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内蒙古乌达煤田下二叠统山西组4,5号煤层底板的野外工作,系统采集、鉴定植物化石18属26种,其中以华夏植物群的特有属种或常见分子占绝对优势。沉积环境及植物古生态学分析表明,5号煤底板植物群主要由Lepidodendron posthumii Jongm. and Goth.和Cathaysiodendron cf.incertum(Sze and Lee) Lee等组成,代表了三角洲平原上碎屑沼泽植被景观。4号煤底板植物群主要由成煤沼泽植物和碎屑沼泽植物混合而成,原位埋藏的Stigmaria ficoides(Sternb.) Brongn.为成煤沼泽植被类群,代表了上覆4号煤的成煤植物;由Tingia carbonica(Schenk) Halle和Pecopteris arborescens(Schloth.) Sternb.等组成的碎屑沼泽植被类群,代表了三角洲平原上的碎屑沼泽植被景观。综合相关研究资料和当前植物化石分析表明,煤层底板植物群主要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中的湿地植被,按照其与形成上覆煤层植物之间的关系可主要分为:上覆煤层形成初期的泥炭沼泽植物群、与成煤作用无关的碎屑沼泽植物群和两者的混合类型。底板植物群的深入研究必须要结合沉积岩石学、地层学以及埋藏学的分析。当前研究显示乌达地区早二叠世沉积时期,湿地植被组成较为稳定,其中石松类植物一直都是重要的成煤泥炭沼泽植被类型;碎屑沼泽植被与成煤沼泽植被多数情况下成分类似,仅存在种一级别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华南“大羽羊齿煤系”和大羽羊齿植物群的时代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根据近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澄清了华南“大羽羊齿煤系”和大羽羊齿植物群时代局限于晚二叠世早期——龙潭期的旧概念。新的资料证实,这一含煤地层的时代在各地不尽相同,它起自早二叠世晚期——茅口期并一直延续至二叠纪末。对二叠纪古气候所作的概略分析表明,整个二叠纪在华南都是成煤期,只要古地理条件有利,在早二叠世的栖霞期和茅口期以及晚二叠世的龙潭期和长兴期都可以生成煤层。  相似文献   

3.
刘莉  万明礼  王军 《古生物学报》2017,56(3):357-373
基于内蒙古乌达煤田下二叠统太原组内火山凝灰岩层中保存的大量标本,对长星叶Asterophyllites longifolius(Sternberg)Brongniart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进行探讨。这是该种作为成煤植物首次发现于华夏植物地理区。该种的主要特征是:至少三级分枝系统,末三级枝顶部不等二歧分叉形成末二级分枝,末二级枝节部生长末级枝。末级枝节部轮生叶;叶线形或披针形,宽与长度的比值最小可达1∶100,边缘直,两侧平行轮生于末级枝节部,每轮叶约30枚,具中脉;相邻的叶轮之间相互叠覆;与之连生的繁殖器官为Palaeostachya型。基于野外现场埋藏学样方统计确认该植物在成煤沼泽内局部具有较高的丰度,与一些草本蕨类和种子蕨类组成了成煤沼泽植物群落的下层植被。长星叶是石炭纪—二叠纪华夏植物群与欧美植物群的共同分子之一,在华夏植物区分布时间更长(从早石炭世末期至晚二叠世);它们于宾夕法尼亚亚纪晚期在泛大陆西部以及中部逐渐消失,可能与当时低纬度地区激烈动荡的气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的研究历史虽然最早可上溯至1883年,但直到1991年才首次报道其角质层构造.到目前为止,中国华夏植物区总共描述了4种科达植物原位角质层和3种分散角质层.但与欧美植物区相比,有关中国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角质层的研究工作还较薄弱.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3种产自中国华夏植物区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其中2种采自华北亚区南缘的安徽淮南新庄孜矿山西组A1煤顶板,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另一种采自华南亚区的贵州水城矿区大河边矿龙潭组顶部的11号煤层,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将这3种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与已知的欧美植物区和中国华夏植物区的种类进行了对比,认为它们都是新的类型.讨论了这3种新的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所具有的古植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华夏植物区二叠纪几种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的研究历史虽然最早可上溯至1883年,但直到1991年才首次报道其角质层构造。到目前为止,中国华夏植物区总共描述了4种科达植物原位角质层和3种分散角质层。但与欧美植物区相比,有关中国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角质层的研究工作还较薄弱。