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紫杉醇生物合成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癌药紫杉醇是具有萜类环状结构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紫杉醇生物合成酶,特别是其合成关键酶,将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大量生产紫杉醇打下基础.对紫杉醇生物合成过程中参与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红豆杉资源与紫杉醇生产概况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红豆杉属(TaxusL.)植物全世界共11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种1变种,即: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Sieb.etZuc.)、云南红豆杉(T.yunnanensisChengetL.K.Fu)、西藏红豆杉(T.walichianaZucc.)、中国红豆杉〔T.chinensis(Pilger)Rehd.〕和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var.mairei(LemeeetLévl.)ChengetL.K.Fu〕,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较为集中的产区为东北、西南和华东地区。云南省是我国红豆杉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红豆杉树皮中含有新型抗癌药物紫杉醇,近年来,由于过度砍剥致使我国红豆杉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必须制定保护措施,进行人工种植。由于紫杉醇在红豆杉中含量甚微,结构异常复杂,所以研究紫杉醇的新来源成为世界性的热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非树皮部分的提取,人工大量种植,衍生物的寻找,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等。我国在以上研究领域内已取得多项成果,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1995年以来从紫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新紫杉醇类化合物,按其结构骨架列表收载。 相似文献
7.
8.
9.
10.
草坪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草坪植物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转基因的研究现状以及转基因育种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入手,综述了近年来草坪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并对草坪植物遗传转化的几种主要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来源、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三方面,对近8年来新发现的98种天然二萜酚类化合物进行了综述。这些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唇形科、灯心草科、卫预先科等科植物,以唇形科鼠属草属最多,结构类型以脱氢松香酸型及重排脱氢松香酸型三环二萜酚类为主。生物活必玉要为抗氧化、抗微生物及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
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紫杉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近年来由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领域取得的进展,其中特别介绍了由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酶类的研究发展而来的用基因工程方法改良细胞系,为提高紫杉醇产量而采取添加前体物质,诱导子,抑制子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昆虫神经肽allatostatin与allatotropin的研究新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神经肽allatostatin与allatotropin的研究新近展关雪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昆虫神经激素是肽类激素,它控制昆虫许多关键的生理过程,例如生长、变态、生殖和行为等。保幼激素(JH)对昆虫的卵子发生成熟起着重要的调... 相似文献
15.
16.
17.
稀土化合物对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紫杉醇生产和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稀土化合物硝酸镧、硫酸铈铵、硝酸亚铈处理悬浮培养的红豆杉细胞,对八个非外泌型细胞株进行了研究。它们的紫杉醇产量在0.05 ̄15.44mg/L之间,释放率在0% ̄27%之间不同的细胞株对不同稀土化合物的响应是不同的。除TN、NF细胞株紫杉醇产量有所下降外,其他细胞株均表现紫杉醇的产量不同程序的提高;E2细胞株对稀土元素的促渗透作用不敏感。硝酸镧、硫酸铈铵、硝酸亚铈三种稀土化合物中,硝酸亚铈对D4 相似文献
18.
石斛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6,自引:0,他引:86
本文对石斛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从石斛属植物中开发利用有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合成紫杉醇诱导子浓度的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利用短期诱导实验考察了几种诱导子的最优诱导浓度,结果表明,在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1.0mmol/L硝酸铈铵、0.01mmol/L硝酸银、0.1mg/L花生四烯酸、0.1mg/L水杨酸以及10.0mg/L甲基苯莉酮酸最有利于紫杉醇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抑制剂促进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5-甲基-DL-色氨酸(5-MT),丙二酸钠等11种代谢抑制剂对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紫杉醇生物合成速率的影响,筛选取5-MT等3种对紫杉醇生物合成有促进作用的抑制剂,抑制剂在稳定期添加剂红豆杉细胞生长无强烈的抑制作用。更有利于紫杉醇的生物合成,各抑制剂与前体和真菌诱导协同作用提高增产效果,增产大小依次为5-MT,马来酸和丙二酸钠,其中50mg·L^-15-MT使紫杉醇含量提高近10倍,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