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何氏生髓方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防治肺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2021年3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PEG-rhG-CSF治疗)和观察组(n=50,何氏生髓方联合PEG-rhG-CSF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外周血象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神疲乏力、胃纳差、食少纳差、少气懒言、自汗盗汗、腰膝酸软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红蛋白(H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何氏生髓方联合PEG-rhG-CSF防治肺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和外周血象,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病情活动性进行分组,将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35例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将65例缓解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缓解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并对比三组受检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表达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程度的相关性,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三组受检者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对比有差异,且活动期组CD3+、CD4+、CD4+/CD8+水平较缓解期组和对照组低,CD8+水平较高(P<0.05);三组受检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且活动期组血红蛋白水平较缓解期组和对照组低,血小板水平较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3+、CD4+、CD4+/CD8+、血红蛋白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CD8+、血小板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D4+/CD8+升高、血红蛋白升高及血小板降低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疾病活动期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比例、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表达水平会出现明显变化,且与其活动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以CD4+/CD8+升高、血红蛋白升高及血小板降低情况可独立判定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因此临床上对于上述指标升高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及时改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将每位患者随机进行编号,获得1~52个编号,按照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采用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生活质量改善率以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3.08%高于对照组的42.31%(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EA、CA125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6.92%高于对照组46.15%(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可以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营养状态、肠道菌群、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重症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弯曲杆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5%)高于对照组(80.95%)(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咳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HGB、ALB、P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较对照组高,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弯曲杆菌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D8+较对照组降低,CD3+、CD4+、CD4+/CD8+较对照组高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sVCAM-1、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促使症状改善,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雷火灸五脏背俞穴对气虚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接受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47,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雷火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对比两组简明疲乏量表(BF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7 d后及治疗14 d后B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腹胀纳呆、胸闷气短、神疲乏力、久嗽痰稀、浮肿便溏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CD8+低于对照组同期,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功能、肺癌附加症状、生理、社会/家庭、情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雷火灸五脏背俞穴可有效减轻气虚型NSCLC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症状,调节血液流变学水平和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给应激反应、心理弹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改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康复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抛掷硬币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干预,观察组40例患者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本指标、应激反应、心理弹性、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住院时间均短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与心理弹性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CD3+、CD4+及CD4+/CD8+水平较干预前升高,CD8+水平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心里弹性,还可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加快其术后康复进程,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纳入病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给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0 d。对比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内皮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纯音听阈值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0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纯音听阈值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sVCAM-1)、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 d后CD8+较对照组低,CD3+、CD4+/CD8+、CD4+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效果确切,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脾氨肽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值表法将2016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予脾氨肽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评价两组肺部病灶变化情况、肺部空洞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治疗2、4、6个月时痰培养转阴率;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比值。结果:观察组肺部病灶变化、肺部空洞变化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80.00%(P<0.05)。两组在治疗6个月时的痰培养转阴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在治疗2、4个月时的痰培养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CD3+、CD4+及CD4+/CD8+比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脾氨肽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可能与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肝素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及对T细胞亚群、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接诊的13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肝素钠治疗,观察组予以孟鲁司特钠联合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各项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疗效,计算两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关节疼痛、便血缓解、腹痛缓解和紫癜消退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水平较对照组低,PT、APTT均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9 %,高于对照组的79.41 %(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肝素钠能协同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调节T细胞亚群,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凝血功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心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5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E/A)]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82.69%(43/52)(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及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LVEF、E/A均升高,LVEDD降低(均P<0.05),观察组LVEF、E/A、LVEDD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CD4+、CD4+/ 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CD8+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5/53),对照组为9.62%(5/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97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HIFU术)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HIFU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HIFU术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6个月的糖类抗原CA125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并在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应用子宫体积、痛经评分、经量评分评价患者远期预后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腰膝酸软、经期腰骶痛、经期腹痛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膝酸软、经期腰骶痛、经期腹痛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两组患者糖类抗原CA125、Hb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糖类抗原CA125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Hb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子宫体积、痛经评分、经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痛经评分、经量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可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糖类抗原CA125表达水平,减轻贫血情况,且远期疗效较好,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子宫体积、疼痛程度和月经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苍砂白芥汤联合平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动脉血流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1组(30例,给予米非司酮片+平消胶囊治疗)和观察2组(30例,给予米非司酮片+平消胶囊+苍砂白芥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三组中医临床疗效、肌瘤体积、T淋巴细胞亚群、性激素水平、子宫动脉血流指数和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2组为96.67%,观察1组为86.67%,对照组为70.0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三组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_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低于观察1组,观察1组低于对照组,观察2组肌瘤体积、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低于观察1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三组CD3~+、CD4~+及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1组、观察2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砂白芥汤联合平消胶囊可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动脉血流指数,且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8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观察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以及研究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Ⅲ期与Ⅳ期患者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Ⅰ期与Ⅱ期,Ⅲ期与Ⅳ期患者CD8~+表达水平高于Ⅰ期与Ⅱ期(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CD4~+/CD8~+、CD4~+、CD3~+表达水平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D8~+表达水平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肺癌患者CD4~+/CD8~+、CD8~+、CD4~+、CD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呈现异常状态,且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分期和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C辅助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P)患者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以奥曲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予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肠鸣音复常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水平均低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D8+明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CD4+水平及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18%)与对照组(12.5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维生素C辅助奥曲肽治疗AP患者,可有效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经桃红四物汤加味、梅花针叩刺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9年3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气滞血瘀型白癜风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各为40例。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白斑面积、出现黑素细胞时间、白斑的色素积分、血清自身抗体、Ig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心烦不安、气郁不舒、失眠多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出现黑素细胞时间短于对照组,白斑的色素积分高于对照组,白斑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IgA、IgG、IgM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经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自身抗体阳性率降低,机体免疫力提高,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患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4)。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BAFF、APRIL、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4.62%显著高于对照58.33%,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BAFF、APRIL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AFF、APRIL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应用甲氨蝶呤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BAFF、APRIL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1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6水平的变化、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及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5%)、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67.7%)、心电图总有效率(9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3.3%、40.0%、70.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能通过降低机体血清IL-6水平提高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参附注射液联合奥西替尼治疗晚期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奥西替尼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6周。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EORCT-QLQ-C3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CD4+/CD8+比值、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增加,而外周血CD8+水平、症状领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奥西替尼治疗晚期EGFR阳性NSCLC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