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冷藏条件下,酸性电解水溶液对带鱼的保鲜效果。将带鱼清理、洗净后分段,在不同有效氯浓度的酸性电解水溶液中浸渍5 min,沥干后装入PE保鲜袋,置于4±1℃温度下贮藏。以感官评定、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2-Thilbarbituric acid,TBA值)、细菌总数与pH值等作为评价指标,测定带鱼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得出:经酸性电解水处理后的带鱼,在相同的贮藏期内,尤其是贮藏前期,其TVB-N值、TBA值、细菌总数与pH值均低于冷藏对照组。对比发现,电解11 min所产生的酸性电解水(pH:2.62±0.01,ORP=1149.1±0.6 mV,ACC=41.5±0.7 mg/L)对冷藏带鱼的保鲜效果最优。采用该酸性电解水溶液处理后的带鱼,其冷藏货架期较对照组延长了2~3 d。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涂膜对番荔枝冷藏期间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1%壳聚糖涂膜处理的番荔枝果实在冷藏(15℃)期间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变化过程延缓,果实腐烂率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Nisin生物保鲜剂对冷藏带鱼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研究了冷藏(4±1 ℃)条件下,不同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Nisin)保鲜液对带鱼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Nisin保鲜液处理后的带鱼,在相同的贮藏期内,其pH值、TVB-N值及菌落总数明显低于冷藏对照组,感官值也显著优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由此可见,Nisin可适当延长冷藏带鱼的货架期,其最适浓度为0.5 g/L.  相似文献   

4.
带鱼下脚料水解物对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带鱼下脚料蛋白酶水解物的药理作用,为带鱼下脚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用带鱼下脚料三酶混合水解物喂养盐酸肾上腺素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模型的大鼠,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实验不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及实验给药组相比,VEGF和vWF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成功制造了血管内皮损伤模型,带鱼下脚料蛋白酶水解物对内皮损伤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损伤后的内皮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纪辉 《广西植物》2020,40(7):1054-1060
为了解青核桃在冷藏期间的氧化状态,该文以青核桃为材料,研究其在低温冷藏中果仁含水量、酸价(AV)、过氧化值(POV)、碘值(IV)、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表明:冷藏期间,青核桃果仁水分含量、IV呈逐渐降低趋势; CAT活性保持良好; AV、POV、LOX活性、MDA含量总体上表现为上升趋势;主体间效应检验得出,冷藏时间对青核桃品质影响显著(P<0.05)。IV、果实含水量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AV、POV、LOX及MDA两两之间表现为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部分指标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仁含水量、AV、POV、IV、MDA、CAT、LOX与果实品质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价其氧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核桃采摘预冷后,在温度为1~2℃、相对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可贮藏18 d。以上结果可为青核桃冷藏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冷藏对郁金香种球复壮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郁金香种球经低温冷藏后种植,其植株子代球的收获量明显高于常温下贮藏后种植的植株,收获的更新球的单重和周径(分别为25.0g和12.0cm)明显大于常温贮藏的种球(单重和周径分别为21.0g和11.0cm),其植株从基部起第2张叶片的面积(103.9cm^2)也明显大于后者(85.6cm^)。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叶面积和更新球的大小、单重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粉红女士'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 μL/L 1-MCP(1-甲基环丙烯)对苹果冷藏期间乙烯释放速率、呼吸速率、果实硬度以及香气成分和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粉红女士'苹果冷藏期间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有效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冷藏期内'粉红女士'苹果香气物质主要有醇类、醛类、酯类、烯类、酸类和烷烃类等,并以酯类香气为主(占46.15%);1-MCP能显著减少果实贮藏期间酯类、醇类和烷烃类香气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处理果中酯类和醇类香气成分种类比同期对照分别减少了50%和78%,主要香气成分丁酸己酯在处理和对照果实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12%~1.73%和1.87%~5.18%.可见,1-MCP处理对'粉红女士'苹果具有良好保鲜效果,也显著地抑制了贮藏期间香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秋汛带鱼对水团舌锋的聚集反应与渔场预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中 《生态学报》1989,9(4):372-377
