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硫酸铵沉降、弱阳离子色谱、强阳离子交换色谱、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色谱等方法从绿豆中分离纯化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nsLTP,并培养出绿豆nsLTP的晶体。对绿豆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结构与功能关系作了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2.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是瞬时感受器电位家族成员之一,在感觉神经元上表达丰富,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TRPV1可被辣椒素、H^+、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和伤害性热刺激(〉42℃)等激活,导致单价及二价阳离子的跨膜内流,其对Ca^2+的优先选择性为其它阳离子的10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猪源胰酶样品进行病毒检测,以评价其病毒安全性。方法:非特异性病毒检测采用致细胞病变、血凝吸附试验和形态学检测方法;特异性病毒检测包括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PCV)、猪细小病毒(PPV)、猪口蹄疫病毒(FMD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特异性核酸检测,以及CSFV、PPV、PRV特定性抗原蛋白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受检样品非特异性病毒检测中,未见可观察到的细胞病变产生和病毒粒子,对豚鼠、鸡和人的0型红细胞无凝集现象。特异性病毒检测中,PRRSV、CSFV、PCV、PPV、FMDV和PR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CSFV、PPV、PRV免疫荧光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猪源胰酶样品经非特异性病毒检测和特异性病毒检测均无可检出的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女性下生殖道非特异性感染微生态的变化。方法对门诊妇科及健康体检妇女,采用问卷调查、病史询问、妇科检查及下生殖道微生态检查方法,对比确诊为非特异性感染及健康者下生殖道微生态各项指标。结果(1)非特异性感染患者可有轻微自觉症状,或无。(2)非特异性下生殖道炎患者下生殖道微生态异常率高:清洁度降低,下生殖道乳酸杆菌检出率下降。(3)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者发生率高。结论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症状轻微,但引起下生殖道微生态改变。  相似文献   

5.
定君生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1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定君生(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1~6月在绍兴市妇保院妇科门诊确诊为非特异性阴道炎的2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定君生(115)例和甲硝唑栓(115例)2种药物进行治疗并定期随访、复查.结果定君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8.76%和92.13%,甲硝唑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5.06%和90.8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定君生是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PCR方法检测淋巴结组织中结核菌L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改良抗酸染色(IKS)和结核菌抗体免疫组化染色(IHC)三种方法检测60例淋巴结组织中结核菌L型感染情况,以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结核组(13例),淋巴结非特异性炎症组(30例)和淋巴结对照组(17例)。各组三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PCR84.6%(11/13),60%(18/30).23.5%(4/17).lKS76.3%(10/13),66.7%(20/30);17.6%(3/17);IHC84.6%(11/13),63.3%(19/30),11.8%(2/17)。三者均为阳性者为80%。结果表明淋巴结非特异性炎症组感染率与结核组相似,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结核菌L型可能是引起淋巴结非特异性炎症的致病因子之一,PCR技术在淋巴结非特异性炎症的病原学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检测细胞IL-6受体mRNA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检测细胞IL-6受体mRNA表达张贺秋,郭宁,任蕴芳,毛宁(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100850)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技术是80年代末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非同位素标记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我们将地高辛配基标...  相似文献   

8.
蕨精子单克隆抗体制备Ⅰ:确定精子抗原性方瑾,刘宁,周云龙,钱晓菁,陈令静(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0875)梁华,鞠振林,潘香刚(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工试基地,北京10081)寻找和研究配子的特异性蛋白对于研究配子识别,深刻认识高等植物受...  相似文献   

9.
蓖麻蚕rRNA基因中SAR对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蓖麻蚕核糖体RNA基因非转录间隔区(NTS)有一长约1kb所核骨架结合区(scaffold-associated region,SAR)。将这一序列克隆到含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u中,在阳离子脂质体的介导下对NIH3T3细胞进行瞬时转染(transient transfection)及稳定转化(stable transformed)株的筛选,然后检测SAR在瞬时转染及稳定整合条件下对荧光毒酶报告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稳定转化的细胞中,该SAR对lucicerase基因的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增强基因表达活性约15倍;而在瞬时表达的条件下,SAR激活基因表达的作用不明显。说明SAR增强基因的表达可能需要整合在染色体上才能完成,我们用Southwestern印9迹法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蓖麻蚕rRNA基因的SAR能特异性地与NIH3T3细胞核骨架蛋白结合,因此该SAR的作用具有非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Xiao D  Ding J 《生理科学进展》1999,30(3):219-223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批能破坏或抑制血管生成,有效地阻止肿瘤生长和转移的药物,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大类。其作用机制主要有:(1)调控血管形成生长因子;(2)抑制基底膜降解;(3)影响信号转导通路;(4)调控细胞生长周期;(5)调控肿瘤机关基因。本文对其作用机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刘俊娥  乔传令 《昆虫学报》2001,44(3):290-296
通过生物测定、蛋白质电泳和单个蚊虫基因组Southern杂交三种方法对三个不同地区的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Culex pipiens complex的抗性水平、抗性相关基因在处群中的分布及抗性分子特征进行了研究。采自山东高密、北京和云南昆明的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4龄幼虫对敌敌畏的抗性水平也很高(约30倍),三个种群对仲丁威的抗性与北京第三系没有明显的区别。淀粉电泳的结果表明:高密和北京种群中存在过量产生的非特异性酯酶Estβ1^1,昆明种群中存在过量产生的非特异性酯酶Estα2和Estβ2,单个蚊虫基因组Southern杂交的结果表明:酯酶Estβ1^1、Estα2和Estβ2的结构基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扩增导致酯酶的过量产生。  相似文献   

