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杂志》2010,(11):72-72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称,一个3500万年前的企鹅羽毛化石披露了某些现代羽毛特质——在鸟羽化石中发现了存在于现代鸟类的羽毛中被称为黑色素体的色素颗粒。  相似文献   

2.
科技文摘     
始祖鸟化石真伪之争 1985年,英国古物理学家F.霍尔提出在巴伐利亚采集到的第一件始祖鸟化石是伪造的。与此同时,英国另一位古物理学家C.维克拉马辛和以色列物理学家L.史培纳也公布了他们对始祖鸟标本的照片,指出1861年的第一件标本和16年以后采到的第二件标本都是伪造的,是在标准的爬行动物的骨胳化石上用胶粘上鸡毛或类似的羽毛,再用水泥模型翻模而成的。其理由是,化石表面的羽毛印痕是出现在一块质地比下  相似文献   

3.
1860年在德国索伦霍芬地区发现了一件晚侏罗世的单根羽毛印痕化石,这根距今约1.5亿年的羽毛揭开了一个半世纪以来"始祖鸟"(Archaeopteryx)这一化石名称广为传扬的序幕,而"始祖鸟"的真正登场则是以1861年第一件骨骼标本即伦敦标本的发现为标志.1861年正是《物种起源》发表后的第二年,这件既有爬行类又有鸟类特征的过渡类型标本成为支持生物演化的直接证据,伦敦标本随之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化石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现生脊椎动物当中,鸟类以其独特的形态区别于其他类群。鸟类具有轻盈的流线型体形,体被羽毛,双翅发达,能够在蓝天中自由翱翔。正是鸟类的独特性使得鸟类起源研究成为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疑难问题。从1996年开始,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陆续产出了一批进步的兽脚类恐龙化石,其中有些化石保存了羽毛或者原始羽毛印痕。这个发现,打破了100多年来始祖鸟在  相似文献   

5.
董明星  董为 《化石》2002,(4):16-17
热河生物群化石是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化石数量丰富 ,属种繁多 ,状态精致。特别是一些身被羽毛或类似羽毛的皮肤衍生物的恐龙化石 ,涉及到生物演化的一些重大问题 ,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热河生物群大多数化石完整地保存了骨骼硬体及羽毛 ,食物 ,胃石 ,卵等软组织及生理组织 ,未经食肉动物或食腐动物或底栖生物的改造或破坏。如4个潜龙类个体被集体埋葬 ,其中2大2小 ,好象一家子同时“遇难” ,近成年的秀丽郝氏翼龙的正形标本的右前肢的翼指骨被自己咬在嘴里 ,好似中毒后在死亡过程中痛苦挣扎所致。正常死亡的生物一般是老年个…  相似文献   

6.
被视为恐龙的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aulC.SERENO 《动物学报》2004,50(6):991-1001
尽管于 2 0世纪 2 0年代在亚洲地表层首次发现长有羽毛的恐龙和著名的“龙骨突位点” ,关于鸟类起源的争论仍没有休止。来自化石的证据表明 ,鸟类在进化分支上应归于兽脚类的特殊分支。本文主要阐明完好无损的化石揭示的鸟和非鸟类恐龙的亲密关系和鸟类羽毛及鸟类出现以前的羽毛的起源证据 ,分析体型缩小对飞行进化的重要意义及从新的角度论述鸟类如何飞上了天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通报》2009,(12):10-10
近日,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课题组在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长有羽毛的恐龙——“赫氏近鸟龙”(Anchiomis huxleyi)。该化石距今约1.6亿年,较之以往热河生物群中最早的“带羽毛恐龙”——中华龙鸟的时代要早约2000万。3000万年.较之以往所知世界上最早的鸟类要早约几百万至1000万年。本次新发现的“赫氏近鸟龙”化石代表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长有羽毛的物种。  相似文献   

8.
曲丽君 《化石》2007,(3):41-43
早在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辽西及其周边地区不但发现了大量的鱼类、两栖类、带羽毛恐龙、哺乳动物,同时也发现了数量惊人的早期鸟类、翼龙化石,以及各种陆生无脊椎动物(包括大量昆虫)和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化石等等。这些化石的发现,揭示了白垩纪地球生命演化历史,同时,也为人们  相似文献   

