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射虫岩A-703采自西藏日土县城北7km处下希下坡高地北坡,被夹在基性火山岩和凝灰岩之中。A-703所含放射虫保存尚好,种属丰富。本文描述了其中34个属60个种(包括1新属13新种),其中Mtrifusus baileyi Pessagno(一般),Parvicingula altissima(Rüst)(稀少),P. hsui Pessagno(丰富),Napora bukryi Pessagno(稀少)是加利福利亚提通早期Mirifsus baileyi(S 2B)亚带的主要分子(Pessagno,1977a)。  相似文献   

2.
西藏丁青地区早侏罗世放射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记述了西藏丁青宗白乡蛇绿岩剖面中所产的放射虫化石,计12属、16种及1未定属种,其中1新属、3新种。这个动物群中包括Praeconocaryomma media Pessagno et Poisson, Canutus izeensis Pessagno et Whalen,Bagotum modestum Pessagno et Whalen, Canuptum rugosum Pessagno et Poisson等北美早侏罗世普利斯巴阡期的主要分子,有的是北美和土耳其普利斯巴阡晚期和托尔早期出现的分子。因此,推测丁青这个动物群属早侏罗世普利斯巴阡晚期。  相似文献   

3.
采自西藏西北边陲日土县南的一个燧石标本含丰富的放射虫化石。产此标本的地层主要是一套基性火山岩系,当地称之为“木嘎岗日群”。这个放射虫动物群含15科、32属、54种,其中有本文建立的1个新科(Leugeonidae)、3个新属(Dantze,Leugeo和Levilugeo)及12个新种。该放射虫组合可划归上侏罗统启莫里叽阶(Kimmeridgian)上部或提通阶(Tithonian)下部(即相当于北美 2 alpha亚带至 3 beta亚带;Pessagno et al.,1987h).标志属种如Mirifusus guadalupensis,Tripocyclia jonesi,Hsuum maxwelli等。  相似文献   

4.
藏南晚白垩世赛诺曼期放射虫的新属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垩纪放射虫化石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但迄今为止,仅北美西部有较系统的研究。Pessagno(1976,1977)建立的大谷系(Great Valley Sequence)放射虫分带,自底部贝里阿斯阶至顶部马斯特里赫阶共有12个带及12个亚带。最近,Pessagno等(Pessagno et al.,1984)在总结已有资料基础上,又提出了划分中晚侏罗世特提斯区和北方区不同放射虫动物群的标准,并据此探讨北美西部一些地体自南而北漂移的历  相似文献   

