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表达barstar基因及bar基因的转基因油菜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从细菌Bacilusamyloliquefaciens染色体DNA中克隆了barnase抑制剂barstar的基因,构建了带有TA-29基因5′调控区(-1300-+3)与barstar基因编码区、CaMV35S启动子与除草剂抗性基因bar两个表达框架的植物表达质粒pBBS。以“双低”油菜“5-4”的子叶柄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了在含有10mg/L卡那霉素和20mg/LPPT的筛选培养基上再生的转基因植株。PCR分析结果表明,barstar基因已整合到油菜染色体上;Northernblot检测表明,barstar基因及bar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得到了正确的调控与表达。以转基因油菜“5-4”为父本授粉给表达barnase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不育株能正常结实。 相似文献
2.
3.
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对目前在农业上广泛采用的除草剂以及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非选择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的分类及其作用机理。并对杂草产生除草剂抗药性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此外还介绍了抗除草剂基因的作用机理和对转基因植物所产生的生理作用,另外对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如对基因飘移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对新型除草剂的发展方向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十字花科杂草的基因漂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Q3为花粉供体材料,油菜远缘杂草为花粉受体材料,在自然传粉和人工辅助授粉条件下研究甘蓝型油菜与十字花科杂草间的基因漂移频率。结果表明,以转基因油菜为父本,十字花科杂草荠菜、碎米荠、播娘蒿、诸葛菜、风花菜、遏蓝菜和菜为母本,杂交高度不亲和,基因漂移率为0 % ,无生态风险,但对野芥菜的基因漂移率高达0 .885 %。野芥菜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常见杂草,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野生芥菜的基因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雄性不育油菜选育的简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转基因雄性不育油菜选育的简介彭仁旺,周雪荣,方荣祥,陈正华,莽克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杂种优势的利用是作物生产中用以提高产量、改进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雄性不育系培植杂种是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6.
7.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近缘作物的基因漂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 Q3和 HCN- 19为花粉供体材料 ,油菜近缘作物为花粉受体材料 ,在自然授粉条件下研究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近缘作物间的基因漂移频率。结果表明 ,油菜对芸薹属 6个种甘蓝、黑芥、埃芥、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的基因漂移率分别为 0、0 .0 2 4 %~ 0 .2 4 3%、 0 .0 2 8%~ 0 .0 92 %、 0 .10 9%~ 0 .95 1%、 0 .4 79%~ 0 .879%、 1.2 5 2 %~2 .191%。且基因漂移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与杂交亲和性、花期同步率、种植面积等高度相关。通过花粉将抗除草剂基因漂移给近缘作物 ,油菜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作物 相似文献
8.
9.
疫苗生产的新途径——转基因植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与发酵生产方式相比,转基因植物疫苗生产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和简便等特点。植物表达系统生产外源蛋白一般采用两种方式:(1)编码外源抗原基因与植物基因组稳定整合;(2)利用植物病毒载体,使外源蛋白在植物细胞中瞬时表达。植物系统生产的抗原疫苗可保持自然免疫原性质,口服后能够诱发体液和粘膜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外源蛋白质产品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廉价生产系统,它有可能替代外源蛋白质的发酵生产系统。通过外源基因的瞬时表达或稳定表达方式,多种疫苗已在植物中产生,在植物中表达的抗原保持了它自身的免疫原性,植物在这方面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在疫苗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转基因植物生产口服疫苗的发展、优点与作用机理、方法原理进行介绍,概述当前各种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前景 。 相似文献
12.
13.
14.
定点整合抗虫基因到油菜叶绿体基因组并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基因枪法进行了油菜叶绿体基因组的定点转化,载体pNRAB携带抗壮观霉素的筛选标记基因aadA和抗虫基因cry1Aα10,基因的两侧被添加了可用于同源重组的叶绿体DNA序列,基因枪轰击过的油菜子叶柄经植株再生和壮观霉素筛选,获得了36株抗性植株,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显示,其中4株的叶绿体基因组已被转化,外源基因已被定点整合进叶绿体基因组的rps7和ndhB基因之间。用转基因植株的叶片饲喂二龄小菜蛾,1周后幼虫死亡率达33%-47%,存活幼虫的生长明显减慢,转基因油菜的叶片受害较轻。 相似文献
15.
病毒病对植物的危害在近些年日益严重,培育抗病毒转基因植物是众多防治方法中较为有效的一种。转基因植物在不同机制介导下会产生抗性,尤其是病毒基因介导的抗性试验最为普遍。众多研究证明,抗性受多种因素作用且表现为不同水平。对插入序列来源、转录后hpRNA长度、茎环比和拷贝数等多个因素在近些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对各自在转基因植物抗性产生中的特点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他因素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番木瓜作为抗结核植物口服疫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制,可改变传统的疫苗接种方式和接种手段,大大降低疫苗的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核病的泛滥使抗结核的免疫预防急需开发新型的疫苗,研制抗结核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结核杆菌分泌蛋白ESAT—6基因,进行了修饰改造,构建了带潮霉素选择抗性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和根癌农杆菌工程菌;采用叶盘法转化热带水果番木瓜,获得了13株抗性植株,通过PCR、Southern blot和RNA dot blot分子检测,确认了4株为转基因植株。番木瓜ESAT—6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为进一步的结核病植物口服疫苗的免疫研究和新型抗结核疫苗的研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Hagihara E Matsuhira H Ueda M Mikami T Kubo T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 MGG》2005,274(3):316-323
Rf1 is a nuclear gene that controls fertility restoration in cases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aused by the Owen cytoplasm
in sugar beet. In order to isolate the gene by positional cloning, a BAC library was constructed from a restorer line, NK198,
with the genotype Rf1Rf1. The library contained 32,180 clones with an average insert size of 97.8 kb, providing 3.4 genome equivalents. Five AFLP
markers closely linked to Rf1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library. As a result, we identified eight different BAC clones that were clustered into two contigs.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contigs was filled by chromosome walking. To map the Rf1 region in more detail, we developed five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CAPS) markers from the BAC DNAs identified,
and carried out genotyping of 509 plants in the mapping population with the Rf1-flanking AFLP and CAPS markers. Thirteen plants in which recombination events had occurre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Rf1 locus were identified and used to map the molecular markers relative to each other and to Rf1. In this way, we were able to restrict the possible location of the Rf1 gene to a minimum of six BAC clones spanning an interval of approximately 250 kb.
The first two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相似文献
18.
细胞质雄性不育和恢复系统(CMS/Rf)在植物杂种优势利用中已被广泛应用。为阐明恢复基因在这一系统中的作用机理,众多研究者开展了恢复基因的定位和克隆研究。近年来,4个植物恢复基因的成功克隆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植物恢复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育性恢复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恢复基因在植物分子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植物转基因育种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3年培育出第一株转基因植物——转基因烟草以来,转基因育种研究已取得飞速发展。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了一批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逆和优质的转基因材料,有些已实现产业化。就近年来转基因研究在转化技术体系、转化效率和筛选鉴定方面作一概述,就热点问题,如如何培育安全型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物和提高外源基因稳定性、表达量等进行分析,并就有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