9.
1855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里登伯(Riedenburg)的一个采石场,发现了两块带有不完整的脊椎动物骨骼化石和羽毛印痕的小石板,一块是化石的正面,另一块是它的印模。尽管石板表面和边缘有些风化,但还是能够看出该动物前肢和后肢的一些特征,可惜羽毛印痕很模糊。在这两块石板上可以看出动物的不完整的左肱骨、左尺骨、桡骨、右掌骨、趾(指)骨、脊椎、耻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等。由于羽毛痕迹模糊,保存的骨骼比较破碎,考虑到当时当地未曾发现过其他鸟类标本,故冯迈耶在1857年将这一动物化石鉴定为翼手龙的一个新种,Pterodactylus crassipes。  相似文献   

10.
形形色色的地热景象眼前的照片(图1)俨如一支羽毛化石,其实这是采自西藏阿里门士温泉泉口的一支“泉华羽毛”。原来,当热水从地下深处往上溢时,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水中带来的某些化学元素就发生沉淀,被遗弃于泉口周围的羽毛被沉淀物所包围,就形成这种“泉华羽毛”。泉华的形态真是千奇百怪,到了藏北  相似文献   

11.
王烁 《化石》2012,(2):56-60
1861年发现的第一枚始祖鸟化石让人们看到了最古老的羽毛的样子,也让科学界相信远在一亿五千万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鸟类的踪影。  相似文献   

12.
《化石》2013,(2):77
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郑晓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与徐星研究员等通过分析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的化石,发现11件早期原始鸟类标本后肢上长有羽毛的明显迹象。研究人员对这些早期鸟类后肢羽毛或皮肤结构的进行了仔细观察和对比研究,确认这些鸟类后肢羽毛的存在证实了早期鸟类演化过程中曾存在一个与似鸟恐龙相似的四翼阶段,并且后肢羽翼也具备协助飞翔的气动功  相似文献   

13.
《化石》1997,(3)
西班牙发现一亿多年前骨骼完整的鸟类化石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七名古生物学家在西班牙的一个石灰矿岩石缝中发现了一块、骨骼、羽毛完整象金丝鸟大小的化石。科学家们通过测定,发现该鸟生活在约1.15亿年前,比恐龙灭绝的时间要早5000万年。早在1.15亿年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中生代的鸟类:介绍及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忠和  张福成 《动物学报》2004,50(6):913-920
最近十来年 ,中国辽宁发现的早白垩世的鸟类化石超过了世界上其它任何一个地区。中国的中生代鸟类化石代表了始祖鸟化石之后鸟类历史上第一次显著的分异。它们不仅包括了带有明显恐龙祖先特征的长尾的鸟类 ,而且还包括了许多进步或特化的种类 ,如早白垩世最大的鸟类 ,最原始的反鸟类 ,以及保存最好的、飞行结构和现生鸟类几乎一样的今鸟类。这些早期鸟类在诸如飞行、大小和食性等所反映的演化、形态和生态学特征等方面出现了重大的分异。具有长尾骨骼的原始基干鸟类热河鸟和驰龙类具有的相似性 ,进一步支持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中国发现的早白垩世的鸟类以及树栖的恐龙化石还为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假说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证据。“恐龙下树”的假说结合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和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学说 ,因此也得到了化石证据的支持。由于多种恐龙带有羽毛 ,因此羽毛不一定代表了恒温。恒温的鸟类可能到了早白垩世的进步鸟类中才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5.
换羽——将一种羽毛替换成另一种的过程——对鸟类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这一过程能够每年将受损的羽毛替换掉,产生与个体发育相关的羽毛类型,或产生处在繁殖活跃期成年个体所具有的覆羽类型。处于萌发阶段的未成熟羽毛被角质鞘包裹,外形呈狭窄管状,没有明显特征。角质鞘完全脱落标志着羽毛的成熟。虽然热河生物群发现了大量与皮肤衍生物相关的化石,但是确切无疑的未成熟羽毛还未有报道,尽管九佛堂组(120 Ma)发现的一件窃蛋龙类——似尾羽龙,保存了疑似未成熟的羽毛。一件缅甸琥珀(9 Ma)中的反鸟幼崽保存了处于萌发阶段的羽毛,由于是三维保存,对外皮结构的解读更为直观。描述了发现于九佛堂组的4件反鸟类幼年个体上保存的疑似未成熟羽毛。与现生鸟类相似,上述疑似未成熟羽毛的近端窄,外形没有明显结构,仅在末端显示出分叉的羽支。认为此前报道的反鸟类多齿胫羽鸟(Cruralispennia multidonta)掌部和胫跗骨上的相似类型的羽毛可能也是未成熟羽毛。未成熟羽毛和与性双型相关的装饰性羽毛在反鸟类幼年个体上的同时出现,可能说明新鸟类具有的复杂的换羽模式——与性双型相关的装饰性羽毛在个体达到性成熟若干年后(经历了若干次换羽后)才会出现,并且只在更接近鸟类冠群的一些类群中出现。  相似文献   

