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鬃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蠕形蚤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井元 《昆虫学报》1997,40(1):82-85
1992年3月,从湖北省西北部神农架林区捕获的一只赤狐(Vulpesvulpeshoole)体上采得一批蚤类标本,经鉴定其中有一只雄蚤系鬃蚤属ChaetopsyllaKohaut,19O3,鬃蚤亚属ChaeopsyllaKohaut,1903的一新种,为了尊敬王敦请教授在我国医学昆虫学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和近年来对作者工作给予的热情指导,谨将新种命名为王氏鬃蚤ChaetoP-sylla仅方aeroPsylla)wangisP.nov,以表敬意。王氏鬃蚤ChaetoPsylla(ChaetoPs/la)wangi新种(图1~4)(鉴别特征:本新种与大熊猫鬃蚤Ch。topsyva仪X。topsylle)aju。nd。Jeu,WangetLi,1991”…  相似文献   

2.
宁复鬃蚤属—新种记述(蚤目:蠕形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长喙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蠕形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心如  吴文贞 《昆虫学报》1991,34(4):492-495
长喙蚤属 Dorcadia Ioff,1946分布于古北界中亚亚界,迄今仅知3种:麅长喙蚤Dorcadia dorcadia (Rothschild,1912)、羊长喙蚤 Dorcadia ioffi Smit,1953和西吉长喙蚤 Dorcadia xijiensis Zhang Dang,1985。最近,我们在检视这个属的标本时发现一新种,订名为青海长喙蚤,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作者于1984年5月在宁夏六盘山昆虫区系调查时采得一种新鬃蚤,命名为宁夏鬃蚤,新种Chaetopsylla (Chaetopsylla) ningxia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6.
记述从湖北省长江三峡以北神农架与兴山交界处,海拔1400m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捕获的花面狸Paguma larvata体外,采获的鬃蚤属Chaetopsylla Kohaut,1903 1新种,马氏鬃蚤Chaetopsylla(Chaetopsylla) malimingi sp.nov..新种♂可动突端半部显向前弯,前缘甚凹,后缘弯弧形,最凸处位于中点稍下方,末端窄并显低于不动突;不动突前背缘及内侧亚前缘至顶端具较密集的短簇鬃;第8背板气门下具3根粗长鬃和1(0)根中长鬃;以及第9腹板前臂直而不呈弓形显向上拱和背缘具发达的峰状背突等特征与该属5个相近种均不同,文后附6个近缘种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我国蠕形蚤科VermipsylidaeWagner,1889鬃蚤属ChaetopsylaKohaut,1903的蚤类目前有两种缺少配对标本,其中之一是1997年根据采自湖北省西北部神农架林区1只雄蚤订立的王氏鬃蚤Chaetopsyla(Chaetop...  相似文献   

8.
蠕形螨属Demodex是一类小型螨,寄生于人、家畜、野生动物的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内,不仅影响人类健康,并能引起家畜和珍稀动物的蠕形螨病,严重时可以导致动物死亡,目前尚无理想的特效药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蠕形螨的形态结构,致病力,感染途径以及诊疗方法等作了不少研究,但对动物蠕形螨的活动情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的一种新鬃蚤(蚤目:蠕形蚤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寄生于大熊猫休外的鬃蚤屈一新种——大熊猫鬃蚤Chaetopsylla(Chaetop-sylla)ailuropodae sp.nov.。文内作了形态描述,并与近似种作鉴别比较。  相似文献   

