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报道虫囊菌属(Laboulbenia)2个新种,中国新记录种及新记录变种各1个:海南虫囊菌(L.hainanensis Ye et Y.H.Shen sp.nov.)寄生于齿负泥虫[Lema eoromandeliana (Fabricius)],福建虫囊菌(L.fujianensis Ye sp.nov.)寄生于长唇步甲属(Dolichoctissp.),蠕形虫囊菌(L.vermiiormis Balazuc)寄生于锯缘步甲(Peripristus alter Cast.),瘤壳虫囊菌婆罗洲变种(L.thyreopteri Thaxt.var.borneensis Thaxt.)寄生于四斑长唇步甲[Dolichoctis tetraspilotus(Macheay)]。 本文所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虫囊菌属(Laboulbenia)2个新种,中国新记录种及新记录变种各1个:海南虫囊菌(L.Hainanensis Ye et Y.H.Shen sp.nov.)寄生于齿负泥虫[Zema coromandeliana(Fabricius)],福建虫囊菌(L.Fuiianensis Ye sp.nov.)寄生于长唇步甲属(Dollehoctissp.),蠕形虫囊菌(L.Vermiformis Balazue)寄生于锯缘步甲(Peripristus alter Cast.),瘤壳虫囊菌婆罗洲变种(L.Thyreopteri Thaxt.Var.Borneensis Thnxt.)寄生于四斑长唇步甲[Dolichoctis tctraspilotus (Macheay)]。本文所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掘步甲属Scalidion Schmidt-Gbel,1846 为步甲科壶步甲族(Carabidae, Lebiini) 中的1个小属,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和越南。通过观察巴黎自然博物馆和华南农业大学馆藏标本,本文对该属进行简要的分类研究,提供了分种(亚种)检索表、照片并附形态特征图。该属目前仅记录2种,即喜掘步甲S. hilare Schmidt-G?bel 和黄掘步甲S. xanthophanum (Bates),2种均在中国有分布,其中后者包括2个亚种。喜掘步甲为贵州新记录,黄掘步甲指名亚种为广东、贵州和越南新记录,黑色亚种S. xanthophanum nigrans (Bates)为贵州新记录。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曲霉属及其相关的有性型属、即散囊菌属和裸胞壳属的分类群共15个,其中新变种1个,我国新记录3个。它们是:日本曲霉小囊变种(新变种),赭曲霉,蜂蜜曲霉,孔曲霉,埋藏曲霉(新记录),佩特曲霉(新记录)、亮白曲霉,阿姆斯特丹散囊菌,谢瓦散囊菌,腊叶散囊菌,赤散囊菌,匍匐散囊菌原变种,构巢裸胞壳,无冠裸胞壳和刺孢裸胞壳(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曲霉属及其相关的有性型属、即散囊菌属和裸胞壳属的分类群共15个,其中新变种1个,我国新记录3个。它们是:日本曲霉小囊变种(新变种),赭曲霉,蜂蜜曲霉,孔曲霉,埋藏曲霉(新记录),佩特曲霉(新记录)、亮白曲霉,阿姆斯特丹散囊菌,谢瓦散囊菌,腊叶散囊菌,赤散囊菌,匍匐散囊菌原变种,构巢裸胞壳,无冠裸胞壳和刺孢裸胞壳(新记录)。  相似文献   

6.
报道我国寄生叶蜂类的卷唇姬蜂属AptesisF?rster,1850的3种,其中含寄生玫瑰三节叶蜂ArgepaganaPanzer的中国1新记录:白基卷唇姬蜂Aptesisalbibasalis(Uchida,1930)。编制了卷唇姬蜂属中国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简要记述了步甲科中国特有属连唇步甲属Sofota Jedlieka 之鉴别特征及地理分布情况,本属原记载2种,即台湾连唇步甲S.chujoi Jedlicka(产于台湾省)和黑连唇步甲S.nigrum Tian et Chen(产于广东省).本文描述采自广东省北部的1新种:南岭连唇步甲S.nanlingense sp.nov.,并提供本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卞晓萌  郭佳佳  赵勇  李长林  李伟 《菌物学报》2016,35(10):1273-1279
报道了分离自渤海沉积物的4个中国真菌新记录种:黄褐隐囊菌Aphanoascus fulvescens、小翅孢壳Emericellopsis minima、弗氏光黑壳Preussia flanaganii和湿生假散囊菌Pseudeurotium hygrophila。其中,隐囊菌属Aphanoascus为中国新记录属研究菌株保存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标本室(OUCMB)。  相似文献   

