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帽藓(Encalypta ciliata Hedw.)原丝体发育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工培养大帽藓(Encalypta ciliata Hedw.)孢子的基础上,对其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及配子体发生的全过程进行行了观察、描绘和照相。实验结果表明:在大帽藓的原丝体系统中主要包括两种成分,即:粗短的丝状绿丝体和细长的柳枝状轴丝体。丝状绿丝体一般由4~6个短粗柱状细胞组成,而轴丝体则是由多数细长柱形细胞构成,其上间隔分布有2~5个细胞组成的棒状体,初生假根有或者无。同时,还对大帽藓原丝体发育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初步确定大帽藓孢子萌发属于新的孢子萌发类型——大帽藓型(Encalypta-type)。  相似文献   

2.
垂蒴真藓原丝体发育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室内培养垂蒴真藓(Bryum uliginosum)孢子的基础上,对其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及配子体发生的全过程进行了跟踪观察。结果表明:该种孢子萌发后直接产生绿丝体。而轴丝体和假根仅在绿丝体上产生;配子体原始细胞产生于绿丝体基部细胞或轴丝体上。由此可以看出:垂蒴真藓属于真藓型孢子萌发型(Bryum-type)。  相似文献   

3.
中华缩叶藓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人工培养中华缩叶藓的孢子,在光学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其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及配子体发生的全过程.结果表明:中华缩叶藓的孢子在壁内萌发,随后分裂产生块状原丝体;块状原丝体上可产生两种丝状体,一种是具疣的棒状原丝体,另一种是由长圆柱状细胞组成的轴丝体;配子体原始细胞只产生于块状原丝体上.根据中华缩叶藓的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特征,并参照Nishida对藓类植物孢子萌发类型的划分,确定中华缩叶藓的萌发孢子型应属于缩叶藓型(Ptychomitrium-type).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梨蒴珠藓(Bartramia pomiformis)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室内人工培养的梨蒴珠藓单倍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梨蒴珠藓孢子吸水膨胀5 d后,开始破壁萌发,原丝体系统以丝状绿丝体为主,轴丝体在绿丝体上分化产生。培养22 d后,配子体在轴丝体细胞上分化产生。参照Nishida的标准,梨蒴珠藓孢子萌发类型为真藓型(Bryum-type)。这为梨蒴珠藓的人工扩繁提供了发育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获取其孢子萌发类型与该属植物系统发育、生态选择以及生殖策略选择的相关性,该研究通过室内人工培养的方式,在微米量级下观察并描述了碎米藓属(Fabronia)碎米藓(F.pusilla)和东亚碎米藓(F.matsumurae)两种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和配子体发生的过程.结果表明:(1)两种藓类植物孢子均为壁外萌发...  相似文献   

