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塔中台地奥陶系海百合茎化石丰富。本文通过研究塔中35井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和桑塔木组岩芯中的海百合与其共生生物的关系, 讨论了海百合化石的古生态。在塔中35井上奥陶统取芯中识别出7种海百合茎类型: 圆圆茎、星星茎、星圆茎、椭圆圆茎、星椭圆茎、圆角星星茎和不规则星茎, 根据茎板形态划分为五射茎板组(Pentameri)、椭圆茎板组(Elliptici)、圆茎板组(Cyclici)、特殊茎板组(Varii)四种组合类型; 统计了海百合茎化石各种切面的大小和百分含量; 结合岩性分析了每段地层的沉积环境。研究发现, 在局限泻湖环境下, 蓝细菌–四分珊瑚为主的生物组合中不见海百合化石碎片; 仅见腹足类和介壳类化石的细砂屑滩中, 偶见细小的海百合茎化石; 在开阔海环境中, 海百合广泛与苔藓虫、管孔藻、粗枝藻等共生。在海百合–苔藓虫组合中, 海百合茎板的类型最丰富多样, 五射茎板组、椭圆茎板组、圆茎板组、特殊茎板组等四种茎板组合类型都存在; 在管孔藻–海百合组合中, 海百合茎板主要为圆茎板类型, 粗大、密集, 海百合茎碎片含量最高; 在海百合–粗枝藻组合中, 海百合茎板的数量减少、大小变小, 但茎板的类型比较丰富, 四种茎板组合类型都有。由此认为, 塔中台地上奥陶统沉积期, 海百合生长的首选环境为开阔台地, 并受水动力能量和水体清洁度控制: 水动力能量高, 水体清洁, 海百合繁盛; 水动力能量低, 水体动荡浑浊, 海百合可以生存; 水动力能量低、较为动荡、微生物席发育的环境, 不利于海百合生存。  相似文献   

2.
固着器(holdfast)或附着盘(attached disc)是寒武系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固着器的两个称谓,用于吸附固着在泥砂质海底或其他动物体上。寒武系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固着器与茎连在一起,但其形态构造,特别是功能作用和茎不一样,应作区别于茎的独立器官。贵州寒武系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化石十分丰富,大部分属种具有固着器。可分为长茎小固着器及短茎大固着器两种类型。前者包括凯里生物群中的卢氏中国始海百合(Sinoeoc-rinus lui)及杷榔动物群中俞氏贵州始海百合(Guizhoueocrinus yui),后者以球形球状始海百合(Globoeocrinus glob-ulus)为代表。少数球形球状始海百合固着器与围岩之间存在过渡带,证实寒武纪早期始海百通过固着器分泌胶质固着在基质上的推论。贵州寒武纪始海百合类固着器幼年期大,可能是为了固着器帮助其稳定,成年期相对变小。固着的基质为软泥沙和生物化石腕足类、三叶虫、软舌螺的骨骼碎屑。贵州寒武系始海百合类固着器是棘皮动物海百合亚门的最原始的固着器官,它的特征及固着基质为棘皮动物海百合亚门的固着器及固着方式、固着基质的变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固着器(holdfast)或附着盘(attached disc)是寒武系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固着器的两个称谓,用于吸附固着在泥砂质海底或其他动物体上。寒武系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固着器与茎连在一起,但其形态构造,特别是功能作用和茎不一样,应作区别于茎的独立器官。贵州寒武系棘皮动物始海百合类化石十分丰富,大部分属种具有固着器。可分为长茎小固着器及短茎大固着器两种类型。前者包括凯里生物群中的卢氏中国始海百合(Sinoeoc-rinus lui)及杷榔动物群中俞氏贵州始海百合(Guizhoueocrinus yui),后者以球形球状始海百合(Globoeocrinus glob-ulus)为代表。少数球形球状始海百合固着器与围岩之间存在过渡带,证实寒武纪早期始海百通过固着器分泌胶质固着在基质上的推论。贵州寒武纪始海百合类固着器幼年期大,可能是为了固着器帮助其稳定,成年期相对变小。固着的基质为软泥沙和生物化石腕足类、三叶虫、软舌螺的骨骼碎屑。贵州寒武系始海百合类固着器是棘皮动物海百合亚门的最原始的固着器官,它的特征及固着基质为棘皮动物海百合亚门的固着器及固着方式、固着基质的变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似花似叶意朦胧,似茎似根出浪中。玉立亭亭海百合,装璜昔日水晶宫。七绝:海百合化石@曹新华$北京房山区燕山石油化工公司设计院机械设备室!邮编:102500)  相似文献   

