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世界》2006,(10):63-63
1.尽可能少用手机。无论是在户内还是户外,有有线电话尽量使用有线电话,而不要使用手机。在没有其他电话可用,不得不使用手机时,也要尽可能地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次数。 2.在手机拨号呼出时。不要将手机贴在耳部。而应通过显示屏查看手机是否接通,待显示接通后再通话。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了解手机辐射对大肠杆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型号的手机以通话方式对大肠杆菌进行辐射,检测大肠杆菌培养后的茵落的大小和数量,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手机辐射组茵落数量相近,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菌落数差别无显著性,但是经手机辐射后,菌落的直径大于对照组,不同型号的手机之间也有差别,且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机辐射对大肠杆菌生长可能有影响,但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进行阐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产前850~1 900 MHz手机辐射对成年子代小脑白质的影响。方法:孕鼠随机分为短时产前手机辐射组、长时产前手机辐射组和对照组,短时和长时辐射组于孕期第1~17日分别进行每天6 h和24 h手机辐射,各组雄性子代大鼠(n=8)于3月龄取小脑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脑皮质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微丝-L(NF-L)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短时程和长时程产前手机辐射组子代大鼠小脑浦肯野细胞出现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长时程辐射组MBP、NF-L表达明显减少(P均<0.05),而GFAP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短时程辐射组比较,长时程组子代大鼠小脑MBP、NF-L表达明显减少(P均<0.05),而GFAP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产前手机辐射会导致雄性子代大鼠小脑髓鞘和轴突的损害,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且这种改变与产前手机辐射的时程相关。  相似文献   

4.
手机电磁场对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冬晖 《生物磁学》2004,4(1):J001-J001
由于手机的日益普及,关于手机安全性问题也越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令人遗憾的是,手机的安全性问题至今仍然未能得到解答。而且很多研究结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令人困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900 MHz手机辐射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殖活性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RPE细胞,给予900 MHz手机电磁辐射者处理作为辐射组,未给予辐射者作为对照组。通过CCK8法检测RPE细胞的增殖活性,Real-Time PCR法检测RPE细胞TGF-β2 m 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RPE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2的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辐射组RPE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TGF-β2 m RNA表达增加,RPE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2含量上调,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00 MHz的手机辐射可能能通过调节TGF-β2的表达和释放导致RPE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相关的眼部疾病。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证明:1.γ辐射处理可导致水稻和蚕豆芽中可溶性蛋白质与同工酶谱的变化;2.γ射线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畸变率、断片率、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与辐照剂量的关系均符合模式Y=a+bx+cx ̄2,呈抛物线变化趋势;3.微核率、断片率与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呈正相关。从而作者认为微核率、断片率可以作为检测染色体辐射效应的可靠指标;4.γ射线照射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带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证明:1.γ辐射处理可导致水稻和蚕豆芽中可溶性蛋白质与同工酶谱的变化;2.γ射线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畸变率、断片率、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与辐照剂量的关系均符合模式Y=a+bx+cx^2,呈抛物线变化趋势;3.微核率、断片率与核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呈正相关。从而作者认为微核率、断片率可以作为检测染色体辐射效应的可靠指标;4.γ射线照射可引起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带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检测暴露于手机辐射下的孕鼠及其子代的细胞免疫因子含量水平,以探讨手机电磁辐射对孕鼠及其子代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孕妇科学、合理使用移动通信工具提供参考。30只孕鼠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组,每组6只,对应为空白对照组、待机对照组1、0min低强度组、30min中强度组和60min高强度组。ELISA检测孕鼠分娩24h内孕鼠及新生乳鼠外周血中IFN-γ和IL-4的含量。对Ⅰ、Ⅱ、Ⅲ、Ⅳ、Ⅴ各组母鼠外周血中IFN-γI、L-4含量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组新生小鼠外周血中IFN-γI、L-4含量与Ⅰ、Ⅱ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Ⅴ组新生小鼠外周血中IFN-γI、L-4含量与Ⅲ组比较,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机辐射降低了胚胎期小鼠的IFN-γ和IL-4含量。  相似文献   