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3种产自中国华夏植物区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其中2种采自华北亚区南缘的安徽淮南新庄孜矿山西组A1煤顶板,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另一种采自华南亚区的贵州水城矿区大河边矿龙潭组顶部的11号煤层,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将这3种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与已知的欧美植物区和中国华夏植物区的种类进行了对比,认为它们都是新的类型。讨论了这3种新的科达植物分散角质层所具有的古植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羽羊齿煤系为我国古生代的主要产煤层位,储煤量占全国40%以上。大羽羊齿植物群又称华夏植物群,是我国特有的古生代植物群,早已为世界古植物学界所瞩目和涉足。前几年,我们研究了山西某些化石点的华夏植物群,并有新发现,其中以中国始苏铁(Primocycas chinensis)最有意义,它证明了苏铁植物不是肇始于中生代的晚三叠世,而是古生代的晚二叠世。为研究苏铁植物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确凿无疑的证据。1988年以来,又对湖南来阳地区大羽羊齿煤系进行了研究。该项工作由煤炭部湖南煤勘公司一队资助、合作研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新疆北部准噶尔、吐鲁番二个盆地上二叠统下苍房沟群植物化石共15属25种。描述其中五个新种:?锯缘苏柏羊齿(?Supaia serrata),密脉普通羊齿(Tychtopteris densinervis),肥厚普通羊齿(Tychtopteris obesa),苍房沟异脉羊齿(Comia cangfanggouensis)和宽卵鳞叶(Lepeophyllum ovatum)。此外,还含有大量典型的安加拉植物群分子及少量的华夏植物群分子。前人认为新疆晚二叠世植物属典型的安加拉型。笔者通过对化石的综合分析,认为在安加拉植物区与华夏植物区的毗邻地区,如准噶尔盆地南缘及吐鲁番盆地,有二大植物区系分子混生和参差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中国二叠纪苏铁科新属、种——古生铁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继中国始苏铁Primocycas chinensis Zhu et Du之后,又报道一种古植物文献未见记载的早二叠世晚期苏铁科小孢子叶球,命名为古生铁花(新属、种)Cycadostrobilus paleozoicus Zhu,gen. et.sp.nov.标本采自我国山西省太原市东山煤矿的下石盒子组,它是世界迄今已知的一种最古老的小孢子叶球化石。和本新属同层发现的化石,除了中国始苏铁之外,还有楔叶Sphenophyllum、齿叶Tingia,楔羊齿Sphenopteris、楔叶羊齿Sphenopteridium、织羊齿Emplectopteris、栉羊齿Pecopteris、大芦孢穗Macrostachya、科达Cordaites、带羊齿Taeniopteris、角籽Cornucarpus和几种也未见记载而形态又非常特殊的植物。本文认为当前报道的古生铁花(新属、种)很可能和中国始苏铁同属一种植物,其营养叶可能是疏脉带羊齿Taeniopteris norinii Halle。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产于中国二叠纪煤核中的 3种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类叶 ,它们都具双木质部束 ,与似封印叶属 (Sigil lariopsisScott)特征一致。与该属已有种进行了对比 ,确认它们为 3个新种 :产于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上部 7号煤层 (早二叠世早期 )煤核中的山西似封印叶 (Sigillariopsisshanxiensissp .nov .)和太原似封印叶 (S .taiyuanensissp .nov .)以及产于贵州水城矿区汪家寨组 1号煤层 (晚二叠世晚期 )煤核中的贵州似封印叶 (Sigillariopsisguizhouensissp .nov .)。根据煤核中共生的鳞木类植物其他器官以及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的研究资料推断 ,它们可能属于封印木属 (SigillariaBrongniart)的叶。在国外 (主要是欧美植物区 ) ,封印木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石炭纪 ,见于二叠纪的封印木很少。华夏植物区的封印木属过去很少发现 ,其叶和生殖器官均未报道过。本文是首次报道华夏植物区具解剖构造的封印木属的叶 ,它们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华夏植物区封印木属植物的内容 ,而且对于研究封印木属的演化以及华夏植物区与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产于中国二叠纪煤核中的3种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类叶,它们都具双木质部束,与似封印叶属(Sigillariopsis Scott)特征一致.