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收集和分离我国曲霉工作中,发现一个国内新纪录和三个新分类群:1.埃及曲霉,国内新记录。2.合阳曲霉新种,与爪甲曲霉相近,但颜色和具刺不育菌丝有所不同。3.温特曲霉烟色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颜色为蓝灰色并具异常膨大的梗基。4.瘤突散囊菌新种,其子囊孢子的纹饰独特,凸面具粗疏瘤状突起。  相似文献   

2.
中国栅藻属新分类群与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在安徽发现的栅藻属Scenedesmus的4个新种,2个新变种及4个中国新记录。 4个新种是安徽栅藻S.anhuiensis, 黄山栅藻S.huangshanensis四翼栅藻S. qua-drialatus和芜湖栅藻S.wuhuensis, 2个新变种是角柱栅藻具刺变种S.prismaticus var.spinosus和史密斯栅藻微刺变种S. smithii var.spinulosus;四个中国新记录是具齿栅藻南方变种S. denticulatus var.australis Playfair,角柱栅藻S. prismaticus Bruhl et Biswas,四棘栅藻具齿变种S·quadricauda var.dentatus Deduss和史密斯栅藻S. smithii Teiling。  相似文献   

3.
孔华忠 《生物多样性》1994,2(4):199-203
作者于1992年在云南省实地考察,历时60天。在此期间共采集了土壤样品和其他材料共414号,并从这些基物中分离到大量菌株,研究结果将陆续整理并发表。除新种、罕见种和我国新记录种进行详细描述并附图外,其他物种均以名录形式予以报道。本文报道曲霉属(Aspergillus)的8个分类单位:帚状曲霉,烟色曲霉原变种,烟色曲霉椭孢变种,绿垂曲霉,棒曲霉,矮棒曲霉,烟束曲霉和爪甲曲霉。  相似文献   

4.
普洱熟茶后发酵加工过程中曲霉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云南省易武、基诺山、普洱和昆明后发酵加工生产的普洱熟茶堆中分离到7种曲霉菌,分别鉴定为:温特曲霉烟色变种,帚状曲霉,具黄曲霉,埃及曲霉,臭曲霉,日本曲霉原变种,以及局限灰曲霉。发现不同产地普洱熟茶中曲霉菌菌群的组成存在差异,对曲霉菌在普洱熟茶生产中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可培养丝孢真菌资源的调查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继续报道曲霉属的16个分类群:杂色曲霉原变种,杂色曲霉疣梗变种,聚多曲霉,焦曲霉,土曲霉原变种,土曲霉金色变种,黄柄曲霉,温特曲霉,黄曲霉原变种,黄曲霉柱头变种,溜曲霉,炭黑曲霉,黑曲霉,泡盛曲霉,塔宾曲霉和日本曲霉。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衣藻属(Chlamydomonas)的9个新种:近条纹衣藻、具孔衣藻、顶角衣藻、近环形衣藻、具粒衣藻、近具喙衣藻、不整衣藻、疣突衣藻、倒卵形衣藻,以及4个新变种:阿美衣藻大型变种、似博泡衣藻大型变种、侏儒衣藻陈氏变种和锥形衣藻胶被变种。  相似文献   

7.
从元江仙人掌的茎中分离到一株产广谱、高活性抑菌物质的内生真菌,经测定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共21种病原微生物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形态特征表明,该菌株与曲霉属(Aspergillus)中的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特征基本一致,18S rDNA序列分析显示本菌株与土生曲霉的同源性高于99%,但该菌株的分生孢子梗上有明显的瘤状突起,不同于模式菌株。因此认为该菌株为土生曲霉的一个变种,命名为土生曲霉云南变种(Aspergillus ter  相似文献   