本文分析了秋汛带鱼对水温舌锋伸展的聚集反应,这种聚集反应常出现在舌锋延伸与流界的交汇区、带鱼的适温区域内,舌锋线附近聚集密度较大,渔业产量也与聚集强度成正比。利用这一现象,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从海洋表层水温分布着手,分析水团和海流的分布变动情况,结合当时生产实际和鱼类生物学状况,进行中心渔场短期预报。预报实践初步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它对渔业生产有重要价值,对于探讨鱼发规律和预报方法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王跃中  孙典荣  陈作志  贾晓平 《生态学报》2012,32(24):7948-7957
带鱼(Trichiurus japonicas)是南海北部的重要经济鱼类,其渔获量的变化不仅与捕捞压力有关,还与气候环境变化有关.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和捕捞对南海北部带鱼渔获量变动的影响,使用长时间序列渔业统计资料和气候变化数据对1956-2006年的南海北部带鱼渔获量变动进行了分析.南海北部的带鱼渔获量变化可划分成因捕捞效应所产生的趋势变化和因气候环境变化所导致的渔获量变动.捕捞效应所产生的趋势变化可用Fox模型拟合,Fox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南海北部带鱼渔获量与捕捞努力量关系显著(P<0.01),说明捕捞压力的增长显著影响到南海北部带鱼渔获量的变化.移除捕捞效应所产生的趋势变化后,渔获量变动与中国南方降雨、南海北部海表水温、南海北部夏季季风以及南海北部冬季季风等气候因子呈显著正偏相关(P<0.04),与热带气旋影响指数呈显著负偏相关(P<0.03),这种相关说明南海北部带鱼渔获量变动还受气候环境因子的影响.南海北部带鱼渔获量可用捕捞努力量和气候变量来拟合,且拟合效果显著(R2=0.958,P<0.01),表明南海北部带鱼渔获量的变动归因于捕捞压力的单调增长和气候环境的变化.在南海北部的捕捞压力维持在现有水平下,未来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营养盐的增加都可能有利于南海北部带鱼渔业产量的增加,且由于未来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可能还会引起带鱼渔获量的变动幅度加剧.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对北部湾带鱼逐月渔获物胃含物进行鉴定和统计分析,研究其摄食习性.结果表明:北部湾带鱼捕食种类包括鱼类、头足类、底栖甲壳类以及浮游动物等,属于广食性动物.优势种类有少鳞犀鳕(37.99%)、蓝圆鲹(16.42%)和中国毛虾(10.03%).蓝圆鲹和尖吻小公鱼全年在全湾带鱼的食物中均有出现,是重要的饵料指标种类.摄食强度与饱满指数的季节差异十分显著(P<0.001),食物多样性无显著季节性差异(P>0.05),秋季最高,全年平均为1.97.聚类分析表明,北部湾带鱼在达到50%性成熟肛长值(190 mm)时,饵料由幼鱼的以小型浮游动物、中上层鱼类及甲壳类为主向成鱼的以较大型鱼类和头足类为主转换.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可行的花粉贮藏方法。我们采用快速冷冻-真空干燥-常低温保存的方法进行花粉贮藏研究。对贮藏花粉分别作了活性染色,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分析及花粉培养,以测定其生活力(以下称活力)。研究表明,快速冷冻-真空干燥-常低温(-10℃─-20℃)保存玉米花粉的方法是可行的。保存150天的玉米花粉仍有8%的萌发率。同时证明,常用的各种染色方法只能反映花粉的成熟度,而不能作为检验花粉是否具有活力的唯一标准。而花粉是否能够萌发,即长出正常的花粉管,才是判断花粉活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带鱼(Trichiurus spp.)是我国东海区重要的经济鱼类,通过研究分析我国东海带鱼肠道内容物的菌群结构,了解其所携带的自身特有的病原微生物情况。采集我国东海海域捕获的带鱼,提取肠道内容物DNA,采用Ion S5TM XL高通量测序平台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构建10个样本的16S rRNA V3-V4区基因测序文库。结果显示,10个样本共得到 1 221 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分属28个菌门345个菌属。从门水平上看,柔膜菌门(Tener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较高,分别为51.30%和29.58%;从属水平上看,支原体属(Mycoplasma)和弧菌属(Vibrio)占比较高,相对丰度分别为50.95%和13.79%。研究结果提示我国东海带鱼肠道内容物微生物菌群中支原体属含量可能较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相关生产过程需提高警惕并采取一定控制措施,同时为新病原的发现和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段杉  彭志英 《生物技术》2005,15(6):24-27
目的:得到纯化的无花果沙雷氏菌CH02503的壳聚糖酶,并研究其生化性质。方法:将发酵粗酶液先后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superdex75凝胶柱和羧甲基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壳聚糖酶得到纯化。结果:经测定,该酶为内切酶,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9kDa,等电点9.4,在45℃和pH4.0—7.5之间稳定,最适温度是45%,最适pH3.6,Mn^2+、Co^2+能够激活,Pb^2+、Cu^2+、Ni^2+、Cr^3+能够抑制该酶的活性,该酶最适底物是脱乙酰度85%的壳聚糖,对脱乙酰度低于45%的壳聚糖不能作用,对羧甲基甲壳素和羧甲基纤维素不能作用,以完全脱乙酰的壳聚糖为底物时,最终水解产物是单糖、二糖、三糖,反应的米氏常数为0.44mg/ml。  相似文献   

14.
桃冷藏期间3?Cl2处理的效果最好,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5.
