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东  张静  吴楠  陶冶 《植物研究》2019,39(6):835-845
植物性状是植物对环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综合反映。目前对苔藓植物个体水平功能性状的研究较为匮乏。以安徽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分布的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雌株为例,在其孢子体成熟期测定地上部分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特征及生物量,系统分析了植株性状变异特征、异速生长关系及协变(整合)格局。结果表明,东亚小金发藓配子体形态性状变异性高于孢子体,且二者生物量变异系数最大。孢子体高度是配子体的2倍,但其生物量仅占地上部分的23%。孢子体和配子体功能性状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形态性状(Y)与生物量(X)之间多为指数<1.0异速生长关系,而孢子体和配子体生物量之间为等速生长关系(指数为1.135±0.158)。孢子体生物量分配比例随个体增大而显著减小,体现出显著的负的个体大小依赖。主成分分析表明,东亚小金发藓孢子体和配子体主要个体性状具有不同的协变方向(即两个不同的性状群),其中孢子体生物量是两类性状群的关键结点。综合来看,东亚小金发藓个体性状间具有与维管植物相似的协变关系。  相似文献   

2.
尖叶拟船叶藓种群能量生殖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苔藓类植物的能量生殖配置情况.在尖叶拟船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种群整个生长周期中,各器官热值由大到小顺序为:雌器苞(9305.1 J/g)>成熟孢子体(9196.1 J/g)>配子体(4075.6 ~ 6558.6 J/g).能量配置比例的顺序为:配子体>孢子体>雌器苞.配子体生长所分配的能量占绝对优势,成熟孢子体的能量配置仅为3.2 %.实验结果表明:尖叶拟船叶藓生殖器官(雌器苞和孢子体)的能量配置较低,但具有较高的热值,生殖期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相似文献   

3.
24种国产金发藓科植物叶中肋细胞离析后形态学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强酸解离的方法对24种国产金发藓科植物的叶中肋细胞形态进行了比较观察研究.分别测量了离析后叶中肋细胞的长度、宽度和细胞壁厚度及纹孔场数目.细胞的形态特征在异蒴藓属(Lyellia)的各种种内变异程度相对小,而在金发藓属(Polytrichum)、小金发藓属(Pogonatum)和小赤藓属(Oligotrichum)等属中种内变异程度相对较大.细胞纹孔场数目较多,干燥时出现规律性卷缩,可能更适宜干燥生境.  相似文献   

