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歧苏铁的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歧苏铁 独把铁,独脚铁(云南屏边) 图版1 Cycas multipinnata C. J. Chen et S. Y. Y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32(3): 239.1994. Plate 1 Trunk 20—40 cm tall, 10—20 cm in diam., brown-grey. Leaves 1, rarely 2, termi-  相似文献   

2.
对福建苏铁经过三年多的调查、观察和研究,基本完成福建苏铁原产地的调查,认为福建原产两种苏铁,即苏铁与四川苏铁。本文还对福州树木园引种栽培的苏铁进行分类研究,有苏铁、四川苏铁、海南苏铁、攀枝花苏铁、广东苏铁、台东苏铁、元江苏铁、暹罗苏铁、石山苏铁、篦齿苏铁、越南苏铁、叉叶苏铁、多羽叉叶苏铁、多歧苏铁、刺叶苏铁等,另有三种形态特征比较特殊的苏铁也在本文进行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苏铁经过三年多的调查、观察和研究 ,基本完成福建苏铁原产地的调查 ,认为福建原产两种苏铁 ,即苏铁与四川苏铁。本文还对福州树木园引种栽培的苏铁进行分类研究 ,有苏铁、四川苏铁、海南苏铁、攀枝花苏铁、广东苏铁、台东苏铁、元江苏铁、暹罗苏铁、石山苏铁、篦齿苏铁、越南苏铁、叉叶苏铁、多羽叉叶苏铁、多歧苏铁、刺叶苏铁等 ,另有三种形态特征比较特殊的苏铁也在本文进行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4.
攀枝花苏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1年,四川省林科所和飞播林场进行植被考查时,发现大片自然苏铁林,地理座标是东经101°33′30″~101°35′38″,北纬26°36′58″~26°38′33″。分布总面积约300多公顷,约12万株,集中在攀枝花市巴关河民政、平江一带,海拔1100~1500m的石灰岩山地、稀树草丛地带,定名为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  相似文献   

5.
以石山苏铁Cycas sexseminifera为父本,攀枝花苏铁C.panzhihuaensis为母本开展人工授粉,成功获得杂交种子并繁育成苗。结果表明,石山苏铁与攀枝花苏铁可以进行种间杂交,但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  相似文献   

6.
贵州苏铁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了贵州苏铁(Cycas guizhouensis)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并与攀枝花苏铁(C.panzhihuaensis)、苏铁(C.revoluta)、华南苏铁(C.rumphii),拳叶苏铁(C.circinalis)和C.media等的核型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苏铁属植物不同核型的进化趋势,提出了苏铁属植物的两种地理分布核型,即1.北回归线以北为K(2n)=22=2m+4sm+4st+12T包括贵州苏铁和攀枝花苏铁;2.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为K(2n)=22=4m+8st+10T,包括苏铁、华南苏铁、拳叶苏铁和C.media。  相似文献   

7.
广东苏铁及中国东南部几种苏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华东南(台湾,广东,海南)产的广东苏铁、台东苏铁及海南苏铁的形态学、解剖学和分类学问题、以及这几种苏铁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本文附有检索表及图。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市建市之初,人们并未认识到苏铁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生态和工业两种文明形成了对立。毁林开荒、放牧、农垦、开矿、盗挖和贩卖等活动对攀枝花苏铁原始天然林造成了严重破坏,攀枝花苏铁数量急剧下降。为了抢救这种稀有、珍贵和古老的孑遗植物,攀枝花公园和攀枝花市园林科研所在1978年开始了攀枝花苏铁的迁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苏铁属叉叶苏铁亚组国产种类的羽片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建光  刘念 《广西植物》2012,32(5):587-592
为了比较苏铁属各分类群的异同并为其分类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采用解剖学的方法,观察并分析了国产叉叶苏铁亚组5个分类群:叉叶苏铁、多羽叉叶苏铁、长柄叉叶苏铁、多歧苏铁和德保苏铁的羽片横切下皮层厚壁细胞、海绵组织含晶细胞、叶缘、中脉区及韧皮部形状、分泌道等特征和羽片小叶柄纵切中管胞类型、直径大小及管胞壁纹饰特征。结果表明:叉叶苏铁和多羽叉叶苏铁解剖特征非常接近;长柄叉叶苏铁叶缘弯曲、韧皮部呈"V"形与前二者区分;多歧苏铁中脉区远轴面半圆形、叶缘弯曲部位变厚、先端锐等特征和德保苏铁中脉区远轴面呈较平缓圆弧形,叶缘弯曲部位变薄、先端钝易区分。5个分类群在下皮层厚壁细胞、中脉区具分泌道和小叶柄中管胞等解剖特征方面具有一致性,表明这些分类群可能由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0.
陈介  云波 《云南植物研究》1995,17(4):400-400
苏铁属一新亚种陈介,云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个旧市第二中学,个旧661400)关键词苏铁科,苏铁属,新亚种、蔓耗苏铁蔓耗苏铁新亚种ANEWTAXAOFCYCAS(CYCADACEAk)INYUNNAN¥CNENCheih(...  相似文献   