9.
罗晶  庄文颖 《菌物学报》2012,31(5):784-788
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保存的菌寄生属标本进行了分类学方面的清理和订正,鉴定出9个种,其中大孢菌寄生H. marcrosporus、丝层菌寄生H. subiculosus和侧毛斑菌寄生H. tegillum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柱隔孢菌属二新种和菌绒孢属一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是天门冬柱隔孢Ramulariaasparagi,寄生在百合科Liliaceae文竹Aspargisplumosus上;香茶菜柱隔孢Ramulariarabdosiae,寄生在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Rabdosiaamethystoides上。新记录种是甜苦菌绒孢Mycovellosielladulcamarae。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描述和附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暗色丝孢真菌一中国大陆新记录属———拟虫囊孢属(Listeromyces),其中腐木拟虫囊孢(Lis-teromyces insignis)在中国大陆首次报道。该种菌采自湖南岳麓山地表枯枝表层,根据采集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显微照相。研究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柱隔孢菌属二新种和菌绒孢属一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是天门冬柱隔孢Ramulariaasparagi,寄生在百合科Liliaceae文竹Aspargisplumosus上;香茶菜柱隔孢Ramulariarabdosiae,寄生在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Rabdosiaamethystoides上。新记录种是甜苦菌绒孢Mycovellosielladulcamarae。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描述和附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0—2009年间在长白山针叶林带所采集的标本,报道了长白山北坡、西坡和南坡针叶林带分布的大型真菌共计310种,隶属于56科140属。其中,中国新记录种2种,吉林省新记录种38种。根据生态类型划分出腐生菌166种,外生菌根菌136种,菌寄生真菌6种和虫生菌2种。本名录共引证标本900余份,绝大多数标本为首次被引证,包括大型真菌每个种的最新名称和标本号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相似文献   

14.
报导寄生于我国水龟虫科Hydrophilidae榄形赖牙甲Regimbartiaattenuata昆虫上的虫囊菌目Laboulbeniales单主菌属Autoicomyces一新种:中华单主菌Autoicomyceschinensis,有显微结构图、拉丁文简介及中文描述。所研究的全部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柱隔孢菌属二新种和菌绒孢属一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是天门冬柱隔孢Ramularia asparagi,寄生在百合科Liliaceae文竹Aspargis plumosus上;香茶菜柱隔孢Ramularia rabdosiae,寄生在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上。新记录种是甜苦菌绒孢Mycovellosiella dulcamarae。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描述和附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6.
中国白粉菌的四个新记录分类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白粉菌科Erysiphaceae的四个新记录分类群,即:寄生于大刺儿菜上的梅厄白粉菌日本变种Erysiphemayoriivar.japonica,寄生于铺地委陵菜上的瑟门白粉菌Erysiphethuemenii,寄生于美女樱上的马鞭草高氏白粉菌Golovinomycesverbenae以及寄生于牻牛儿苗和老鹳草属上的老鹳草新白粉菌Neoerysiphegeranii。研究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相似文献   

17.
报导寄生于我国水龟虫科Hydrophilidae榄形赖牙甲及Regimbartia attenuata昆虫上的虫囊菌目Laboulbeniales单主菌属Autoicomyces一新种:中华单主菌Auoticomyces chinensis,有显微结构图、拉丁文简介及中文描述。所研究的全部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18.
曾昭清  庄文颖 《菌物学报》2016,(9):1048-1055
对采自我国不同地区的菌寄生属标本进行分类研究,发现了该属的3个新种。鹅膏菌寄生Hypomyces amaniticola生长于鹅膏属真菌的子实体上,子囊壳埋生或半埋生于菌丝层中,橘黄色至黄褐色,卵圆形至梨形;子囊圆柱形,具8个孢子;子囊孢子长椭圆形至椭圆形,两端钝圆,无分隔,表面光滑。拟完整菌寄生H.completiopsis以牛肝菌为寄主,子囊壳橘黄色至黑褐色,梨形至近球形;子囊圆柱形,具8个孢子;子囊孢子纺锤形至披针形,两端具细尖,表面具疣。云南菌寄生H.yunnanensis子囊壳半埋生或近表生,黄褐色至褐色,梨形至近球形;子囊孢子近纺锤形,两端具细尖,1个分隔,表面具疣。提供了新种的详细宏观和微观特征描述及图示。此外,发现该属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小孢菌寄生H.microspermus和盘菌菌寄生H.stephanomatis,对我国材料的形态特征与原始描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数据(18S rDNA)重新描述了寄生于重庆江津地区金鱼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鳃丝的田中碘泡虫 (Myxobolus tanakai Kato, et al., 2017), 并结合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近缘种进行了比较研究。形态学特征: 该虫种孢子为后端钝圆的长梨形, 大小为(14.58±0.54) μm×(6.09±0.37) μm; 两个极囊等大; 极丝与极囊长轴垂直缠绕8—10圈; 囊间突起位于极囊前端呈三角形; 具有嗜碘泡。分子特征: 共获得3个分离样本的18S rDNA序列, 其一级结构序列与日本黑川地区鲤 (Cyprinus carpio) 鳃丝寄生的田中碘泡虫的一致性达99.3%—99.6%, 且在系统发生树中聚为一支。结果表明: 本研究种与日本的田中碘泡虫为同种, 此为中国新记录; 金鱼为田中碘泡虫的宿主新记录。18S rDNA的V2、V4和V7区二级结构的比较结果表明: 田中碘泡虫已发生了明显的种内变异, 推测可能因宿主差异和地理隔离同时所致。此外, GenBank中报道的数个野鲤碘泡虫的序列是否为同种有待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寄生于驯鹿Rangifer tarandus艾美虫属一新种--敖鲁古雅艾美虫Eimeria aoluguyaensis sp.nov.,新种的特种是具有卵囊残体和最小的量度,可与文献中记载寄生于驯鹿的五种艾美虫相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