5.
放射虫Cecrops septemporatus带在世界各地的瓦兰今阶广泛分布,中国最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现于藏南日喀则地区雅鲁藏布蛇绿岩南侧的下鲁硅岩中。本文对相关样品(80-141)进行再研究,描述放射虫18属23种,包括3个新种。该放射虫组合具有Aurissaturnalis variabilis variabilis(Squinabol),Thanarla elegantissima(Cita),Pantanellium corriganensis Pessagno等重要带化石,可与江孜地区混杂堆积和泽当地区蛇绿混杂岩的硅质岩中发现的相关组合及国际同类放射虫生物带进行比较,为全面认识该时期全球放射虫组合面貌及区域对比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与11种熊蜂的系统进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比较一段357b的细胞色素b的序列,分析了熊蜂属5亚属11种熊蜂系统发育关系。5亚属包括Bombus( 5种),Thoracobombus(3种),Mendacibombus(1种),Fervidobombus(1种)和Pyrobombus(1种),该序列有65个单变异态位点和71个简约信息多态位点,翻译成119个氨基酸序列后有45个氨基酸变异位点。根据P-距离构建的邻接树(NJ tree)和最大简约树(MP tree)都显示同样的结果:Mendacibombus (B.avinovielllus)分化最早;Fervidobombus(B.pensylvanicus)次之;Pyrobombus(B.impatiens)和Bombus形成姊妹群;Bombus亚属是单系群,其中B.ignitus在所研究的5个种中分化最早。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的小煤炱菌(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Hansford(1961)的分类系统和鉴定方法,采集、鉴定和整理了海南省的小煤炱菌共4属73种;附丝壳属(Appendiculella)2种,小光壳炱属(Asteridiella)10种,针壳炱属(Irenopsis)3种以及小煤炱属(Meliola)58种,其中包括2个新种和29个在中国分布的新记录。新种是:黄牛木生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cratoxylonicola Y.X.Hu海南小煤炱Meliola hainanensis Y.X.Hu新种有英文、拉丁文描述和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Hansford(1961)的分类系统和鉴定方法,采集、鉴定和整理了海南省的小煤炱菌共4属73种;附丝壳属(Appendiculella)2种,小光壳炱属(Asteridiella)10种,针壳炱属(Irenopsis)3种以及小煤炱属(Meliola)58种,其中包括2个新种和29个在中国分布的新记录。新种是:黄牛木生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cratoxylonicola Y.X.Hu海南小煤炱Meliola hainanensis Y.X.Hu新种有英文、拉丁文描述和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马先蒿属(Pedicularis)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在云南植物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照钟补求系统,该属植物在云南有151种分属于13个群72个系.马先蒿属在云南的地理分布体现了下列特点:(1)种类十分丰富,占整个属总种数的25%,占中国的42.6%.(2)包括了该属全部花冠类型,即无齿、有齿的原始类型各为24种、短管具喙的中间过渡类型87种,较进化的长管类型16种.(3)马先蒿属植物分布在云南的11个地理分布区域中,但该属植物在康藏高原区最为丰富,有108个种在本区有分布,占云南种数的71.5%;横断山植物区和东喜马拉雅植物区是本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4)特有现象十分明显,其中8个系、52个种为云南特有,横断山和东喜马拉雅的特有种最为丰富,也是本属的特有中心.(5)云南马先蒿植物与邻近的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在区系上联系密切,与缅甸和不丹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渤海海水中酵母菌种类的调查结果,从31个站位中,共分离鉴定了228株酵母菌,这些酵母菌分别属于8属40种:红酵母属(Rhodotorula)5个种,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8个种,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2个种,毕赤酵母属(Pichia)8个种,酵母属(Saccharomyces)2个种,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1个种,球孢酵母属(Torulaspora)1个种,假丝酵母属(candida)13个种。40个种中,有13种是中国新记录,即:黑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ater),大型隐球酵母(Cr.magnus),多型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polymorphus),克鲁维酵母(Saccharomyces kluyveri),伯顿毕赤酵母(Pichia burtonii),卡森毕赤酵母(P.carsonii),埃切毕赤酵母(P.etchellsii),季也蒙毕赤酵母(P.guilliermondii),海梅尔毕赤酵母(P.heimii),嗜土毕赤酵母(P.philogaea),奥默毕赤酵母(P.ohmeri),棘胫小蠹毕赤酵母(P.scolyti),和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在这13种中,除埃切毕赤酵母和奥默毕赤酵母外,其余11种在海水里也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扁角叶甲属(Platycorynus Chevrolat)是肖叶甲科中一个较大的属,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印度支那、印度和非洲等热带地区。1961年,Gressitt和Kimoto在中国扁角叶甲属名录中共记录了27种(其中有两个是印度支那种,我国目前尚无纪录)。作者在整理此属标本时,于1980年记述了6个新种和1个新亚种,本文又增补了1个新种,共增进为33个种和亚种(不包括两个印支种)。本属种类的体色,除少数鞘翅有花斑外,多数为紫色或蓝色,外形十分近似,鉴定相当困难。另一方面,有的广布和优势种,例如 Pl.peregrinus(Herbst),种内变异很大,同种的个体往往被鉴定为不同的种。作者根据外生殖器的大量解剖,结合有关种类外部形态的变异范围,对本属种类做了一些订正,提出了Pl.plebe-  相似文献   

