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枝叶中分离得到4个紫杉烷二萜,通过波谱分析分别确定为:1β-羟基-2α,7β-二去乙酰基巴卡亭I(1),1β-羟基巴卡亭I(2),2α,5α,7β,9α,10β,13α-六乙酰氧基紫杉-4(20),11-二烯(3)和2-去乙酰氧基-5-去肉桂酰taxinine J(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先后报道了从水竹叶(Murdannia triquetra(Wall)Brückn)中分离并鉴定了β-蜕皮激素(β-ecdysone)(化合物Ⅰ),α-去氧-β-蜕皮激素(α-deoxy-β-ecdysone)(化合物Ⅱ),揭示了水竹叶属植物中蜕皮激素的新存在。近来我们又从水竹叶中分离出一个微量成份(化合物Ⅲ)。由~(13)C 核磁共振和~1H 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和气相色谱等分析,表明化合物Ⅲ比β-蜕皮激素在甾体母核部分多一个以羟基形式存在的氧原子,该羟基应以β-构型连接在 C_5位上。从而说明化合物Ⅲ为5β-羟基-β-蜕皮激素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枝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紫杉烷二萜,通过波谱分析分别确定为:14p羟基巴卡亭Ⅵ(1),巴卡亭Ⅵ(2),巴卡亭Ⅳ(3),1β-去羟基巴卡亭Ⅳ(4),云南红豆杉酯甲(5),2α-去乙酰-2α-苯甲酰基-13α-乙酰基云南紫杉亭(6),5α-羟基-2α,7βp,9α,10β,13α-五乙酰氧基紫杉-4(20),11-二烯(7)和Taxaein(8)。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并报道八个化合物在丙酮中测得的核磁共振信号,化合物8的数据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从金鱼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 L .) 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其中7 个, 分别为: 苜蓿素-7- O-β- D-葡萄糖苷( 1) , naringenin-7- O-β- D-葡萄糖苷(2 ) , 七叶内酯(3) , β-谷甾醇(4 ) , 7α-羟基-β-谷甾醇(5) , 7α-甲氧基-β-谷甾醇(6) , 十六碳脂肪酸(7) 。化合物(3) 为首次从金鱼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Δ5-3β,7β-二羟基甾醇(1~3)和Δ5-3β,7α-二羟基甾醇(4~6)的一些核磁共振波谱特征进行了比较。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6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无明显的抑制活性,对丁酰胆碱酯酶(BuChE)则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24-亚甲基胆甾-5-烯-3β,7α-二醇(6)的IC50值为9.5μM。通过活性数据比较我们发现7α-羟基甾醇对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明显比相应的7β-羟基甾醇高。我们通过计算7位羟基和四环平面之间的二面角角度来尝试解释这些活性差别。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羊角天麻(Dobinea delavayi)的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成分,本实验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合物的纯化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羊角天麻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2′,4′-四羟基二氢查尔酮(1)、紫铆花素(2)、3,4,2′,4′,α-五羟基查尔酮(3)、金色草素(4)、芒果苷(5)、没食子酸(6)、二十四亚甲基环阿尔廷醇(7)、6β-羟基-豆甾-4-烯-3-酮(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棕榈酸甲酯(11)、1-棕榈酸单甘油酯(12),其中化合物1~4、6~8均为首次九子母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1~6均具有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其中黄酮类化合物2~4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120.3、61.5、56.0μg/mL。  相似文献   

7.
金鱼藻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其中7个,分别为: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1) , naringenin-7-O-β-D-葡萄糖苷(2) ,七叶内酯(3) ,β-谷甾醇(4) , 7α-羟基-β-谷甾醇(5) , 7α-甲氧基-β-谷甾醇(6) ,十六碳脂肪酸(7)。化合物(3)为首次从金鱼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柴胡红景天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礼  李磊  廖志华  陈敏  孙敏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2):2564-2567
采用正相与反相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纯化的方法,从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柴胡红景天(Rhodiola bupleuroides)根茎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用光谱分析(UV,IR,MS,1H-NMR,13C-NMR)和化学反应鉴定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1)、山奈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2)、草质素-7-O(3″-O-β-D-葡萄糖基)-α-L鼠李糖苷(3)、槲皮素(4)、丁香酸(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7-O-β-D-葡萄糖苷(6)、β-谷甾醇(7).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和6为首次从红景天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5-3β,7β-二羟基甾醇(1—3)和△^5-3β,7α-二羟基甾醇(4~6)的一些核磁共振波谱特征进行了比较。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6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无明显的抑制活性,对丁酰胆碱酯酶(BuChE)则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24-亚甲基胆甾-5-烯-3β,7α-二醇(6)的IC50值为9.5μM。通过活性数据比较我们发现7α-羟基甾醇对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明显比相应的7β-羟基甾醇高。我们通过计算7位羟基和四环平面之间的二面角角度来尝试解释这些活性差别。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硅胶、凝胶柱层析方法对鸡场沼渣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波谱方法分析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22β-羟基-12-齐墩果烯-3-酮(2)、21β-羟基-β-白檀酮(3)、29-羟基-12-土当归烯-3,22-二酮(4)、17β-雌二醇(5)和S(-)-雌马酚(6)。这些成分均首次从鸡场沼渣中分离得到。有研究表明,21β-羟基-β-白檀酮在IC5027.4μM就具有很好的抗肠贾第虫(Giardia intestinalis)活性。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体外实验表明,S(-)-雌马酚有助于妇女更年期症状的改善、保护心血管、缓解骨质疏松症及抗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