4.
通过微体繁殖技术在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基质上进行大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的室内培养, 研究了不同浓度(5、10和20 mg·kg-1)低氯PCBs (Aroclor 1242)和高氯PCBs Aroclor 1254)对大金发藓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经6个月的培养, 大金发藓的密度和盖度分别达93%和50株·cm-2以上, PCBs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表明PCBs对大金发藓茎叶碎片再生成新植株体的能力没有产生不利影响。大金发藓鲜质量和株高随低氯PCBs (Aroclor 1242)浓度增加而增加、随高氯PCBs (Aroclor 1254)浓度增加而减小, 但均高于对照, 表明PCBs处理对大金发藓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CBs处理组大金发藓叶绿素a、b以及叶绿素a + b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 叶绿素a/b值与对照组相比基本没有变化。PCBs处理组大金发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谷胱甘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表明谷胱甘肽在大金发藓体内活性氧清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总体来看, 大金发藓能在所设浓度的PCBs范围内正常生长, 对PCBs有较强的耐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微体繁殖技术在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基质上进行大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的室内培养, 研究了不同浓度(5、10和20 mg·kg–1)低氯PCBs (Aroclor 1242)和高氯PCBs (Aroclor 1254)对大金发藓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经6个月的培养, 大金发藓的密度和盖度分别达93%和50株·cm–2以上, PCBs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表明PCBs对大金发藓茎叶碎片再生成新植株体的能力没有产生不利影响。大金发藓鲜质量和株高随低氯PCBs (Aroclor 1242)浓度增加而增加、随高氯PCBs (Aroclor 1254)浓度增加而减小, 但均高于对照, 表明PCBs处理对大金发藓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CBs处理组大金发藓叶绿素a、b以及叶绿素a + b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 叶绿素a/b值与对照组相比基本没有变化。PCBs处理组大金发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谷胱甘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表明谷胱甘肽在大金发藓体内活性氧清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总体来看, 大金发藓能在所设浓度的PCBs范围内正常生长, 对PCBs有较强的耐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miR-17-92在白血病L1210/DDP细胞多药耐药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首先构建L1210/DDP耐药细胞系,运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iR-17-92在L1210/DDP细胞与L1210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miR-17-92抑制物(miR-17-92sponge)及阴性对照(sponge vector)转染L1210/DDP细胞,构建miR-17-92表达下调的L1210/DDP细胞系.用MTS法检测转染后耐药细胞对顺铂和阿霉素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miRNA-17-92在L1210/DDP耐药细胞系中高表达,上调倍数为(1.61±0.01)倍.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表明,转染miR-17-92抑制物的实验组对顺铂和阿霉素的IC50分别为(3.29±0.51)、(1.35±0.13)g/ml,而转染阴性对照组对上述药物的IC50分别为(6.73± 0.82)、(2.66±0.42)g/ml,在耐药株中抑制miR-17-92在L1210/DDP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增加细胞对顺铂和阿霉素的敏感性.结论:miR-17-92在白血病耐顺铂L1210/DDP细胞中高表达.抑制miR-17-92的表达可增加白血病L1210/DDP细胞对顺铂和阿霉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部分逆转耐药.  相似文献   

