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芹菜属于冬性长日植物,它需要经过低温春化阶段才能开花结实,但低温仅是外界条件,还必需通过植物体内部的生理生化变化才能起作用。关于春化作用机理的研究,自 Melchers(1939)提出低温诱导植物形成春化素(vernalin)的假说以后,Purvis等(1953),Highkin(1955)和Tomita(1959,1964)曾自不同植物中分离出能代替低温或促进开花的物质,但都  相似文献   

2.
环境因子(低温诱导或称春化作用)在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春化作用诱导的开花启动研究领域中的进展从春化过程中的多步骤性、成花决定过程控制的多途径性、接受春化刺激的位置与分化启动的关系、以及春化作用的分子机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春化相关基因克隆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3.
高等植物春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环境因子( 低温诱导或称春化作用) 在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春化作用诱导的开花启动研究领域中的进展从春化过程中的多步骤性、成花决定过程控制的多途径性、接受春化刺激的位置与分化启动的关系、以及春化作用的分子机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春化相关基因克隆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4.
FLC基因表达在植物春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洪薇  曹家树 《植物学通报》2002,19(4):406-411
在对以往有关不同开花途径研究简要总结的基础上综述了FLC基因在春化过程中的作用。近期以拟南芥不同生态型和突变体为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FLC可能是春化反应的关键基因。研究发现 ,FLC的表达水平与植株低温处理的时间呈数量关系 ,低温处理时间越长 ,FLC的表达越弱 ,去甲基化也可能对FLC起负调控的作用。同时FLC也存在于自主开花途径中 ,与其他基因共同作用以调节植株开花时间。而FLC的表达对开花起抑制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 ,春化的低温作用可能在于相关基因的去甲基化 ,消除了FLC对开花的抑制作用 ,从而解除赤霉素合成途径的封锁最终导致植株在一定时期开花。  相似文献   

5.
开花是植物由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转变的重要过程, 长时间低温处理即春化对开花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春化控制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开花中, 阻抑型转录因子FLC是重要的关节点, 春化记忆依赖于对该基因的控制。何跃辉研究组之前对拟南芥的研究揭示了转录因子VAL1或VAL2可以识别负调控开花的关键基因FLC成核区的顺式DNA元件, 协同PRC2复合体在春化过程中沉默FLC基因的表达, 并在随后的常温下继续维持FLC基因沉默直至受精结束, 使植物产生春化记忆。但在下一代中如何擦除这种记忆功能, 使FLC重新被激活, 以防止植物在过冬前或过冬时开花, 相关机制目前并不清楚。近期, 该研究组揭示了在植物胚胎发育早期一个种子特有的“先驱”转录因子参与擦除春化记忆, 重新激活FLC基因的分子机制, 并解析了胚胎中的基因激活传递到后胚胎发育(营养生长期)的表观遗传机理。该研究是开花领域的重要突破, 为作物开花调控的生产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洪薇  曹家树 《植物学报》2002,19(4):406-411
在对以往有关不同开花途径研究简要总结的基础上综述了FLC基因在春化过程中 的作用。近期以拟南芥不同生态型和突变体为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FLC可能是春化反应的关键基因。研究发现,FLC的表达水平与植株低温处理的时间呈数量关系,低温处理时间越长,FLC的表达越弱,去甲基化也可能对FLC起负调控的作用。同时FLC也存在于自主开花途径中,与其他基因共同作用以调节植株开花时间。而FLC的表达对开花起抑制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春化的低温作用可能在于相关基因的去甲基化,消除了FLC对开花的抑制作用,从而解除赤霉素合成途径的封锁最终导致植株在一定时期开花。  相似文献   

7.
春化作用是某些高等植物成花转变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植物在低温诱导下促使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生理状态转变的一种受遗传控制的生理过程。本文对植物春化反应特性、春化作用的生理生化特性及春化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春化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植物能感应春化并记住这一效应,且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最终调控开花。文章就拟南芥的春化相关的基因,春化记忆分子模型、春化记忆与开花调控途径以及与此不同的另一种春化记忆模型和小麦春化记忆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应用SDS电泳及高分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冬小麦经春化、脱春化及超期春化处理后茎类蛋白质组分的变化。发现52.5,38kD和16.2kD蛋白质与冬小麦开花诱导密切相关。mRNA体外翻译结果表明,春化作用中低温诱导与开花紧密相关的mRNA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性。因此推测:春化诱导开花是低温导致某些特定基因表达的结果,而表达的调节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  相似文献   