与该属已有种进行了对比,确认它们为3个新种:产于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上部7号煤层(早二叠世早期)煤核中的山西似封印叶(Sigillariopsis shanxiensis sp. nov.)和太原似封印叶(S. taiyuanensis sp.nov.)以及产于贵州水城矿区汪家寨组1号煤层(晚二叠世晚期)煤核中的贵州似封印叶(Sigillariopsis guizhouensis sp.nov.).根据煤核中共生的鳞木类植物其他器官以及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的研究资料推断,它们可能属于封印木属(Sigillaria Brongniart)的叶.在国外(主要是欧美植物区),封印木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石炭纪,见于二叠纪的封印木很少.华夏植物区的封印木属过去很少发现,其叶和生殖器官均未报道过.本文是首次报道华夏植物区具解剖构造的封印木属的叶,它们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华夏植物区封印木属植物的内容,而且对于研究封印木属的演化以及华夏植物区与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产于中国二叠纪煤核中的3种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类叶,它们都具双木质部束,与似封印叶属(Sig-illariopsis Scott)特征一致,与该属已有种进行了对比,确定它们为3个新种:产于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上部7号煤层(早二叠世早期)煤核中的山西似封印叶(Sigillariopsis shanxiensis sp.nov.)和太原似封印叶(S.taiyuanensis sp.nov.)以及产于贵州水城矿区汪家寨组1号煤层(晚二叠世晚期)煤核中的贵州似封印叶(Sigillariopsis gruizhouensis sp.nov.)。根据煤核中共生的鳞木类植物其他器官以及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的研究资料推断,它们可能属于封印木属(Sigillaria Brongniart)的叶,在国外(主要是欧美植物区),封印木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石炭纪,见于二叠纪的封印木很少,华夏植物区的封印木属过去很少发现,其叶和生殖器官均未报道过,本是首次报道华夏植物区具解剖构造的封印木属的叶,它们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华夏植物区封印木属植物的内容,而且对于研究封印木属的演化以及华夏植物区与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鲁西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以及华北各地石炭、二叠系孢粉组合中已经发现的Sinulatisporites一属的时空分布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其时空分布仅限于华夏植物区的北方亚区,在时间上始于早二叠世早期(太原组),灭绝于中二叠世中、晚期,可视为鲁西乃至华北地区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早期中期华夏植物区北方亚区的典型分子。其母体植物可能为一种喜湿热的真蕨植物或种子蕨植物。该属产出层位稳定,延续时间较短,在月门沟统山西组、石盒子统下石盒子组含量丰富,又常产出于月门沟统山西组的主要含煤岩段及其上部石盒子统下石盒子组的砂、泥岩段,故可作为二叠系划分和对比煤层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自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中国北方地区,二叠纪时大约由准噶尔地块、塔里木地块、中朝板块、佳蒙地块等几个主要陆块和一些小的地块(微板块)组成。在系统整理这些地区晚二叠世植物属种的基础上,根据植物群属种的植物学特征及植物地理属性,将中国北方晚二叠世混生植物地理区划分为6个植物地理省,即:1)准噶尔–北塔里木安加拉–华夏混生植物地理省;2)北山–巴丹吉林安加拉–华夏混生植物地理省;3)兴蒙(东北地区)安加拉–华夏混生植物地理省;4)南塔里木安加拉–欧美混生植物地理省;5)祁连–阿拉善华夏–安加拉混生植物地理省;6)华北欧美–华夏–安加拉混生植物地理省。基于各地块在晚古生代各时期植物群的演替和植物区系性质的变迁,结合古地磁资料,简述了各地块在石炭纪—二叠纪时,在古特提斯洋和古亚洲洋中逐渐由低纬度热带亚热带雨林气候区向北半球高纬度温带干旱气候区的漂移和碰撞过程;并认为晚二叠世混生植物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各陆块相互间的迁移和拼接,中、晚二叠世形成的联合大陆(Pangaea)给各陆块上植物群的互相交融、侵入提供了良好条件。这种时空关系的改变,导致植物生态系统的改变,不但造成来自不同植物地理区植物的混生,而且产生了不少新的物种和丰富的土著分子。  相似文献   

14.
