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 Chayen 用果胶酶分离植物细胞以来,接着 Cocking 使用纤维素酶从植物细胞分离原生质体的研究。植物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已经应用于细胞工程技术领域。但是在植物细胞培养和植物学教学工作中,通常需要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一定数量活的  相似文献   

2.
芸苔属植物幼嫩花粉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及花粉-体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李昌功,周嫦,杨弘远(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室,武汉430072)花粉原生质体兼具花粉、单倍体和原生质体三方面的特性,是花粉生物学与植物细胞工程中有特色的实验体系。迄今...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和融合,我们对分解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酶的生产进行了研究,并对酶制剂进行了细胞生物学的鉴定。试验结果证明:用我们的方法和程序生产的酶制剂完全可以满足植物体细胞杂交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来由于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理论及技术的进展,促使植物细胞生物学中某些研究和应用方面有所突破。其中比较主要的一个方面是: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融合、再生完正植株。这一方面已有不少综述和评论。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原生质体融合和细胞杂交研究的进展,并讨论有关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酿酒酵母原生质体的融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开始于动植物细胞,特别是Willin等报道了PEG有助于高等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以后,这一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微生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和动物细胞的融合。原生质体的制备、培养、融合和发育为研究细胞分化、膜结构与功能、定向育种等生物学  相似文献   

6.
植物亚原生质体中的胞质体和微原生质体在植物遗传改良等应用方面上具有重要意义,就国内外在胞质体和微原生质体分离和融合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细胞融合是新崛起的一项细胞工程技术。这项工作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细胞生物学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它已经在不断地向着实际应用方面迈进。植物细胞融合是指人工的方法用纤维酶、果胶酶等酶作用于植物组织,并将获得的原生质体通过聚乙二醇等诱导融合剂使相邻原生质体融合在一起。然后,经过原生质体培养、细胞壁再生、愈伤组织形成,最后培育成再生植物。1972年获得了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具有抗病、优质丰产等优良性状的柑桔体细胞杂种,本研究应用当前推广良种朋娜脐橙胚性细胞原生质体和抗裂皮病、耐盐碱的红桔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作为亲本进行体细胞杂交研究。通过对原生质体分离,融合和培养过程中培养基调控等环节的研究,建立起原生质体融合及其后的胚状体再生系统,并从融合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培养中获得了大最的胚状体,进而获得个别体细胞杂种植株。同时对融合后再生的胚状体染色体数目和同工酶分析,还揭示了在柑桔原生质体融合再生中,胚状体水平上存在淹广泛的遗传变异。其中有14.1%的胚状体为四倍体,近20%为超倍体的非整倍体,并讨论了变异发生及由胚状体再生植株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从胡萝卜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获得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体细胞杂交、遗传物质转移、核及细胞器的移植及其他的研究工作。目前几种植物的原生质体培养已经能够再生成完整植株。我们研究了用自己制备的纤维素酶分离固体培养的胡萝卜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条件和再生细胞分裂、植株分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近代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研究是从Power等人(1970)的工作开始的。如果把这十多年有关的资料加以分析归纳,不难看出它之所以能发展是基于植物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中两个试验途径的成就即:(1)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方法;(2)分离和操纵原生质体的技术。有了这些,才能使研究从个体水平进入细胞水平,能够在容器中用数以万计的细胞进行  相似文献   