12.
抗微生物肽(antimierobial peptides,AMP)作为吞噬细胞的组分储存于胞质颗粒并释放至吞噬溶酶体中;而非吞噬细胞在应答有害刺激如细菌内毒素等则可诱导合成AMP,其非氧化杀伤作用在机体抗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AMP不仅具有抗菌作用,而且是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趋化分子和信号分子。本文主要研究AMP和细菌内毒素(1ipopolysaccharide,LPS;或lipooligosaccharide,  相似文献   

13.
猫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的诱发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MF  Teng GX 《生理学报》2000,52(6):511-514
应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观察了20史猫扣带回前部461个神经元对电刺激对侧内脏大神经的诱发反应及其电生理特性,在被观察的神经元中,176个为刺激相关神经元。根据诱发反应的特性,将其分为特异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114个,64.77%)、非特异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34个,19.32%)及非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28个,15.91%)。诱发反应分为兴奋性(59.46%)、抑制性(22.30%  相似文献   

14.
利用淀粉多糖和免疫促进剂(白喉类毒素和卡介苗)诱导和活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了四种异质性荧光染色的巨噬细胞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吞噬活性。实验证明,深蓝色和淡蓝色荧光的巨噬细胞是分化程度低的幼稚细胞,非特异性吞噬功能较弱,但在特异性吞噬过程中呈现了活跃的吞噬活性,特别是在免疫促进剂的活化下,它们的特异性吞噬功能显著增强、淡蓝绿色荧光的巨噬细胞是分化程度较高、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吞噬功能最旺盛的巨噬细胞,而黄色荧光的巨噬细胞是分化程度最高、特异性吞噬功能较减退的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15.
生物功能分子的二维有序化组装是分子工程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构建有生物素受体的人工模型膜,对亲和素与生物素这一具有极强亲和力的系统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某些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应用LB膜技术结合激先椭圆偏振术和表面等离激元谱技术,较深入地研究了蛋白质与脂单层膜发生的非特异性吸附,特异性结合以及结合的侧向空间位阻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膜表面电荷对非特异性吸附的速率有很大的影响,而对最终的蛋白吸附量影响不大;非特异性的吸附可以通过二阶阳离子的脱附而去除;受体蛋白质与配体间的特异性结合受到侧向空间位阻效应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人们认为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仅仅是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来发挥其生理作用,这个过程需要几个小时来完成。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GC对激素分泌、神经元兴奋性、机体行为及细胞形态、糖类代谢等具备快速效应,这些过程往往在数秒钟或者分种内完成,这种作用机制被称为GC的非基因组作用机制。GC的非基因组作用主要可能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起作用:(1)通过细胞膜上或者细胞质内结构未知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ptor,GR)来发挥非基因组作用,即为特异性非基因组效应,(2)GC主要通过改变细胞膜理化作用来发挥效应。也称为非特异性非基因组效应(non-specific nongenomic effects,NSNE)。本文通过阐述近年来GC的非基因组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且讨论了这些非基因组作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联系。对糖皮质激素基因组和非基因组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指导我们在临床合理用药并减少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郭庆  薛红 《生命的化学》1999,19(4):153-155
tRNA在相应的氨酰合成酶(以下简称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与其对应的氨基酸发生特异性连接是保证蛋白质正确翻译的首要前提。这种特异性主要是由tRNA上的一个或几个非连续的碱基或碱基对所组成的个性元件(identityelement)决定的。这些个性元件是...  相似文献   

18.
转录增强因子-1研究进展雷霆雯,贾弘(贵阳医学院生化教研室,贵阳550004)(北京医科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北京100083)关键词转录增强因子-1转录增强因子1(TEF-1)是一种细胞特异性转录激活因子,由Davidson等首次在Hela细胞中...  相似文献   

19.
碱性脂肪酶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洗涤剂中常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由扩展静霉(Penicillium expansum)产生碱性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及该酶在各种常见的洗涤剂溶液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的生物电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神经元水平探讨大脑皮层内脏伤害感受的特性及机制,应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电位记录技术,研究18只猫扣带回前部312个神经元的自发生物电活动,及其对电刺激同侧内脏大神经的诱发反应.其中,82个为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其自发生物电活动有5种主要形式.根据诱发反应的潜伏期等特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分为特异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76个,92.68%)和非特异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6个,7.32%).内脏伤害性诱发反应分为兴奋性(65.86%)、抑制性(17.07%)及混合性反应(17.07%)3种.结果提示内脏大神经的传入通路投射到同侧扣带回前部;扣带回前部神经元具有内脏伤害感受作用,存有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为痛觉特异性学说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