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靳永  谢玉  张波涛  邵永  杨列芳 《昆虫知识》2007,44(5):734-736
茶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山东省薛城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叶片中越冬。对成虫、初孵幼虫和越冬幼虫的田间化学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分别选用1.8%阿维菌素2500倍液或2.5%吡虫啉2000倍液防治成虫或幼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李涛 《昆虫知识》1993,30(6):354-356
<正>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是为害柑桔的常见害虫,在各桔园普遍发生,有时危害较为严重。据报道,人工引移释放天敌,能有效地防治其危害。为了探明我区黑刺粉虱寄生蜂的种类及寄生情况,我们于1990~1991年进行了初步研究。 研究方法 选择黑刺粉虱发生较多的10年生温州蜜  相似文献   

3.
非形态特征在粉虱分类中的运用(同翅目:粉虱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粉虱的分类主要利用第四龄幼虫 (蛹壳 )的特征而非成虫特征 ,而有的种类的形态有很大变异 ,完全依赖形态特征对某些种类 (特别是近缘种 )进行鉴定或鉴别是有困难的。因此 ,非形态特征的应用在粉虱分类中有一定的特殊价值。本文列举了一些可以用于昆虫分类的非形态特征 ,介绍了主要以非形态特征进行分类的特例——烟粉虱 Bemisia tabaci ( Gennadius)和银叶粉虱 Bemisia argentifolii Bellow &Perring的鉴别 ,并对非形态特征在分类中的合理运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茶树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刺粉虱是我国近20多年来频繁暴发的茶树主要害虫之一,为更好地开展对该虫的防治,本文就黑刺粉虱生物学特性、空间格局、自然种群生命表、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防治指标、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粉虱拟青霉对黑刺粉虱的侵染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观察了粉虱拟青霉对黑刺粉虱的侵染过程。用粉虱拟青霉分生孢子接种于黑刺粉虱幼虫后 ,12h孢子萌芽 ,36h菌丝穿透寄主表皮进入体腔 ,在虫体内进行生长繁殖 ,逐渐充满虫体内部 ,5d后 ,菌丝穿透寄主表皮长出体外 ,并继续生长 ,逐渐将整个虫体包裹 ,形成一个半球形的子痤 ,颜色也由白色变为栗褐色或棕红色。  相似文献   

7.
黑刺粉虱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广驰  张承安 《昆虫知识》1994,31(4):220-222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ferusQuaintance属同翅目粉虱科,1989年在山东枣庄首次发现,是危害花椒叶片的新害虫。1989~1991年我们对该虫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分布与危害据记载黑刺粉虱在国内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外1、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Z在长江流域以北属首次记录。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黑刺粉虱害主植物有柑桔、茶树、樟树等;在山东枣庄和江苏徐州等地,主要以幼虫群集于花椒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受害处形成黄斑,虫体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导致枝叶发黑,枯死脱落,影响花椒生…  相似文献   

8.
赵晓英  杨伟  杨桦  杨春平  张犀  黄琼 《昆虫知识》2011,48(6):1792-1797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刺粉虱黑蜂Amitus hesperidum Silvestri触角。结果表明,在雌雄蜂的触角上共存在着7种感觉器,分别为Bhm氏鬃毛、毛形感觉器、板形感觉器、腔锥形感器、柱形感觉器、栓锥形感觉器。对触角感觉器的形态、分布进行了描述。雌雄触角有性二型现象,主要表现在毛形感器数量差异明显,板形感器分布不同,栓锥形感器只在雌虫上发现。  相似文献   

9.
茶园黑刺粉虱自然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韩宝瑜  崔林 《生态学报》2003,23(9):1781-1790
1989年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在我国茶区大发生。在皖南茶区选常年虫情较重的茶园,每5天1次系统地调查了全年各个世代各虫态的种群波动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及茶园生境、品种间虫口密度的差异,连续研究了3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分析了粉虱种群暴发至衰退过程中各种致死因子的作用。2002年轻发生,又调查了种群数量与天气的关系。经轻、重发生年份的比较分析认为,该粉虱趋荫湿郁闭的茶丛中下层,1988年越冬代蛹的累积基数较大,越冬期间天气稍温暖干燥,死亡率较低。1989年春温暖湿润宜于化蛹、羽化和第1代卵的孵化而暴发。至第1代蛹期,寄生蜂的控制作用显著增强,羽化的成蜂紧接着寄生第2代粉虱的1、2龄幼虫。自第2代3龄幼虫起,长时期阴雨、高湿,几种虫生真菌在粉虱种群中酿成流行病。第1~3代粉虱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0.47、0.09和0.02,种群数量逐代锐藏,于8月下旬崩溃。经关键因子分析认为,10余种寄生蜂的寄生和4种虫生真菌的侵染为重要制约因子。斯氏寡节蚜小蜂Prospaltella smithi、刺粉虱黑蜂Amitus hesperidum、蚧侧链孢Pleurodesmospora coccora、枝孢霉Cladosporium sp.、顶孢霉Acremonium sp.和韦伯虫座孢Aegerita webberi是优势种天敌。  相似文献   

