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睡眠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生成数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60例)和研究组(给予补肺活血胶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60例),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肺功能、睡眠质量、免疫功能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CD8+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与补肺活血胶囊联合治疗可改善肺功能、免疫功能、睡眠质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肺力咳合剂辅助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炎症介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小儿内科接收的7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38,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和研究组(n=38,肺力咳合剂辅助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疗效、肺功能、炎症介质和免疫功能,同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用药安全性状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CD8+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肺力咳合剂辅助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心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接收的80例COPD稳定期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0,接受心肺康复训练联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和对照组(n=40,接受心肺康复训练)。对比两组6 min步行试验(6MWT)、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住院时间、肺功能、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6MWT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咳嗽、睡眠、咳痰、情绪、运动耐力、胸闷、精力和日常运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心肺康复训练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T细胞亚群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案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各49例。记录两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吸气/呼气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每千克潮气量(Vt/kg)]、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CT、CRP、CD8+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T细胞亚群、潮气呼吸肺功能,减轻患儿炎性反应,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SVP)患儿T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5例RSVP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治疗7 d。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的一般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及咳嗽减轻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CD4+水平升高,外周血CD8+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外周血CD8+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x2=0.501,P=0.479)。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RSVP患儿的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控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扶正方对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IL-6、γ干扰素(INF-γ)的影响。方法:将40只Lewis肺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扶正方低剂量组(A组)、扶正方高剂量组(B组)、顺铂组(S组),每组10只,A组、B组分别给予扶正方0.4 mL/20 g、0.8 mL/20 g灌胃,M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20 g灌胃,S组给予顺铂1 mg/mL,0.4 mL灌胃,连续14d,比较各组小鼠一般情况、肿瘤重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脏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比例细胞百分比,鼠肿瘤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及外周血IL-2、IL-6、INF-γ水平。结果:A组、B组、S组小鼠肿瘤重量低于M组,S组小鼠肿瘤重量低于A组、B组(P<0.05),治疗前各组小鼠体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B组小鼠体重高于S组、M组(P<0.05)。A组、B组小鼠胸腺指数显著高于M组、S组(P<0.05)。A组、B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M组、S组,CD8+显著低于M组、S组(P<0.05),B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A组,CD8+低于A组(P<0.05)。A组、B组、S组小鼠肿瘤组织PI3K蛋白、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组(P<0.05)。A组、B组、S组小鼠外周血IL-2、INF-γ水平显著高于M组,IL-6水平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扶正方可以提升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调节IL-2、IL-6、INF-γ细胞因子水平,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起到抗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治疗后的疗效及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接受布地奈德单药治疗)和观察组(n=30,接受布地奈德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73.33%(22/30)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热退时间和哮鸣音/咳嗽/喘息消失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5 d后CD3+、CD4+、CD4+/CD8+更高,CD8+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5 d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更低(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使症状缓解时间缩短,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将每位患者随机进行编号,获得1~52个编号,按照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采用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生活质量改善率以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3.08%高于对照组的42.31%(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EA、CA125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6.92%高于对照组46.15%(P<0.05)。观察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可以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3例作为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对照组的TNF-α、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根据28d后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TNF-α、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凝血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TNF-α与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TNF-α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对照组,而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对照组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TNF-α高于存活组,PT、APTT长于存活组,而CD3+、CD4+、CD4+/CD8+均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存活组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与PT、APTT呈正相关,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P<0.05);TNF-α与CD8+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均存在异常变化,TNF-α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和预后有关,检测TNF-α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心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5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E/A)]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82.69%(43/52)(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及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LVEF、E/A均升高,LVEDD降低(均P<0.05),观察组LVEF、E/A、LVEDD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CD4+、CD4+/ 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CD8+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5/53),对照组为9.62%(5/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97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Umeclidinium bromide (GSK573719; UMEC), a new long-acting muscarinic receptor antagonist (LAMA), is in development with vilanterol (GW642444; VI), a selective long-acting β2 agonist (LABA), as a once-daily inhaled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 single dose healthy volunteer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pharmacodynamics (PD) and pharmacokinetics (PK) of inhaled umeclidinium (500 µg) and vilanterol (50 µg) when administered separately and in combination using a novel dry powder inhaler (NDPI). Co-administration of single inhaled doses of umeclidinium and vilanterol to healthy Japanese subjects was well tolerated and not associated with meaningful changes in systemic exposure or PD effects compared with administration of either compound individually. Pharmacokinetic assessments showed rapid absorption for both drugs (Tmax = 5 min for both umeclidinium and vilanterol) followed by rapid elimination with median tlast of 4–5 h for umeclidinium and median tlast of 1.5–2.0 h for vilanterol. Assessments of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 were inconclusive since for umeclidinium, Cmax following combination was higher than umeclidinium alone but not AUC whereas for vilanterol, AUC following combination was higher than vilanterol alone but not Cmax. There were no obvious trends observed between individual maximum supine heart rate and umeclidinium Cmax or vilanterol Cmax when delivered as umeclidinium 500 µg and vilanterol 50 µg combination or when delivered as umeclidinium or vilanterol alone.

