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遗传门诊中发现一个第1号与第17号染色体平衡易位的家系。先证者钟X,男,31岁,工人,1977年结婚,其妻孕4产0,流产4次,每次均无明显诱因,为查明原因而来就诊。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通报》2006,41(6):24-24
英美科学家近日公布了人类第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图,这个染色体是人类“生命之书”中最长也是最后被破解的一章。第1号染色体中共有2.23亿个碱基对,占人类基因组中碱基对总量的8%左右。科学家这次测序确定了人类第1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使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粳稻品种中花11,构建了在第4号染色体不同位置插入了Ds(dissociation)因子的水稻转化群体和带有Ac(activator)转座酶基因的转化植株。将携带了Ac转座酶基因的植株与不同Ds转化植株杂交,杂交F1代同时带有Ac转座酶和Ds因子(Ac/Ds植株)。用PCR方法检测了杂交F1代Ds的切离频率,结果发现靠近第4号染色体着丝粒附近的Ds转座子切离频率低,而靠近第4号染色体末端区域的Ds转座子切离频率高,这表明Ds转座子的原始插入位置对其杂交后代的切离频率有很大的影响,推测与原始插入位点附近的染色体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第18号染色体是所有染色体中基因密度最低的,现在它的测序已经全部完成了。其测序和分析结果公布在9月22日的《自然》杂志上。只有三种染色体异常(形成三倍体)的人可以长大,这其中就包含了第  相似文献   

5.
继人类第 2 2、2 1和 2 0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被破译之后 ,人体第 1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又被破译 ,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更进一步。此前 ,参与“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各国科学家已公布了人类基因组草图和完成图 ,完成了对 30多亿个碱基对排列顺序的测定。此次研究可以算是人类基因组的后续工作。据悉 ,科学家们对第 14号染色体上的 80 0 0多万个碱基对完成了测序 ,对上面的所有基因进行了破译 ,共发现大约 10 0 0个基因 ,准确率达到 99.99%。此次确定的 10 0 0多个基因中有多个基因与一些遗传疾病密切相关 ,并有大量基因对人体免疫系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杉木第四号染色体特异性RAPD片段的获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湘阳  周坚 《广西植物》2004,24(5):418-421,425
分别分离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同一细胞中的第四号具随体染色体及剩余20条非随体染色体,进行DOP-PCR扩增,分别以随体染色体及非随体染色体的DOP-PCR产物为模板,用成对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用引物对OPB07+OPB10进行扩增,在500-250 bp之间,随体染色体有4条特异扩增带;用引物对OPB07+OPB18在900 bp左右获得1条随体染色体特异带;用引物对OPD07+OPD05在250 bp左右得到随体染色体1条特异扩增带。  相似文献   

7.
一例罕见的13号染色体间的罗伯逊易位型嵌合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一例罕见的平衡易位罗伯逊型嵌合体的男性携带者,前后两次结婚,导致其妻11次流产,而本人表现型正常,经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皮肤细胞的染色体分析,核型为:46,XY/45,XY,-13,-13,+t(13qter→cen→13p12∷13p12→cen→13qter)。第五代的皮肤细胞已进行冻存。  相似文献   

8.
1999年 1 2月 2日 ,《自然》杂志刊载一则举世瞩目的消息 :英国 Sanger中心的 Ian Dunham研究室联合日本、美国、加拿大和瑞典等国其他 8个研究室完成了人类第 2 2号染色体 DNA序列测定 (Nature,1 999,40 2 :489~ 495) .这一成就堪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里程碑 ,因为这是自该计划实施以来首次完成的人类常染色体的几乎全部 (占 2 2号染色体的 97% ) DNA序列 .2 2号染色体在人类各染色体中 DNA含量列倒数第二 ,仅占整个基因组 DNA的 1 .6%~ 1 .8% .2 2号染色体也是 5个近端着丝的染色体之一 ,其短臂 (2 2 q)主要为串联重复的核糖体 RN…  相似文献   

9.
对内蒙古地区的栽培品种内葵杂3号三交种和单交种了进行了核型分析。其结果为:内葵杂3号三交种和单交种的染色体数均为2n=34,各具一对随体染色体。三交种第2对染色体具随体且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异范围4.105%~7.703%,核型公式为2n=2x=34=32m+2sm(2sat),核型类型属于1A型;单交种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4对染色体具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异范围3.661%~8.128%,其核型公式为:2n=2x=34=34m(2sat),核型类型属于1B型。  相似文献   

10.
白花败酱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方法,对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茎尖细胞染色体制片,研究其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白花败酱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2;染色体组型公式为2n=2x=22=10m 4sm 4st 4t,第2、3、4、5、8号染色体为中间着丝点染色体,第6、11号染色体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第1、10号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第7、9号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基数x=11,该染色体组内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值为3.037,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共4条,占总数的36.4%,则白花败酱的核型类型为2B型.  相似文献   

