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初步探讨米诺环素对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体外药敏。将各种标本分离获得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米诺环素药敏试验,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471株,其中米诺环素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2009年5株、2010年12株、2011年23株;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其他耐药的0株,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米诺环素敏感其他耐药的0株;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同时敏感的236株,占总数的50.1%。米诺环素对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在体外有很好的抗菌活性,特别是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泛耐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其基于内在性和获得性的耐药机制,导致全球抗感染领域面临巨大挑战。目前,针对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尚无有效治疗方案,本文对其可选用的治疗药物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并对泛耐药菌株的耐药基因进行检测。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对60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PCR法检测8株泛耐药菌株携带7种耐药基因OXA-51、OXA-23、OXA-24、OXA-58、aac(3)-Ⅰ、gyr A、abe M的情况。结果所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抗菌药及喹诺酮类抗菌药均产生耐药性;在8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OXA-51、OXA-23、OXA-58、gyr A、abe M基因检测均全部呈阳性;OXA-24基因检测均呈阴性;aac(3)-I基因检测有5株呈阳性,3株呈阴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其耐药机制与多种耐药基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布。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规细菌分离培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从中筛选出40株多重耐药菌株(MDR-AB),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相关耐药基因。结果共检出1 112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以痰液标本的分离率最高82.37%(916/1 112),其次为洁尿8.99%(100/1 112)。临床分布以ICU为主61.60%(685/1 112),其次为老年干部病房11.60%(129/1 112)以及呼吸内科9.98%(111/1 112)。鲍曼不动杆菌对2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以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9.8%(109/1 112),其次为阿米卡星25.2%(280/1 112);对头孢西丁、头孢美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9.7%(1 109/1 112)、100.0%(1 112/1 112)、98.8%(1 099/1 112)。40株MDR-AB菌株耐药基因Tem、SHV、CTX-M-9、OXA-23、aac(3)-II、aac(6′)-Ⅰ、aac(6′)-II、ant(3″)-Ⅰ、ant(2″)-Ⅰ、ParC、GyrA、tetA、tetR检出率分别为65.0%、72.5%、70.0%、72.5%、2.5%、55.0%、87.5%、55.0%、40.0%、92.5%、87.5%、15.0%、12.5%。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耐药机制复杂。  相似文献   

5.
研究2010至2011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取自2010至2011年我院各科室送检的全部标本(包括血、尿、便、痰、分泌物等),经培养后,挑取纯菌落,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2010至2011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不断上升,由2010年的4.6%上升到2011年的6.8%,以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上升最快.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也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1.7%上升到2011年的2.8%.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为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2 a分别为0%和7.8%.鲍曼不动杆菌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也越来越高,多粘菌素B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佳药物.临床应重视鲍曼不动杆菌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合理应用抗茵药物,以避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研究诃子水提物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诃子水提物对临床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小鼠腹腔注射上述PDR-Ab,建立急性肺炎模型。于造模前4天至造模后2天对小鼠连续灌胃给药,考察小鼠的死亡率、血液白细胞计数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诃子水提物能抑制PDR-Ab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MIC和MBC分别为0.75 mg/mL和12 mg/mL。体内实验表明,剂量为150 mg/kg诃子水提物灌胃给药能明显降低PDR-Ab感染性急性肺炎小鼠的死亡率,使血液白细胞计数较快恢复,肺组织病理改善明显。结论 诃子水提物对PDR-Ab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有望用于PDR-Ab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抗菌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和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4年12月-2005年9月分离自住院患者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资料及其治疗情况。结果从163株标本中分离出15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20.51%),其次是亚胺培南(38.46%);临床常用6种抗菌药物治疗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应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β-内酰胺酶抗菌抑制剂作为第一线抗菌药物。病情严重尤其是全耐药时可联合用药,可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监测近年临床标本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64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方法,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1制定的最新规则及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结果:在统计年限内,我院共分离出不动杆菌84株,鲍曼不动杆菌64株,占不动杆菌的76.1%,其中痰标本分离出49株,占76.5%;尿标本分离出3株,占4.6%;分泌物标本分离出12株,占18.7%。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交叉耐药严重,除亚胺培南外,其耐药率在10.0~84.8%之间。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的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性逐渐增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类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逐年上升,己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菌株,常可引起肺炎、尿道感染、脑膜炎、菌血症等各种难治性感染。了解其耐药机制,探讨克服耐药的方法,对于临床上治疗和预防其引起的感染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苗头,查找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对2009年4月26~28日期间RICU发生的4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进行聚集感染危险因素调查,采集标本进行目标菌检测,应用ERIC—PCR技术对聚集病例和散发病例菌株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进行医院感染具体干预。结果4例患者确定为医院感染病例,4例患者均有气管插管操作经历,3例患者环境卫生学检测存在耐药谱相同的鲍曼不动杆菌,ERIC—PCR分析4例患者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基因同源性,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严格执行隔离防护措施和后续加强上呼吸机患者管理,未再出现聚集病例。结论医院感染暴发危及患者医疗安全,应用分子生物学分析手段可以促进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效果;加强上呼吸机患者的管理,加强手卫生的管理可以有效防控医院感染聚集暴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11-2013年临床分离出的10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标准判定。结果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103株,主要分离自痰液(85.4%),其次为分泌物及脓液和尿液标本。其感染患者主要分布于ICU和呼吸内科。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广泛。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且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及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主动外排机制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菌主动外排机制在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测定经外排泵抑制剂碳酰氰基-对-氯苯腙(CCCP)处理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变化,以聚合酶链反应(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多重耐药主动外排基因以出及其表达水平。