8.
一株仙人掌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元江仙人掌的茎中分离到一株产广谱、高活性抑菌物质的内生真菌,经测定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共21种病原微生物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形态特征表明,该菌株与曲霉属(Aspergillus)中的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特征基本一致,18SrDNA序列分析显示本菌株与土生曲霉的同源性高于99%,但该菌株的分生孢子梗上有明显的瘤状突起,不同于模式菌株。因此认为该菌株为土生曲霉的一个变种,命名为土生曲霉云南变种(Aspergillus terreus vat.yunnanensis)。并对其活性物质的生产条件进行了初步摸索,确定用查氏培养基为最佳种子培养基,PDA培养基为最佳发酵培养基,4d为最适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采自中国浙江九龙山的苔类植物一新种——毛茎合叶苔Scapania paraphyllia T.Cao,C.Gao,J.Sun&B.R.Zuo。该新种与腋毛合叶苔S.bolanderiAust.相近,两种皆具带齿叶片和假鳞毛,但新种具如下特征可与腋毛合叶苔区别:(1)植物体小,通常红色;(2)假鳞毛多数,不分枝,不仅生于叶腋,茎上也有着生;(3)背脊为腹瓣长的1/4-1/3,背瓣为腹瓣大小1/2-1/3;(4)叶角质层表面粗糙,具粗瘤,直径达6-8μm。与另一个相似种sampliata Steph.相比,因新种具有粗糙的叶表面和假鳞毛等特征,也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石纹螳属一新种(螳螂目:螳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石纹螳属一新种,云南石纹螳Humbertiella yunnanensis sp.nov.,本种与老挝石纹螳Humbertiella laosana Beier近似,但额盾片具一条连续的黑色横带,前胸背板近后缘处具2个较明显的瘤状突起,前足胫节具11枚内列刺而与后者相区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曲霉属及其相关的有性型属、即散囊菌属和裸胞壳属的分类群共15个,其中新变种1个,我国新记录3个。它们是:日本曲霉小囊变种(新变种),赭曲霉,蜂蜜曲霉,孔曲霉,埋藏曲霉(新记录),佩特曲霉(新记录)、亮白曲霉,阿姆斯特丹散囊菌,谢瓦散囊菌,腊叶散囊菌,赤散囊菌,匍匐散囊菌原变种,构巢裸胞壳,无冠裸胞壳和刺孢裸胞壳(新记录)。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南拟白蘑属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培贵 《真菌学报》1994,13(3):181-187
本文报道了我国西南地区拟白蘑属Tricholomopsis Singer 8种1变种,其中2新种,1新变种和3个我国新记录种;新种是青盖拟白蘑T.lividipileata P.G.Liu和黑鳞拟白蘑T.nigrosquamosa P.G.Liu;新变种是竹生拟白蘑变种T.bambusina Hongo var.megaspora P.G.Liu;新记录种是南美杉拟白蘑T.araucariae S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广东3属14种和变种的小煤炱菌,其中含笑生附丝壳(Appendiculella michelicola Yang)、马比花生小煤炱(Meliola mappianthicola Yang)是新种,其余为国内新记录。文中有种和变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广东3属14种和变种的小煤炱菌,其中含笑生附丝壳(Appendiculella michelicola Yang)、马比花生小煤炱(Meliola mappianthicola Yang)是新种,其余为国内新记录。文中有种和变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研究了角圆尾蚜属CeruraphisBorner, 1926, 并描述了1新种:食沙棘角圆尾蚜CeruraphishippophaetrophisZhang, sp. nov.,给出了该属所有种类的分种检索表。新种与C. eastopi近似,但尾片有毛9~12根(后者5根),触角末节端部约等于基部(后者4倍)。新种的模式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食沙棘角圆尾蚜CeruraphishippophaetrophisZhang, 新种(图1)有翅孤雌蚜:活时体绿色,体长1.170、体宽0.420m m 。玻片标本头、胸黑色,触角、足和尾片灰色。额具中额瘤,额瘤不存在。触角5节,长0.760m m ,为体长的0.65;节Ⅰ~Ⅴ比例:13,13,100,42,35+ 35。触角次生感觉圈小圆形,节Ⅲ~Ⅵ分别有16~20,1~3个。腹管端部直径大于基部直径。雌性蚜:活时体绿色,体长1.590、体宽0.740m m 。额具中额瘤,额瘤不存在。头顶缘毛相当长,约为触角节Ⅲ直径的4.00~5.00倍。复眼无眼瘤。触角5节,长0.580m m ,为体长的0.37;触角节Ⅰ~Ⅴ长度比例:26,18,100,58,58+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我国鼎湖山牛肝菌20个种,其中4个新种,1个新变种以及15个国内新记录。褐小牛肝菌属Fuscoboletimus Pomerleau et Smith和南方牛肝菌属Austroboletug(Corner) Wolf 为新纪录属。4个新种是:辐射状条孢牛肝菌Bolelellus radiatus Bi sp. Nov.,亚黄褐牛肝菌 Bolettty sublulvus Bi sp.nov., 变红褐色牛肝菌Boletus rufo-brunnesgens Bi sp.Nov. 以及近浅灰色牛肝菌Boletus subgriseus Bi sp.nov., 1个新变种为小近自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 subleueophaeum Dick et Smell var. msnimum Bi var. nov. 文中有分属和分种的检 索表。新种和新变种均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曲霉属黄绿组(通常称黄曲霉群)的一个产毒新种肇庆曲霉(Aspergillus zhaoqingensis sp.nov.)。该菌分离广东肇庆土壤,在形态上近于米曲霉(A.oryzae),但作为该组的关键分类特征分生孢子纹饰很不相同:本种的分生孢子明显的粗疏粗糙至具不规则的脊状突起而米曲霉则为光滑或稍粗糙。本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B_1而米曲霉则不产生。本菌亦不同于组内其它菌种。文中对与黄曲霉密切相关诸种也作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王龙 《菌物学报》2013,32(Z1):136-144
报道分离自中国山东泰山土壤的曲霉属焦曲霉组的一个新种——类开费曲霉Aspergillus keveioides.基于形态学及钙调蛋白、β-微管蛋白基因部分序列和核糖体DNAITSl-5.8S-ITS2序列分析的证据支持新种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四川横断山地区瘤虻属二新种(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瘤虻属二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似黄茸瘤虻,新种Hybomitra subrobiginosa sp.nov.(图1) 雌虫体长14—15毫米。 头部 眼密覆黄色短毛。前额灰色,具浓密的橙色长毛及少量黑毛,顶端稍宽于基部,额宽,高度约为基部宽度的2.3倍左右。亚胛具灰色粉被。颊与颜亦具灰色粉被及少量黑毛。口毛白色。基胛黑色,近方形,形状有变异,具皱纹,两侧与眼稍有距离或相距甚远或与  相似文献   

20.
记述采自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的光胸臭蚁属1新种,即小光胸臭蚁Liometopum minimum sp.nov.新种个体小,上颚具5齿,并胸腹节基面短,为斜面上的1/3,后腹部绒毛指向后方而易于与东洋界已描述的2种相区别,文中还提供中国已知2种及1变种的工蚁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