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1—4月,作者在实验室中观察了水中分别加入肝粉、葵花籽粉、田泥、淤泥、丝藻和人造沙后,对致倦库蚊幼虫的大链壶菌(Lagenidium giganteum)感染率的影响。发现除人造沙外,其他几种物质皆能明显地增加蚊虫的大链壶菌感染率。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蚊虫感染率与所加物质的量成正相关关系。据估计,每100ml水中加入6.4mg葵花籽粉或6mg肝粉分别可使蚊虫感染率增加2倍和3倍。作者认为大链壶菌在肝粉和葵花籽粉中弥漫地腐生生长,并释放大量额外的游动孢子,是这两种有机物增加蚊虫感染率的主要原因。 对田泥、淤泥和人造沙的研究表明,土壤肥力与蚊虫感染率的增加有关。丝藻则可能是由于净化水质造成有利于大链壶菌游动孢子活动的环境而增加蚊虫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链壶菌在实验室内对白纹伊蚊及其它几种贵州蚊虫的幼虫进行杀灭试验。白纹伊蚊的感染率为25—89%,而致倦库蚊的感染率可达90—100%。实验结果为大链壶菌的宿主记录新增加一个属和五个种。  相似文献   

3.
为证实大链壶菌在贵州的现场灭蚊效果,首次选择部分孳生日纹伊蚊(Aedesalbopictus)和致倦库蚊(Culexquniquefasciatus)的积水轮胎和花园蓄水缸进行大链壶菌灭蚊实验。施放一次后,在连续观察的18日内该菌在两种水体中均表现了显著的治蚊作用。证明该菌可用于贵州的蚊虫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大链壶菌灭庭积水蚊虫的现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证实大链壶菌在贵州的现场灭蚊效果,首次选择部分孽生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和致倦库蚊(Culexquinquefasciatus)的积水轮胎和花园蓄水缸进行大链壶菌灭蚊实验,施放一次后,在连续观察的18日内该菌在两种水体中均表现了显著治蚊作用,证明该菌可用于贵州的蚊虫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量硫酸葡聚糖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小鼠静脉注射低分子量(<10 ̄4u)硫酸葡聚糖(DS)15mg/kg后外周血中白细胞、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cek,MNC)、CFU-GM、BFU-E和CFU-Mix产率等指标出现时相性变化。给药后1h开始升高,2h达到高峰、分别为药前值的2.2、2.6、3.8、4.4和3.0倍,7h时趋向正常。给药后2h上述各类细胞在外周血中的含量随着DS的剂量增加而增加。白细胞、MNC计数在DS180mg/kg时达到峰值,均为对照组的4倍。240mg/k8时未见明显增加。不同剂量DS对各系祖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动员作用,DS剂量15-30mg/kg效果最好,每升血中CFU-GM、BFU-E、CFU-Mix的数量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5.0、11.9和8.8倍。其峰值出现时间与白细胞、MNC不同,表明DS对不同类型细胞的作用机制也不尽一致。经口给小鼠投以DS240和48omg/kg后,未见外周血中白细胞、MNC计数有显著性升高,提示对造血干细胞没有动员作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西部三种鼠类种群年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晶体干重法对大绒鼠、大足鼠和褐家鼠的年龄进行了测定。根据三种鼠类的晶体干重量,将其各分为幼体、亚成体、成体和老体4个年龄组:大绒鼠3.4mg以下,3.5 ̄5.4mg,5.5 ̄6.8mg,6.9mg以上;大足鼠20.0mg以下,20.1 ̄36.0mg,36.1 ̄52.0mg,52.1mg以上;褐家鼠17.0mg以下,17.1 ̄31.0mg,31.1 ̄49.0mg,49.1mg以上。  相似文献   

7.
黄花蒿培养细胞中青蒿素合成代谢的体外调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花蒿培养细胞通过两步培养积累青蒿素.第1步在含有0.2~0.4mg/L6-苄基氨基嘌呤(6-BA)和3~4mg/L吲哚乙酸(IAA)的N6培养基中进行细胞的增殖培养,第2步将培养好的细胞转入含0.2~0.4mg/L6-BA和0.2~0.4mg/LIAA的改良N6培养基中进行青蒿素的合成.青蒿素的合成量为190μg/g干细胞左右.当在第2步培养中加入青蒿素合成前体青蒿酸,青蒿素合成量比仅靠激素诱导提高了3倍多.青蒿素的合成途径是植物固醇合成途径的分支途径,当在青蒿素合成过程即第2步培养中加入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双氯苯咪唑和氯化氯胆碱处理,可使代谢向合成青蒿素的方向移动,青蒿素合成量明显提高.经200mg/L氯化氯胆碱处理2d,黄花蒿细胞合成青蒿素量为372μg/g干细胞;经20mg/L双氯苯咪唑处理4d,黄花蒿细胞合成青蒿素量为1540μg/g干细胞,比靠激素诱导提高了8倍多,与诱导脱分化细胞的黄花蒿叶中所含的青蒿素(3000μg/g干细胞)处于同一个数量级.以上结果表明:在通过植物激素调节可以合成青蒿素的黄花蒿培养细胞中,缺乏青蒿素合成前体是青蒿素合成量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青蒿素合成的过程中通过体外调节,  相似文献   