5.
贵州台江凯里动物群中的棘皮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中寒武世的棘皮动物化石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贵州台江凯里组中部(中寒武统)的棘皮动物包括海百合亚门(Crinozoa)始海百合纲的1新科、3新属、7新种和海扁果亚门(Homalozoa)海箭纲的1个未定属种。这些化石个体较小,茎、萼、腕比较发育,萼板较少,缝孔一般发育,普遍具有小瘤突(epispires),未见固着器,与北美及东欧波希米亚地区下、中寒武统始海百合纲化石组合特征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王德智  彭进 《古生物学报》2018,57(4):429-443
始海百合类是贵州寒武纪杷榔动物群和凯里生物群代表性化石类群。产出杷榔动物群和凯里生物群的杷榔组和凯里组主要由灰绿色、灰色的泥、页岩组成,始海百合类化石保存在2个组中上部的泥、页岩中,化石保存好,丰度高,是陆棚斜坡较深水环境生态类群的典型代表。本文基于来自杷榔组的36块Guizhoueocrinus yui,29块Protogloboeocrinus yini标本,和凯里组的20块Sinoeocrinus lui,20块Globoeocrinus globulus标本,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和传统形态测量方法,对每块标本萼部选定了4个界标点(landmark),进行数理统计和几何形态的定量分析。发现寒武纪始海百合类的萼部尺寸上差异较小,在形态上,杷榔组的Protogloboeocrinus yini和Guizhoueocrinus yui萼形相似,均偏细长形,而凯里组的Sinoeocrinus lui和Globoeocrinus globulus萼形差异较大,口部区域宽度均出现增大,萼茎连接处宽度则出现变大和变小两种趋势。结果说明:同一生态环境下寒武纪早期的Guizhoueocrinus yui,和中期的Sinoeocrinus lui的萼在演化上具连续性,细长的萼与长茎能够让始海百合个体更有效捕食上部水域的食物,而寒武纪早期的Protogloboeocrinus yini和中期的Globoeocrinus globulus的萼在形态上具有演化上的连续性。球状的萼配合粗短的茎,可以增强始海百合个体的稳定性,以适应更强的水动力环境,表明出现了生态位的扩张。  相似文献   

7.
1925年葛利普记述谢家荣先生和已故的赵亚曾先生在鄂西所采的志留纪化石47种,这47种化石包括珊瑚类17种,笔石4种,腕足类14种,头足类2种,瓣鳃类、腹足类、海百合茎各一种和三叶虫7种。其中7种三叶虫的名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般说来,海百合的地质历程比较长,地理分布常常集中,地层的价值不大。但是,也有地质历程较短,地理分布很广的,豆海百合(Pisocrinus)便是其中最显著的一属。豆海百合是此较原始的海百合,属於单环移目(Monocyclica Inadunata)的豆海百合科(Pisocrinidae)。蕚(calyx)的体积大小如豆,因而得名。通常保存为化石的,也以蕚部(dorsal cup)为主,具有冠茎的完整标本,甚为少见。蕚部为5个底板(basals),五全辐板(radials)和一个辐肛板(radianal)所组成。各个底板的体积大小不等,形状不同;各个辐板的体积也不相等,形状也不相同;此乃豆海百合的特徵。与豆海百合最相接近的是三海百合(Triacrinus)。三海百合仅有3个底板,其他性质和豆海百合相似。豆海百合是志留纪的产物,而三海百合则限於泥盆纪。三海百合显然是从豆海百合由於底板的膠结演变而成的。自从1858年De Koninck 创立豆海百合一属名以来,据笔者所知,此属已有  相似文献   

9.
报道在滇东南寒武系田蓬组中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始海百合类棘皮动物化石,经鉴定为卢氏中国始海百合Sinoeocrinus lui Zhao,Huang and Gong。该棘皮动物与三叶虫化石Kaotaia magna(Lu),Oryctocephalus indicus(Reed)等共生,其时代应属于寒武系第三统第五阶底部,与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相当。田蓬组始海百合化石保存有完好的柄、萼、腕等构造,属于典型的特异埋藏。滇东南寒武系始海百合的发现对探讨该类动物的早期演化、古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以及在滇东南地区寻找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报道在滇东南寒武系田蓬组中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始海百合类棘皮动物化石,经鉴定为卢氏中国始海百合Sinoeocrinus lui Zhao,Huang and Gong。该棘皮动物与三叶虫化石Kaotaia magna(Lu),Oryctocephalus indicus(Reed)等共生,其时代应属于寒武系第三统第五阶底部,与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相当。田蓬组始海百合化石保存有完好的柄、萼、腕等构造,属于典型的特异埋藏。滇东南寒武系始海百合的发现对探讨该类动物的早期演化、古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以及在滇东南地区寻找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柄海百合类(stalked crinoids)是很古老的一类动物,在古生物中,化石种类甚多,但现代生存的却很少。掂A.M.Clark(1957)的报告,全世界现代生存的柄海百合类只有75种。它们对生活环境条件的要求,比其他棘皮动物更为严格;多分布在水深200—5,000米的海中。关于我国柄海百合类的化石种类,已有中、外学者作过一些研究,但关于现代生存的  相似文献   

