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动力学模型化方法在凝血系统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将这一方法用于分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揭示了凝血过程是振荡的时间过程,并且它存在着多种稳定的终态。特别是稳定的周期振荡终态的存在在血液学研究中是一个十分有趣而重要的现象。同时由于主要结果与实验及临床相吻合,展示出模型化方法及数值模拟方法在凝血问题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凝血系统中蛋白C抑制模型的周期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C的抑制作用对凝血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对其深入研究发现当正负反馈同时发生时系统存在极限环.本文对极限环的存在性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证明.此即说明凝血系统中存在着生物节律,这在医学上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蝮蛇毒纯化蛋白C激活物(PCA)的抗凝机制。方法测定PCA对正常人混浆KPTT、PT、TT的影响,对血液凝血活酶生成试验(BTGT)及PA二期法的影响以及对白兔的KPTT和Fgn的影响。结果PCA在最终浓度为0.025mg/L时对正常人混浆KPTT可明显延长,但PT和TT不受影响;当它的浓度增加到50mg/L,PT也可延长,但TT依然无明显变化;最终浓度为0.0125mg/L时,血液凝血活酶生成明显受抑制;当它的浓度增加到2.5mg/L,凝血酶生成显著减少,但抗凝血酶时间始终无明显变化;PCA可明显延长白兔的KPTT。结论PCA在低浓度时首先抑制凝血系统第一阶段内凝途径,在高浓度时也妨碍外凝途径或共同途径,BTGT和PA二期法比KPTT和PT敏感;PCA具有体内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4.
C-反应蛋白是动物体内一种典型的急性期反应蛋白,本文人工合成了两种可以与C-反应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兼性分子作为C-反应蛋白的模型受体,以便进一步在脂单层膜表面上组装C-反应蛋白的二维晶体。作为第一步工作。本文研究了兼性分子的特性以及荧光光谱方法监测兼性分子与C-反应蛋白之间特异性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受体与C-反应的特异结合会引起荧光强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Xie LQ  Wang X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2):113-118
人类C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是在感染和组织损伤时血浆浓度快速、急剧升高的主要的急性期蛋白。CRP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 ,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 ,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关于CRP的研究已经有 70多年的历史 ,传统观点认为CRP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 ,但近十年的研究揭示了CRP直接参与了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并且是心血管疾病最强有力的预示因子与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6.
C-反应蛋白是动物体内一种典型的急性期反应蛋白。本文人工合成了两种可以与C-反应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兼性分子作为C-反应蛋白的模型受体,以便进一步在脂单层膜表面上组装C-反应蛋白的二维晶体。作为第一步工作,本文研究了兼性分子的特性以及荧光光谱方法监测兼性分子与C-反应蛋白之间特异性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受体与C-反应的特异结合会引起荧光强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毕赤酵母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外源蛋白的宿主,提高其外源蛋白的分泌量非常有必要。近年来很多学者报道了与毕赤酵母外源蛋白分泌相关的基因、蛋白质,同时毕赤酵母基因组的公布加快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章根据外源蛋白分泌的途径,分步骤地总结了涉及的基因和蛋白,有利于分析控制蛋白分泌效率的具体步骤,为构建更加高效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人类非特异性急性期蛋白,是判断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之一。CRP的表达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冠著的相关性。但是关于CRP是否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参与A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新近的研究发现,CRP与某些特定的配体结合后,五聚体结构CRP可分离形成单体结构CRP。这一发现为研究CRP蛋白与AS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对CRP及其单体结构的深入研究,将有可能帮助人们找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就炎性反应标志物CRP及其单体(monomeric CRP,mCR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探讨分析CRP在AS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血浆蛋白C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冰冻人血浆37℃融化后,经钡盐吸附沉淀、硫酸铵分步盐析、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制备性PAGE和肝素亲和层析分离,得到蛋白C。经鉴定,所得蛋白C分子量约为62kD,pI为4.69,PAGE分析高度均一,KPTT法证实其延长凝血时间,与有关文献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11.
