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片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载脂蛋白及肠道菌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内科门诊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6例)和对照组(n=46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口服。研究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mg/次,3次/d,温开水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保持以往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未使用过抗生素、其他调脂及益生菌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载脂蛋白水平及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失访6例与4例,两组失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TC、TG、LDL-C和载脂蛋白B、E水平明显下降,HDL-C及载脂蛋白AI水平明显上升(P0.05),且研究组下降或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研究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确切,通过升高载脂蛋白AI水平,降低载脂蛋白B、E水平,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作用可能与其能恢复并调整肠道内菌群,从而改善其胃肠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其对患者血脂、颈动脉斑块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瑞舒伐他汀(10mg/次,1次/d)+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次,1次/d)口服治疗,并根据病情酌情给予降压、降糖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mg/次,3次/d,温水口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颈动脉斑块指标[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面积)及肠道菌群数量(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TC、TG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H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大肠埃希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具有良好的协同降脂作用,并能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IMT及斑块面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hs-CRP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和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TC、TG和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hs-CRP水平,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脂水平、ADMA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AD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TG、TC、LDL-C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ADMA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短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共8周,服药前后测量患者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以及NO值,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经阿托伐他汀8周治疗后,血清的TC、TG、LDL-C和ox-LDL明显下降,血清的HDL-C以及NO值明显增加,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扩张程度明显增加,这些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使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血脂改变,NO值增加,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1例,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7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记录两组1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后3、6及12个月后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两组治疗12个月时临床有效率均显著提高,研究组治疗6、12个月后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5.33%vs. 76.09%, 88%vs. 80.43%,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水平逐步下降,血清HDL-C水平逐步上升,研究组治疗第12月后血清TC、TG及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H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在1年观察期内均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伤及肌溶解,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其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血清内毒素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消化科门诊就诊的NASH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450 mg/次,3次/d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500mg,3次/d,连用6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和γ-GT)、血脂指标(LDL-C、HDL-C、TC和TG)、血清内毒素及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ALT、γ-GT和血清内毒素水平较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LDL-C、TC、TG均较前明显下降,HDL-C水平较前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和肠球菌数量较前明显上升,肠杆菌较前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NASH能纠正肠道菌群紊乱,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血脂水平,对NASH有显著的辅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血脂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钠素(A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1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2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前后径(LA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NF-α、ANF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VEDD、LAD、TC、TG、LDL-C、TNF-α、ANF均显著降低,LVEF、HDL-C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AD、TC、TG、LDL-C、TNF-α、ANF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和血脂,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但2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贾广文 《蛇志》2017,(3):297-29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TC、TG、HDL-C、CRP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C、TG、HDL-C、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CR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给予口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血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以及颈动脉斑块分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SBP、DBP、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SBP、DBP、血清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颈动脉斑块0-Ⅰ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较低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疗效更好,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调节血脂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Raji, a human B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 has the ability to activate the complement cascade by alternate pathway mechanisms with subsequent fixation of C3 to receptors on the Raji cell membrane. Using this property, we examined the role that complement plays in mediating a cytolytic event betwee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and Raji cells coated with C3b, antibody, or both. Presence of C3 was confirmed by immune adherence. IgG bound to the Raji membrane was quantitated using I125 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assay. The presence of alternate pathway-activated C3 on Raji cells failed to produce monocyte-mediated cytotoxicity. These same target cells subsequently coated with antibody concentration ranging from 200 to >600,000 SPA molecules per Raji cell produced neither enhancement nor inhibition of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ADCC was enhanced by complement when complement activation and binding of C3 to the cell surface occurred by classical pathway mechanisms. ADCC of 32% ± 3.2 occurred with undiluted antiserum (625,000 SPA molecules bound/Raji cell) with enhancement to 52% ± 1.1 in the presence of C3. IgG inhibition of ADCC was un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membrane-bound C3.  相似文献   

17.
18.
19.
抵抗素(resist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由脂肪组织特异表达分泌的细胞因子,其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抑制脂肪生成.众多的研究显示抵抗素可诱导脂肪、肝脏及肌肉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损伤机体的糖脂代谢功能.由于胰岛素抵抗在一些其他代谢性疾病及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发病机制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提示抵抗素有可能介入了这些疾病的发病过程.本文简要介绍抵抗素的结构、分布及表达调控,并重点分析抵抗素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