12.
黔北桐梓的戴家沟剖面和狮溪剖面志留系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下部的韩家店组出露完好,该组泥岩、粉砂岩中夹有厚度1—3m、直径4—7m的小型点礁。礁核相多具典型的障积格架岩特征,但生长时限短暂,群落分异度低,仅见床板珊瑚、单体四射珊瑚、苔藓虫和海百合茎,礁间为珊瑚、苔藓虫和海百合茎碎片堆积的滩相,伴生丰富的遗迹化石。在陆源碎屑快速沉积的背景下,浑浊海水频繁的富营养化过程限制了礁体纵横向生长和朝高分异度群落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发现于广西靖西果乐寒武系芙蓉统果乐组的始海百合化石,确定其为始海百合纲Ridersiidae科一新属:Jingxieocrinus gen.nov.。新属特征如下:个体较小,锥形萼。萼板15块,排列规则,其中五边形底板5块,六边形侧板5块,五边形辐板5块,无萼孔及缝孔。茎长,始端粗,向末端迅速变尖。始端茎板矮,大小茎板交互重叠,向末端茎板变高,大小茎板趋于一致。腕羽5枝,细长不分叉,双列小板,生于口缘辐板相间处。偶见盖板,横椭圆形,上覆放射状纹饰。模式种Jingxieocrinus guoleensis gen.et.sp.nov.的茎细且长,末端变尖,没有固着器,可能以茎末端附着于其它物体上营假浮游或寄生漂游生活。  相似文献   

14.
前言锥石类化石地理分布相当广泛,世界各大洲均有报道,其地质历程为晚前寒武纪至三叠纪,共生门类常有:腕足类、瓣鳃类、介形类、苔藓虫、海百合茎等;可是,该类化石除个别地点或层位较为富集,甚至成层状产出并被用于地层对比外,总因罕见,一般尚没有被广大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所重视,研究程度远不如其他古生物门类深入。  相似文献   

15.
滇西中泥盆世海百合的两个新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夏,在带领我院地质系74级部分同学进行滇西地质测量实习时,同学们在施甸县何元寨公社地区的何元寨组以及昌宁县西邑公社地区相同的地层,采获得保存极为完好的海百合萼部化石数枚。这些化石经笔者研究,发现它们是两个新属,取名昌宁海百合(新属)(Changninocrinus gen.nov.)和施甸海百合(新  相似文献   

16.
潘江 《古生物学报》1963,(1):124-137
1958年,秦岭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在陕西省山阳县一带进行区域地质测量时,在所谓早志留世地层中采集了许多化石,计有床板珊瑚、腕足类和海百合茎等。据该队资料,该地地层岩性下部主要为灰色、灰黑色、灰黄色钙质千枚岩,薄层灰岩;上部为石灰岩、千枚岩、砂岩,共厚约400余米。其与下伏早中奥陶世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复中、晚志留世地层呈整合接触。床板珊瑚等化石采自上部灰岩层中。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地球》第五期(总97期)刊载蔺红婴同志的“浅谈观赏石”一文,对我启发很大,从地质学的观点对观赏石进行分类,观点新颖,应该考虑。文中“生物化石观赏石”一段中对海百合化石的叙述和我在大学所学的知识相左。现摘录如下:“海百合,棘皮动物,海生。浮...  相似文献   

18.
新疆克拉麦里山石钱滩组牙形石及其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钱滩组”来源于袁复礼(1956)所创立的“石钱滩建造”,它是在准噶尔东部克拉麦里山西南缘呈带状分布的一套浅海至滨海相砂泥岩和灰岩地层,含丰富的动物化石。袁复礼依据腕足类、珊瑚、苔藓虫、海百合茎等化石将这套地层划分为下石炭统双井子石灰岩和下二叠统石钱滩建造。新疆地层表(1981)把石钱滩建造改为组,时代定为中石炭世。新疆地质局和新疆石油管理局曾对这套地层做了大量工作,分别认为是中—  相似文献   

19.
杨瑞东 《化石》2002,(3):10-11,F003
贵州号称“古生物王国” ,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最近几年又发现了一些具重要意义的生物群化石 ,如6亿年前的瓮安生物群、比“澄江动物群”还早的“清镇动物群”和“遵义牛蹄塘生物群” ,5 2亿年前的“凯里生物群”和2 15亿年前的“关岭动物群”等等。这是贵州古生物化石宝库 ,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宝库 ,是解开寒武纪大爆发等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重要材料。大约在1990年 ,一些贵州的奇石收藏者为了获得精美的海百合化石标本 ,他们来到了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一带 ,进行大规模的海百合化石采集。随着采集规模的扩大 ,一个意想不到…  相似文献   

20.
这篇短文是报导河北省北部康保三面井附近发现早二迭世栖霞期(竹蜒)类的事实。标本是河北省地质局李裕民及鞠紫云等同志在1958—1959年间采集的。鞠紫云称这个含(竹蜒)地层为三面井组。这个组在康保三面井附近大致可以分为三部,自上而下为:3.灰绿色及灰黄色细粒砂岩,含植物化石。约100米2.深灰色石灰岩,富含(竹蜒)类、珊瑚类及海百合茎等。约30米1.灰黄色细粒砂岩,未发现化石。约16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