植物-土壤反馈是揭示陆地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的关键环节,为理解植物间相互作用及植被群落变化过程奠定基础。本研究以贡嘎山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早(5~10年)、中(30~40年)和晚期(80~100年)3个阶段典型土壤以及各阶段优势植物为对象,采用盆栽控制试验,比较优势植物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生物量,并量化植物间相互作用以及植物-土壤反馈的方向与强度,为探究贡嘎山冰川退缩区植被群落演替规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植物-土壤反馈作用显著影响植物在本土中的生物量,早期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在本土中生长最差,沙棘的植物-土壤反馈系数为负值;演替中期冬瓜杨(Populus purdomii)的反馈系数趋于零;晚期峨眉冷杉(Abies fabri)在本土中生长最好,峨眉冷杉的反馈系数为正值。(2)混种时,早期沙棘与演替中、晚期植物间相互作用指数为负值;中期冬瓜杨、川滇柳(Salix rehderiana)与演替早、晚期植物的相互作用指数接近于零,晚期植物峨眉冷杉、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与演替早、中期植物相互作用指数为正值。从植物-土壤反馈的方向来看,贡嘎山植被演替从早期负反馈,中期中性反馈,过渡到晚期正反馈。此外,演替早期沙棘促进演替中晚期植物生长,演替中期冬瓜杨、川滇柳对演替早晚期植物无显著影响,晚期峨眉冷杉、麦吊云杉更利于与演替早中期植物相互竞争。结果显示,植物-土壤反馈与植物间相互作用共同驱动了贡嘎山冰川退缩区植被快速演替,直至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15.
马乐  闫勇智  于佳伟  弓晓倩  李奉时  张庆 《生态学报》2023,43(20):8598-8607
沙地生态系统修复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适生植物筛选是修复的关键。植物功能性状反映了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策略,探究沙地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筛选用于植被恢复的物种,为保护沙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区,分析了1983-2015年间沙地典型飞播样地群落演替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建立基于10个植物功能性状的毛乌素沙地潜在种库,进一步筛选飞播恢复下沙地不同演替阶段的适生植物。研究表明:(1)飞播恢复下的毛乌素沙地植物群落分为三个演替阶段:固沙先锋物种群落、沙生植物为主的杂类草群落、中生植物为主的杂类草群落。(2)土壤因子是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土壤全氮、土壤总有机碳、土壤硝态氮是影响群落演替的关键因素。(3)基于功能性状筛选出29种适生物种用于植被恢复,演替第一阶段可用雾冰藜、猪毛菜等,演替第二阶段可用拂子茅、无芒隐子草等,演替第三阶段可用草地风毛菊、猪毛蒿等。通过物种功能性状特征可以快速选择适合沙地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候选物种,为植被恢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孢粉分为五个孢粉组合带,即:SQ、PV、AV、LP和PG带。据对盆地孢粉植物群性质的讨论及其与国内外相关孢粉植物群的对比研究,本文将塔里木地块二叠纪孢粉植物群的演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早二叠世早、中期的欧美区型植物群,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的安加拉区-欧美区混生型植物群和晚二叠世中、晚期的安加拉区型植物群。古地磁研究结果支持这一推论,即孢粉植物群的演化历史基本反映了塔里木地块的漂移、拼合进程。  相似文献   

17.