11.
染色体臂间倒位是染色体结构畸变的一种 较为多见的类型。据文献报道,目前人类第1,2, 3, 4, 5, 7, 8, 9, 10, 11、13, 14, 15, 16, 17, 18, 19号染色体以及X与Y染色体均存在臂 间倒位L2,3, 5-7,10,12-147。但12号染色体臂间倒位 尚未见正式报道。现将我室发现的一例核型为 46,XY,inv(12)(p11g13)的患儿的细胞遗 传学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用FISH技术研究人类体外未受精卵的21号染色体非整倍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选用人类21号染色体端粒探针(21qter),检测人类体外未受精卵的21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并比较非整倍体率与25-30岁和31-35岁这两个女性年龄组、IVF指征、超排方案之间的关系,在54个未受精卵中,正常21号单体30枚,二体16枚,三体4枚,缺体4枚,非整倍体率为44.4%(24/54);25-30岁和31-35岁这两个年龄组、IVF指征、超排方案的患者的21号染色体非整倍体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卵母细胞21号染色体的非整倍性是造成体外受精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人类7号染色体专特性探针池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明显微切割、PCR技术和染色体绘画技术,构建了人类第七号染色体特异性探针池,并完成了一个7号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的家系分析。  相似文献   

14.
《日经生物技术》1999年 12月 6日号第 2页报道 :英国、美国、日本等研究组完成了人类第 2 2对染色体的碱基序列的测定。首次在碱基水平查明人类染色体全部DNA基本构造。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部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的清水信义、蓑岛伸生的研究组都为此作出了贡献。详情见Nature杂志 1999年 12月 2日号。第 1号人类染色体碱基序列的测定是 1980年开始的 ,是人类染色体计划中第一个值得纪念的成果。继第 2 2对染色体之后 ,估计第 2 1对染色体的碱基序列的测定工作将在 2 0 0 0年春完成 ,今后将陆续公布人类染色体计划的研究成果。研究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四川牡丹Paeonia decomposita和块根芍药Paeonia intermedia具有共同的第五号染色体减数分裂异常:与长臂相比,短臂在遗传距离和物理距离之间存在巨大的背离。短臂的遗传距离约是长臂的1/28(块根芍药)和1/50(四川牡丹),短臂的物理距离约是长臂的1/3,物理距离是遗传距离的9倍以上。在四川牡丹中,五号染色体的环形二价体(两个臂形成交叉)和棒状二价体(仅一个臂形成交叉)的比率是1.94:98.06,而在块根芍药中是3.42:96.58。在这两个种中,棒状二价体大大多于环形二价体。四川牡丹和块根芍药第五号染色体的后期I倒位桥出现频率非常低,而且断片长度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脉冲梯度电泳(PFGE)分离酿酒酵母A364aV号染色体DNA,克隆在酵母的整合型载体YIp5中,得到染色体专一的基因库。从该基因库克隆的16类ARS,接近估计的酵母Ⅴ号染色体复制子数目,基本覆盖Ⅴ号染色体。同源性分析发现酵母Ⅴ号染色体的绝大部分ARS之间不具同源性或存在极低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7.
癌症患者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活性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  周焕庚 《遗传学报》1990,17(5):335-338
应用银染-G带复合显示方法研究了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NOR)活性。与正常对照相比,肺癌第15号染色体的Ag-NOR频率及Ag-NOR总频率增加,乳腺癌第14号染色体的Ag-NOR频率减少,胃癌第14号染色体Ag-NOR频率减少而第22号染色体的Ag-NOR频率增加。肠癌未见明显变异。结果提示不同部位的肿瘤具有不同的优势银染型,rRNA基因的表达可能存在肿瘤部位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用PCR技术对原发性肝癌4号染色体标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华 《遗传》1994,16(5):17-1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变性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分析了45例原发性肝癌第4号染色体长臂10个微小卫星多态性基因标记,以探讨等位基因变化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等位基因的杂合型丢失存在于45例中的12例肿瘤组织,10个基因标志中7个出现杂合型丢失,但丢失的频率较低,占杂合型的31-12.9%.结果表明,第4号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改变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关,但特征性不明显,提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可能是一个多基因变化、多步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21号染色体是人类染色体中最小的常染色体,由日本等13个国家的研究单位组成的国际基因组已完成了21号染色体的DNA序列分析,其99.7%的序列已被测定。21号染色体长臂(21q)DNA,由33546361bp组成,其中只剩下3个小的克隆裂隙和7个序列裂隙(约100kb)尚未确定,在21q,q的近着丝粒处有21q远,近区域存在很多重复序列。21号染色体有39个断裂点,原因是由于21号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发生相互易位、21号染色体内重排或受到辐射所致。人类21号染色体上的特异基因与小鼠16、17及10号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互为同质异构基因,显示了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异性和保守性,21号染色体基因密度较小,含有127个已知基因,98个预报基因和59个假基因,21号染色体与Down′s综合征,某些单基因遗传紊乱,某些复杂疾病(双相情感障碍、家族性复合高血脂症)、实体瘤及白血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21号染色体占人类基因组的 1 %~ 1 .5% ,是人类染色体组中最小的常染色体 ,也是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第一个被绘制出致密连锁图、酵母人工染色体 (YAC)物理图谱和限制性内切酶 Not 图谱的常染色体 .今年 5月《自然》杂志刊登了日、德、法、美、英和瑞士等国 1 3个研究单位署名文章“人类 2 1号染色体DNA序列”,测定序列覆盖了 2 1号染色体的 99.7% ,序列测定的准确度达 99.995% .根据他们公布的结果 ,2 1号染色体长臂 (2 1 q) DNA由 33546361 bp组成 ,其中只剩下 3个小的克隆裂隙和 7个序列裂隙 (约 1 0 0kb)尚未确定其序列 .2 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