6.
王晓宇  熊源新 《广西植物》2003,23(4):309-310,308
大帽藓科(Encalyptaceae)植物世界有两属,中国仅1属,即大帽藓属(Encalypta Hedw.),共记录有10种。通过对采自贵州省西北部的2份标本的鉴定,认为此标本为扭蒴大帽藓(新拟名)(Encalypta strepto-carpa Hedw.),是中国首次发现的一新记录种。本种属于北温带分布类型的植物,贵州是其分布的南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苯基噻二唑基脲(TDZ)、6-苄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对密叶绢藓[Entodon challengeri(Paris)Cardot]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及芽体发生的影响,并对整个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和照相,结果表明:(1)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密叶绢藓孢子萌发影响不显著;(2)在原丝体发育阶段,1.0 mg/LNAA对原丝体初期的发育促进效果显著,0.4 mg/L TDZ对原丝体发育中期分枝的形成促进效果显著,6-BA处理效果不显著;(3)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单独处理均促进芽体的发生,但0.4 mg/L TDZ效果最佳。而1.5 mg/L 6-BA+TDZ组合处理效果更加显著;(4)芽体的发生数量与芽体的长势无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帽藓科(Encalyptaceae,Musci)植物分类和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建成  唐伟斌等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3):453-466,T001
在研究文献和标本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中国大帽藓科(Encalyptaceae)植物的研究进展,对中国大帽藓科植物的分类和分布进行了整理研究。现知中国仅分布大帽藓属(Encalypta Hedw.)1属10种。本研究按照吴征镒^[1]关于划分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法,将中国大帽藓属划分为6个分布区类型和3个变型,其中的拟烟杆大帽藓(Encalypta buxbaumioidea)、中华大帽藓(E.sinica)和天山大帽藓(E.tianschanica)等3种为中国特有分布类型。文中概括了每个种的识别特征、生境和分布区类型,并以拟烟杆大帽藓、中华大帽藓和天山大帽藓绘图描述。根据标本编制了中国大帽藓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光照和温度对尖叶拟船叶藓孢子萌发及原丝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组织培养法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初步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尖叶拟船叶藓孢子萌发及原丝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照是影响孢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20℃环境下,24h光照4d的孢子萌发率达83.3%;温度下黑暗培养的孢子30d也不能萌发,转光照后4d的萌发率可达84.6%;(2)温度是影响原丝体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连续光照下,20℃的原丝体生长最快、分枝最多、分化最早,第31天可长达651.64μm;25℃次之,只有379.12μm;而自然光照下5-10℃环境下的孢子萌发率(18d为70.2%)和原丝体生长速度(127.44μm)均最慢;(3)原丝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断裂为单个细胞,单个细胞再萌芽出新原丝体。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培养基及酶对立碗藓原丝体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含不同成分的MS培养基处理立碗藓的原丝体,发现随蔗糖浓度的提高原丝体的生长相对趋于老化;当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浓度的2,4-D和6-BA 时,10日龄的原丝体出现了明显变化,当二者浓度均为0.5 mg*L-1,幼嫩的原丝体上能长出疏松易碎的白绿色愈伤组织.利用1%纤维素酶和0.8%的果胶酶分别处理10日龄、20日龄的原丝体和10日龄的茎叶体的叶片2~10 h,结果发现10日龄的原丝体在酶解2 h后能游离出大量的原生质体;而20日龄的原丝体效果较差,只能游离出极少量的原生质体;对于10日龄的茎叶体酶解10 h仍看不到原生质体游离出来.这表明立碗藓原丝体对不同的外界条件可产生不同的反应,但原丝体的生理状态不同对激素和酶类的反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尖叶拟船叶藓原丝体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Mitt.)Nog.]孢子接种于Knop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其原丝体(protonema)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结果表明:孢子第2天就开始萌发,第6天时其萌发率达90%以上;原丝体系统由绿丝体(chloronema)和轴丝体(caulonema)构成,假根(rhizoides)产生于芽体基部,由轴丝体退化而成;配子枝原始细胞产生于绿丝体分枝的基部或轴丝体上的斜壁细胞;配子枝(game tophore)形成后其上各部位都可形成假根;孢子萌发类型为真藓型(Bryum-type)。  相似文献   

12.
苔藓植物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对于研究苔藓植物以及其他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与系统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苔藓植物孢子萌发类型、原丝体发育特征以及环境影响因子等,还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如人们以苔藓植物原丝体为实验材料进一步揭示Ca2 .CAM信号系统、植物激素、光信号系统等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五种藓类植物的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衣艳君  强胜 《植物学通报》2005,22(6):708-714
本文对中华缩叶藓(Ptychomitrium sinense)、狭叶缩叶藓(P.linearifolium)、威氏缩叶藓(P.wilsonii)、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和立碗藓(Physcomitrium sphaericum)5种国产藓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藓类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类型不同,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方式与藓类植物的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金灰藓Pylaisiella polyantha(Hedw.)Grout孢子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实验组为含有Knop培养液的琼脂培养基质,对照组为无营养成分的琼脂培养基质。在光学显微镜下对配子体发生进行了观察、描绘和照相。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孢子萌发所需时间相同,均为53.5h,萌发极相为1~4极。4d时,实验组萌发率为85.4%,对照组为54.1%;20d时,开始形成配子体芽原基;40d时,形成具假根、茎、叶的配子体,并形成两性器官。并对配子体发生过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一、二年生主根的发育及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黄芩根的发育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等4个阶段。原分生组织由3群原始细胞组成,其细胞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的细胞学特征;初生分生组织包括根冠原、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其中根冠原和表皮原具有相同的起源。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次生生长主要是由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完成,木栓形成层起源于中柱鞘细胞。二年生黄芩主根的主要结构与一年生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为:二年生主根的周皮增厚,次生木质部中木纤维成群分布,出现木间木栓;维管射线为多列且明显;在近周皮的韧皮部内出现包围石细胞的木栓环组织。  相似文献   

16.
以石蜡制片法对苦瓜(Momordi cacharantia L.)进行了胚胎学研究。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形成四面体型四分体和左右对称型四分体。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子房三室,双珠被,厚珠心,倒生胚珠。大孢子四分体为线形,合点端功能大孢子发育成为蓼型胚囊。中央细胞细胞质中有大量贮藏物质存在。极核在受精时融合。双受精过程属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3个反足细胞随受精过程进行而退化。胚胎发生为柳叶菜型。核型胚乳,合点端具胚乳吸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