8.
金华北山区部分绿色蔬菜的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马铃薯、菜豆、萝卜和番茄等4种绿色蔬菜进行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的全面测定。结果表明:绿色蔬菜具有高营养、无毒的特点。(1)4种绿色蔬菜的含钙量分别为一般蔬菜同一品种的240%、198.5%、163.7%和157.8%,含铁量分别为17.4倍、8.7倍、10.7倍和12.7倍,含磷量分别为118.2%、102%、163.6%和177.8%,并具有较高的镁、锌、铜和锰等元素的含量。(2)4种绿色蔬菜的镉、砷、汞、氟、六六六、DDT、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甲胺磷、杀螟硫和倍硫磷等13项有害物质全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3)4种绿色蔬菜的VB1含量分别增加20%、22.2%、16.7%和6%,VB2分别增加30%、12%、135%和26.7,Vc分别增加8.6%、68.9%、12.1%和18.1%,胡萝卜素分别为一般同种蔬菜的16倍、2.9倍、13.5倍和4.5倍。(4)其蛋白质含量也分别增加18.5%、13.9%、7.5%和30%,灰分分别为2.08倍、3.15倍、2.85倍和2.96倍,总糖分别为一般同种蔬菜的91%、101.1%、191.3%和95.2%,粗纤维分别为113.3%、89.2%、86.7%和105%。  相似文献   

9.
水母雪莲的细胞培养和高产黄酮细胞系的筛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水母雪莲(SausureamedusaMaxim.)的茎和叶片作外植体,在MS附加0.5mg/LBA、2mg/LNAA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植物激素、培养温度以及苯丙氨酸对固体培养细胞生长和黄酮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附加2mg/LNAA,在25℃利于细胞生长;苯丙氨酸对细胞生长未见有促进作用,但有利于细胞中黄酮的形成。用目视法直接挑选两种不同次生代谢能力的细胞系:浅黄色系(A系)和红色系(B系)。用快速灵敏的紫外分光光度和高效液相法,测得离体培养细胞A系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9%,jaceosidin的含量为0.42%,分别是B系中的2.3倍和3.9倍,是原愈伤组织中的2.6倍和4.2倍。  相似文献   

10.
沙冬青高活性抗冻蛋白的发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关于植物的抗冻作用机制已有许多论述[1—3],然而低温植物中是否存在高活性的抗冻蛋白?抗冻作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什么?为研究这些问题,我们以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为材料,分离和部分纯化了植物抗冻蛋白。经测定,其分子量包括45.7kD和81.2kD等,在50mg/ml的浓度下,其熔点约为-15℃,所以它的抗冻活性比已经发现的鱼类[4—6]或黑麦抗冻蛋白(在60mg/ml的浓度时冰点为-1.1℃)[2]活性高得多。在100—200倍的相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其冰晶呈多…  相似文献   

11.
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丰香”草莓果实不同成熟期品质的研究表明: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内外品质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尤其是挂粉期,此期果实硬度,因/酸比发生显著变化.;红熟期为草莓鲜食的最佳采收期,其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分别达到6.77和44.71mg/100gfw,为整个成熟期的最高值;当果实硬度在0.4-0.7kg/cm^2花青素含量在150-250总吸光度/100cm^2之间地,草莓果实软硬适宜,色彩鲜艳,风味最好。  相似文献   

12.
小檗科鬼臼亚科种子大小变异式样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了小檗科鬼臼亚科4个属代表植物桃儿七、川八角莲、南方山荷地以足叶草种子大小及共变异式样并对该变异式样的生物学意义予以分析。结果显示:(1)在4种植物干种子中,以川八角莲最重,为37.24±6.71mg,桃儿七镒之,为36.56±4.54mg,足叶草最轻,为19.01±3.21mg,南方山荷叶较轻足叶草稍重,为23.22±3.26mg;(2)每种植物均存在一定比例的活力低下种子,其中以桃儿七最低  相似文献   

13.
念珠状链杆菌在小鼠群中的自然感染和发病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告了念珠状链杆菌在清洁级C57BL/6J小鼠群中的自然感染,并从临床、病理解剖、病原学及流行病学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在受检的14例发病动物中,颈部淋巴结肿大、化脓占71.4%,皮下、肺门淋巴结脓肿分别占50.0%和21.4%,多发性关节炎(包括趾、跗关节)占21.4%,子宫积脓占7.1%,从所有病灶及部分动物的血液、脾、肝、肺、肾均分离到了单一的细菌。该菌在小鼠成功地进行了急性感染实验,受感染动物出现了典型的念珠状链杆菌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即败血症、关节炎、淤血、水肿、紫绀、结膜炎等。所分离的致病菌在病原学上也完全符合念珠状链杆菌的病原学特征。在饲养环境上与发病鼠群有密切关系的其它4个品系小鼠群,即615、BALB/c、CBA、KM,均未波感染,证明在对该菌的易感性方面存在品系差异。  相似文献   

