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陈春枚  林文宏 《蛇志》2014,(1):89-91
<正>蛇毒是一类复杂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和蛋白多肽。目前已经分离纯化出许多作用于血液凝固酶促级联反应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的蛇毒组分,包括FⅡ、FⅤ、FⅦ、FⅩ等激活剂以及直接使纤维蛋白原凝聚的蛇毒凝血酶样酶。蛇毒蛋白中有一类凝血毒素作用于血液凝固酶促级联反应,发挥止血作用,作用方式:(1)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中的各种凝血因子,从而促进血液凝固。(2)激活凝血酶原,从而发挥凝血作用。(3)直接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即类似凝血酶样作用[1]。现已在临床上广泛  相似文献   

2.
蛇毒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存记 《蛇志》1998,10(4):70-73
人体止血系统是由多种成分参与调节的复杂的生理反应,蛇毒中的许多成分包括蛋白质、多肽等通过作用于此系统的不同环节而起抑制或激活作用[1]。本文主要介绍蛇毒对凝血系统的影响。1蛇毒组分的促凝机制蛇毒尤其是viper和pitviper蛇毒中,含有许多可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四个凝血酶样成分(TLP)的酶学性质的比较研究表明,它们都具有凝结(血)活性和精氨酸酯酶活性。其凝结活力TLP_4>TLP_3>TLP_1>TLP_2,Ca~(++)有激活作用,但不被肝素、EDTA所抑制;精氨酸酯酶活力以TLP_1、TLP_2较高,Ca~(++)、EDTA无明显的激活或抑制作用;TLP_1对热比较稳定,TLP_4对于酸碱变化比较稳定。经动物体内试验表明,TLP_1、TLP_2具有较强的去纤抗凝作用,TLP_3、TLP_4不显示抗凝作用,而显示出较强的促凝血作用。结果表明,尖吻蝮蛇毒与美洲矛头蝮蛇毒一样,同时含有去纤酶(Defibrase)和蛇毒凝血酶(Hemocoagulase)。这一结果对该蛇毒的研究与应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将纯化得到的蛇毒凝血酶(TLE_3、TLE_4),经家兔体内实验表明,2—3凝血酶单位/kg体重剂量能显著地使家兔全血凝血时间缩短1/3—1/2。药后1小时即有促凝作用,以2—4小时凝血(止血)效应最强,12小时已消失。与Holleman, W. H.等自美洲矛头蝮蛇毒中得到的蛇毒凝血酶(Hemocoagulase)相似。经家兔及家犬实验性创伤止血实验表明,对创伤出血有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5.
蛇毒磷脂酶A_2对血液系统作用研究的新进展沈阳军区大连第二疗养院王润鹏,詹明磷脂酶A2(PLA2)是蛇毒的主要组分之一,是有关凝血和溶血、生物活性等功能的重要工具酶,是突触前神经毒素、肌肉毒素、心脏毒素等活性,具有增强和协同效应的主要酶。近年来有关其?..  相似文献   

6.
蛇毒凝血组分促凝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淑波  陈家树 《蛇志》2006,18(4):291-295
蛇毒中含有许多不同生物活性的酶类。其中在蝰亚科、蝮亚科和眼镜蛇科等蛇毒中存在着一类能作用于血液凝固酶促级联反应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的酶,可激活FV、FVⅡ、FIX、FX、FⅡ或直接使纤维蛋白原凝集(类凝血酶)的凝血组分。自从1976年Kisiel等从Russell’s viper中分离到FX  相似文献   

7.
徐景星  郝文学 《蛇志》1989,1(3):31-31
蛇毒抗栓酶是从我国南方地区蝮蛇毒中提取制成的具有抗凝、去纤、溶栓作用的新药。临床上已用于治疗脑血栓、脉管炎疾病,收到了满意的疗效。但其对体外血凝和溶栓作用,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体外凝血时间和血块溶解试验,观察蛇毒抗栓酶对血凝和血块溶解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一、蛇毒抗栓酶由中国医科大学蛇毒研究室提供,系白色冻干粉末,每支含酶活力0.2单位。经测定,主要成分为精氨酸酯酶,使用时以生理盐水稀释。二、实验对象健康人血液,在无菌条件下由肘静脉采血。三、实验方法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0.9%生理盐水溶液0.2ml),实验组以用药浓度分两组(0.02u、0.016u)。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1.体外凝血时间测定对照组:注射器内加入生理盐水溶液0.2ml,抽血至2ml放入表玻璃皿上,记录凝血时间。  相似文献   