末次盛冰期(LGM)以来的增温期和全新世高温期是人类古文化进步的重要时期。黄土高原北部沙漠-黄土过渡带两个自然剖面高分辨率花粉分析结果显示,该区LGM以来为草原植被景观,但优势群落和伴生植物随气候变化而有所不同,温度和降水变化对植被演替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气候干冷时,以耐干旱的草本植物种属为主,群落成分单一,植被盖度低;增温期和高温期,出现少量暖温带乔木植物如胡桃科、栎属等,植被盖度高,群落发育良好。全新世暖期是植被发育良好、植被盖度高的适宜期。本研究为黄土高原地区未来增温下植被响应的分析提供了历史相似型。  相似文献   

18.
烟叶大羽羊齿Gigantopteris nicotianae f olia Schenk是地质和古生物工作者熟知的植物化石。由于Halle(1927)曾将单网羊齿的种误归并于这一种内,致使它一度成为广见于华夏古植物区二叠纪陆相地层的植物化石。后来的研究表明(Guand Zhi,1974;姚兆奇,1983;Glasspool et al.,2004),除了河南平顶山的可疑标本外(Sze,1954),此种可作为华南冷坞期的标志性植物。最新资料证实(杨关秀等,2006),产自河南禹州和临汝上石盒子组(云盖山组)的标本完全显示了G.nicotianaefolia的特征,说明了这个种在华北的存在,从而扩大了这种植物的分布区。根据烟叶大羽羊齿的时空分布规律,文章认为河南的上石盒子组完全可与江苏龙潭组和江西乐平组老山段下亚段的含煤层位对比,时代应属瓜德鲁普世冷坞期(Capitanian)。文中较详细阐述将河南上石盒子组的时代定为冷坞期而不是晚二叠世早期(吴家坪期)的观点,并引证磁性地层方面证据,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采用TWINSPAN和DCA对小陇山林区次生林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从植物群系组成、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方面,研究小陇山植被群落的分布格局,用以确定该区次生林演替,并给予合理的环境解释。结果表明: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将植被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DCA排序图明显反映出排序轴的生态意义,第一轴基本上突出反映了湿度变化,沿第一轴从左到右,湿度逐渐增大;第二轴主要表现了温度梯度,沿第二轴从下到上,温度逐渐降低;次生林的演替序列为山杨林→山杨+白桦林→锐齿栎混交林及锐齿栎纯林,其自然恢复演替以锐齿栎林为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20.
199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动态演替特征及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建设与破坏活动是植被动态变化的重要根源之一,利用遥感探究植被演替的量化监测过程及驱动力能够很好揭示人类活动对生态本底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欧洲航天局逐年土地覆被数据及地理学信息图谱方法,从植被型组、植被型尺度分析199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动态演替方向、演替速度及演替序列,明晰植被演替特征并量化其演替驱动力。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数量结构为“植增荒减”,具体年增长速率依次为耕地(353.10 km2)>草原(243.92 km2)>森林(-16.22 km2)>灌丛(-120.37 km2)>荒漠(-556.31 km2),并且空间相邻分布的草原、荒漠、灌丛三者的面积变化存在权衡关系。植被演替空间呈“绿进沙退”格局,演替热点集中于西辽河平原、内蒙古中部荒漠-草原交界处及黄河沿岸;植被演替序列结构复杂,进展、逆行演替相互交错,不同群落演替流量的截流率差距突出,其中,植被型组草原、灌丛与植被型草地、雨养农田群落在演替过程中截获最多演替流量。植被动态演替的核心驱动力为农牧业生产、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生态工程、气候变化。作为“植物群落学-景观生态学”的实例研究,本研究结果可为植被格局优化、演替等级提升等生态措施实施空间的划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