带鱼初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5μmCAR/PDMS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带鱼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质联用仪分析鉴定各阶段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相对质量分数等。原料鱼中检出57种化合物,风干6d的鱼肉中检测出61种化合物,以醇类、醛类、酮类、烷烃或烯烃类为主,总质量分数达75.16%。醛类、醇类、酮类、酯类等化合物对鱼肉的风味贡献较大,风味物质的形成与脂类、蛋白质等的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微生物多样性和硝化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了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红壤坡地农田、自然恢复林和茶园土壤样品,采用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古菌、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多样性,采用好气培养法测定不同土壤的硝化势,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微生物多样性和硝化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AOB和AOA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且在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呈现相同的趋势,均为农田=茶园>自然恢复林;通过RDA分析发现,不同利用方式造成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变是影响土壤AOA和AOB群落结构的主要原因;好气培养法测得不同土壤硝化势农田最高,茶园次之而自然恢复林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硝化势与细菌16S rRNA、AOA和AOB amoA基因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与AOA amoA基因关系最为密切;总体来说,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方式改变了土壤细菌、古菌、AOA和AOB的多样性,土壤AOB和AOA积极参与了土壤的硝化过程,且AOA在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AOA比AOB与硝化势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杨虎  向文良  张弛  孙烨琨  王璐  黄敏  孙群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0):1451-1456
运用纯培养和非培养法对冷藏鸡肉胴体上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培养法从鸡肉胴体中初步分离到45株细菌菌株,16S rDNA-ARDRA分析得到9株代表性细菌,其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菌株隶属于Bacillus sp.、Shigella sp.、Pseudomonas sp.、Citrobacter sp.、Klebsiella sp.和Escherichia sp.6个属。16S rDNA-ARDRA联合PAGE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的非培养法结果表明,冷藏鸡肉中细菌主要属于Acinetobacter sp.、Bacillus sp.、Acidovorax sp.、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Lactococcus garvieae和Leuconostoc lactis等16个属。非培养法揭示的细菌多样性比培养法丰富,但二者结合使用能让肉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全面的展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对蝇蛆壳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对正常大鼠及糖尿病模型大鼠进行蝇蛆壳聚糖干预30d,测定各实验组干预前后血糖(blood glucose,BG)、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C肽(C-Peptide,CP)等糖代谢相关指标.结果显示.经蝇蛆壳聚糖干预后,蝇蛆壳聚糖高剂量组BG、INS及CP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蝇蛆壳聚糖中剂量组INS、CP水平下降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蝇蛆壳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糖代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低温冷藏对不同虫期啊氏啮小蜂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李香  吴珍泉 《昆虫知识》2008,45(1):104-106
研究啊氏啮小蜂Tetrastichus hagenowii(Ratzeburg)不同发育阶段在10℃贮存不同天数对其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啊氏啮小蜂卵期冷藏10d、20d,其发育历期分别较对照延长6.6d、9.4d,平均每粒卵荚出蜂量比对照分别少10头、9.8头,冷藏卵荚的出蜂率较对照无差异,卵期冷藏30~90d,卵荚出蜂率为0。啊氏啮小蜂幼虫期冷藏10~90d,其发育历期较对照延长1.8~26.3d,平均每粒卵荚出蜂量、卵荚孵化率较对照分别下降5.6~50.3头、8.4%~70.4%。啊氏啮小蜂蛹期冷藏10~90d,其发育历期较对照缩短3.4~17.5d,平均每粒卵荚出蜂量和卵荚孵化率均随冷藏天数增加而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自20世纪90年代入侵我国后已经成为蔬菜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然而,近些年该昆虫已经逐渐成为研究植物和昆虫、昆虫抗寒性和寄主适应性等热点课题的模式种类。因此,为了实验室条件下更好保藏该虫的种群,本文研究了冷藏(世代发育起点温度8℃)对该斑潜蝇蛹发育和生存的影响。【方法】以化蛹后第3天的蛹为实验对象,8℃低温冷藏,并以冷藏时间(0、7、14、21、28和35 d)为参试因子研究了冷藏时间对美洲斑潜蝇蛹羽化率的影响;化蛹后每24 h解剖观察一次蛹并对蛹期发育阶段进行划分;根据划分的蛹期阶段,对处理中未羽化的蛹进行解剖比对,得到对低温最敏感的蛹期。【结果】随着冷藏时间的增长,美洲斑潜蝇的蛹羽化率逐渐降低。超过14 d后,羽化率明显下降。冷藏至35 d时羽化率为零。解剖正常发育的美洲斑潜蝇的蛹,将蛹期分为预蛹期、隐头蛹期、显头蛹初期、半透明眼期、浅黄色到琥珀色眼期、红褐色眼期、鬃毛蛹期。不同冷藏时间条件下,未羽化的蛹死亡时间主要为鬃毛蛹期,且鬃毛蛹期死亡的蛹的数量与贮藏时间呈正比例关系。【结论】在室内冷藏美洲斑潜蝇时,3日龄蛹8℃贮藏少于14 d为宜;鬃毛蛹期(10~11日龄蛹)对低温比较敏感,冷藏过程中,应避免鬃毛蛹期的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