7.
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探讨长白山金发藓科植物的生态位分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郭水良  曹同 《植物研究》2000,20(3):286-293
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 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对长白山主要生态系统30个样点中的13种金发藓科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长白山地区,金发藓科植物在海拔高度、土壤含砂量、含水量、酸度、光照条件等资源维上存在明显的生态分化现象。13种金发藓科植物中,球蒴金发藓(Polytrichum sphaerothecium(Besch.)C.Mull.、高山异发藓短叶变种(Polytrichastrum alpinum var. brevifolium(R.Br.)Brid.)在海拔上,拟异发藓(Polytrichastrum formosum(Hedw.)G.L.Smith)、变形异发藓(Polytrichastrum dicipensLimpr.)、毛尖金发藓(Polytrichum piliferum Schred.ex Hedw.)、桧叶金发藓(Polytrichum juniperinum Willd.ex Hedw.)在光照上以及大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 Hedw.)、直叶金发藓(Polytrichum juniperinum ssp. strictum(Brid.)Nhy.&Sael.)在土壤酸度与水分上的生态要求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湿地藓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标本的基础上,根据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外部形态及其解剖结构和文献中对中国湿地藓属(Hyophila)系统位置的主要观点,鉴定出河南省分布有该属植物6种,其中花状湿地藓(H.nymaniana)、四川湿地藓(H.setschwanica)、匙叶湿地藓(H.spathulata)3种为河南省藓类新记录.编制了河南省湿地藓属植物分种检索表,对每个种的生境、分布及识别特征进行了概述.并对湿地藓属的系统演化位置以及该属植物在河南省的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以来自不同水分生境的金发藓和湿地匐灯藓为材料,对二者在脱水与复水胁迫条件下的活性氧代谢、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及其抗氧化系统应答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脱水与复水过程中,(1)硅胶快速脱水更接近阳光直射条件下藓类植物的水分丧失。(2)随着含水量的变化,湿地匐灯藓虽然能够在复水后迅速修复细胞的完整性,但变化剧烈;金发藓则能够始终维持较低的膜透性。(3)2种藓类植物的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但金发藓的MDA含量明显低于湿地匐灯藓。(4)2种藓类植物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H2O2)的变化均与MDA含量变化相似,且金发藓活性氧水平明显高于湿地匐灯藓。(5)2种藓类植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受活性氧诱导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金发藓抗氧化酶对活性氧迸发的应答更快,活性更强。(6)2种藓类植物的抗坏血酸(AsA)含量呈先降后升态势,但金发藓的含量低于湿地匐灯藓。研究表明,来自不同生境的2种藓类植物对脱水胁迫所致的氧化胁迫均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复水过程中的修复能力,但不同藓类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和机制来适应脱水所致的氧化胁迫;来自易发生水分亏缺生境的金发藓可能因具有更强抗氧化能力,从而获得比来自水分充沛生境的湿地匐灯藓更高的脱水耐性。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中国内蒙古发现了乌兰坝紫萼藓(Grimmia ulaandamana J. Mu?oz, C. Feng, X.L. Bai&J. Kou)的可育植株,介绍了乌兰坝紫萼藓成熟孢子体、雌株和雄株的特征。孢子体的孢蒴长于蒴柄,蒴柄弯曲,蒴壶表面具纵褶,蒴壁中部表皮细胞厚壁,环带细胞方形或短长方形,蒴盖有喙;蒴齿具疣并在上部分叉,蒴齿在基部分开,蒴齿基部低于蒴壶口,蒴壁表皮细胞和蒴齿之间存在一层小型细胞,蒴齿骨小梁在基部1/3处强烈凸出;蒴帽基部完整。最内侧雌苞叶较茎叶大。乌兰坝紫萼藓具有重要的形态特征变异,可育植株与相似种直叶紫萼藓(G. elatior)易于区分。对乌兰坝紫萼藓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并配显微图,探讨了孢子体对确定其系统发育位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四种藓类植物叶片解剖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石蜡切片法对四川壤塘的 4种藓类植物叶片的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扭口红叶藓Bryoerythrophylluminaequalifolium (Tayl.)Zand .、台湾拟金发藓Polytrichas trumformosum (Hedw .)G .Sm .和梨蒴珠藓BartramiapomiformisHedw .的中肋由多层细胞构成 ,并有明显的细胞分化 ,而长蒴紫萼藓GrimmiamacrothecaMitt.的中肋结构较简单 ,无明显的细胞分化。 4种藓类植物的叶片细胞都只有 1层 ,但台湾拟金发藓的叶片上有栉片 ,扭口红叶藓叶片细胞表面有细疣 ,长蒴紫萼藓的叶片细胞壁明显加厚。此外 ,4种植物的叶片厚度和中肋厚度 ,及其细胞密度之间差异都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苔藓植物提取液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5种苔藓植物配子体的水提液分别培养5种作物种子.实验结果显示;羊角藓(Herpetipheuron toccoae)、山羽藓(Abietinella abietilla)、塔藓(Hylocomium splendens)、细叶金发藓(Polytrichum longisetum)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种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温带光萼苔(Porella platiphylla)则对上述5种作物种子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原因可能是藓类与苔类配子体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或内源激素不同,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金发藓科植物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方法: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金发藓科植物(Polytrichaceae)IS-SR-PCR反应的5因素(Mg2 ,dNTP,primer,DNA template,Taq DNA polymerase)4水平进行试验。结果:在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50ng,1.6μmol/L的引物,1×反应缓冲液,3.2mmol/L的Mg2 ,dNTP为1.2mmol/L,2U的TaqDNA聚合酶,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6min;94℃变性45s,57℃退火45s,72℃延伸2min,循环40次;72℃延伸10min。利用此结论,对20种金发藓科植物进行ISSR-PCR扩增,扩增产物的多态性为69.52%。利用引物841构建的指纹图谱,可区分20种金发藓科植物中的18种,分辨率达90%。金发藓科植物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开展金发藓科植物种间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一个标准化程序。  相似文献   

