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在临床专升本急救医学临床见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对我院80名临床专升本学生急救医学临床见习采用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的方法,设计急救医学中常见的多发伤、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肺复苏病例,比较见习前后的教学效果;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态度.结果:应用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见习前后的多发伤分别为68.4±8.1和85.7±7.6;急性脑血管病71.4±8.2和83.2±7.6;心肺复苏理论72.6±8.7和87.3±9.2;和心肺复苏技能成绩70.2±8.6和89.5±9.4,(P<0.05);98.7%的学生喜欢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法.97.5%认为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法加深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结论:在临床专升本急救医学临床见习中采用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邓永宾 《蛇志》2016,(1):34-35
目的探讨丹红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红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及心率情况以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及心率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认知能力,是安全、理想、可靠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早期与延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临床确诊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随着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行早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延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氧分压(PaO_2)及平均动脉压(MAP)、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通气率、住院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的情况。结果:疗后两组患者RR、HR、MAP均下降,MBP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RR、HR及MAP均低于对照组,Pa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气管切开及插管发生率、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行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通气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35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呼吸衰竭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PH值、PaO2、PaCO2变化及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临床征象变化。结论:呼吸机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呼吸衰竭,为抗毒药物的救治赢得时间,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比较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9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均使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ervo-i呼吸机治疗,对照组使用SIMV模式,观察组使用NANA模式,连续治疗7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的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aO_2、PaO_2/FiO_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_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PaO_2、PaO_2/FiO_2明显高于对照组[(69.12±4.10)vs.(55.74±3.65) mmHg,(256.81±28.11) vs.(212.75±26.35) mmHg],PaCO_2明显比对照组低[(45.81±3.04)mmHg vs.(50.03±3.15)mmHg](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62%(44/47) vs. 74.47%(35/47)](P0.05)。两组气漏综合征、死亡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6%(2/47)vs21.28%(10/47)](P0.05)。结论:和SIMV机械通气模式比较,NAVA模式用于呼吸窘迫症患儿的效果更加显著,其有助于改善血气分析,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呼吸治疗用于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抢救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重症肺炎所致的呼吸衰竭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等疗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无创辅助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抢救价值。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P0.05);治疗后两组PaO_2、pH值水平均明显升高,PaCO_2、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降低,研究组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MF、PEF、PImax、PEmax等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研究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辅助呼吸治疗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的水平,提高患儿肺功能,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效果可靠的优点,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机械通气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35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呼吸衰竭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PH值、PaO2、PaCO2变化及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临床征象变化。结论:呼吸机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呼吸衰竭,为抗毒药物的救治赢得时间,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态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a O2/Fi O2)、呼吸做功(WOB)、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dyn,WOB,Pa O2/Fi O2,CD11b+中性粒细胞、STREM-1及HMGB-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dyn、Pa O2/Fi O2及WO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dyn及Pa O2/Fi 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WO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dyn及Pa O2/Fi O2高于对照组,而WOB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11b+中性粒细胞、STREM-1及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能够改善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利迭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的疗效及其对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舒利迭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BNP和hs-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而对照组的疗效为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PaO2和PH明显提高,观察组的提高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而两组的PaCO2、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舒利迭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其机理可能与降低BNP和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病例导入式教学与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相结合在留学生急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科实习的留学生33名分成2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病例导入式教学与PBL相结合教学法进行教学,出科时比较2组理论和技能成绩的区别;调查观察组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应用病例导入式教学与PBL相结合教学法的留学生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94.1%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法.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BL)结合与情景教学在呼吸科医学生实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PBL结合与情景教学应用于呼吸科医学生实习中,以此来进行带教实习。结果:PBL结合与情景教学能较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角色转变为主动学习角色;学生对PBL结合与情景教学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灵活度。结论:PBL结合与情景教学在呼吸科医学生实习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充分利用临床资源,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结合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在呼吸系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的实习生8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予以传统LBL教学法进行教学,研究组则采用PBL结合LBL教学法进行教学。