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血流感染患者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差异,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11月血流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40株进行比较分析,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微生物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标准判断,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流感染标本共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140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分离出88株,占62.86%;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出52株,占37.14%。血流感染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克林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利福平、呋喃妥因、头孢噻吩、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麦迪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率分别为81.82%,45.15%;35.23%,15.38%;20.45%,5.77%;47.73%,26.92%;76.14%,51.92%;69.32%,50.00%;64.77%,9.62%;54.55%,28.85%;14.77%,0.00%;10.23%,0.00%;39.77%,3.85%;11.36%,0.00%;54.55%,28.85%;67.05%,5.77%;79.55%,32.69%;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差异有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感染中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率与耐药率不断上升,耐药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葡萄球菌菌种变迁与耐药性近况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了解近9年来医院感染葡萄球菌菌种的变迁与近3年来葡萄球菌药状况。方法:1993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传染病科等13科室住院病人的各种标本采用血琼脂培养,所分离的葡萄球菌采用美国DADE公司生产的MICROSCAN WALK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到种及其亚种。药敏试验药物有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莫仙)、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利福平、万古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伊米配能/西司他丁(泰能)共18种。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每株葡萄球菌对受试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操作按说明书进行。质控菌ATCC25923。依据新近NCCLS标准判读结果。结果:1993年至1998年分离的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萄)占71.4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28.57%,包括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腐生葡萄球菌、里昂葡萄球菌和头状葡萄球菌4种。1999年至2001年分离的424株葡萄球菌中,金葡菌仅占29.01%,CNS增至13种,占70.995,以表葡菌、溶血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为主。近3年来分离的各种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率在73.03%-100%之间,除对舒普深、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和万古霉素较敏感外,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60%,以金葡菌、溶血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的耐药率为最高。MRS耐药率普遍高于MSS,且均呈多重耐药。5.42%(23/424)菌株万古霉素MIC>16mg/L,除1株为MSCNS外,其余22株均为MRS。结论:3年来医院感染葡萄球菌菌种构成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以CNS为主。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部分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应予警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住院患者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例的643株细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4.1%,其中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发生率为3.0%,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5.4%,革兰阳性球菌占43.2%.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低,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增高;革兰阳性球菌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未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 加强细菌耐药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减少医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和耐药菌株产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北京市新生儿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致病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新生儿血流感染患儿血培养标本,用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对其致病菌及耐药特征分析.结果 新生儿血培养标本4 746份,阳性标本218份,阳... 相似文献
5.
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临床分布与耐药率动态变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5年来葡萄球菌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葡萄球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对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保持抗菌活性较强的抗菌药物有万古霉素,利副平,四环素等.但5年来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普遍增高的趋势,其中对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明显.结论: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MRS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高度重视MRS的检测和报告,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及时有效的检测和控制葡萄球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检测本院1085株SA,分析其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结果:除ICU外,其他科室SA及MRSA均逐年递增;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MSSA;SA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各异。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MRSA的监测对控制医院感染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果社区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精液和尿液,MRSA的分离率为22.0%。MRSA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所有的分离株对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均敏感。MRSA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头孢克罗的耐药率分别为92.6%、33.3%、67.7%、92.6%、82.1%和75.1%。MSSA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为75.6%、32.3%、50.5%、7.1%、25.3%和4.5%。结论社区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为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社区感染的MRSA的耐药性较为严重,而MSSA除青霉素和红霉素外耐药率较低。万古霉素对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非常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构成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按CLSI 2012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用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166株葡萄球菌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8.43%;药敏试验表明3种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50%,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低;调查表明本院肺结核患者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分离率高。结论我院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葡萄球菌的分离率较高,且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所占比例高,耐药覆盖率高,呈明显的多重耐药,临床应重视葡萄球菌感染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杭州市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CRBSI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病原菌的构成及其药物敏感情况。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15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3.95%,革兰阳性球菌占40.13%,真菌占5.92%。药敏结果显示,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利福平、阿米卡星、呋喃妥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 加强CRBSI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CRBSI的早期诊治和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特点,为临床预防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ICU住院的CRBSI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培养,用法国梅里埃VITEK-32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用K-B纸片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4软件对耐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10株,革兰阴性杆菌占50.97%,前四位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比分别为14.19%、12.26%、9.35%和7.10%;革兰阳性球菌占41.61%,前三位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占比分别为18.06%、7.42%和6.77%;真菌占7.42%,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呋喃妥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结论 CRBSI的中心静脉导管培养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广泛,部分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医护人员应规范操作,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患者血培养情况,对分离菌株及其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WHONET 5.5软件分析.结果 1764例患者血培养共分离获得482株病原菌,总阳性率为27.32%.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9.83%(192/482),革兰阴性杆菌占51.04% (246/482),真菌占8.09% (39/482).最常见的感染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耐甲氧西林发生率分别为88.24%及90.48%,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比较,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只有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分别为5.88%和63.4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5.88%)和夫西地酸(11.76%)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分别为13.04%及11.1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0.00%,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92.68%.