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概念益生菌是一种含有生理性活菌及其成分和产物的微生物制剂。经口服或其他途径入体 ,通过改善黏膜表面的微生态或酶的平衡 ,或刺激机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提高机体抗病力和免疫力。益生菌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原意是“活的”。Lilly和Stillwell[1] 首先在 196 5年提出 ,描述到“由一微生物分泌的物质能够促进另一种微生物的生长” ,随后又有许多人对益生菌一词的进行描述。 1989年Fuller[2 ] 进一步完善了益生菌的概念 ,提出了“一种活的微生菌通过喂饲来调节肠道微生菌的平衡 ,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该…  相似文献   

2.
RNAi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i是指在特定因子的作用下,由导入细胞内的双链RNA(dsRNA)降解成的约22nt左右的s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可被人工诱导的一种生物体自身所具有的基因沉默现象。因为其相对于其他类似手段有更为突出的高效性、高特异性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迅速发展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并将在对病毒病、肿瘤病、遗传病等的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被《Science》评选为2002年度最重要的科技突破。然而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它仍有一些不足亟待完善,而在临床应用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程苗苗  曹延延 《遗传》2020,(4):354-362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 NMD)是指在病理或正常生理情况下mRNA上出现了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 PTC),从而导致mRNA降解。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mRNA质量监控机制。近年来,在多种疾病中发现某些PTC并未触发NMD,这种现象被称为NMD逃逸(NMD escape),然而其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公认的两个学说为:(1) PTC通读,即蛋白的翻译可以顺利通过PTC直至正常的终止密码子,产生全长蛋白;(2)翻译的重新启动,即蛋白翻译在PTC下游的潜在起始点重新开始直至终止密码子,产生N端截短蛋白。目前,通过利用PTC通读,越来越多的药物或小分子已被成功用于无义变异相关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综述了NMD逃逸的机制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以期为进一步了解NMD逃逸及其相关应用概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锂是人体内的一种微量元素且以化合物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药物,锂盐被用来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已超过60年,而现在锂盐在临床上表现出来的新应用已经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现代研究表明,锂盐是一种强大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抑制剂,锂盐除对脑细胞过度活动起抑制作用外,还具有营养神经和保护神经、抗炎、抗氧化、抗癌、免疫调节以及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作用。锂盐化学结构相对简单,而且目前人们对锂盐的使用经验及对锂离子的血药浓度监测手段已日趋成熟,所以锂盐具有相当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未来更进一步加大对锂盐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力度。现就锂盐新发现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艾滋病患者的增加,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急剧升高,目前已成为上述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可能导致肝损害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且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真菌耐药发生率逐年上升[2]。随着人们对真菌感染的日益关注,对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研发新的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的抗真菌新药愈加迫切。  相似文献   

6.
参芪扶正注射液是以党参和黄芪为主要成分的纯中药注射制剂,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逆转药物耐药性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参芪扶正注射液有提高免疫功能、保护造血功能、减轻胃肠道反应、降低肿瘤标志物、影响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等作用,可以提高化疗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近年来参芪扶正注射液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由于唑类药物长期使用,真菌耐药性及其交叉耐药现象不断出现,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威胁。近年来提出新型抗真菌药物的新靶点,并研发出具有高活性强、强疗效的抗真菌药物。本研究对近年来新型抗真菌药的种类、结构和特点进行阐述,并介绍不同型药物对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蛋白质合成、呼吸链等作用新靶点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蛇毒凝血组分促凝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淑波  陈家树 《蛇志》2006,18(4):291-295
蛇毒中含有许多不同生物活性的酶类。其中在蝰亚科、蝮亚科和眼镜蛇科等蛇毒中存在着一类能作用于血液凝固酶促级联反应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的酶,可激活FV、FVⅡ、FIX、FX、FⅡ或直接使纤维蛋白原凝集(类凝血酶)的凝血组分。自从1976年Kisiel等从Russell’s viper中分离到FX  相似文献   