Trial Registration

Clinicaltrials.gov NCT0097614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奥达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接收的108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噻托溴铵组(n=36,噻托溴铵治疗)、奥达特罗组(n=36,奥达特罗治疗)、联合组(n=36,噻托溴铵联合奥达特罗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疗效、肺功能、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CD3+、CD4+、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均高于奥达特罗组、噻托溴铵组(P0.05)。奥达特罗组、噻托溴铵组治疗3个月后的的临床总有效率、FVC、FEV1、FEV1/FVC、CD3+、CD4+、Ig G、Ig 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奥达特罗治疗COPD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及肺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脾氨肽联合普米克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CD4~+、CD8~+、血清Ig 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所有患儿进行止咳化痰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混悬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变化情况、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CD4~+、CD8~+、CD 4~+/CD8~+及血清Ig E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咳嗽、胸部哮鸣音、喘憋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FVC、FEV1及FEV/FVC、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Ig 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氨肽联合普米克令舒可显著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四磨汤对恩度联合力朴素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在放疗基础上加以恩度联合力朴素完成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四磨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CEA、CA125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比例的变化和胃肠道毒副反应、胃肠道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8、CEA、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L-8、CEA、CA12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CD3~+、CD4~+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CD8~+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CD3~+、CD4~+、CD8~+细胞比例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早期胃肠道放射性损伤发生率、Ⅱ、Ⅲ级胃肠道放射性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磨汤用于恩度联合力朴素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能有效保护患者胃肠功能,降低患者血清IL-8、CEA、CA125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布地格福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COPD缓解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n=150)和B组(n=150),A组予以布地格福吸入治疗,B组予以布地奈德莫特罗粉吸入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两组肺功能、血气水平、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炎症指标变化。结果:连续治疗3个月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 %,高于对照组的90.00 %(P<0.05);治疗后两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血氧分压、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均有提升,且A组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残气容积/肺总量、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介素-17、基质金属蛋白酶-9、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相较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布地格福对COPD缓解期的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减低气道炎症损伤,改善其肺功能及血气水平,提升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99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维适行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盆腔部位热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缓解率为53.19%,观察组总缓解率为78.8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CD3+、CD4+及CD4+/CD8+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CD8+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泌尿系统反应的发生率、1年及2年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三维适行放射治疗相比,放疗联合热疗能有效提高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新生血管生成和血清两面神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 2020年2月期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GP化疗,n=40)和观察组(康莱特注射液联合GP化疗,n=40),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新生血管生成指标、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随访2年观察患者生存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24/40)、82.50%(33/4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CD8+更低,CD3+、CD4+、CD4+/CD8+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一步下降,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进一步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JAK2mRNA、STAT3mRNA进一步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统计学无差异(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GP方案用于晚期NSCLC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延长生存期,考虑可能与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