8.
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已在40余种蛇毒中发现类凝血酶成份,其有效的体内抗凝、体外促凝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对它的性质结构及制备纯化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在揭示酶的功能与结构关系以及临床抗血栓应用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蛇毒纤维蛋白(原)溶解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符民桂 《蛇志》1996,8(4):33-36
蛇毒纤溶酶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原),具有作为强力溶栓剂的潜在价值。对蛇毒纤溶酶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蛇伤中毒患者的凝血病理机制,而且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综述蛇毒纤溶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重点阐述其分子结构、酶学特性及其与出血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四个凝血酶样成分(TLP)的酶学性质的比较研究表明,它们都具有凝结(血)活性和精氨酸酯酶活性。其凝结活力TLP[4]>TLP[3]>TLP[1]>TLP[2],Ca[++]有激活作用,但不被肝素、EDTA所抑制;精氨酸酯酶活力以TLP[1]、TLP[2]较高,Ca[++]、EDTA无明显的激活或抑制作用;TLP[1]对热比较稳定,TLP[4]对于酸碱变化比较稳定。经动物体内试验表明,TLP[1]、TLP[2]具有较强的去纤抗凝作用,TLP[3]、TLP[4]不显示抗凝作用,而显示出较强的促凝血作用。结果表明,尖吻蝮蛇毒美洲矛头蝮蛇毒一样,同时含有去纤酶(Defibrase)和蛇毒凝血酶(Hemocoagulaes)。这一结果对该蛇毒的研究与应用是很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用羧甲基葡聚糖凝胶C-50对福建产圆斑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 Smith)蛇毒进行了柱层析分离,获得12个蛋白峰。其中有2个组份具有促凝作用,4个组份具有抗凝作用。对各蛋白峰进行7种酶活力测定的结果表明,福建产圆斑蝰蛇毒的促凝作用与精氨酸酯酶无明显关系。而致死毒性与磷脂酶A活力相重迭。粗毒具有较高的精氨酸酯酶、磷脂酶A和磷酸二酯酶活力,而无出血和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羧甲基葡聚糖凝胶C-50对福建产圆斑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 Smith)蛇毒进行了柱层析分离,获得12个蛋白峰。其中有2个组份具有促凝作用,4个组份具有抗凝作用。对各蛋白峰进行7种酶活力测定的结果表明,福建产圆斑蝰蛇毒的促凝作用与精氨酸酯酶无明显关系。而致死毒性与磷脂酶A 活力相重迭。粗毒具有较高的精氨酸酯酶、磷脂酶A 和磷酸二酯酶活力,而无出血和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蛇毒纤溶酶的药理作用.方法分别以低、中、高三个剂量组(5.0、10.0、20.0u/kg体重)研究蛇毒纤溶酶对麻醉犬颈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心电图各参数、呼吸频率与幅度、凝血时间及复钙时间的影响.结果蛇毒纤溶酶(5.0、10.0、20.0u/kg)对麻醉犬血压、心率、心电、呼吸频率及呼吸幅度均无明显影响;低剂量(5.0u/kg)组蛇毒纤溶酶对犬凝血时间及复钙时间无明显影响,但中高剂量组(10.0、20.0u/kg)蛇毒纤溶酶可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及复钙时间,中剂量组对复钙时间的影响恢复较快;蛇毒纤溶酶对小鼠一般行为,机能协调功能及阈下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无明显影响;对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结论蛇毒纤溶酶能明显延长血液凝固时间及复钙时间,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血药物.  相似文献   

14.
正蛇毒可以伤人,也可以救人。它的主要毒性(活性)成分是蛋白质,根据作用部位及原理不同一般分为神经毒素、心脏毒素、凝血毒素、出血毒素等。研究人员分离和研究了多种毒蛇的毒液,目前基于蛇毒毒素也开发出了多种抗癌、镇痛、抗血栓的药物。受蛇毒凝血功能的启发,来自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联合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研究团队将从巴西矛头蝮Bothrops atrox的毒液中提取的血凝酶(hemocoagulase,HC)引入明胶-甲基丙烯酸凝胶(Gel MA),  相似文献   