分别比较两组实习生各项考试成绩、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情况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实习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处理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基本操作技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学习兴趣、知识理解、自主学习、课堂气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度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LBL教学法应用于呼吸系统教学中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实习生考试成绩以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PBL联合TBL的双轨教学法在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进入我院进入科室进行临床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共60人,随机分为教学改革组与传统教学组,每组30人,教学改革组采用PBL联合TBL教学法。在为期1年时间结束后,分别采用闭卷考试、小组成员互评及导师对学员的评价等多种评价模式比较教学改革组与传统教学组的学习效果。同时还采用闭卷考试与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教学改革组客观成绩与学习效果即出科考试成绩、增设考试成绩与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客观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PBL联合TBL的双轨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培养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并且提高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热情度。结论:联合PBL和TBL的双轨教学发在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轮转实习的五年制医学生64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名医学生分为PBL组(n=32)和结合教学组(n=32)。PBL组采用PBL教学,结合教学组采用医学模拟结合PBL教学。分别在入科时和轮转实习结束时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记录成绩并比较。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后采取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的形式获得学员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结果:轮转实习结束时,两组理论考试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合教学组技能操作考核成分数显著高于PB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员在教学方法接受度高、学习兴趣提升、自学能力提升和临床诊疗水平提高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教学组学员在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与人文关怀提高和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所占比例高于P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PBL教学相比较,医学模拟教学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重症医学教学对学员技能操作的掌握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能提高学员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且受到学员的认同与喜爱,应在重症医学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并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在普通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接受教学方式不同,将学生分为PBL联合CBL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以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PBL联合CBL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统一测试评判2种方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超过80%的学生认为PBL联合CBL教学效果显著,特别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及临床思维的培养。统一测试发现联合教学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结论:PBL联合CBL是普通外科临床见习中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以案例为中心教学法(CBL)联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基于课堂的教学法(LBL)在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创伤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校临床医学五年制四年级的学员80人,随机分为CBL联合PBL教学组及LBL教学组各40人。在课程结束以后,采用记名试卷考核联合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掌握程度评价。结果:实验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员,有统计学差异。CBL联合PBL教学法支持率高于传统LBL教学法,并且在激发学员兴趣,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合作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法可以在创伤外科学中实施,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郜攀  唐刚  肖航  王端  龙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6):3168-3171
目的:通过研究PBL结合LBL教学法在老年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观察与传统的LBL教学方法比较,PBL结合LBL教学法对学生考核成绩提高的作用,并探讨PBL结合LBL教学法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实践、团队协作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5月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2013级学生145名,随机分为实验组(PBL结合LBL教学法,75名)和对照组(传统的LBL教学法,7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核与问卷调查评估结果。结果:以冠心病相关知识作为考核内容,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91.50±4.36 vs.83.24±4.12,P0.01);对实验组学生75名发放调查问卷,87%以上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对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表达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帮助。结论:PBL结合LBL的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老年医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临床血管外科的教学质量,我们在临床见习中尝试将PBL教学模式与LBL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研究PBL与LBL教学法相结合新的教学方法在临床血管外科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参加实习活动的临床医学系学生60名,随机分为LBL组与LBL+PBL组。其中LBL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而LBL+PBL组则采用传统教学与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的专业知识笔试成绩和临床操作技能测试成绩,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作用及意义。结果:PBL+LBL组学生的专业知识笔试成绩和临床操作技能成绩均显著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与LBL教学法相结合的双规教学模式对血管外科的临床见习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该教学模式值得在医学院校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LBL联合PBL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与学并重"的综合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的药理学教学中合理应用LBL联合PBL教学法,即采用LBL教学法讲授完理论知识后开设PBL病例讨论课。选取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实验组,采用LBL联合PBL教学模式,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对两组进行教学效果评估比较。结果显示与传统LBL教学法相比较,LBL联合PBL的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LBL联合PBL的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药理学授课中应用LBL联合PBL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对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卫强  赵京  韩聚强  谭健  梁海龙 《生物磁学》2013,(24):4777-4780
摘要目的:探讨CBL结合PBL及LBL的教学方法在胸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临床实习学生共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CBL+PBL-4-L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方法。在学习结束时,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成绩考核;同时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进行两种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两组学生在理论知识考试部分成绩水平持平,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实验组学生在病例分析、基本技能及总成绩等部分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BL+CBL+LBL教学方法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建立独立思维模式等方面显著高于LBL组。结论:CBL+PBL+LBL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