11.
原生质体在分离和鉴定植物生化突变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植物原生质体在生化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述评。对一些从原生质体培养系统中选出的生化突变体进行了归类。讨论了原生质体在分离生化突变体中的优点。分析了原生质体在选择方案中的特殊性。评价了原生质体在鉴定和应用突变体中的作用。此外,还指出了原生质体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简史植物细胞原生质体 ,在植物学上指植物细胞通过质壁分离后 ,可以和细胞壁分开的那部分细胞物质。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后 ,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应用适当的培养方法 ,才能再生细胞壁 ,并启动细胞持续分裂 ,直至形成细胞团、长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分化和发育成苗 ,最终再生完整植株。其中 ,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始终是原生质体培养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起源于植物单细胞培养方法。早在 190 2年 ,Haberlant通过实验就预言 :体外培养单个细胞可通过其分裂得到培养组织。直到 1954年 ,植物单细胞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体细胞杂交已或为研究植物遗传和育种的一个潜在新途径。在本报道中,我们描述了用酶法将小麦、大麦、玉米、红花和蚕豆等作物的叶片和根尖细胞游离成大量的完整的原生质体的方法。观察了在降低原生质体悬浮液的渗透浓度下,小麦、玉米及蚕豆的同源融合的过程。这种融合过程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在上述植物中以小麦和玉米的同源融合率较高,分别达到15%和22%。还描述了获得诱发种间融合的方法。利用硝酸钠和降低渗透稳定剂浓度时,于蚕豆叶片和红花根尖的远缘种间原生质体间获得了融合体。诱发融合率达4%强。同时也观察到小麦叶片和红花根尖原生质体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的溶壁酶处理平菇及香菇菌丝体,原生质体释放量达10~7个/ml以上。不同渗透压、稳定液、再生培养基、培养条件对食用菌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有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探索出一个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的较优系统。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在创造食用菌远缘杂交、解决珍贵野生类型驯化栽培,了解分类学上亲缘关系以及研究导核体遗传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本文对主要条件致病性念珠菌属进行了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及种间:属间融合的基础研究。对融合产物进行了生物特性的观察。结果表明:念珠菌属可形成原生质体,其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互栩融合,其融合产物的生物特性可与亲株不同。白色念珠菌与其它种间,酵母菌属间的融合产物,对小白鼠无致病性。细胞融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微生物育种新技术,它是通过两亲株原生质体融合而达到杂交目的的(王俊英,1982)。在细胞工程中,原生质体分离、培养、融合和发育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为将这一技术应用于防病治病,我们试对主要条件致病性念珠菌属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分离.再生及融合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分离被子植物雌配子原生质体对发展植物受精工程有着重要意义。最近几年,虽然用酶法分离生活的胚囊已有一些成功的报道。但对分离组成胚囊细胞的原生质体前人还没有进行过尝试。1984年我们首次从烟草生活胚珠中分离出卵细胞、中央细胞、助细胞和反足细胞的原生质体。最近我们又用颠茄胚珠为材料,采用酶解压片技术进行分离胚囊细胞的原生质体,也取得预期的结果。获得了有活性的卵细胞、中央细胞和助细胞的原生质体。从而证明这项技术是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在观察中发现用酶法分离生活胚囊细胞的原生质体,能  相似文献   

17.
影响决明无菌苗子叶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决明(Cassia obtusi folia)无菌苗子叶为材料,对酶组合、无菌苗日龄,植物激素组合和培养方法对其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3%的纤维素酶和0.2%Pectinase Y-23的酶组合处理决明无菌苗子叶块8小时可以高效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约14日龄的决明无菌苗子叶比较适合于原生质体的分离;适当浓度的2,4-D 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分离。促进原生质体分裂的理想的植物激素组合为0.4 mg/L 2,4-D,1.0 mg/L NAA and 0.1 mg/L KT;漂浮培养法最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分裂和发育。找出了适合于决明无菌苗子叶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酶组合、植物激索组合、有效培养方法和决明无菌苗子叶日龄。这为有效地从决明无菌苗子叶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用聚乙二醇诱导选定的成对原生质体间的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微吸管选取单对原生质体,在含聚乙二醇(PEG)的微滴中诱导融合。此法克服了常规的PEG群体融合方法中的盲目性,能排除一方亲本原生质体自相融合和多个原生质体的融合,以及未融合的原生质体的混杂,保证融合产物来自选定的成对原生质体,从而使PEG融合技术精确化。此法在植物细胞工程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植物防御反应与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脱壁酶分离原生质体操作过程中,植物细胞防御反应的发生及其对原生质体分离与早期阶段培养的影响;阐述了原生质作早期阶段培养的实质是遭受机械、生理损伤的植物细胞完成其自身修复的过程;并对改进原生质体培养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引言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是在高等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1838年Muller曾见到肿瘤多核细胞的融合现象,直到1962年才由Okada首次用仙台病毒诱导建立了细胞融合的基本方法。与此同时,植物的体细胞杂交也得以开展,去除细胞壁的植物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杂种细胞,并再生成植株。1970年英国的Power等首次报道了高浓度NaNO_3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1972年Carlson等用Na_2CO_3诱导融合。目前在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中主要用的方法有两大类:keller等建立的高Ca~(2+)、高pH方法以及高国楠等发展起来的聚乙二醇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