在生化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血小板在凝血中作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到:系统的启动存在一阈值,该阈值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作用的吸附解离常数有密切的关系,即与血小板的存在与否直接相关;血小板的激活比率对系统的正平衡点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与凝血启动后的最终状态有关;当刺激强度较小时,因子Ⅷ和Ⅸ对系统的解在定性与定量上没有明显的影响;当刺激强度较大时,因子Ⅷ和Ⅸ在凝血瀑布机制中起级联放大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建立了相应于Lamula与Griffin的凝血动力系统瀑布模式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使用分叉方法较深入地分析了该系统的定态平衡解与动态解的稳定性与全局吸引子.通过动力学分析,我们从理论上证明了存在外源性路径启动的触发阈值及瀑布机制达到终态的细节:趋于一个全局吸引子.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实验性缺氧对大鼠凝血机能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在模拟8000米高度两小时后,血小板凝聚性、血小板因子3活性明显增加,纤溶活性下降,同时,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因子X也明显下降。大鼠在模拟7000米经36天间歇性慢性缺氧,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凝聚性,血小板因子3活性、纤维蛋白原含量、因子X活性均显著增加,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纤溶活性下降,明显地出现凝血增强的趋势。本文还讨论了抗缺氧药物复方党参、异叶青兰对人鼠急性缺氧时凝血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沙棘油对实验性血栓形成及凝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棘油能使实验性血栓形成延迟,具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沙棘油有一定的抗凝作用,主要参与内源性凝血系统;且有促纤溶作用,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刘力  曲直  陈平  李莉 《生物物理学报》1996,12(4):619-623
在动物实验验证了计测心肌梗塞面积数学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将这一模型方法用于连续监测,探讨梗塞面积(MIS)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心肌梗塞面积的变化是分三期进行的,进展期:发生梗塞后,心肌缺血面积首先达到最大值,其次是损伤面积达到最大,最后是坏死面积达到最大值。2.波动期:当缺血、坏死面积达到峰值后,面积出现波动。3.平稳期:波动期过后,梗塞面积波动减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对金柑、柑和温州蜜柑施行促、抑花调控处理,并利用SDS-PAGE和IEF-PAGE电泳技术,分析了金柑、柑和温州蜜柑在受促、抑花处理后芽体的蛋白质图谱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柑桔花芽诱导期,经GA3或BA抑花处理的芽组织中均有新的小分子蛋白质或中性至弱碱性蛋白质出现。随着花芽由生理分化向形态分化过渡,环割处理芽中出现小分子或酸性特异蛋白质。可能表明柑桔成花或抑花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与蛋白质代谢特征。进一步证实了因处理时间不同,BA对柑桔花芽分化具有促进或抑制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KC亚型α、β1、β2及ε在人胃癌组织的表达,并探讨PKC亚型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PKC亚型α、β1、β2及ε的表达。结果PKCα在46例胃癌组织中,80.3%呈阳性表达,其中21.74%呈强阳性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二者差异显著(χ2=4.813,P<0.05);PKCβ1、β2则呈阴性;20例癌旁组织中,PKCε70%呈阳性表达,均为( ),46例胃癌组织中84.8%呈阳性表达,其中26.1%呈强阳性,两者阳性率无显著差异(χ2=1.93,P>0.05),但染色强度差异显著(χ2=5.07,P<0.05)。结论1.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表达PKCα和,εPKCβ1、β2则呈阴性。2.胃癌组织PKC亚型α、ε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增强。3.PKCα、ε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蛋白激酶C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受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激酶是一类重要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本实验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了PKC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活化和受精中的可能作用,及两种PKC亚型在卵母细胞中的定位。PKC激活剂PMA可以阻止CV期卵母细胞在体外恢复减数分裂,该作用可被PKC抑制剂calphostin C抵消,但不能被PLCγ抑制剂U73122或PKCδ专一性抑制剂Rottlerin所克服。Western印迹显示PKCα和βⅠ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恒量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研究发现,受精或受到活化刺激后PKCα转位到卵母细胞膜上,同时皮质颗粒排放,说明PKCα可能参与调节卵皮质反应。本实验首次在小鼠中研究了PLCγ与受精的关系,发现不存在PKC对PLCγ的正反馈调节。此外,本研究还对小鼠卵巢中对PKCα和βⅠ进行了蛋白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19.
凝血系统的瀑布机制揭示了凝血因子间的酶促级联反应过程。在级联反应中,各个因子间明显地存在着序关系,而这种序关系的全体构成了系统的序结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系统的结构是系统性质与功能的基础,因此,通过模型化方法以及利用凝血因子序结构图建立的序结构分析方法,是分析凝血系统各因子相互作用的有用的工具。对蛋白C及TFPI进行序结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这两种抑制剂对外源途径凝血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