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建立新疆狭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的快速繁殖体系,以种子、茎、叶为外植体,对种子萌发、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分化和生根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狭叶薰衣草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种子浸泡的适宜时间为6 h,切开种皮培养,出芽时间最少为6 d;诱导种子出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2 mg/L;以茎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 mg/L+2,4-D 1 mg/L;诱导分化丛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 mg/L+NAA 0.5 mg/L;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 1 mg/L+6-BA 0.5 mg/L;盆栽薰衣草和无菌苗薰衣草的挥发油主要成分相差较大,离体培养的薰衣草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叶绿醇、丁香油烃、氧化石竹烯等。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番石榴(Psidium guajava)花挥发性成分组成,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0个番石榴品种(‘翠玉’、‘帝王’、‘本土’、‘红叶’、‘粉红蜜’、‘珍珠’、‘西瓜’、‘水蜜’、‘木瓜’和‘红宝石’)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共检出相对含量在0.1%以上的挥发性成分43种,包含共有成分10种,以萜烯类化合物(89.77%~97.40%)为主。β-石竹烯、β-罗勒烯、桉叶油醇和D-柠檬烯为花主要挥发性成分。影响品种间挥发性成分差异的成分主要有7种,分别为α-蒎烯、β-罗勒烯、D-柠檬烯、3-蒈烯、香树烯、β-长叶蒎烯和1-异丙基-4,7-二甲基-1,2,3,5,6,8a-六氢萘。按照香气相似性,‘翠玉’和‘帝王’归为一类,‘水蜜’和‘本土’归为一类,‘粉红蜜’、‘西瓜’、‘红叶’、‘木瓜’和‘红宝石’归为一类,‘珍珠’为单独一类。不同品种番石榴花挥发性成分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为番石榴花混合采摘及后期个性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2个韭菜品种的挥发性物质,经GC-MS分析,“紫根韭菜”和“平韭4号”分别含有20种和26种挥发油成分,韭菜挥发油成分在2个品种间有一定差异。决定韭菜风味的主要挥发油成分为二甲基三硫化物、甲基丙烯基硫化物和甲基丙烯基二硫化物。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阳荷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花挥发油中的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阳荷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个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检测出59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55个化学成分总提物的95.54%。其中烯烃类占49.08%,醇类化合物占22.39%,醛类化合物占6.07%,酯类占4.72%,氧化物占4.25%,酮类化合物占2.26%,,还含有少量的烷烃占2.19%,苯的衍生物占1.81%。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薰衣草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薰衣草精油的工艺,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对薰衣草精油得率的影响,正交设计试验确定工艺条件,各因素对薰衣草精油得率影响程度是萃取时间>压力>CO2温度>流量。薰衣草精油得率为3.26%-4.50%。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2 MPa、温度45℃、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20 m in。经GC/MS分析结果显示薰衣草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顺式氧化芳樟醇2.75%;反式氧化芳樟醇0.75%;桉叶油素0.4%;芳樟醇14.53%;乙酸芳樟脂25.40%;乙酸薰衣草酯7.93%;薰衣草醇2.0%;龙脑1.05%;丁酸己酯1.44%等。  相似文献   

6.
对商熟期及完熟期的红芒6号芒果果实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进行鉴定。共检出22种香气成分,其中商熟期14种,完熟期10种,主要为萜烯类、醛类、酸类等。两个阶段都具有的成分是α-桂叶烯、α-蛇麻烯等;商熟期主要的香气成分是( )-2-蒈烯;完熟期的主要香气成分是δ-3-蒈烯。  相似文献   

7.
胡芦巴籽中特征性香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胡芦巴籽中特征性香味成分胡芦巴内酯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溶剂提取及Oldershow柱浓缩胡芦巴籽中的胡芦巴内酯,气相色谱外标法定量分析胡芦巴内酯的含量,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鉴定胡芦巴内酯的结构;并测定了安徽产的胡芦巴籽中的胡芦巴内酯的含量;结果标明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胡芦巴内酯,高效、准确、重现性好、分析时间适中。  相似文献   

