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邵永波 《生物学通报》2002,37(11):46-47
1 课题的提出和引入初中学生学习细胞吸水原理的知识 ,仅限于对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了解 ,而动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否与植物细胞一样 ,对学生来说仍是一未知领域。以此为出发点 ,设立研究课题——研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原理。让学生通过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总结结论 ,然后让学生自己得出动物细胞的吸水原理 ,使学生从中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师在介绍植物细胞吸水原理的演示实验时 ,可做如下引导 :教师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 ,白菜叶柄的质量变化和外界水溶液的浓度有关。这种质量变化 ,是因细胞吸水或失水引起的。如果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2.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植物生活需要水分,细胞吸水原理,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界条件对根吸收水分的影响和对植物进行合理灌溉的道理。根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其结构与功能是统一的。根的主要功能是将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以及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本节课要讲的是植物的根对水分的吸收。要想让学生理解根吸收水分的原理和过程,必须先让学生理解细胞吸水的原理。由于学生对细胞吸水的  相似文献   

3.
在植物细胞全能性研究的基础上引出动物细胞全能性这一热点研究课题.介绍了动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分析了细胞全能性表现程度差异的原因,最后对动物细胞全能性的广泛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细胞命运及其调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邢卫东 《生物学通报》1997,32(11):36-36
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逐步进入中学生物课堂中,其辅助教学的作用越来越被广大生物教师所认识。本文以“水分代谢”第一课时为例,探讨如何发挥计算机在生物教学中的辅助作用。1教材分析“水分代谢”第一课时是研究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1)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及部位;(2)吸水的方式;()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其教学重点为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教学难点为渗透吸水的原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吸水的条件,以及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原因。2教学方法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物学课本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部分内容,以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极好素材,阐述利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的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初中植物学教材中“细胞吸水原理”是活细胞重要的生理过程,对初一学生来说是难度较大的内容。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我们加强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独立地去探究知识,注意能力的培养。作法如下: 1.提出问题,揭露矛盾问题和矛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面,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讲课开始前先让学生观察一个演示实验。用两棵生长状态相近的幼苗,将一棵的根放在清水中,另一棵的根放在盐溶液里。经过一段时间,让学生观察两棵幼苗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对两棵幼苗变化的对比找出原因,为进一步揭示矛盾提出探究的目标。生长正常的幼苗为什么能吸收水分?发焉的幼苗为什么不能吸收水分?根毛细胞吸水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寻求细胞吸水的原理。  相似文献   

7.
一、在做动植物细胞切片时,为什么总要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 做切片时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可使所取样品中的细胞分散开来,便于镜检。制作动物细胞装片滴一滴和细胞液等渗的生理盐水,可使动物细胞维持原来的状态,既不皱缩也不破裂。而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壁支持,吸水后不会胀裂,细胞的形态不发生变化,所以可滴一滴清水。二、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为何出现两次冷却? 制成的浆糊冷却后再加入唾液是防止唾液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普遍存在于植物中,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病理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凋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在凋亡过程中有核酸内切酶的激活以及类caspase的参与;尽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凋亡具有相似特征和机制,但其独特的分子调控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  相似文献   

9.
代谢工程发展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其利用重组DNA技术,调控细胞生理功能,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代谢工程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其今后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黄敏 《生物学通报》2002,37(7):38-38
1 设计思想“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是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第 1课时 ,主要学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方式和原理。这节课的设计思想是 :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 ,提供学生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旧知基础上建构新知 ,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 ,学习科学方法 ,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2 教材分析这一节教材重点介绍了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放水的原理与条件 ,为突破真实情景中根通过共质体与质外体途径吸水作充分的铺垫。在教学中若将教材所述演示实验“渗…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普遍存在于植物中,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病理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凋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在凋亡过程中有核酸内切酶的激活以及类caspase的参与。尽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凋亡具有相似特征和机制,但其独特的分子调控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2.
端粒和端粒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生物学通报》2005,40(10):52-54
端粒对染色体、整个生物基因组,甚至对细胞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端粒酶的作用.目前端粒研究的核心主要是在动物细胞方面.就植物端粒、端粒酶以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问 :液泡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吗 ?答 :液泡不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 ,只不过是植物细胞的液泡较大、液泡之间差别也较大 ;而动物细胞的液泡较小、液泡之间差别也不显著 ;或有的动物细胞的液泡不明显。因而课本里的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上不画上液泡。但不能说动物细胞没有液泡 ,更不能说液泡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早在 30年代已提出了液泡系的概念 ,它包括高尔基液泡、溶酶体、圆球体、微体、自体吞噬泡、残质体、胞饮泡、吞噬泡、糊粉泡、中央泡、收缩泡等。现在认为凡是由膜包围的小泡或液泡都可算做液泡系内 ,它们是动植物细胞的组…  相似文献   

14.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由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植物细胞是"从细胞的两极发出许多纺锤丝,纺锤丝,纺锤丝纵行排列在细胞的中央,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见高中全一册《生物学》P·32和P·28).所以教材把这作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的特征之一.构成动物细胞纺锤体的丝状结构教材为不称纺锤丝?是否由星射线形  相似文献   

15.
前言植物细胞的吸水,归纳起来有两种方式。一是被动吸水,这是水分顺热力学梯度的移动,包括渗透作用和吸涨作用。二是主动吸水,这是水分逆热力学梯度的传输,依赖细胞中的产能代谢过程。渗透作用是植物细胞吸水的基本机理。尽管对细胞渗透吸水研究较多,但是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存在着争  相似文献   

16.
植物微管     
自从在植物细胞中确定微管存在20多年来,与动物细胞微管研究相比,植物微管研究的进展比较缓慢。本文试从植物细胞微管的结构单位——管蛋白开始,简要介绍微管的结构组份、微管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着重介绍植物细胞周质微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得出萝卜细胞液的浓度,以准确的数据作为一个已知条件降低"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原理"这一知识点的难度,有利于实际教学。学生就能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再借助物理上的"气体扩散",以及实验中盐水溶液的具体配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向浓度"高"处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方式,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它对于活跃课堂的气氛,培养学生智能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何把握好提问的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作了初步的探讨。1提问技能运用的一般原则1.1针对性提问要有一定的目的,有的放矢。①围绕课本中心议题,在讲清基本概念或攻破重点难点时根据学生的思维情况,提出问题。例如,讲水分代谢时,为了说明渗透吸水的原理,首先提问:成熟的植物细胞应包括哪几部分结构?与渗透有关的是哪些结构?再由老师系统讲解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学…  相似文献   

19.
水分代谢中渗透吸水的原理,是细胞吸收水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矿质代谢等教学内容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用卵壳膜作为半透膜进行渗透吸水原理的实验获得成功,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从外界环境中吸水。在中学教学中这是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什么是渗透作用以及细胞的吸水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