9.
抗抑郁症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珊玲  林秀云  李慧勇 《蛇志》2012,24(1):50-52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类受遗传因素影响,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的疾病,其发生还受社会、心理、文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抑郁症是以情感性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言语减少,睡眠障碍,甚至企图自杀等症状[2]。其以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自杀率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对个人、家庭产生深远的负面效果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欣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16(4):252-252,256
人体微生态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状态、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的睐,临床上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造成微生态系统失衡从而引起疾病发生的病例越来越多。调节机体正常菌群平衡的微生态制剂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1991年Fuller将微生态制剂定义为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的活的细菌性食品添加剂。目前常被用作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有以下几种: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肠球菌亚种、类细菌亚种、杆菌亚种和链球菌亚种等。本文仅就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Werner Syndrome (WS) is a rare inherited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premature aging and increased propensity for cancer. Mutations in the WRN gene can be of several types, including nonsense mutations, leading to a truncated protein form. WRN is a RecQ family member with both helicase and exonuclease activities, and it participates in several cell metabolic pathways, including DNA replication, DNA repair, and telomere maintenance. Here, we reported a novel homozygous WS mutation (c.3767 C > G) in 2 Argentinian brothers, which resulted in a stop codon and a truncated protein (p.S1256X). We also observed increased WRN promoter methylation in the cells of patients and decreased messenger WRN RNA (WRN mRNA) expression. Finally, we showed that the read-through of nonsense mutation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with both aminoglycosides (AGs) and ataluren (PTC-124) in these cells restores full-length protein expression and WRN functionality.  相似文献   

12.
Recoding mechanisms are programmed protein synthesis events used commonly by viruses but only very rarely in cells for cellular gene expression. For example, HIV-1 has an absolute reliance on frameshifting to produce the correct ratio of key proteins critical for infectivity. To exploit such recoding sites as therapeutic targets, a simple homogeneous assay capable of detecting small perturbations in these low-frequency (<5%) events is required. Current assays based on dual luciferase reporters use expensive substrates and are labor-intensive, both impediments for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We have developed a cell-based bifluorophore assay able to measure accurately small recoding changes (<0.1%) with a high Z′-factor in 24- or 96-well formats that could be extended to 384 wells. In cases of nonsense mutations arising within coding regions of genes, the assay is suitable for assessing the potential of screened compounds to increase read-through at these nonprogrammed stop signals of variable termina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3.
胆汁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消炎利胆、明目等功能,胆汁注射剂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的特点,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介绍胆汁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4.
娑罗子为七叶树科植物欧洲七叶树(Aesculus hippocastannum)、日本七叶树(Aesculus turbinata Blume)和中国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的果实或种子。欧洲七叶树,又名欧马栗(horse chestnut),其种子和幼枝的外皮可入药,在欧洲应用广泛,早在18世纪即用于解热,19世纪后期可用于治疗痔疮。七叶皂苷是从娑罗子(七叶树种子)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属于三萜皂苷类药物。它具有抗渗、消肿、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静脉张力、抑制胃排空、清除活性氧和抗肿瘤作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痔疮、水肿、哮喘等。本文对七叶皂苷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纳米银因具备抗菌谱广、效果好、安全性高等特性,其医疗制品在临床治疗方面应用广泛。现普遍认为纳米银可通过释放银离子(Ag+)和诱导活性氧自由基的表达等方式达到杀菌目的,但其发挥抗菌作用的效果受到表面正电荷和粒子直径等因素影响。本文就纳米银的抗菌机制及临床实践应用进行综述,对现有的各种抗菌材料进行分类,重点探讨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和抑菌原理,以及其在抗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阐述了纳米银及其复合材料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纳米银抗菌应用方面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谭聃  欧铜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9):3121-3130
Sanger测序法,又称第一代测序技术,作为测序金标准推动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但通量低、成本高的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大规模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又称下一代测序技术,因其通量高、成本低等优点使得基因测序在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短读长一直是其不可回避的技术短板。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因其具有长读长优势,为基因序列上复杂重复区域解析与高质量基因组组装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近年来,第三代测序技术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同时在肿瘤、免疫、生殖等相关领域逐步体现出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综述第三代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郭奕斌 《遗传》2014,36(11):1121-1130
基因突变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检测方法和诊断技术发展迅猛。测序技术在基因病的确诊、分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重点围绕第一~三代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其在基因诊断中的应用进行评述 ,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杜波  迟德富 《昆虫知识》2007,44(3):333-336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是一种简便、灵敏的突变检测方法。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近年来该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涉及了: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昆虫分类鉴定、多样性分析及连锁图谱的构建等多个领域。文章综述PCR-SSCP技术的发现、原理、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食源性致病菌感染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因素,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炎症小体通过识别受体感知入侵宿主的危险信号进而组装形成多聚蛋白复合物,从而诱导炎症反应,是先天免疫系统中识别食源性病原菌感染和清除病原体的重要防线。NLRP3炎症小体是位于胞内的炎症反应平台,可以感知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食源性致病菌感染常引起NLRP3炎症小体的异常激活,介导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许多抗炎研究中常常以NLRP3炎症小体作为靶点。本文总结了食源性致病菌及其代谢产物激活NLRP3炎症小体的分子机制,以及天然产物和膳食功能物质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机理,为治疗炎症性疾病、开发缓解致病菌诱导的炎症反应的功能化合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