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正交实验对超临界CO2萃取白果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比较超声波提取、索氏提取、超临界CO2萃取3种方式对白果油提取率的大小,用最佳提取方式分析不同品种白果中油脂的含量,并用GC-MS分析其成分.结果表明: (1)3种提取方式对白果油提取率的大小顺序为:超临界CO2萃取(添加夹带剂)>索氏提取>超声波提取.(2)超临界CO2萃取白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压力20 MPa、流速15 L/h、时间3 h并添加石油醚夹带剂,不同品种白果干粉中油脂得率为3.6%~7.11%.(3)GC-MS分析表明:从超临界萃取白果油中鉴定出17种化学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4%;超声波和索氏提取相似,分别从提取的白果油中鉴定出10种和9种化学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90.3%和90.1%;不饱和脂肪酸以十六、十八碳的为主.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苷元酪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和乙醇常温浸提法相比较, 研究从红景天中提取红景天苷、苷元酪醇的工艺条件, 结论是: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能萃取出红景天生药中红景天苷的1.2%, 提取率不高, 但该方法能萃取出80%的苷元酪醇, 萃取液中苷元酪醇的相对含量可达45.68%;乙醇常温浸提法能将红景天苷、苷元酪醇同时有效萃取, 且得率较高, 但是萃取液中两物质相对含量较低, 进一步分离纯化将有难度。本研究结果表明, 将超临界CO2 萃取法和乙醇常温浸提法有效结合, 可实现两物质的有效分离, 推进红景天有效成分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用GC-MS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的茶油脂肪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超临界CO2、超声波、微波和机榨4种方法提取茶油,利用GC-MS分析茶油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茶油与超声波和微波提取的主要化学成分几乎无差异,机榨茶油的化学成分与前3种的有一些差异,未测出维生素E和角鲨烯。超临界CO2萃取的茶油已达到国家成品茶油的一级标准,超临界CO2萃取法为提取茶油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超临界CO2提取芝麻油的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和超声波诱导提取芝麻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2MPa,温度60℃,CO2流量31kg/h,萃取时问80min,得率46.39%;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丙酮,物料与溶剂比例1:7,辐射时间7min,辐射功率810W,得率23.01%。超声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与溶剂比例1:7,溶剂为石油醚,浸泡时间30h,得率23.99%。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芝麻油品质最好,而且萃取也最高,质量最稳定。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虹燕   《广西植物》2005,25(6):587-590,606
采取超临界CO2、微波和水蒸气蒸馏三种方法提取艾叶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了不同方法提取的 艾叶挥发油指纹图谱。超临界CO2和微波萃取的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相似,水蒸气蒸馏与前两种方法提 取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些差异。超临界CO2萃取的艾叶挥发油更具天然性,超临界CO2萃取法为提取艾 叶挥发油的较理想方法;微波辅助萃取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猴头菌子实体为原料,萃取物得率作为指标,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以萃取压力和CO2流量等参数为考察因素,结合正交试验获得优化的萃取工艺:萃取压力为30MPa,温度为45℃,时间为1.5h,CO2流量为20g/min,夹带剂(乙醇)与猴头菌子实体的物料比为5:1(mL:g),在此条件下,萃取物得率为2.78%。与猴头菌子实体的醇提物相比,猴头菌子实体超临界萃取物具有更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抗肿瘤活性,本研究结果为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猴头菌子实体超临界萃取物产品提供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_2和微波辅助萃取艾叶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曾虹燕  张晓云  冯波 《广西植物》2005,25(3):285-288,263
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辅助萃取艾叶挥发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6MP,萃取温度31℃,CO2流量20kg/h和时间80min,得率3.75%;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辐射功率720w,辐射时间200s,溶剂量400mL,洗涤剂量50mL,得率4.85%。水蒸馏法提取率为1.87%。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和水蒸馏法萃取艾叶挥发油品质最好;微波萃取收率最高,但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8.
以甘蓝型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 ‘814’和‘湘油15’两个品种为研究对象, 探寻在两个CO2浓度(自然CO2浓度: 400 μmol·mol-1和高CO2浓度: (800 ± 20) μmol·mol-1)和两个氮素水平(低氮和常氮)处理下, 欧洲油菜韧皮部汁液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以及根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1) CO2浓度升高提高欧洲油菜韧皮部汁液可溶性糖含量, 施氮条件下‘814’在抽薹期达到0.29%, ‘湘油15’在盛花期达到0.25%, 其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CO2浓度处理。2) CO2浓度对韧皮部汁液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因品种而异, 无论施氮与否, CO2浓度升高使‘814’的游离氨基含量降低; 而‘湘油15’ CO2浓度升高促使其在低氮条件下含量升高, 在常氮条件下则降低。3)根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均随CO2浓度升高而增加, 且欧洲油菜韧皮部汁液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根部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北五味子果实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聂江力  裴毅  祖元刚 《植物研究》2005,25(2):213-215
通过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探讨了超临界CO2法萃取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的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20 min。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增温(+2 ℃)、升高CO2浓度(+300 ppm)及同时增温和升高CO2浓度(+2 ℃和+300 ppm CO2)处理60 d后1年生桑树幼苗的形态、生物量积累及叶片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增温显著增加桑树的基径、叶片数、总叶面积、叶干质量、叶干质量分数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9.9%、17.4%、23.0%、9.2%、10.1%和23.1%;升高CO2浓度显著增加了桑树幼苗的茎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总干质量,比对照分别增加10.7%、15.9%和9.2%,但对幼苗的形态和叶片品质无显著影响;同时增温和升高CO2浓度条件下,叶片数、株高、基径、总叶面积、叶干质量、根干质量、总干质量、叶片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8.8%、9.1%、19.4%、32.6%、12.4%、17.2%、10.1%、45.8%和11.9%,但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16.8%.短期增温和升高CO2浓度对桑树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叶片品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