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鲍曼不动杆菌等是重症监护室患者血流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耐药及多重耐药性均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血流感染与污染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血培养CoNS阳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流感染组和污染组患儿病例的一般人口学特征、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等结果,并根据ROC曲线分析PCT和CRP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共112例CoNS阳性患儿纳入研究,其中血流感染组52例和污染组60例,两组患儿胎龄和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感染组患儿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污染组(Z=-7.135,P=0.000和Z=-3.065,P=0.002),血流感染组TTP平均值低于污染组(Z=-6.899,P=0.000);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人数明显多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P=0.04);CoNS阳性血流感染组和污染组各菌种分布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PCT0.52ng/mL作为鉴别新生儿CoNS阳性血流感染及污染的最佳截断值时,其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4.9%、88.5%、86.5%和90.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95%CI(0.82,0.95)];以CRP8.0mg/mL作为鉴别诊断新生儿CoNS阳性血流感染与污染的临界值时,其准确度较低。结论 PCT不失为一项值得推荐的鉴别诊断新生儿CoNS血流感染与污染的指标。综合分析新生儿PCT和其他临床特征,将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流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CRKP)的耐药特点、分子分型特征和菌株同源性,为CRKP感染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参考。收集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就诊于上海市某三甲医院患者血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KP)非重复菌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共获得51株CRKP。对CRKP菌株使用纸片扩散法或琼脂稀释法进行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显示,51株CRKP对检测的15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广泛耐药,对其中的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为100%;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6.5%、90.2%和62.8%;对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为3.9%。51株CRKP均检测出blaKPC基因,经测序鉴定为blaKPC-2基因,提示产KPC-2是CRKP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MLST检测到4种ST型别,以ST11型为主,共 43株(84.3%),另有ST15型6株(11.8%),ST4845型1株及1株新分型。51株CRKP的PFGE图谱相似性系数在62.9%~100%,可分为19个簇(A-S簇),每簇分别包含1~12个菌株。其中A簇(13.7%)和G簇(23.5%)包含的菌株相对较多,且MLST分型均为ST11型,为优势簇。G簇包含7个型别,G4型为主要克隆菌株。 ST11型为CRKP的主要型别,PFGE分析表明该院存在菌株的克隆传播,应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同时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医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真菌性血液感染常见病原真茵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状况,为临床真菌感染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5年(2008-2012年)间导致真菌性血液感染的217株真菌的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状况。结果217株真菌标本中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占88. 5%;其中又以白假丝酵母菌比例最高,占35.4%。菌种分布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存在相关性。60-79岁年龄组感染白假丝酵母菌多见,占49% ,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真菌。男性更容易感染白假丝酵母菌(40.1% vs 24.6%,P〈0.05),女性感染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更常见(24.6% vs 11.8%,P〈0.05).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均较高。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敏感率较低,仅为60.0%。结论真菌血流感染在临床呈上升趋势,抗真菌药物均体现较高抗菌活性,对真菌感染进行地区层面流行病学调查和耐药监测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及其病原菌耐药性特征,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2016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送检血液标本中分离得到的289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其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及ESBL确认试验,分析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的科室分布特征及其病原菌耐药性变迁。结果 患者血液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以急诊科(24.91%)和ICU为最高(23.88%)。3年中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均在20.00%左右。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共135株,占46.71%,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菌株(P<0.01)。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高于敏感菌株(P<0.01),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66.10%、66.10%、71.19%。结论 我院2014—2016年患者血液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以急诊科和ICU为最高。该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阿米卡星尚有一定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3年3月分离自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的菌株,分析病原菌种类并测试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结果在215株细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155株(72. 1% )为主。分离前5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48.4% )、肠球菌属(10. 7% )、肺炎克雷伯菌(7.4% )、链球菌属(6. 0% )、假丝酵母属(6. 0%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共63株产ESBL,占52. 5%。产ESBL菌株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亚胺培南等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10%,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则超过70%。不产ESBL的菌株除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超过30%外,对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肠球菌属和链球菌属分别对呋喃妥因和青霉素的耐药率较低(3/23和0/2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引起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由于不同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用药之前进行尿培养是避免因抗生素使用不合理造成感染慢性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其耐药传播机制,为临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住院患者的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获得的肺炎克雷伯菌86株,应用PCR扩增方法检测耐药基因,MLST和质粒接合试验分析其耐药传播方式。结果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中有26株KPC基因阳性,2株IMP基因阳性,4株VIM基因阳性,1株NDM-1基因阳性;整合子基因中有4株int基因阳性,int基因阳性的4株整合子可变区基因均为阳性;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中有22株acc6′-Ib基因阳性;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中有48株qnrA基因阳性,20株qnrS基因阳性,8株qnrB基因阳性。MLST结果显示34株(39.5%)为ST395型,是主要基因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阳性菌株接合成功7株;喹诺酮类耐药基因阳性菌株接合成功15株。结论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主要以携带耐碳青霉烯酶基因和耐喹诺酮类基因为主,耐药传播机制多种,包括克隆传播和质粒介导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耐药性。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60分析仪对2008年至2010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疑为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 2008年至2010年尿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 561株,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占27.2%,其次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粪肠球菌(D群),各占6.34%、6.28%和6.21%,再次是表皮葡萄球、白色念珠菌和屎肠球菌(D群),各占4.48%、4.36%和3.91%。表皮葡萄球、粪肠球菌(D群)、屎肠球菌(D群)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奈唑烷仅1株粪肠球菌(D群)耐药。3年中,无1例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奇异变形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产ESBLs的菌株已达46.6%。治疗由产ESBLs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引起尿路感染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肠球菌,青霉素可作为治疗粪肠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但不适合治疗屎肠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耐药率已达95%以上,呋喃妥因、利奈坐烷、万古霉素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院外科ICU(S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特点,为临床合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SICU住院的CRBSI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培养,用法国梅里埃VITEK-32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用K-B纸片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4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9株(53.03%),前四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174株(42.13%),前三位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真菌20株(4.8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利福平、呋喃妥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本院SICU内CRBSI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加强消毒隔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和降低CRBSI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