结果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具有多重耐药性,并存在药物的主动外排。所有临床分离的菌株均能检测到adeB基因,但多重耐药株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株(P〈0.01)。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与外排泵介导的耐药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心ICU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中心ICU患者分离获得的AB分布、耐药特点及临床患者资料。结果该院ICU共分离获得AB菌343株,主要来源于痰液(占67.35%),其次是创面分泌物(占11.08%)。AB对常用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药物耐药率高达50%以上,而对多粘菌素E、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敏感性,但后两者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泛耐药(PDR)AB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减低,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应有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死亡率增高(P〈0.05)。结论 ICU获得性AB耐药率极高,仅对多粘菌素E、头孢哌酮/舒巴坦具有相对敏感性。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应用抗菌药物时间、ICU住院时间等可能与PDRAB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 研究整合子参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结果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瑞安市中医院临床分离的200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整合子整合酶基因的检测;整合子可变区扩增、克隆、测序,分析整合子基因结构。结果 59.0%的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子阳性,未检测出Ⅱ、Ⅲ类整合子;编码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和氯霉素耐药的基因;整合子阳性组多药耐药菌均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 Ⅰ类整合子在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分布,可通过质粒在不同菌属间水平传播,在耐药基因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王潭枫  符振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11):1020-1021,1025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不动杆菌和肠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对医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到的不动杆菌和肠球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191株不动杆菌和319株肠球菌,不动杆菌主要来源是痰液,达77.50%,肠球菌主要来源是尿液、痰液,分别为31.70%和28.8%。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10.3%,对头孢噻肟耐药率最高,为7 2.0%,而其余各种抗生素耐药率均处于47%~60%,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为2.0%,耐药率最高是四环素为63.9%,对高浓度的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分别是52.8%和39.4%。结论医院感染不动杆菌和肠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性高,且呈多重耐药,临床要关注。  相似文献   

16.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情况及对20种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方法送检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微生物方法操作,用Vitek—Systems ATB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分析仪,并结合传统手工非发酵微量生化管编码补充试验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纸片扩散法及法国梅里埃ATB试条。结果11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93株(83%)来自于上呼吸道(痰液及咽拭子):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索),喹诺酮类(环丙沙星),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具有较高的敏感率。对β-呐酰胺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在检测的11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菌株占54.5%(61/112),三重耐药株占14.8%,而在这些多重耐药菌株中,大于三重耐药的菌株就占到6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性,应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阻止多重耐药菌株的播散,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对耐药基因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珠海迪尔DL-96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碳青霉烯酶4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基因型分析,并通过网上GenBank进行比对以确定编码酶基因的类型。结果 2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旋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分别为80%、45%、30%、10%,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携带D类碳青霉烯酶OXA-23基因有18株(78%),携带OXA-51基因有15株(65%),OXA-24、OXA-58基因引物PCR扩增为阴性,随机各抽取3株OXA-23基因阳性株进行测序后通过在网上GenBank比对与OXA-23标准株99%同源,OXA-51基因阳性株与OXA-51标准株98%同源。结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的耐药率最低,其次是丁胺卡那霉素,其中以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为主,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防止在院内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1年湖州市中心医院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 10年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2890株,分离率为4.9%.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4.3%.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脑外科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卡西林、替卡西林/棒酸、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为严重,并逐年上升;对头孢他啶等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也逐年上升,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E敏感性均良好.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应重视对该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院感控制,防止耐药菌株播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引起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不动杆菌耐药现状及存在的危险因素。方法用常规的方法对下呼吸道的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及分离,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 2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对由不动杆菌引发的158例院内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动杆菌引起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机械插管或患有糖尿病等;除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头孢他啶等对不动杆菌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外(耐药率小于40.0%),临床常用的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较严重,耐药率均在40.0%以上。结论糖皮质激素,机械插管,糖尿病等是不动杆菌引起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动态变迁以及感染病例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提供参与。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从患者不同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到种),采用CLSI/NCCLS标准K-B法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2007年至2009年检出率分别为6.5%、8.9%和17.6%;标本主要来源于痰(78.4%),病区集中于中心ICU(33.3%)、呼吸内科(22.8%)和消化内科(13.0%);该菌耐药现象严重,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其他药物耐药性均〉60%,而且耐药性逐年上升。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可指导临床治疗,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变迁资料;泛耐药菌株感染主要发生在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及长时间住院的患者,因而应加强医院环境和人员消毒,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定值与播散。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