14.
三种苔藓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piricolanosa)、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四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病原菌,对大镰刀藓Drepanocladusexannulatus、锐尖匍灯藓Plagiomniumacutum和疣小金发藓Pogonatumurnigerum三种藓类醇提液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大镰刀藓提取液对立枯丝核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为0.878mg/mL;而锐尖匍灯藓的提取液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配子体及幼孢子体发育过程对蕨类植物的系统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假瘤蕨属植物中较少报道.本研究比较了3种假瘤蕨属植物的配子体及幼孢子体发育过程:孢子均为单裂缝,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丝状体2~6细胞,成熟配子体心形,中肋明显加厚.配子体两性,在播种后48 ~ 55 d产生精子器,之后15 ~ 18 d产生颈卵器.播种后80 ~ 100 d,形成胚胎,后者分化出第一叶、第一根和茎端,发育为幼孢子体.配子体边缘分布有单细胞毛状体,配子体腹面分布有单列多细胞的毛状体,以中肋处最多,围绕并保护胚胎和幼孢子体.本属3个种的配子体和幼孢子体,在孢子体积、萌发时间、丝状体和成熟配子体特征以及性器产生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土培条件下的配子体发育不同步,即配子体分批发育,原因为配子体的营养繁殖或孢子萌发不整齐.  相似文献   

16.
垂蒴真藓原丝体发育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室内培养垂蒴真藓(Bryum uliginosum)孢子的基础上,对其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及配子体发生的全过程进行了跟踪观察。结果表明:该种孢子萌发后直接产生绿丝体。而轴丝体和假根仅在绿丝体上产生;配子体原始细胞产生于绿丝体基部细胞或轴丝体上。由此可以看出:垂蒴真藓属于真藓型孢子萌发型(Bryum-type)。  相似文献   

17.
大帽藓(Encalypta ciliata Hedw.)原丝体发育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工培养大帽藓(Encalypta ciliata Hedw.)孢子的基础上,对其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及配子体发生的全过程进行行了观察、描绘和照相。实验结果表明:在大帽藓的原丝体系统中主要包括两种成分,即:粗短的丝状绿丝体和细长的柳枝状轴丝体。丝状绿丝体一般由4~6个短粗柱状细胞组成,而轴丝体则是由多数细长柱形细胞构成,其上间隔分布有2~5个细胞组成的棒状体,初生假根有或者无。同时,还对大帽藓原丝体发育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初步确定大帽藓孢子萌发属于新的孢子萌发类型——大帽藓型(Encalypta-type)。  相似文献   

18.
苔藓植物是一类高等植物.没有维管组织,具颈卵器,以配子体为主要营养体,孢子体寄生或半寄生于配子体上.苔藓植物传统地分为苔纲和藓纲,近代一些学者将苔纲中的角苔目提升为纲,从而将苔藓植物分为三纲,即苔纲、角苔纲和藓纲.三纲的主要识别特征列表于下:  相似文献   

19.
小扭口藓(Barbula indica)芽胞发育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照培养箱中人工对照培养小扭口藓(Barbula indica(Hook.) Spreng)的芽胞,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其发育成配子体的全过程。结果表明:小扭口藓芽胞在3~4 d即可萌发;10 d左右开始分化出绿丝体、轴丝体及假根;18 d,轴丝体上的侧枝顶端细胞以分生缢割的方式产生单细胞或多细胞芽胞;40 d,轴丝体上开始出现配子体原始细胞;之后,配子体原始细胞发育成桑椹状的幼小配子体。还对芽胞形态发育、生理生态及配子体发生过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人工培养大帽藓(Encalypta ciliata Hedw.)孢子的基础上,对其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及配子体发生的全过程进行了观察、描绘和照相。实验结果表明:在大帽藓的原丝体系统中主要包括两种成分,即:粗短的丝状绿丝体和细长的柳枝状轴丝体。丝状绿丝体一般由4~6个短粗柱状细胞组成;而轴丝体则是由多数细长柱形细胞构成,其上间隔分布有2~5个细胞组成的棒状体,初生假根有或者无。同时,还对大帽藓原丝体发育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初步确定大帽藓孢子萌发属于新的孢子萌发类型——大帽藓型(Encalypta-ty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