15.
血浆中组织因子 (TF)的过量表达与许多病理过程密切相关。TF抑制物有可能防治这些疾病。设计了两种可溶性组织因子 (sTF)的突变体 (MCsTF和MFsTF) ,突变了协同催化的功能域 ,保留与因子VII/VIIa结合的功能域 ,使突变体竞争性抑制野生型TF的功能。用PCR的方法 ,对可溶性组织因子cDNA基因进行了点突变 ,并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rsTF、rMCsTF和rMFsTF的促凝活性研究表明 ,rMFsTF的激活X因子活性和促凝血作用相当于rsTF的 10 % ,而rMCsTF几乎完全失去了激活X因子活性和促凝血作用。rMCsTF和rMFsTF与VII/VIIa因子形成复合物对激活X因子的催化特异常数 (kcat/Km)分别是FVII/VIIa·rsTF的 2 .0 %和 3.7% ,也说明突变体与VII/VIIa形成的复合物对激活X因子催化活性显著降低。rMCsTF和rMFsTF对rsTF活性抑制动力学研究及体外活性研究表明 ,两种突变体均有抑制rsTF活性和抑制兔脑粉的促凝活性作用 ,抑制作用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蛇毒纤溶酶的神经生长因子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  雷兰  李佐刚  史晓丹 《生物技术》2004,14(Z1):15-16
目的证明蛇毒生长因子具有神经生长因子活性,并初步探讨其原因.方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定量和定性测定两组的神经生长因子活性,对比蛇毒纤溶酶和神经生长因子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蛇毒纤溶酶在20U/ml时具有明显的神经生长因子活性,N-末端氨基酸序列与神经生长因子同源性达80~90%.结论蛇毒纤溶酶具有明显的神经生长因子活性,其结构与神经生长因子相似.  相似文献   

17.
刘智慧 《蛇志》2001,13(2):59-61
从很早以前 ,人们就进行了探索蛇毒的奥秘。由于近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进步 ,这为揭示蛇毒的本质及其作用机制 ,提供了有力条件。迄今为止 ,蛇毒被誉为自然界最集中的酶原之一 ,其中有功能独特的酶、毒性蛋白质和活性短肽等 ,目前已经在蛇毒中分离出至少 1 50种蛋白水解酶 ,这些蛋白酶可分为丝氨酸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 ,这里我们只讨论后者。蛇毒金属蛋白酶具有使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 ,其中有的酶具有底物专一性 ,只作用于凝血因子 X、血小板膜受体或 von Willebrand因子。很多蛇毒金属蛋白酶由多个结构域组成 ,如蛋白水解酶活性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蛇毒粗毒的抗菌作用,并比较不同蛇毒对不同细菌的抑制效果.方法 采用抑菌环法测定蛇岛蝮、江浙蝮和短尾蝮蛇毒粗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比较不同蛇毒粗毒的抗菌效果;加入过氧化氢酶(catalase),考察蛇毒抗菌作用的变化.结果 (1)3种蛇毒粗毒对5种细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3种蛇毒粗毒对5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3)加入catalase后,蛇毒的抗菌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1)3种蛇毒粗毒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具有明显抑菌选择性.(2)3种蛇毒的抗菌效果不同,蛇岛蝮蛇抗菌作用最强.(3) catalase能显著降低蛇毒的抗菌活性,表明L-氨基酸氧化酶是蛇毒起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9.
马骉  张颖  姜桂荣 《生物技术》2004,14(Z1):2-3
蛇毒纤维蛋白溶解酶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原).对蛇毒纤溶酶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蛇伤中毒患者的凝血病理机制,而且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文综述了蛇毒纤溶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重点阐述了蛇毒纤溶酶的分布和种类、分子结构及酶学特性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广西眼镜蛇毒磷酸二酯酶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磷酸二酯酶(PDE)广泛存在于各种蛇毒中,在响尾蛇科、蝰蛇科、眼镜蛇科和海蛇科的部分蛇毒中都存在着该酶.不同的蛇毒其PDE活力及含量有很大差异.即便在生物学分类上十分接近的蛇种,其PDE活力亦相差甚远.该酶是核酸结构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酶,具有核酸水解酶作用,是一种核酸外切酶,它能从3'-端顺序地降解核糖或脱氧核糖多核苷酸,生成5'-单核苷酸.该酶既能水解DNA又能水解RNA,因而在核酸的鉴定和序列测定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蛇毒PDE在核酸顺序测定中显示的重要性,因而对各种蛇毒纯化PDE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王殿洪等[1]曾对江西蝮蛇毒中PDE的分离纯化及某些性质做过报道,但广西眼镜蛇毒中PDE的分离纯化及性质在国内外均未有报道.广西有丰富的眼镜蛇毒资源,而且有高活性的PDE.蛇毒PDE的生物学活性,国外研究得较少.它没有出血、凝血、纤溶及致死作用.蛇毒PDE水解核糖核酸产生5'-单核苷酸,5'-单核苷酸在医药上均有十分重要作用,制成药物治疗白血病和血小板减少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