9.
种子辐射诱导发光与辐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辐射诱导发光随时间的延长,发光强度及发光强度的衰减速度逐渐降低.发光强度的衰减规律接近二级动力学反应规律.每粒种子吸收单位剂量辐射所产生的诱导发光强度及浸种初期的发光强度与幼苗的相对苗高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说明辐射敏感性高的种子吸收单位剂量在单粒种子内产生的诱导发光强度也高.辐照种子发芽后的发光强度比未辐照种子低.  相似文献   

10.
紫外线辐射增加对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引起了地表紫外线-B(UV-B)辐射增加,从而导致对各种生物产生不良影响。过量的UV-B辐射能增加人类患皮肤癌及白内障等多种疾病的机会,改变自然界某些昆虫的生活习性。同时,UV-B辐射还能抑制和破坏许多陆生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引起全球生态平衡的改变和作用生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耐辐射动球菌耐辐射及相关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能的利用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核能利用产生的放射性废料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核能发展的掣肘。耐辐射动球菌(Kineococcus radiotolerans)是一种从核污染环境中分离出来的,可在辐射、强碱、高盐、干旱、高金属离子浓度、高渗透压及强化学毒性等严酷环境中存活的革兰氏阳性耐辐射菌,有望应用于环境生物修复、医学等领域。本文就K.radiotolerans的生理生化特性、抗辐射性、抗氧化性、抗毒性有机物等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辐射过程中耐辐射奇球菌蛋白酶变化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明胶和酪蛋白底物酶谱法以及荧光酪蛋白底物对紫外线以及γ射线辐射后恢复期耐辐射奇球菌R1(Deinococcus radiodurans R1,DRR1)的蛋白酶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DRR1存在高活性大分子量组成性表达蛋白酶,与Karlin等[16]提出的DRR1蛋白酶为预测高表达蛋白(PHX)的设想一致。DRR1包含大量分子量大于140kD 的明胶降解酶和分子量大于120kD的酪蛋白降解酶,其中活性最高的174kD明胶酶在经SDS变性处理后仍有较高活性,该蛋白酶在DRR1受紫外线辐射和电离辐射后恢复期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在γ射线电离辐射过程中以及电离辐射后恢复的晚期活性较高。此外,还发现一些蛋白酶特异性由辐射所诱导,表明这些蛋白酶可能参与细胞信号通路中蛋白的顺序降解,也提示DRR1损伤修复过程中细胞内存在一个精确的蛋白酶系统。这些蛋白酶的表达与细胞的营养状态相关。同时对一株由本实验室从北京地区土壤中分离到的杆状耐辐射菌RR533.2的明胶和酪蛋白蛋白酶谱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其蛋白酶谱与DRR1相类似。  相似文献   

14.
耐辐射奇球菌被誉为“地球上最顽强的细菌”,能够在超高剂量的电离辐射、长时间干旱以及外太空等极端环境中存活,其电离辐射耐受性为人类细胞的数千倍.研究表明,这种惊人的能力来源于耐辐射奇球菌所具有的超强DNA损伤修复能力以及多种高效抗氧化系统的协同作用,使其能够将同一个基因组中同时产生的高达100个以上的DNA双链断裂在数十小时内进行高效而精准的修复.因此,耐辐射奇球菌成为目前研究DNA损伤修复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耐辐射奇球菌的起源、细胞结构特征、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以及抗氧化系统,展现了其对于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并对其在放疗和基础生物学研究、抗逆调控元件的开发以及放射性核素富集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16.
辐射所致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概述了辐射所致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生物形态学与生物化学特征,并重点就辐射诱发PCD机制中的信号转导元件,特征性28S rRNA的丢失,以及细胞膜和重要的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在PCD生成中的作用等最新进展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甘草的辐射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8.
19.
20.
微波辐射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波辐射育种取得初步成果:适量微波辐射能提高药用植物种子的发芽率,缩短发芽历期,提高芽的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