11.
石山苏铁与锈毛苏铁羽片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石山苏铁与锈毛苏铁叶的羽片横切面结构,结果表明,石山苏铁叶表面具厚的角质层,表皮细胞壁厚,排成整齐的一列:下皮层厚壁细胞仅分布于中脉隆起区和叶缘:叶肉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构成,栅栏组织为排列整齐的柱状细胞组成,位于近轴面的表皮层下方,并延伸至中脉区:海绵组织的细胞分布于副转输组织两侧,含晶细胞少;韧皮部在远轴面,排成弧形;木质部在近轴面,管胞分散,锈毛苏铁的羽片横切面结构在叶缘的形态,叶脉区隆起形态,韧皮部形态,分泌道有无及下皮层厚壁细胞的特点等方面与石山苏铁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本文支持把两者作为独立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保护生物学上的回归(reintroduction)是指在一个物种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历史分布区建立新种群的活动,作为濒危物种保护和种群恢复的重要策略之一,在苏铁类和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实践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我国广西开展的德保苏铁的回归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但这并不是我国最早的苏铁回归,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苏铁回归实验。  相似文献   

13.
保护生物学上的回归(reintroduction)是指在一个物种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历史分布区建立新种群的活动,作为濒危物种保护和种群恢复的重要策略之一,在苏铁类和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实践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我国广西开展的德保苏铁的回归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但这并不是我国最早的苏铁回归,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苏铁回归实验。  相似文献   

14.
15.
苏铁属花粉萌发及保存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与硼酸组合在不同pH条件下用悬浮培养法测定德保苏铁、叉叶苏铁、元江苏铁和越南篦齿苏铁花粉的活力;将元江苏铁和越南篦齿苏铁花粉分别保存在不同低温、不同湿度的环境中,研究温度和湿度对保存花粉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适合苏铁属植物花粉萌发的培养液配方为蔗糖(1%~2.5%)+硼酸(100~500 mg/L),pH6.0~7.0;(2)在室温下,将苏铁花粉密封保存在有干燥剂的容器中,可存活30 d以上;(3)在0℃条件下,不加干燥剂,花粉可保存4个月以上;(4)用液氮保存后的越南篦齿苏铁花粉进行人工授粉,结实率高达90.3%,与用新鲜花粉人工授粉的结实率无明显差异;(5)将花粉含水率降低到15.5%~13.2%后,能在液氮中进行长期保存,表明花粉液氮保存可以作为苏铁花粉长期和超长期保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发表了一苏铁属新种,即秀叶苏铁,对其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市建市之初,人们并未认识到苏铁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生态和工业两种文明形成了对立。毁林开荒、放牧、农垦、开矿、盗挖和贩卖等活动对攀枝花苏铁原始天然林造成了严重破坏,攀枝花苏铁数量急剧下降。为了抢救这种稀有、珍贵和古老的孑遗植物,攀枝花公园和攀枝花市园林科研所在1978年开始了攀枝花苏铁的迁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苏铁属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苏铁属花粉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花粉中等大,极轴长26.5-35.7μm,赤道轴长20.6-26.4μm;极面观椭圆形至近圆形,赤道面观船形或肾形,具远极单沟,达两端,其开闭和形状随花粉干燥或潮湿而变化,内部具多种不规则突起,两端具皱纹;远极面外壁光滑或稀具微突起,近极面具穿孔,孔穴或蜂窝状纹饰。  相似文献   

19.
20.
杨永 《植物杂志》2012,(6):32-33
苏铁属植物是CITES禁止贸易的植物,但是盗挖、毁林开荒和伐木毁林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苏铁属植物的濒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