10.
付建玉  韩宝瑜 《生态学报》2007,27(5):1887-1894
用RAPD技术对华东地区7个茶园的黑刺粉虱种群进行遗传结构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具特异性的引物,扩增出248条长度约为200~2000bp的DNA条带,其中19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为80.24%。经Popgene软件分析,黑刺粉虱种群平均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砚)为48.33%,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2910,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日)为0.4442,表明黑刺粉虱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各种群问遗传分化程度(Gst)较高,达0.3749,其中PPL以福建武夷山区的九龙山种群(JLS)最高,达77.42%,其次为安徽九华山种群(JHS)的65.73%;而且两种群的HE,H等遗传指标均较高。以NTSYSpc软件包,基于Nei's遗传距离对昆虫个体进行UPGMA和NJ法聚类分析,构建分子系统树,并进行多维标度分析(MDS)。系统树显示:同一种群的个体优先聚类,遗传相似度高的种群依次聚类。多维标度分析也显示:浙江杭州、富阳和绍兴3种群集中分布,安徽宣城种群靠近该3种群;而九华山种群则与武夷山区的九龙山种群聚拢;福建金山种群独立成簇。多维标度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认为粉虱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相关性;两个山地种群的多样性有别于其它种群,是因为山地环境和气候引起粉虱适应性的生态地理分化。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新疆地区粉虱种类(半翅目:粉虱科)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新疆地区粉虱5属6种,即欧洲甘蓝粉虱Aleyrodes proletella(Linnaeus),葡萄穴粉虱Aleurolobus shantungi Tang,非洲小粉虱Bemisia afer(PriesnerHosny),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其中葡萄穴粉虱为新疆新记录种。并且用扫描电镜对其伪蛹进行拍照,并依据玻片标本进行了描述。编制了新疆地区粉虱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14.
记述粉虱科2中国新纪录种:木姜子棒粉虱Aleuroclava ayyari(Sundararaj&David)和扁担杆褶粉虱Aleurotrachelus grewiae Takahashi。用环境扫描电镜对其伪蛹进行拍照,并依据玻片标本进行描述和绘图。木姜子棒粉虱主要鉴别特征是在头部和第1腹节分别着生1对长的亚背区刚毛。扁担杆褶粉虱主要鉴定特征是蛹壳硬化,头尾两端较尖,腹部中央基部较圆。标本存放在扬州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茶园黑刺粉虱的生物学习性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宝瑜 《昆虫知识》1996,33(3):149-150
  相似文献   

16.
付建玉  韩宝瑜 《生态学报》2007,27(5):1887-1894
用RAPD技术对华东地区7个茶园的黑刺粉虱种群进行遗传结构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具特异性的引物,扩增出248条长度约为200~2000 bp的DNA条带,其中19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为80.24 %。经Popgene软件分析,黑刺粉虱种群平均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比 (PPL) 为48.33 %, Nei’s 基因多样性 (HE) 为0.2910, 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 (H) 为0.4442,表明黑刺粉虱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各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 (Gst) 较高,达0.3749,其中PPL以福建武夷山区的九龙山种群 (JLS) 最高,达77.42 %,其次为安徽九华山种群 (JHS) 的65.73 %;而且两种群的HEH 等遗传指标均较高。以NTSYSpc软件包,基于Nei’s遗传距离对昆虫个体进行UPGMA和NJ法聚类分析,构建分子系统树,并进行多维标度分析 (MDS) 。系统树显示:同一种群的个体优先聚类,遗传相似度高的种群依次聚类。多维标度分析也显示:浙江杭州、富阳和绍兴3种群集中分布,安徽宣城种群靠近该3种群;而九华山种群则与武夷山区的九龙山种群聚拢;福建金山种群独立成簇。多维标度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认为粉虱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相关性;两个山地种群的多样性有别于其它种群,是因为山地环境和气候引起粉虱适应性的生态地理分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茶树害虫黑刺粉虱天敌的调查结果,共发现天敌昆虫27种,其中捕食性天敌19种,寄生性天敌8种;捕食性蜘蛛9种;寄生性真菌7种.  相似文献   

18.
樟个木虱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樟个木虱Triozacamphorae是近年来上海地区香樟上发生的一种新害虫。作者对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樟个木虱在上海以 1年发生 2代为主 ,偶发 3代。樟个木虱以低龄若虫在叶片上越冬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越冬代羽化 ;第 1代开始于 3月下旬 ,羽化高峰在 6月份 ;第 2代开始于 5月下旬 ,并主要以该代若虫越冬 ;第 3代若虫偶发 ,开始于 7月上旬 ,以若虫越冬。樟个木虱第 1代若虫的平均发育历期为 5 0 72d,1~ 5龄若虫的历期分别为 :1 8 .3 1± 2 .2 1d ,1 4. 90± 9. 92d,6 .1 1± 2 . 2 0d,5 .80±3 . 61d ,5 60± 1 5 1d。成虫的寿命为 3~ 1 1d ,平均寿命为 6 41d。樟个木虱的产卵量为 3 9. 1粒 雌虫。2 4℃下 ,卵历期 5~ 7d不等 ,平均为 5. 3 4± 0 . 5 7d ,卵平均孵化率为 83 . 7%。樟个木虱低龄若虫中 3龄若虫最耐高温 ,其次为 2龄若虫 ,1龄若虫最不耐高温。  相似文献   

19.
黑刺粉虱及其天敌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黑刺粉虱Aleurucamhus spiniferus Quaint.是柑桔、茶树等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福建一年发生4-5代,闽北、闽中发生4代,世代重叠。主要以若虫在柑桔等叶背越冬,越冬若虫于翌年2月间开始化蛹(伪蛹),4月间成虫羽化并产卵。各世代若虫发生期为第一代4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二代6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三代7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四代9月中旬至翌年3月,11月进入越冬期。一年中以6-9月为发生为害高峰期。黑刺粉虱的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资源丰富,蛹期被寄生率甚高,对该虫的综合治理可以生物防治为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县局部柑桔产区受黑刺粉虱猖獗为害,遭受黑刺粉虱为害后,柑桔树势衰弱,并诱发煤污病,枝、叶、果发黑,抽梢量、座果率减少,产量及品质剧减,黑刺粉虱已由原来的次要性害虫上升为为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