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飞行的梦想由来已久,已经很难追溯具体的年代了。也许自从人类看到鸟儿自由翱翔于蓝天就梦想有一天能与之同行。人类渴望像鸟儿一样自由、潇洒,能够俯瞰大地,开阔视野,获得新知。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都仅限于梦想,但人类从未放弃。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2010,(4)
<正>飞火流星球魔力升空!我弹、我飞、我闪闪闪……咦,它飞到哪里去了?幸好!我们还有回旋飞机,它可以顺着流星球发出的魔力七彩光,追上正疾速狂弹的流星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本地物种假地豆和白饭树对入侵植物飞机草的替代控制潜力,利用培养皿法和同质园种植实验分别研究了两个本地物种种子萌发对飞机草的化感耐受性及其与飞机草的竞争关系。结果显示:除了假地豆的萌发率在高浓度(2.5%)的飞机草叶提取液下受到显著抑制外,两个本地种的萌发在不同浓度飞机草根、茎、叶提取液下均不受抑制。飞机草与假地豆混种时,飞机草的株高、地下生物量比及根冠比显著降低,假地豆的株高无显著变化,但生物量显著增加;飞机草的竞争参数相对产量(RY)显著小于1,竞争攻击力系数显著小于零,表明其竞争力弱于假地豆。飞机草与白饭树混种时,飞机草的根冠比也显著降低,但株高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而白饭树的株高和生物量却显著降低;飞机草的相对产量(RY)显著大于1,竞争攻击力系数显著大于零,表明其竞争力强于白饭树。结合以上结果,本地植物假地豆可以一定程度上竞争抑制飞机草的生长,具有替代控制飞机草的潜力,而白饭树可以在清除飞机草后的入侵地辅助植被修复。实验结果为飞机草替代控制的目标物种的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被飞机草入侵生境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重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科院各研究所科研创新发展的队伍里,技术支撑系列作为科研创新工作的基础和平台,为科研创新活动提供了基本保障,他们运用自身专业的技术优势,发扬着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默默无闻地为科研工作发挥着自身的能量。我作为中科院古脊椎所的一名普通的技术支撑人员,在技术室从事绘图工作。每天以古生物化石为模特,为科研论文绘制插图。在研究所的工作中深刻感受到中科院在创建知识创新工程生态系统中,以建设高水平的公共技术支撑平 相似文献
9.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像流云一样悄悄逝去。一转眼又到了12月下旬,应该是去山里的时候了。秋冬时节是栖息在高原的有蹄类野生动物繁殖的季节,动物身强体壮,雌雄合群,毛色纯正,活动频繁,因此,这个时候也是拍摄它们的最佳时机。如果干旱的山里能够下一场雪,那更是我亲近野生动物,亲近大自然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0.
11.
青春期小鼠与成年小鼠在吗啡和食物诱导条件化位置偏爱建立上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实验通过采用吗啡诱导的条件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与食物诱导CPP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青春期小鼠和成年小鼠的普通学习记忆和成瘾学习记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1)成年小鼠能够建立吗啡诱导CPP,而青春期小鼠不能建立;2)青春期小鼠和成年小鼠都能够建立食物诱导CPP。吗啡诱导CPP的结果提示,青春期小鼠和成年小鼠在成瘾学习记忆上有差异,青春期小鼠的成瘾记忆能力较弱。食物诱导CPP的结果提示,青春期小鼠和成年小鼠在普通学习记忆上没有差异。吗啡诱导CPP和食物诱导CPP的结果比较提示,小鼠的普通学习记忆系统和成瘾学习记忆系统发育进程是不平行的。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了以硒化镉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具有磁性和抗体双重靶向功能的聚苯乙烯磁微球.设计了基于此种磁微球的新型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满足在液相环境中,借助嵌入到聚苯乙烯磁微球的荧光探针及微球表面的特异性抗体探针,达到生物分子的定性检测,借助具有纳米机械响应的微悬臂梁及微平面电感线圈,达到生物分子的定量检测及传感器的复用性,解决传统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的不足.着重对三种粒径尺寸的硒化镉量子点进行了表征,同时针对片上磁分离的机理,梁上微电感线圈的结构,微磁场对磁微球的吸引进行了研究,设计并优化出满足新型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所需的蛇形微平面电感线圈.通过生物磁分离实验,验证了设计及优化的结果,实现了用于生物分子分离的片上磁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13.
细胞转录调节因子 Y Y1 可抑制人乳头瘤病毒16 型( H P V 16) 癌基因启动子 P97 的活性, Y Y1 位点的突变和缺失不仅可诱导 P97 活性增强而且可在全基因组内增强 E6 癌基因转录,同时使病毒对啮齿类动物纤维细胞的转化能力增强。为了观测人乳头瘤病毒16 型长控制区( H P V16 L C R) 序列上 Y Y1 蛋白特异性结合位点破坏在完整基因组范围内对人原代包皮角源细胞永生化能力的影响,将 H P V 16 Y Y1 位点突变株和野毒株转染至人原代包皮角源细胞。筛选结果表明,突变株可诱导形成永生化细胞,永生化能力明显高于野毒株。对4 株永生化细胞系 D N A检测发现,均含有呈整合状态的 H P V 16 D N A,其中3 株的 E1/ E2 区域有缺失。 R N A 检测显示,4株细胞内均有 E6/ E7 m R N A 的转录。这表明, H P V 16 L C R 上 Y Y1 蛋白特异性结合位点的破坏,可在完整基因组范围内增强病毒使人原代包皮角源细胞永生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B族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PAC1是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 PACAP)的特异受体,介导PACAP神经保护等功能,是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之一. HSDCIF(His-Ser-Asp-Cys-Ile-Phe)为位于PAC1的N端胞外1区(extracellar domain 1, EC1)的一段短肽序列,与特定负责激活PAC1受体的激动域PACAP(1-6)具有极高的同源性.利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出缺陷HSDCIF基序的PAC1突变体(简称D PAC1)|利用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构建系列真核表达重组载体,包括融合了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enhanced 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 EYFP)的表达载体D-PAC1-EYFP|用于生物发光能量转移(bio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BRET)检测的D-PAC1-Rluc|以及用于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实验的D-PAC1-EYFP/N和D-PAC1-EYFP/C.免疫荧光检测(immunofluorescence assay)测定D PAC1的表达|荧光共聚焦显微观察D-PAC1的细胞运输,然后通过 Western印迹、BRET与BiFC方法来检测D PAC1的二聚化情况,综合评价HSDCIF基序对PAC1二聚化和在细胞中定位的影响.检测结果显示,缺陷HSDCIF基序的突变体D PAC1不能发生二聚化,也不能正常的进行上膜运输,而是滞留在内质网中,同时外源化学合成的寡肽HSDCIF可以竞争性地抑制正常PAC1的二聚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