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日常生活中食物在冰箱里如何摆放为切入点,创设课后作业的问题情境,将项目式学习引入课后实践性作业中,通过选定项目、制订项目预案、实施项目、分享评价等环节开展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将已有概念和科学原理应用到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宗旨,科学思维是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科学思维是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品格,而科学论证能力是科学思维的关键能力。在生物学中如何进行科学论证,实验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本次开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型的教学实践,旨在以实验教学为载体,将论证与探究有机结合,实现论证能力与科学探究共发展的教学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李茜茜 《生物学通报》2024,(1):14-17+95
以“人体的营养”一节复习课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导向性的单元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学习路径,使其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以“情境-问题-活动”为单元教学主线,援引多种实验现象、事实证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蛋白质工程”的教学中,以重组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疫苗改造案例为情境,以获得保护效力更高的腺病毒新冠病毒疫苗为核心问题导向,围绕真实问题的解决设计组织递进串联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思考社会实际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为主要内容载体,设计并开展“3D打印心脏”项目式学习。依照确立项目主题、设计项目任务、制订项目目标、实施项目和反思等环节,探索初中生物学课堂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实践途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以“生物的变异”为例,介绍创设真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策略,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经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设计系列问题和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构建重要概念,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遗传病"的教学中,以地中海贫血症的遗传咨询案例为主线,围绕真实情境问题的解决设计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中,以学生栽培的黄瓜苗为材料的探究实验贯穿整节课,并引入真实的生活情境和生活体验,学生在探究实践和模型构建过程中,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全过程及其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以初中生物学"血液循环"一节为例,利用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及基于文本探究的学习策略,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核心问题,通过层层深入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学习经验,培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项目式学习是解决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复杂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而落实核心素养。本文以“制作青少年科学选用耳机指南”为例,探讨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实践应基于真实项目,从学科融合立场出发进行设计与实施。项目应来源于学生真实生活,恰当确定学科融合点并创设驱动问题;项目设计是厘清项目的过程,需要依据真实项目需求,在复杂情境中梳理概念线与工作线以支持项目推进;项目实施是创想落地的过程,教师需在恰当的时机为学生提供多元支架,在困难点中激发其实践力和思考力;项目公开是创生智慧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生成经验,在真体验中寻找生长点和育人点。  相似文献   

13.
顾赛汝  刘璐  杨乐  许波 《微生物学通报》2025,52(3):1351-1361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既具备相对专业、系统的微生物知识,又具有当下学生和未来教师的双重身份。本文基于社会微生物素养提升的需求,以微生物科普活动为载体,进行项目式教学。实践效果表明,本活动对学生知识理解、教学能力提升、个人价值塑造、社会责任落实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项目成果也可为社会科普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免疫学的应用”这节教学中,着重设计了“研发疫苗”和以“抗原检测实现快速诊断”这2项实践活动,在真实情境中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助力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式学习是当下自然科学教育所提倡的,也恰是当下学生普遍缺乏的。论证式教学提供了一种启发学生站在科学家视角进行思考的方式,对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良好的引导作用。本文以“遗传信息的表达之转录”为例,对传递遗传信息中间媒介的RNA种类、转录的过程展开论证式教学。通过分析资料、提出主张,对主张进行辩驳,完善主张等系列流程,再现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形成一定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6.
近年高考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三的复习课中,基于真实的科研情境采用问题驱动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进行教学,顺应高考命题趋势,能有效提升学生学科关键能力。本文以高三“实验探究专题”中的一节复习课为例,阐述如何以“枸杞多糖的药理研究”这一真实科研情境为依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发展其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从单元整体教学出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为主线,贯穿“血液的组成成分”学习的始终。借助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感知情境、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血液组成及功能的认识,初步体会人体内环境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在情境分析的过程中,学生提取和整合信息,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以学生吃菠萝“蜇嘴”这一生活经验作为情境导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一节的教学,通过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设计实验解决问题,最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有意义构建.教学中以学生亲手操作实践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鼓励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学生物学本土化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ematics)课程资源缺乏、STEAM项目式教学及评价过程中的问题等,以传统美食麦芽糖制作为例,深度开发舌尖上的生物学STEAM课程资源和项目式教学实践。在生物学STEAM项目式教学中,采取课内外结合的方式,通过逆向教学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单导学、真实问题情境营造、多元教学评价等方式,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体验、探究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构建生物学知识,撬动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课程视域下的项目式作业是基于项目式学习开展的一种立足学生发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在“设计水培装置,实现家庭蔬菜种植”的长时项目式作业过程中,通过创设真实问题解决的任务情境,完成一套完整、成体系、作业难度依次增大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业活动,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并持续性探究。通过实践活动自主构建重要概念,培养了学生高阶认知能力,同时落实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