12.
藏南宗卓组滑塌堆积中的放射虫化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放射虫化石的研究在国外自上一世纪即已开始,但长期来被认为地层价值不大.近廿年来,随着研究技术的改进,在中、新生代地层划分中,放射虫化石已证明是极其有用的.我国放射虫化石研究很少,且多属切片研究.根据 Pessagno 和 Newport 叙述的方法,最近我们成功地从硅质岩中萃取出良好的化石个体.岩石标本为尹集祥同志采自江孜以东约50公里的穷堆村北山.一块(80R_1)为浅绿色硅岩,取自宗卓组中直径约3米的岩块;另一块(80R_2)取自该岩块附近砂页岩基质中的深灰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三种植物群落土壤AMF孢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样方法,以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作盆栽扩繁,利用湿筛倾析法和蔗糖离心法分离土壤孢子,研究了广东省常绿阔叶林、人工林(台湾相思林、湿地松林、刚果按林)和木薯地等3种植物群落11个土样的丛枝菌根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孢子组成及分布状况.根据孢子形状、颜色、大小、孢壁饰纹及连孢菌丝等形态,将所分离的孢子划分为20个形态型(morphotypes),分属于3科5属.其中球囊霉属(Glomus)有10种形态型,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5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各2种,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1种.在20个形态型中,以球囊霉属最丰富,分布最广.其中4种类型Glomus dolichosporum(TypeI)、Glomus eburneum(TypeJ)、Glomus versiforme(TypeM)和Acaulospora scrobiculata(TypeD)在常绿阔叶林、人工林和木薯地中均有出现,其余类型仅见个别土样.  相似文献   

14.
广西特有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论述了广西特有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广西特有植物共859种,隶属于119科303属,其中蕨类植物15科22属42种,裸子植物3科4属7种,被子植物101科277属810种。这些特有种中,以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有440种,灌木、乔木类型次之。(2)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分布交错混杂。种子植物科包含9个分布类型,属包含14个分布类型。种则依据在广西区内地理分布可划分为5个分布亚型,其中以桂西南分布种类最多。(3)科属种的水平上都表现出明显的的热带-亚热带性质。4.区系成份兼具古老性和年青性,并表现出岩溶地区特有化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厕蝇属Fannia为Robineau-Desvoidy于1830年以Fannia saltatrix R.-D., 1830=F. scalaris (Fabricius, 1794)为模式种建立的1个属,隶双翅目Dipt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有瓣类Calyptratae厕蝇科Fanniidae,是该科4个属中种类最多的一个属.迄今全世界已知厕蝇科有300多种,我国已知有3属94种,其中厕蝇属91种,占我国厕蝇科总数的96.81%,分布于四川的有37种,占我国厕蝇属总数的40.66%;在37种中,近年鉴定命名并正式发表的有19种,占51.35%,25种为四川特有,占67.57%,足见四川厕蝇属种类的多样性,是天赋的极其宝贵的基因库.本文编制了四川厕蝇属已知种检索表,并对其中的1个新种:西部厕蝇Fannia hesperia Feng sp.nov.的鉴别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新种模式标本藏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砂壳纤毛虫隶属于纤毛门、旋毛纲、环毛亚纲、砂壳目.本文总结了自Kofoid和Campbell(1929)以来的分类学资料,参照Lynn(2008)的分类系统,整理成世界砂壳纤毛虫新名录.厘清砂壳纤毛虫共有15科69属954种,其中海洋种为15科69属925种,淡水种为3科5属29种.在所有属中,以拟铃虫属(Tintinnopsis包含物种最多,为137种,其中海洋种为118种.我国水体共记录有13科36属164种,海洋种13科36属144种,淡水种2科3属20种.除杯形铃壳虫(Codonella cratera)、湖泊领细壳虫(Stenosemella lacustris)、蜉蝣筒壳虫(Tintinnidium ephemeridum)、蝌蚪筒壳虫(Tintinnidium ranunculi)、半缘筒壳虫(Tintinnidium semiciliatum)、纺锤拟铃虫(Tintinnopsis fusiformis)、伊利诺拟铃虫(Tintinnopsis illinoisensis)、卵圆拟铃虫(Tintinnopsis ovalis)、圆柱拟铃虫(Tintinnopsis cylindrata)、这9个种外,其他淡水种在我国都有记录.该名录中,除了已有中文名的159种外,其余的种我们给出了中文译名,并将部分译为似铃虫属(Tintinnopsis)的中文名统一为拟铃虫属,部分译为麻铃虫属(Leprotintinnus)的中文名统一为薄铃虫属,将截短角口虫(Salpingella decurtata)改为截短号角虫,将冰生拟铃壳虫(Codonellopsis glacialis)改为冰生类铃虫.  相似文献   