8.
陕西南部地区茶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陕西南部不同产地的茶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南郑县茶叶挥发油中鉴出51种成分,从宁强县茶叶挥发油中鉴出47种成分,从西乡县茶叶挥发油中鉴出46种成分,各挥发油成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陕南不同产地茶叶的挥发油做了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各挥发油对.OH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9.
发酵无花果香料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微生物发酵无花果开发特色香料,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收集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一质谱仪对生物技术制备的无花果香料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47种组分,确认了其中的45种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百分含量,其主要成分为: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27.34%)、十六酸乙酯(23.9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18%)、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5.52%)、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4.72%)、十六酸甲酯(4.67%)、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4.48%)、9-十八碳烯酸乙酯(3.80%)、糠醛(2.53%)、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1.85%)、十八酸乙酯(1.42%)、9-十八碳烯酸甲酯(1.26%)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冬瓜子油的含量与组成,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以称重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冬瓜子中油脂的提取及其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冬瓜子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使用12倍(V/W)量的复合溶剂,于80℃,提取2 h,提取率可达16.0%;GC-MS分析显示冬瓜子油含有14种脂肪酸,亚油酸为主要成分,含量为84.7%,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为88.6%。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存在,为冬瓜子油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于不同温度(25℃/20℃、35℃/30℃和40℃/35℃)下测定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变形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F. mosseae+G. versiforme 混合菌种处理对狭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AMF能与狭叶薰衣草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以混合菌种处理的侵染率最高,达到68%。40℃/35℃下,与不接种AMF对照相比,混合菌种处理的狭叶薰衣草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叶绿素等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46%、68%、65%、29%和70%;与不接种AMF对照相比,3种温度处理下接种AMF显著增加了狭叶薰衣草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而降低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表明接种AMF能增强狭叶薰衣草抗氧化酶活性,减轻高温造成的伤害,增强耐热性,与单一接种相比以混合接种摩西斗管囊霉和变形球囊霉提高狭叶薰衣草耐热性的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2.
薰衣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薰衣草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筛选了最有利于薰衣草悬浮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含有0.025mg/L2,4-D、0.5mg/L6-BA、40g/L蔗糖的B5培养基和120r/min的转速,在此条件下培养15天,悬浮活细胞密度可达到4.4×105个/ml;经过3个月的培养,悬浮细胞的分化率可达到90%以上。通过分析薰衣草细胞对残糖的消耗规律,探讨了蔗糖浓度影响活细胞密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接种量、培养基、碳源、氮源及激素组合等生物学因子对薰衣草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生长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可快速生长的薰衣草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在添加0.05mg/L2,4-D、0.5mg/L6-BA、30g/L蔗糖及0.5g/L水解酪蛋白的MS培养液中,以50g/L的接种量进行薰衣草胚性愈伤组织的悬浮培养,其生长速率可达24.14g/(L·d)。  相似文献   

14.
预培养6d的薰衣草下胚轴在添加100μmol·L-1乙酰丁香酮(AS)的根癌农杆菌重悬液中浸染10min后共培养2~3d,再经过7~10d的恢复培养之后用包含10mg·L-1潮霉素B和200mg·L-1头孢霉素的筛选培养基进行筛选是较为理想的遗传转化条件。通过GFP观察和GUS染色以及对筛选得到的抗性芽的PCR检测证明,外源目的基因()莲冷诱导蛋白基因scp)已整合到薰衣草基因组中,阳性率为40%。  相似文献   

