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转基因大豆(RRS品系)为材料,采用PCR技术,通过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转基因大豆中的内源性基因Lectin和外源基因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及CP4-EPSPS进行定性检测,旨在建立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我国进口自美国大豆实施检测,以评判是否为转基因大豆,为我国的商业谈判提供依据,同时也可满足百姓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三种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分别感染我国的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大豆的子叶,诱发产生肿瘤.结果发现根癌农杆菌,A281、Chry5,Chry5C对我国的栽培大豆均有致瘤作用,且A_(281)对栽培大豆具有超毒作用.这一结果与其对美国栽培大豆的作用结果是一致的.而A281对半野生大豆的致瘤作用较差,对野生大豆的致瘤作用最弱.而根癌农杆菌Chry5C尽管其毒性已被弱化,但对我国的栽培大豆仍具有致瘤作用,这一结果与它对美国栽培大豆的致瘤作用是有差异的.说明我国的栽培大豆与美国的栽培大豆之间在致瘤方面存在差异.Chry和5Chry5C对我国的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几乎是不致瘤的,说明了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在Ti质粒致瘤方面与栽培大豆存在区别.这为进一步研究我国的大豆品质和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的特性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途径,也为今后进行大豆遗传工程选择适当的受体材料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家种质库保存大豆和菜豆种质的种传病毒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种质中期库提供的300份大豆、100份菜豆种质为材料,分别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种传病毒的种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大豆种质中检测出大豆花叶病毒(SMV)、黄瓜花叶病毒(CMV)、苜蓿花叶病毒(AMV)3种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33%(76份)、13.67%(41份)和4.67%(14份)。大豆种质中还存在大豆花叶病毒与黄瓜花叶病毒、大豆花叶病毒与苜蓿花叶病毒的复合侵染。在菜豆种质中检测出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阳性材料92份,种质带毒率高达92%。这些信息将会对今后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国家种质库保存的豆类种质的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描述了将Nicotiana tabacum(普通烟草)、和Nicotiana plumbaginifolia。叶片制备的原生质体与由大豆悬浮细胞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的一种简单方法。融合小室用5 cm塑料培养皿及薄铜丝电极构成。在振荡器产生的无线电频率场中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典型的短日喜温作物,光温敏感性决定大豆品种的地理适应范围。为深入了解中国大豆品种主要生态类型的光温反应特性,以282份中国大豆微核心种质为材料在山东济宁进行春、夏两期播种,根据两个播期条件下开花期(R1)的差异,计算参试种质的光温综合反应敏感度(PCRS)。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微核心种质光温综合反应差异较大,生育期性状变异丰富。随着供试种质生育期组的增加,光温综合敏感度增大。不同播期类型大豆光温综合反应敏感度大小顺序为:秋大豆夏大豆春大豆。根据光温综合反应敏感度的差异将我国大豆微核心种质分为敏感、中度敏感及钝感3种类型。春播、夏播材料以光温综合反应中度敏感材料居多,而在秋播品种中,敏感材料的比例达63.6%。从3种类型在不同生育期组(MG)中的分布情况看,光温综合反应敏感材料主要分布在晚于MGII的品种中,中度和钝感材料在大部分生育期组中均有分布。生育期组与大豆品种光温反应综合敏感度极显著相关,该性状可作为反映大豆品种的光温生态特性的简便和可靠指标。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大豆种质资源的光温反应特性,为挖掘、利用光温钝感资源,选育广适应大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东北春大豆区的一些主要杂交亲本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永忠 《遗传》1987,9(3):5-8
聚类分析是各个学科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1,2,141,现已在十几种作物上 进行了研究【1-13,17-191。本研究旨在以与大豆产量有关的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作为一个综合指 标,对东北春大豆区的一些主要杂交亲本进行 分类,探讨这些材料的遗传差异,为合理地利用 和正确选用杂交亲本提供依据,并对多元分析 中遗传相关阵的应用进行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塑料污染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社会。为了解决不可回收的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降塑再造”的理念被提出。“降塑再造”主要包括塑料的降解和塑料的再生。而再生成为可降解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则是实现塑料内循环的一种方式。PHA是一种可由多种微生物合成的生物聚酯,以其特有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以及热加工性能而被大家所关注。同时利用PHA的多样化的单体组成、加工技术和改性方法,可以进一步改善PHA的性能,产生类型多样、性能各异的PHA材料,也可以创造平衡耐久性和生物降解性的新产品,这些特性使PHA有望成为传统塑料的替代品之一。利用极端微生物进行生产的“下一代工业技术(next-generation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NGIB)”可以增加PHA的市场竞争力,为国家碳中和目标顺利实施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各类塑料降解并生产PHA的可能性、PHA材料的基础材料属性、加工和改性方法及获得的新材料、新技术和独特的材料性质。  相似文献   

8.
赫刺螨的一新亚种(蜱螨目:巨刺螨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 Fonseca,1948)为巨刺螨科(Macronyssidae)中的一个属。我国已知的赫刺螨共24种(邓国藩、潘錝文,1963;徐启丰、马安石,1964;刘政忠,1964;郑智良、殷绥公、张家祺,1965)。著者在过去收集的赫刺螨标本中,发现一种与外伊犁赫刺螨(Hirstionyssus transiliensis Bregetova)相近似的种类,定为该种赫刺螨的一个新亚种。现将其形态特征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许多在液体培养系统中固定植物细胞的方法包括:凝胶珠粒中的固定化、泡沫基质中的固定化或在支撑物微粒表面作为生物膜的固定化。这类固定化提高了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加拿大McGill大学的J. Archambault等人发展了一种方法,认为这是最适用于植物细胞固定化的一种和缓而简便的方法。方法涉及到将细胞附着到人造纤维的表面。该大学研究人员测试了许多金属、塑料和陶瓷的毒性,以及长春花,烟草和大豆细胞  相似文献   

