6, BmAOX7, BmAOX8则在蛹和成虫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 提示它们在家蚕生理代谢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利用Native PAGE和活性染色方法, 对BmAOX编码的蛋白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家蚕蛹中有5种有活性的醛氧化酶, 而成虫中有6种, 各组织中均有有活性的BmAOX, 只是种类和活性水平有所不同。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BmAOX家族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桂皮醛亚微乳注射剂中桂皮醛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按照固定相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乙酸水溶液(60:40),检测波长为288 nm,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的进样条件,测定桂皮醛亚微乳注射剂中桂皮醛的含量。结果:桂皮醛在5~10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为Y=1703 X-1996(r~2=0.999,n=6)。在低、中、高三个浓度下,一天内连续3次和连续3天测定样品,测定的RSD值均小于2.0%,精密度良好。加速试验中,在温度30℃,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样品测定结果与0天相比无变化。本实验中3批桂皮醛亚微乳注射剂中桂皮醛含量的均值为19.89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0.98%,RSD为1.4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稳定性高,系统重现性良好可有效控制桂皮醛亚微乳注射剂中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6.
白木香内生真菌枝顶孢属两菌株的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白木香内生真菌R1(Acremonium sp.)和R2(Acremonium sp.)的挥发油, 经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 从R1和R2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0个和16个成分, 均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等脂肪酸为主要成分, 并且均含有1,8-桉叶油素、姜烯、芳姜黄烯等萜类成分。本研究首次报道白木香内生真菌的挥发油成分。  相似文献   

17.
白木香内生真菌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的甾体类代谢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内生真菌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 A20的发酵菌丝体中分离得到4个甾体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5α,8α-桥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3β,6β,7α-三羟基-(24R)麦角甾...  相似文献   

18.
白木香悬浮培养细胞中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诱导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木香是我国生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为研究其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从国产沉香中分离并鉴定了4种已知的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实验中以此作为标准品,以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黄绿墨耳真菌提取物为诱导子,首次在组织培养物中成功诱导了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产生,为研究中药沉香活性成分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建立了一个试验体系。  相似文献   

19.
白木香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木质部的树脂形成部位和健康部位中共分离获得42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产孢的33株分属于3目4科7属,其余未产孢的9株暂归为无孢菌群。采用杯碟法和MTT法分别测定了各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3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和2种肿瘤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白木香木质部健康部位内生真菌以枝顶孢霉属为优势属,而树脂形成部位的内生真菌种类比健康部位要多,且以青霉属为优势属。其中26株至少能抑制一种指示菌,占总数的61.9%;7株对指示瘤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占总数的16.7%。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枝顶孢霉属和青霉属。枝顶孢霉属菌株抑菌活性较强,其抗菌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几种提取白木香茎干总RNA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多种RNA提取方法,确定白木香茎干RNA提取的有效手段,为白木香伤害形成沉香药材的分子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2年生白木香茎,分别用CTAB法、TRIzol法、异硫氰酸胍-SDS法、Qiagen试剂盒和Nor gen试剂盒法提取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产量与质量,并通过cDNA合成及小样本克隆测序检查RNA的可用性。结果:异硫氰酸胍-SDS法及Norgen试剂盒法提出的RNA条带清晰,完整性好;D260nm/D280nm值可达2.0左右,纯度较高,其产量足够应用于cDNA合成;其他方法不能提出RNA。结论:异硫氰酸胍-SDS法及Norgen试剂盒法可用于白木香茎干RNA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