16.
1975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与墨西哥交界处的大湾国立公园,德克萨斯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劳森在晚白垩世地层发现了一些巨大的翼龙翅骨残片。之后,劳森经过4年的连续工作,挖掘出大量破碎的化石,确认这是三只同种翼龙的骨骼碎片。在研究这些化石时,这位古生物学家灵光一现,想起了墨西哥原住土著,哥阿兹特克人与托尔特克人崇奉的重要神祗——风神科沙寇克阿特(Quetzalcoatl),一位长着羽毛的蛇神,于是将其命名为  相似文献   

17.
鸟类羽毛鉴定技术和分类研究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鸟类羽毛鉴定技术及分类研究是使用传统分类学、显微学、数学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化学分析等手段对现有的完整或者不完整的羽毛材料进行观察和研究,并结合已有材料及经验来达到鸟类物种分类鉴定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鸟类羽毛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对羽毛分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鸟类羽毛分类鉴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鸟类起源于基干的初龙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arryD.MARTIN 《动物学报》2004,50(6):978-990
中亚三叠纪和中国早白垩世的新的重要化石发现或许可以帮助解决有关鸟类起源的争议。鸟类的飞行可能起源于三叠纪一些小型的、四脚滑翔的初龙类。羽毛的起源最初是为了滑翔而不是保温。“手盗龙类”实际上起源于鸟类 ,并至少发育了初级飞羽 ,具备滑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始祖鸟(或,Archaeopteryx)是鸟纲进化发展中的绝跡的环节,鸟纲的代表(按即始祖鸟——译者)乃是鸟类与爬行类性状混杂结合的标本。始祖鸟的身上被覆着羽毛,这一点可以作为始祖鸟是属於鸟纲的充分有力的根据;的确,它是属於一种独特的亚纲(蜥尾亚纲,Saururae)。根据已发现的化石曾记述有三种鸟是属於这个亚纲的,这就是:石印石古翼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这鸟化石是一个上院议员在1860年在巴瓦利的梭倫霍芬地方附近发现的;Archaeopteryx macrura(始祖鸟之一种——译者)也是在梭伦霍芬附近发现的1861年发现了保存不完整的该鸟的骨骼化石);西门氏古翼鸟(Archaeornis simensii)是1877年在巴瓦利的勃鲁木别尔格地方发现的。所有这些鸟化石都是发  相似文献   

20.
王丽霞 《化石》2015,(1):70-71
<正>中国辽阔的国土上广泛发育有从几十亿年前的太古宙到近代第四纪的地层,其地层剖面之连续完整,所含化石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已成为当代国际古生物研究的热点地区,成为世界古生物学家的"圣地"。中国古生物学家从古老的寒武纪地层中发现了地球上第一条鱼,揭开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面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身披羽毛的恐龙,提供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最好化石证据。他们相继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龟、最早的哺乳动物、最早的花朵、最早的树根等,并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