10.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抗肿瘤、预防肿瘤作用,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癌症化学预防剂,能显著降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现将近几年大豆异黄酮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大豆异黄酮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将外源基因引入大豆组织,到目前成功地获得遗传修饰大豆植株,整整化了三年多时间。据报道,美国Monsanto公司(St.Jouis,MO)和Agracetus(Middleton,WI)两个研究集团应用两种竭然不同的研究方法,达到异途同归的显著效果——经过他们的努力,已生产建立一种快速培育大豆新品种的方法,诸如提高除草剂抗性、病虫害耐性以及提高大豆营养价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大豆种质资源在美国的种植调查数据为资料,并与中国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旨在研究大豆种质的遗传完整性,为中国大豆资源的繁种保存策略提供参考。中国大豆种质资源2093份在美国利用不同的调查标准进行农艺性状重新鉴定评价,30%的中国大豆种质资源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的纯系,使种质的数量增加到3062份。以纯化后种质份数增加到9份的资源ZDD4572为例,对其纯化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现有的大豆资源在纯合保存前提下,用更多的评价性状、每个性状划分更多的等级,将有助于大豆种质资源的纯化及其数量的增加,从而更方便繁种和实际利用。  相似文献   

13.
新的资源植物位于美国亚洛桑那州的美国水利资源保护实验室所属农业研究与服务站的科研人员最近通过遗传育种培育出一种新的农作物一斑鸠菊属植物(Vernoniagalamensis)。它将为农民增加收入,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油漆、清漆和塑料,该植物原先生长在...  相似文献   

14.
栽培大豆品种生育期生态类型分类的主要方法是按生育期长短进行熟期组划分。日长与温度是大豆生育期长短的主要生态因子 ,直接影响大豆生育期生态适应性的形成 ,决定了生育期长度与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和种植季节类型等有着密切联系。因此 ,对我国大豆进行熟期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自 Regional Soybean Laboratory建立后 ,由 Cater等人逐步发展成一套大豆熟期组划分方法 ,迄今已将美国大豆划分为 0 0 0~ 共 1 3个熟期组[5] 。这种划分方法及标准逐渐被世界大豆主产国采纳而成为国际通用方法。随着国际资源交流的日益发展 ,我国愈益需…  相似文献   

15.
对采自美国的8个野葛种群的异黄酮类物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含量分别为0.0950、0.698、0.110 mg/g,但不同产地大豆苷和大豆苷元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在整个生长季节中,3种异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均在8月份最高。根中3种异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3.664、1.0302、0.3689 mg/g,但不同产地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美国种群中异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已报道的中国种群。本研究为充分利用国内外野葛资源,确定合理采收时间,挖掘野葛叶片的利用潜力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葛藤新药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系统组成 本文提出了一种逐拍检测希氏束信号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靠白适应谱线增强技术。用这种方法可以将希氏束信号从大量不相关噪声(主要是肌电噪声)中提取出来。 (1)前置放大部分  相似文献   

17.
室内生物测定是植物对除草剂等化学物质耐受性鉴定的一种常用筛选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大豆、稗草、棉花等植物对草甘膦、氯嘧磺隆等除草剂的耐受性研究,但麦草畏的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和大豆对麦草畏耐受性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麦草畏对催芽大豆下胚轴伸长抑制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回归方程曲线分析和抑制中浓度分析,建立了大豆对麦草畏耐受性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确定以300μg/L麦草畏筛选浓度作为大豆室内生物测定临界筛选浓度。利用该方法对35份源自微核心种质的大豆品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随麦草畏浓度增加,不同品种对麦草畏的耐受性存在显著差异,大豆品种对麦草畏的耐受性降低,从中筛选出对麦草畏耐受性较高的大黄豆-1和什邡螺丝豆。本研究结果为培育抗麦草畏品种的亲本选配以及后代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材料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大豆起源于中国,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油料作物,也是食物中植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其种子约含40%蛋白和20%脂肪。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大豆的脂肪含量在主要油料作物中位居第一。目前,大豆已成为一种国际性作物,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广为种植,其中美国的大豆产量最高(Singh等,1999)。大豆的基因组约为100Mb,其中60%左右是重复序列(Gurley等,1979)。其大小大约是拟南芥基因组....  相似文献   

19.
双酚A型聚碳酸酯(bisphenol-A polycarbonate, PC)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常用于医用材料和电子设备等产品。PC塑料废弃物在环境中的大量累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PC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本文综述了目前PC塑料降解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包括PC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其生物和非生物的降解,特别对PC塑料的降解微生物和降解酶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PC塑料降解可能的线路化设计,为潜在的PC塑料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高值化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单粒干燥大豆种子基因组DNA提取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豆基因组DNA的提取是进行大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以大豆干燥的种子为材料,将SDS法和CTAB法结合在一起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有效的提取了基因组DNA.通过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和ISSR标记分析验证这种方法是提取大豆干种子基因组DN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