10.
植物春化特性及春化作用机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春化作用是某些高等植物成花转变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植物在低温诱导下促使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生理状态转变的一种受遗传控制的生理过程.本文对植物春化反应特性、春化作用的生理生化特性及春化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春化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许多在寒冷的冬天生长的植物,需要在低温条件下生长几个月,以促进春天到来时的开花过程,这个时候白天延长、气温也上升,这个过程被称为“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如果没有这个寒冷时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春化作用相关基因FLC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拟南芥春化作用相关基因FLOWERING LOCUS C(FLC)属于MADS盒基因,它编码的蛋白转录因子对开花具抑制作用。春化作用通过负调控FLC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促进拟南芥的某些晚花生态型和晚花突变体开花。主要介绍了FLC基因在春化途径中的关键作用,及其春化作用通过FLC基因与其它开花途径相联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春化作用在控制高等植物开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的有关春化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 概括和分析了已经分离得到的与春化有关的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方式以及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植物春化作用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春化作用在控制高等植物开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的有关春化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概括和分析了已经分离得到的与春化有关的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方式以及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拟南芥等植物的春化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春化作用(verna lization)是某些高等植物具备成花能力所必需的,即通过适当长度和强度的冷处理诱导开花抑制蛋白基因沉默,从而使植物具备开花能力.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春化过程中特定抑制蛋白表达沉默的原因部分是由于染色体上特定位点的组氨酸的共价修饰.本文主要介绍春化过程中拟南芥中的FLC基因表达被抑制的分子机理及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6.
春化处理控制冬小麦的小穗发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春化作用是决定冬性及二年草本植物成花和穗化的一个关键生理过程,通过用不同时间的前期低温处理,观察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后期形态建成中穗分化启动,小花发育及结实率的影响,发现前期低温处理对穗启动分化的早晚具有决定作用,春化时间越长,穗分化启动越早,较长时间低温有利于促进穗分化,在实验室低温处理条件下,促进小花分化和提高结实率的最佳春化处理时间是45d左右,实验观察表明,春化处理促进小麦生长锥分化启动时间和分化速率,减少小穗退化,这一结果表明了春化处理不仅是冬小麦开花启动过程所必需的,而且是花序正常发育过程和顶部与基部小穗完全结实所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7.
<正>植物能够感知周围环境,控制和协调自身的发育,使其在合适的时间开花结果。春化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植物通过感受冬天连续的低温环境,逐渐抑制开花抑制因子的表达,并且能够在冬季之后保持该基因的抑制状态,即植物通过表观修饰可以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记住基因的表达状态,从而促进开花。春化对于许多冬性作物(如小麦、大麦)的高产、稳产也具有重要作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作物通过不同的开花抑制因子(例如:拟南芥中FLC和小麦及大麦中VRN2)响应春化过程,但研究认为它们具有类似的调节机制。认识拟南芥中FLC的调节对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春化作用相关cDNA克隆Vrc79的分子克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低温需求型植物的发育过程中,春化作用是诱导植物成花的必要因子。在冬小麦春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个核酸代谢的关键期,为了探讨春化作用的分子机理,以不春化及脱春化的冬小麦京冬1号(Triticum aestivumL.cv.Jindong No.1)胚芽的mRNA为对照,通过减法杂交构建了富集冬小麦春化相关基因的cDNA文库,经过差异筛选分离到了一个仅在春化21d这一关键期表达,而在不春化、春化4d、脱春化不表达的春化相关。cDNA克隆Vrc79。Northem杂交及同源性分析表明它是一个在植物中新发现的不同于低温胁迫诱导基因的春化特异克隆,其对春化需求型植物的成花诱导可能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温度对叶用莴苣春化的影响,进而明确其春化类型,本试验选用两个易抽薹叶用莴苣品种GB-30和GB-31为试材,分别进行20 d的4、20和25 ℃处理,然后均进行高温胁迫促进抽薹,采用石蜡切片观察茎尖花芽分化进程,并结合后期抽薹开花情况来判断是否进行春化,并确定其春化类型.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前期经过3种温度处理后,在高温胁迫第8天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抽薹.两个品种不同温度处理下花芽均进行了分化,前期4 ℃处理并没有使其花芽分化明显提前,后期的高温胁迫可以明显促进花芽分化进程.两品种间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完成各发育阶段所需天数存在差异,两品种各处理从催芽到开花以及从高温到开花的有效积温也存在差异.前期未经低温处理的叶用莴苣也进入花芽分化、抽薹、现蕾及开花阶段,表明叶用莴苣为非低温春化型植物,后期高温处理能明显促进其抽薹开花,而且从催芽开始只有有效积温达到约2500 ℃·d才能开花.  相似文献   

20.
春化低温处理可以使拟南芥等十字花科植物提前开花,该过程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植物同源结构域指(PHD-finger)蛋白VERNALIZATION INSENSITIVE3(VIN3)。PHD-finger结构域是真核生物中一种进化保守的锌指结构域,通常参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对核小体组蛋白进行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修饰。在春化处理过程中,VIN3及其同源基因编码的蛋白都具有PHD-finger结构域,该结构域通过对开花抑制基因FLOWERING LOCUS C染色质组蛋白进行H3K9、H3K27甲基化、H3K9和H3K14去乙酰化等修饰,调节FLC染色质结构状态,使其从松弛状态转变为高度凝缩状态而关闭其功能,从而影响FLC转录活性进而促进开花。以下综述了拟南芥等十字花科植物春化作用途径中PHD-finger蛋白的功能,并且概述了春化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