17.
秦岭藓类植物区系特点与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1.秦岭藓类植物水平分布与这一地区森林分布的格局是相一致的。垂直分布以北坡为例可划分为5个带;海拔2400—2900米是白齿藓属(Leucodon)种分化特别活跃的一带,作者认为秦岭地区可能是该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亦或是起源地;2.秦岭藓类138属中,热带和亚热带的属有21个,而且其中有14属仅各有1种,其它各属均为2—3种。这充分证明,秦岭南坡已是亚热带藓类分布的北部边缘。秦岭有80个属为温带属,在秦岭藓类植物中占有显著地位,这也充分说明秦岭藓类植物的地理成分是以温带为主,也就是泛北极区系成分为主;3.园枝藓属(Pterogonium)和拟直毛藓属(Kiaeria)是新分布于中国的属;4.秦岭藓类植物区系与我国西藏、东北两地藓类植物区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湿筛倾注-蔗糖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对自然分布于福建省6个样地的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Thunb.)Kanitz]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MF)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基于重要值、孢子密度、种丰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rensen相似性系数以及Q型聚类分析对各样地AMF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福建省的邵武市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SW)、建瓯市东游镇(JOD)、建瓯市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JOW)、尤溪县西城镇(YX)、清流县温郊乡(QL)和武平县万安乡(WP)6个样地的AMF分别有6属10种、6属15种、7属16种、9属14种、8属17种和7属15种,6个样地共鉴定出AMF 9属28种;JOD、YX、QL和WP样地的AMF优势属均为球囊霉属(Glomus Tul.et C.Tul.),其中,JOD、YX和QL样地的AMF优势种为大果球囊霉(Glomus macrocarpum Tul.et C.Tul.),WP样地的AMF优势种为地管孢囊霉(Funneliformis geosporum C.Walker et Schuessler);SW样地的AMF优势属为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 R.N.Ames et R.W.Schneid.),AMF优势种为稀有内养囊霉(Entrophospora infrequens R.N.Ames et R.W.Schneid.);JOW样地的AMF主要属(常见属)为管孢囊霉属(Funneliformis C.Walker et Schuessler),AMF主要种(常见种)为地表多孢囊霉[Diversispora versiforme(Karsten)S.M.Berch et J.A.Fortin]。YX样地的AMF平均孢子密度最大,在50 g风干土中平均有118.9个孢子;JOD样地的AMF平均种丰度最大(7.2)。6个样地AMF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27~1.87,以JOW样地最大、QL样地最小。各样地间AMF的Srensen相似性系数为0.48~0.76,其中,WP样地与YX样地间AMF的Srensen相似性系数最大(0.76),表明这2个样地的共有AMF种类占76%;且WP样地与其余样地间AMF的Srensen相似性系数均较大(大于或等于0.6),其AMF的属数、种数、种丰度、孢子密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较高。通过聚类分析,供试的6个样地被划分为3组,其中,JOD、WP和JOW样地归为1组;YX样地单独成组;SW和QL样地归为1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自然分布的野鸦椿根围土壤中AMF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差异较大,而福建南部样地(武平县万安乡)的AMF种类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绢藓属(Entodon)植物的分类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建成  李琳  王晓蕊 《植物研究》2004,24(2):226-235
在研究文献和标本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绢藓属(Entodon C. Muell.)植物在中国以及在河北省的研究背景.对采自河北省的210余号绢藓属植物标本进行了研究鉴定,整理出河北省绢藓属植物14种2变种,其中有河北省新记录2种:细疣绢藓(Entodon verruculosus)和中华绢藓(E. smaragdinus).按照吴征镒先生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划分原则\[1\],河北省绢藓属植物可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密叶绢藓短柄变种(E. compressus var. zikaiwiensis)、亮叶绢藓(E. aeruginosus)、陕西绢藓(E. schensianus)、中华绢藓、短柄绢藓(E. micropodus)、和细疣绢藓6种为中国特有分布.作者根据标本编制了河北省绢藓属植物分种检索表,并概述了每一种的生境、识别特征和地理分布.最后,对河北省绢藓属植物地理分布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0.
对山西省苔藓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现已知山西省苔藓植物共52科、150属、430种(含10变种1亚种1变型),优势科(9种以上)有11科,优势属(5种以上)有21属,其中第一大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含26属、107种,扭口藓属(Barbula)为第一大属,含25种.分析区系成分可知,山西省苔藓植物包括8个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分布类型最占优势(222种,占总种数的56.21%),其次为东亚分布类型(63种,占总种数的15.95%),表明山西省苔藓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