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在金双歧、茵栀黄及蓝光照射治疗前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对13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NSE,同时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及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胆红素致神经功能障碍(BIND)评分,按血清总胆红素(TBIL)严重程度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包括:轻度升高组(A组):205.2μmol/LTBIL≤256.5μmol/L;中度升高组(B组):256.5μmol/LTBIL≤342.0μmol/L;重度升高组(C组):TBIL342.0μmol/L。对照组:金双歧、茵栀黄及蓝光照射治疗后的患儿TBIL91.9~171.0μmol/L。比较各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前后血清NSE、NBNA评分及BIND评分,并对血清NSE与NBNA评分及BIND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NSE、NBNA评分及BIND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s0.05)。血清NSE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869,P0.01);血清NSE与BIND评分呈正相关(r=0.577,P0.01)。结论血清NSE水平变化可作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损伤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根据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针对性地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加用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一个星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胆红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TBIL、DBIL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DH、CK、CK-MB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较单用蓝光照射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儿血清胆红素及心肌酶谱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梁福兵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10):909-910,912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以找出能及早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新方法.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收集青白江区人民医院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7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7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双歧1片(0.5亿)/次,每天3次,温开水溶碎后喂服或经胃管注入,共7~10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计算日平均经皮测胆红素下降值、平均住院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58.21 +4.36) μmol/L和(64.16±5.29) μmol/L(P <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日平均经皮测胆红素下降值、平均住院时间和黄疸退尽平均时间分别为( 10.35±2.46)、(7.68±1.35)μmol/L;( 6/54±2/59)、(9/05 +3/12)d; (6/38±1/38)、( 8/75±2/6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疗效确切、安全,可作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85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开始口服金双歧(0.5 g/次,3次/d,温水冲服),同时口服茵桅黄口服液(5 mL/次,2次/d),疗程5~7 d。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42.31±16.1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6±11.25)μmol/L(P<0.05);观察组胆红素下降至119.5μmol/L以下的天数为(4.2±1.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8±3.5)d(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茵桅黄口服液应用于母乳性黄疸,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整肠生、茵栀黄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整肠生和茵栀黄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方法82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整肠生和茵栀黄,连用5~7 d。2组每日测胆红素1次。结果干预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48.5±26.15)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6.32±24.37)μmol/L,P<0.05。结论整肠生和茵栀黄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有助于胆红素代谢排出,减少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益生菌在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预防作用及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儿32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预防组给予益生菌(金双歧)治疗,0.5 g/次,2次/d,连续口服5 d,对照组不做处理。全部新生儿均为母乳喂养,并在生后5 d内检测经皮胆红素平均值,记录临床结果。比较新生儿每天经皮胆红素平均值,需要光疗的比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一系列临床指标。结果第4、5天预防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与对照组相比,光疗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发生腹泻和呕吐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健康足月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降低需要光疗的比例,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1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蓝光治疗)61例和研究组(蓝光治疗基础上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治疗)60例,均治疗5 d。观察两组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免疫功能、生长发育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5 d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相比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患儿的胎便排空时间、退黄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5 d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CD8+更低,CD4+、CD3+、CD4+/CD8+更高(P<0.05)。治疗5 d后,相比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患儿的体质量、头围更大,身长更长(P<0.05)。研究组治疗3 d、5 d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33%(5/61),与研究组的14.75%(9/6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提高治疗效果,可促进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改善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成都军区总医院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23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3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双歧。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日平均经皮胆红素下降值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天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治疗第5天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145μmol/L时间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9,(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按需喂奶,观察组除按需喂奶外每天喂2次温开水(30ml/次),以补充水分,观察患儿大便量,尿量及体重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排便量及尿量明显增多,体重较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蓝光照射治疗期间适当喂温开水可加速胆红素排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方法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制剂“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以找出能及早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新方法。方法将52例新生儿黄疸病例随机分为“金双歧”治疗观察组32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金双歧”片剂口服。结果“金双歧”治疗观察组25例显效,4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1%;常规治疗对照组15例显效,2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5%,2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8,P>0.05)。但治疗后,“金双歧”治疗观察组胆红素开始下降时间为(2.5±0.5)d,常规治疗对照组为(3.6±0.2)d,治疗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t=9.17,P<0.01);“金双歧”治疗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3.5±0.6)d,常规治疗对照组为(5.2±0.85)d,治疗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t=8.5,P<0.01)。结论双歧杆菌制剂“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可迅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值,缩短治疗时间,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