15.
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作为名贵的芳香植物,其生长、繁育、品质和产量均受低温影响。前期研究已获得1个耐低温薰衣草品种。该研究将对其处理的温度从20℃降至0℃,揭示薰衣草响应冷胁迫的生理及分子调控机制,同时结合薰衣草的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变化。采用转录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分析相关耐寒基因,并探讨外施水杨酸缓解–10℃冻胁迫的可行性。研究发现7个编码脂肪酸去饱和酶和转移酶的基因(LaFADs)、3个参与合成可溶性糖的基因(LaBAM1和LaSS2)、19个编码胚胎晚期丰富蛋白的基因(LaLEAs)及7个编码过氧化物酶的基因(LaPODs),这些基因在低温胁迫下均上调表达,指导薰衣草合成并积累保护物质,维持膜稳定性以应对胁迫。此外, 150 mg·L-1水杨酸预处理能有效缓解植株冻害,可作为低温保护剂。该研究丰富了薰衣草重要抗逆基因家族的遗传背景,为后续分子遗传学功能分析和定向品种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热胁迫下羽叶薰衣草腺毛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40℃热胁48h后,腺毛细胞中参与合成与分泌的主要细胞器受到严重破坏。质体变形,缺少基质和嗜锇物质;线粒体缺少嵴,液泡化严重;小泡不正常地融合在一起,并靠细胞壁分布;内质网呈链条状,片层似球形,核糖体显著地附在内质网片层上;细胞核出现大量的纤维状颗粒物质;分泌时期的质膜和细胞器膜等扭曲变形。说明热胁迫影响腺毛的发育与精油的分泌,从而进一步影响精油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羽叶薰衣草(Lavandula pinnata L.)雄性不育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羽叶薰衣草花药4枚,每枚花药通常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从外向内分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为四面体及十字交叉型.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可分为造孢细胞期、减数分裂时期、小孢子发育早期、小孢子发育晚期.未观察到二胞花粉期和成熟花粉期.羽叶薰衣草花粉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花粉时期,细胞内物质解体并逐渐消失变成空壳花粉或花粉皱缩变形成为各种畸形的败育花粉.在此之前小孢子的发育正常.羽叶薰衣草小孢子不育机制体现在绒毡层过早解体、四分体时期以后各细胞中线粒体结构不正常、胼胝质壁与小孢子母细胞脱离、花药壁细胞中淀粉出现时间异常等. 壁发育为双子叶型,从外向内分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为四面体及十字交叉型.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可分为造孢细胞期、减数分裂时期、小孢子发育早期、小孢子发育晚期.未观察到二胞花粉期和成熟花粉期.羽叶薰衣草花粉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花粉时期,细胞内物质解体并逐渐消失变成空壳花粉或花粉皱缩变形成为各种畸形的败育花粉.在此 前小孢子的发育正常.羽叶薰衣草小孢子不育机制体现在绒毡层过早解体、四分体时期以后各细胞中线粒体结构不正常、胼胝质壁与小孢子母细胞脱离、花药壁细胞中淀粉出现时间异常等. 壁发育为双子叶型,从外向内分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为四  相似文献   

18.
羽叶薰衣草表皮毛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羽叶薰衣草(LavandulapinnataL.)茎和叶上两种表皮毛(腺毛和非腺毛)发育的解剖学观察表明,两者的发生都源于茎或叶的原表皮细胞,但外部形态、发育过程及功能明显不同。腺毛有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两种类型,均由1个基细胞、1个柄细胞和头部细胞构成。头状腺毛的头部只有1个或2个分泌细胞,盾状腺毛由8个分泌细胞构成头部。非腺毛由3-20个细胞组成,可分为三种类型:单列不分枝、二叉分枝和三叉及三叉以上多分枝的树状分枝。非腺毛的顶部细胞由基部到顶部逐渐变细,先端成尖形。腺毛发育由原表皮细胞经两次平周分裂形成,由于柄细胞和头部细胞所处的分化状态不同而发育成两类腺毛。非腺毛由非腺毛原始细胞经二次或多次平周分裂和不均等分裂,再发育成数个至二十多个子细胞。  相似文献   

19.
Lavandula vera MM cell suspension, grown at 28 degrees C in a 3-l bioreactor, produced rosmarinic acid maximally at 3 g l(-1)) though most biomass (33.2 g dry wt l(-1)) was at 30 degrees C.  相似文献   

20.
Nodal segments from micropropagated plant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growth regulators on the in vitro shoot proliferation and rooting of Lavandula vera DC. The highest multiplication rate was obtained using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0 mg l-1 of TDZ (2.25 μM) or BA (2 μM). Hyperhydricity occurred a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growth regulators. Rooting of the plantlets was obtained in all the media evaluated. However, rooting rates and root growth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 concentrations of NAA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salt strength of the media. The plantlets were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to soil and grown to maturity, exhibiting a normal development, with high uniformity and no evidences of somaclonal variation.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