14.
247例人乳头瘤病毒的PCR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7例生殖系分泌物标本用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结果显示:阳性感染率达87.6%,在与临床疾病密切的亚型中,6、11型感染率(60%),高于16、18型感染率(51.6%),但统计学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易感人群组以20~40岁最高(占感染人数的84.4%),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10~20岁年龄组占8.4%)。  相似文献   

15.
向凤宁  胡风祖 《植物研究》1999,19(2):172-178
从抱茎獐牙菜的胚轴、幼叶及未成熟种子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试验选用MS、B5和N6三种培养基,其中以附加2.4-D3.0mg/L+6-BA0.5mg/L的MS培养基诱导率最高;以附加6-BA0.5mg/L+NAA0.2mg/L的MS培养基分化苗频率最高;以附加2.4-D2.0mg/L+6-BA0.5mg/L的MS培养基愈伤组织的生长最好。结果表明,外植体,培养基,激素等对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和分化均有明显影响。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抱茎獐牙菜愈伤组织中齐墩果酸含量的结果表明,愈伤组织中齐果墩酸含量因培养基、继代培养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对水中氮、磷的吸收与pH、光照、水温、根/茎生物量比及底泥间隙水与上覆水中营养盐浓度比有关。在pH为8.0-9.5、水温为19-28C的实验条件下,水中NH_4-N浓度低于0.35mg·1左右时;菹草茎、叶优先吸收NO_3-N;水中NH_4-N浓度大于0.35mg·1 ̄(-1)左右时,菹草则优先吸收NN_4-N,这一选择吸收与NH_4-N/NO_3-N比值无关。强光照、高温(30℃)和高pN的协同作用严重影响菹草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在自然条件下,菹草根部主要从底泥中吸收NH_4-N、PO_4-P,对NO_3-N吸收甚微;茎、叶主要从水层中吸收NO_3-N,对PO_4-P吸收甚少。一般情况下,浮游植物和菹草对水体中的氮、磷吸收无多大矛盾。菹草倒伏后腐败分解释放大量营养盐,为浮游植物的增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缺磷条件下水培6个基因型玉米杂交种以及它们的7个亲本,根系分泌液的pH较低,自交系更低;杂交种各基因型玉米分泌的有机酸以草酸为主,还有苹果酸等。缺磷处理的玉米根系分泌草酸量比供磷处理的高.其中铁单4、白单9和白单13在缺磷时的草酸分泌量分别比供磷增加3.4、2.8和1.6倍。单交种白单9根系分泌物活化磷的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18.
高活力纤维素酶菌株康氏木霉B—7的选育与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景林  尹清强 《生物技术》1996,6(6):14-17,20
野生型康氏木霉854-B_2分别经物理化学诱变因子,TDP辐射器和空间微重力辐射等因素的多级处理,得到1株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的变异株B—7,其固体培养物的纤维素酶各组分酶活力,如滤纸糖酶活力(FPA)为34u/g,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ase)为29.0u/g,β-葡萄糖苷酶活力(β-Glase)为29.0u/g,与854-β2相比,分别提高5.9倍,7.6倍和4.2倍。其固体培养的最佳条件是:pH6.0,28~30℃,96小时,最适培养基成分为:青草粉:麸皮=7:3,1.5~2.0倍水和(NH4)2SO41.5~2.0%(均以固体料计)。  相似文献   

19.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对水中氮,磷的吸收与PH,光照,水温,根/茎生物量比及底泥间隙水与上覆水中营养盐浓度比有关。在PH为8.0-9.5,水温为19-28℃的实验条件下,水中NH4-N浓度低于0.35mg.1^-1左右时,菹草茎,叶优先吸收NO3-N;水中NH4-N浓度大于0.35mg.1^-1左右时,菹草测优先吸收NH4-N这一选择吸收与NH4-N/NO3-N比值无关,强  相似文献   

20.
香椿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6~7月取香棒当年生半木质化、具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腋芽萌发,进行繁殖培养。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出各阶段适宜的培养基组成。萌芽诱导阶段培养在MS+6-BA0.2mg/L中,腋芽萌发早,生长快;在继代和增殖培养中以MS+6-BA0.2mg/L效果较好,MS+ZT0.2mg/L+GA32.0mg/L次之。培养30天繁殖倍数3.1~4.0,在仅含MS有机元素。铁盐减半、蔗糖15g/L的固体培养基中,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