10.
人体蠕形螨寄生率与工种关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体蠕形螨寄生率与工种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指挤压和刮取法刮取皮脂分泌物在显微镜下检查;结果:不同工种的人群蠕形螨寄生率有显著差异(χ2=8132,f=4,P<005);结论:工作环境和个人卫生条件决定蠕形螨寄生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重要医学昆虫区系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青海省重要医学昆虫的种群组成与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人帐诱、灯诱、挥网和动物体表检虫法采集医学昆虫;收集前人研究文献资料.结果-获得青海省医学昆虫237种,隶属14科62属,其中蚊科2属9种,蠓科2属19种,虻科5属23种,蚋科1属6种,白蛉科2属3种,蚤类6科37属143种,硬蜱科4属7种,恙螨科6属23种和列恙螨科2属4种.从已知医学昆虫237种看,属于青海省北部山地146种,柴达木盆地94种,青南高原96种和分布不详21种.结论-为青海省医学昆虫的区系分布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该文报道了采自中国青海省的硅藻中国新记录5种,分别为:亨迪美壁藻(Caloneis hendeyi Lange Bertalot & Genkal)、端聚舟形藻(Navicula digitoconvergens Lange Bertalot)、非洲辐节藻(Stauromis africana Cleve)、埃尔卡布格形藻[Craticula elkab (Müller) Lange Bertalot, Kusber & Cocquyt]和混合海双眉藻[Halamphora hybrida (Grunow) Levkov],对各个种类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描述,并附有光镜和扫描电镜图版,给出了各种类的生境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13.
于2006年至2009年间对环青海湖鸻鹬类的群落特征和时空分布进行了资源调查,以期对青海湖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青海湖的地形、植被和水系分布以及水鸟聚集特点,环青海湖选择了15个调查地点,采用直接计数法进行了14次调查,并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共记录到鸻鹬类4科28种。数量上红脚鹬(Tringa totanus)、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和黑尾塍鹬(Limosa limosa)是当地的主要物种,分别占鸻鹬类调查总数的33.3%、22.0%和16.2%。分布上环颈鸻最为广泛,在各调查地点均有发现,其次为红脚鹬、黑尾塍鹬和青脚滨鹬(Calidris temminckii),分布地点达10处以上。黑马河和布哈河口多样性较高,这与其适宜的河漫滩和沼泽等栖息环境以及丰富的食物有关。季节上8~10月多样性较高,其次是4~5月。青海湖鸻鹬类的数量高峰依次为10月、8月和5月,物种数高峰为8月和4月,并且秋季物种数高于春季。主要物种红脚鹬和环颈鸻的迁徙动态较为一致,均是8月份达到全年数量最高值,次高峰为5月和10月;黑尾塍鹬的数量在10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峰。青海湖鸻鹬类迁徙时间与渤海湾较为一致,这可能与历史上长期形成的迁徙模式有关。鄱阳湖和洞庭湖的鸻鹬类主要物种与青海湖比较接近,但数量远远多于青海湖。近年来,游客和游船等人为活动的增加导致青海湖产生局部污染,因此应重视环青海湖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减少对鸻鹬类等水鸟栖息地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寄生螨类的区系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生  李明立 《昆虫知识》1996,33(2):105-107
根据建国以来的大量研究调查资料,对青海地区已记载的寄生螨类(主要包括革螨、恙螨)计10科33属100余种进行了初步的区系分布、数量与宿主关系的探讨。(1)河湟谷地小区[1]:计有45种,主要有:赛氏血革螨、秉氏血革螨、旱獭青厉螨、毒厉螨、鼠兔赫刺螨、褪色巨螯螨、似田鼠新恙螨、旱獭新恙螨等;(2)柴达木盆地小区:计有15种,具代表性种类为乌兰纤恙螨;(3)祁连青南小区:计有85种,具代表性种类为久治真棒恙螨、玉树羽叶恙螨和朱雀禽棒恙螨;(4)羌塘高原小区:计有3种,皆为血厉螨属种类。  相似文献   

15.
2013年至2016年野外调查期间,发现7种青海省鸟类新纪录,分别为靴隼雕(Hieraaetus pennatus)、金黄鹂(Oriolus oriolus)、苍头燕雀(Fringilla coelebs)、蓝鹀(Latoucheornis siemsseni)、黄鹀(Emberiza citrinella)、灰颈鹀(E.buchanani)、黄喉鹀(E.elegans)。这些发现不仅为鸟类种群分布地扩展、迁徙路线的研究以及鸟类的保护和监测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探讨鸟类潜在分布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4月24日、6月9日和6月27日,在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玛可河地区友谊林场(32°40′N,101°2′E,海拔3 240 m)、格日则沟原始林区(32°44′N,101°10′E,海拔3 480 m)针叶树干以及玛可河干流岸边(32°40′N,100°57′E,海拔3 270 m)杨树上共观察到7只?形目鸟类,并拍摄到清晰数码照片。该鸟体形中等,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海东地区小型兽空间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青海省海东地区不同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捕获的18种小型兽中,柴达木根田鼠(Microtus limnophilus)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0.940),洮州绒孵(Caryomys eva)、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16和2017两年的野外鸟类调查,发现青海省分布新记录鸟类6种,分别为冠鱼狗(Megaceryle lugubris)、蓝矶鸫(Monticola solitaries philippensis)、灰蓝姬鹟(Ficedula tricolor)、铜蓝鹟(Eumyias thalassina thalassina)、红胁绣眼鸟(Zosterops erythropleurus)和红额金翅雀(Carduelis carduelis paraponisi)。  相似文献   

19.
我国首例白化喜马拉雅旱獭家族的发现及其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属啮齿目Rodentia 松鼠科Sciuridae 旱獭属Marmota,是大型地栖动物,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其正常体色为自鼻端经两眼眉间到两耳前方之间有似三角形的黑色毛区.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植被光能利用率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卫亚星  王莉雯 《生态学报》2010,30(19):5209-5216
借鉴了MODIS-PSN、CASA、GLO-PEM、VPM等光能利用率NPP模型的优点,同时充分考虑了研究区域其植被光能利用率和环境因素的典型特点。根据研究区域相关文献资料和NPP实测数据,模拟出主要植被类型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同时,特别细化了草地和灌丛最大光能利用率的估算步骤。采用蒸散比算法和陆地生态模型(TEM),根据Liebig定律,计算了对最大光能利用率产生影响的环境综合胁迫因子。估算了青海省主要植被类型的光能利用率,并详细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和季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6年青海省植被平均光能利用率介于0.026-0.403gC/MJ之间,平均值为0.096gC/MJ。青海省植被光能利用率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呈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的趋势。其随季节的推移变化比较明显,2006年植被月平均光能利用率在0.057-0.157gC/MJ之间,峰值出现在7月份,主要的光能利用率累积发生在5-9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